一、经营业绩(一)营收、净利润均高速增长
本公司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7,143.03万元、176,201.50万元、268,220.37万元和2009年营收40.02亿。
2007年、2008年、2009年营收分别比上年增长64.45%、52.22%;49.14%。
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17,497.90万元、37,485.11万元、74,305.75万元和58,836.31万元。
2009年年年报,归母净利润12.54亿。每年保持双位数高速增长。
(二)经营现金流、自由现金流
2006净现比77.%,2007年为129%,2008年89.86%。
经营现金流净额高速增长,净现比100%上下波动,属于正常经营周期波动。
根据有息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作为企业是否为高杠杆企业的划分标准。从2006年~2009H1,0.92亿,0.14亿,0.07亿,0.05亿,比例分别为8.87%、0.98%、0.34%、0.17%,占比逐年降低。
2008年货币8亿,总资产21亿,占据总资产接近40%,现金流充裕。
09年6月,负债15.1亿基本由经营负债构成(有息仅540万);
再考虑速动比例>1、流动比率大于2,无流动性风险。
二、白酒行业高速增长、分化明显
(二)高端白酒行业趋势
2004年以来,白酒需求总量探底后稳中有升,我国白酒产量自2004年探底以来呈稳中有升态势,2008年全年产量达到569.34万吨。
近年来,白酒行业在总体产量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利润总额逐年增长,主要原因包括:中高档白酒的消费量增大、中高档白酒的价格涨幅明显。
2008年白酒行业总营收1540亿,头部的10家酒企营收之和占行业的20.9%,合计321亿。而到了2020年,行业总营收5836亿,前10家酒企营收之和占行业的44%,合计2567亿。12年翻了8倍,年化增长约19%。可见白酒行业的长期趋势是集中度在不断地提高,强者恒强。这背后是大酒企不断蚕食小酒企的市场份额。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点,2008年的前10家白酒企业,到了2020年有8家依旧是行业的前10,可见,白酒生意模式强大,行业龙头竞争优势突出,常年占据龙头地位!
本公司现有产品结构中,售价相对较高的中高档白酒产品占据较大份额,公司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中高档白酒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当年或当期白酒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7.37%、75.85%、81.43%和85.08%,呈上升趋势,是最主要的营收和利润贡献点。
点评:白酒企业未来竞争主要依靠的是次高端酒的产能供应能力,以及品牌塑造和营销能力。没有产能,那是无米之炊,有了产能,还要有品牌和营销能力,才能变为现金。这方面八大历史名酒就是最大的护城河。
三、主要竞争对手
2008年,在江苏省内的市占率是13.53%。
四、主要业务分析(一)主打品牌
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中高档白酒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当年或当期白酒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85%、81.43%和85.08%,
2006-2008年,公司的中高档白酒销量占总销量的17%,23.6%,28.4%,逐年递增。
同时,公司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在江苏市场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公司当年或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84.27%、81.68%、74.48%和73.81%。尽显地方区域名酒的特征。
2008年的洋河中高端基酒已经供不应求,急需扩充产能。
(1)绵柔鼻祖(特殊的工艺)
(2)产能、销量,基酒
中高档白酒,2008年年产能2.6万吨,实际产量2.17万吨,销量2.08万吨。普通白酒,2008年年产能6.1万吨,实际产量5.99万吨,销量5.2万吨。白酒总产能8.7万吨,实际产量8.17万吨,销量7.28万吨。实际产能也快要接近年产能。白酒销量基本上是以销定产,销售多少就生产多少,经销商基本都是提前先打款好,所以才知道明年大概需要多少产量。
