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入住旅馆除需登记身份证信息外,前台还需询问监护人信息,遇到同住人员,必须询问身份关系,酒店遇到可疑情况要立即向公安报告。这是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施行后,全国旅馆管理的一项新要求,也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一项新举措。
今年5月31日,公安部出台《旅馆接待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须”》新规,对未成年人入住酒店提高保护“门槛”。“以前针对未成年人入住缺乏细致规定,往往只登记身份信息,未成年人随意入住,有见网友开房的,有离家出走的,家长着急也找不到孩子。”浙江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副总队长刘骏告诉南都,新规出台后,旅馆的登记流程更加细化,遇到异常情况,酒店及时和监护人、警方联系,往往能防患于未然。
杭州某酒店前台
孩子离家出走独自入住,酒店报警帮助家人找回
接到酒店的来电之时,吴俊芳还有些反应不及,当晚她值夜班,餐饮业深夜往往是最忙之时。得知儿子在酒店大堂,吴俊芳稍稍有了些安慰:“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手头有钱,说出去住就出去住,大人在家干着急。