由于中高端酒具备提价能力,毛利率逐步提升,急需扩充中高端酒的产能。
普通酒由于无差异化竞争力,毛利率逐年下降,反而不是公司未来盈利的主要贡献点。
(3)吨价
中高档白酒的吨价从06年的9万/吨增长到09年的10.5万/吨,而普通白酒的吨价是中高档的10%不到,价格保持在9000/吨左右;
公司中高档产品的产销量超过100%,09年产量1.3万吨,销量1.44万吨,供不应求;而普通白酒基本以销定产,且由于售价过低,基本属于盈亏平衡或亏损状态;
中高端酒量价齐升,其中2007-2008年销量增长率分别为79%、48.26%。
售价增长率为3.55%,10.46%。
点评:中高端酒量价齐升,快速增长,供不应求;普通酒毛利率低,主要是尽产尽销,因为包含的香型物质少,没有太大储存价值。
(二)全国化
江苏市场是目前本公司白酒产品最重要的市场,公司2006年、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在江苏市场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公司当年或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84.27%、81.68%、74.48%和73.81%。尽管报告期内公司在江苏以外市场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于江苏市场,但是如果江苏市场对白酒的需求量下降或公司在江苏白酒市场份额下降,且公司不能有效拓展其他市场,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五、管理层经营与讨论
(一)竞争优势。名优白酒企业拥有品牌、资本、技术、人才、质量保证体系、历史文化、营销网络、消费者基础等诸多竞争优势,名优生产白酒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已脱颖而出,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行业集中度明显增高。
对于以中高档产品为目标市场的白酒生产企业而言,品牌是最重要的因素。中高档白酒消费者品牌意识非常强烈。由于名优品牌包含着历史、人文底蕴,同时代表了严格的食品质量控制水平,因此消费者往往只接受名优品牌的中高档白酒。名优品牌对于中高档白酒的重要性促使行业外资本进入白酒行业的方式主要是介入原有名优白酒生产企业或买断名优白酒生产企业部分产品,很少从零起步重新塑造新的品牌。
一个白酒名优品牌的建立是极其困难的。这里面包含了历史,人文底蕴,以及需要企业不断在消费者心中竖立品牌心智。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个人推测随着少喝酒、喝好酒的趋势,名酒的优势进一步扩大,白酒行业的集中度将会越来越高。
对于中高端白酒,需求侧不断增长,供给侧产能增长困难,需求增速大幅超越供给,以及有很强的进入壁垒。难怪这些头部酒企日子可以过的那么滋润。
(3)核心的管理层和经销商持股优势已经初具雏形。
按照公司成立时宿迁市人民政府的要求,14位自然人的个人出资金额不能低于奖金金额的50%,但是实际上,14位自然人的个人出资金额均大于奖金出资金额,一方面说明管理层对公司的发展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也说明管理层愿意和公司共存亡,看好公司的发展,把绝大多数家当都放在公司了。
公司形成了较为合理的股权结构,公司的股东中既有作为公司控股股东的国有独资公司,也有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以及业务和技术骨干共同持股的公司、投资公司、流通企业、科研机构和公司核心管理、技术人员,股东之间已构成了良好的协同关系,保证了公司能制定并实施长期稳定的发展战略。
(3)强大的营销能力和渠道及创新能力。
针对不同价格产品采用不同模式。
针对普通白酒,更重要的是营销和购买的便利性,因此营销网点按照“1+1”,营销模式与经销商合作开发终端市场,即直接向终端市场投入促销资源,承担开发风险,经销商负责物流和资金周转。针对中高端白酒产品,由于更加依靠核心意见领袖,公司实施盘中盘模式和4*3营销模式。前者是以核心酒店为营销起点,动员其力量将产品推荐给核心消费者,并逐渐在目标消费群中形成强烈的消费偏好。后者保持目标消费群不变,但在核心酒店费用过高的情况下,改为开发各区域的核心企事业单位,具体措施包括三方(集团消费、核心酒店、媒体)联动、三位(重点客户部、酒店部、品牌推广部)一体、三大标准(选择经销商的标准,指品牌理念、社会背景、资金实力)和三者关系(公司与经销商责任、权利、义务关系)
(5)市场区域优势全国白酒产量较大的省份主要是山东、四川、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其中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高档白酒市场容量较大。公司位于江苏,公司的白酒品牌在江苏本地有良好的市场基础。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公司在江苏市场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88,971.07万元、142,060.75万元和197,592.18万元。
(7)其他常见的竞争优势。产品转换成本不存在,可替代性的产品很多,网络效应不存在,白酒行业而已成本优势不存在,整个行业都差不多规模优势不存在,规模不会造成成本的显著下降,不具有竞争优势。
(三)主要风险:
(3)名优酒产能不足:公司名优基酒储存能力、中高档成品酒包装能力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实施技术改造。(4)资本实力不足:需要进行改造及投资所需的资金比较多,公司目前的资本实力仍显不足。
六、经营分析(一)盈利能力:毛利率、净利率逐年提高
2006-2008中高端酒毛利率持续增长60.92%、61.6%、62.74%。
反而低端酒毛利率本来就低,还在持续下降21.26%、11.18%、8.43%。
中高档白酒的提价能力远高于普通白酒。说明喝普通白酒的消费者对于价格是更敏感的。
2022年中高档酒的毛利率为80.28%,普通酒的毛利率为37.56%,合计毛利率为75.54%。
(二)成本控制:三费占比逐年下降的趋势
2008年销售费用率8.4%,管理费用率6.3%。相比同业,占比较低。
维持当前利润,甚至实现利润增长,都无需巨额资本支出:除了前期的产能扩充需要,后期产能达到20万吨以后,连续10年无需大幅资本支出,并且扩建的产能不仅不会贬值,反而不断增值。
(三)财务风险(1)2008年资产负债表,总资产21亿,其中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0.155亿<应付+预收大于4.4亿,公司行业地位强势,占用上下游大量资金,应收款风险很小。
应收款非常少。负债科目中,几乎全是经营性无息负债。2019半年报预收款大幅增至2亿。
(2)预收款大幅增长
关联交易很少。可能与上市公司存在关联交易的也均已注销。剩余的关联交易是向几个股东公司的白酒批发销售,均以市场价格进行销售。
(四)历年分红
(五)客户集中度较高,前5大客户销售占比超过22%,存在销售巨幅波动的风险。
七、募集资金的原因及运用。
(一)高位发行,上市公司赚了!
发行市盈率:36.36倍(每股收益以2008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除以本次发行后总股本45,000万股计算)。
发行市净率:6.12倍(以每股发行价格除以发行后每股净资产计算)
对比古井B当年的5倍不到的发行市盈率,大幅增长。
(二)募集资金大幅超越项目所需。
9000吨名优酒酿造技改2.7亿;1.5万吨名优酒陈化老熟(2.16万陶坛罐)包装技改3.8亿;酿造副产物再利用(4000吨普通酒400吨调味酒1.5万吨蛋白饲料)1亿;全国营销网络建设(300个)0.7亿。合计8.3亿,发行费1亿。
(三)募集资金的原因:
①筹资资金建设项目;企业的中高端产能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了,而且名优酒需要经过陈化老熟,如果不尽快扩大名优酒的产能,不出几年,公司的发展必然受到产能跟不上的限制,而加大产能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以目前公司的自由现金不足以覆盖;公司凭借品牌、营销优势迅速占领并扩大市场,尤其是全国化过程,需要有先发优势,所以必须迅速募集资金,加快产能改造。
②为收购双沟做准备;③提升知名度;④管理层想要上市(似乎有出现借公司的钱买公司股份,再用公司分红还钱)
(四)募集资金建设的项目。
本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主要投入这四个项目中,总投资额共计8.2亿。前三个项目是增加名优基酒产能,第四个项目是建设营销网络。
项目一:名优酒酿造技改项目这个项目将原先年产9000吨的普通基酒改建为年产7000吨的名优基酒,并新增了2000吨名优基酒产能,合计9000吨。
因为这些次高端的酒需要一定的储存年限,海之蓝三年,天之蓝五年,梦之蓝M3,陶坛储存10年,M6,15年,M9,20年以上。
项目三:白酒酿造副产物循环再利用项目将白酒酿造产生的副产物酒糟用于生产普通白酒基酒达2000吨,用于勾兑普通白酒4000吨。也就是说,对于普通股白酒,基酒和商品酒的比例为1:2。
注意:这项工程,还能够实现从黄水、底锅水中每年提取高酯调味酒400吨,供公司普通白酒勾兑使用;
上述项目的投资总额为82,664万元。1+2两项技改项目完成后,将在生产能力不变的基础上,实现从普通白酒陈化老熟、包装能力调整为中高档白酒相应生产能力。项目达产后,每年可供9千吨名优基酒陈化老熟(平均期限2年)、1.5万吨中高档白酒包装入库。财务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57,500万元(含增值税),每年净利润为12,266万元,所得税前、税后投资回收期分别为4.4年和5.1年(均含建设期)
六、未来经营展望
(一)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目标:
(1)市场开发计划2008年公司产品销售在江苏省内市场占有率达13.53%,并已成为区域强势品牌。在此基础上公司计划近三年内对省外市场作进一步全面开发和拓展。
二是全力发展样板市场。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结构和市场区域消费力,选择不同的样板市场,并加大投入,精心培育,充分发挥区域样板的辐射功能和影响力。
三是加快周边市场开发。江苏省外周边市场,如邻近江苏的河南市场、山东市场、安徽市场,在江苏市场的影响带动下,销售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因此,江苏周边市场的开发和布点,将作为公司近期市场开发和营销网络建设工作的重点。
四是继续巩固和拓展江苏市场,在价位、渠道、消费群等多方面推进全面覆盖。
到2011年,公司白酒营业收入计划达到50亿元,产品完成全国化布局,并在江苏周边市场、环渤海湾地区、珠江三角洲等重点区域市场成为强势品牌。
一是拓展渠道,实现“纵向”扩张。江苏省内市场酒店渠道已全面开发并成为公司市场销售增长点,计划进一步做好江苏省内商超和名烟酒店等渠道的拓展工作。
二是构建新型营销网络,实现“横向”扩张。江苏省外市场以培养核心目标消费群为突破口,构建以产品直销和营销网点为功能网点的市场营销平台,形成新型营销网络。在全国化的拓展过程中,公司将坚持重点开发、逐步推进的工作方针,有计划、有重点地在北京、上海、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地设立营销网点,在全国各大省会城市及中心城市建立300个营销服务网点,并建设公司营销指挥中心与营销网点之间相互配合的两级服务体系,形成一个基本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化分销网络软件,使营销指挥中心能够快速准确地指挥各营销网点的运作。
(3)提高品牌价值,重点是增加名优基酒生产能力,提高蓝色经典系列中高档白酒的产量,通过高品质产品把品牌往高端化发展。
(二)管理层对行业发展趋势判断
1、白酒需求总量探底后稳中有升。经济总量平稳增长的同时,由此产生的消费需求将拉动白酒产量平稳增长。白酒产量稳中有升,行业增长主要体现在业务收入和利润方面。2、中高档白酒需求增长明显,白酒产品出现了中高档化的趋势。3、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推动消费增长,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更加青睐中高档白酒。4、用餐方式改变和社会交往增多刺激餐饮行业发展,带动白酒消费增长5、商务往来、公务活动等社会交往活动也是餐饮业重要的客源
6.小型白酒生产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名优白酒生产企业将因市场空间净化而受益。名优白酒生产企业,在技术、人才、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将导致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点评:招股说明书判断基本准确,未来趋势就是这样发展。
七、总结分析
洋河股份处在一个商业模式非常好的行业。多年来,行业格局稳定,龙头酒企竞争优势强大,虽然洋河品牌力略有不足,但过去公司的股权结构合理-国资委+管理层+经销商+公众股东的合理股权结构充分发挥了管理层和经销商的主观能动性,老一辈的退出对股权结构的优势造成困扰,那么能不能通过这次的股权纠纷,理顺各方利益,拿出足够诚意的股权(国资和经销商加管理层各自拿出部分),进一步开展新一轮股权激励,让洋河的历史优势继续焕发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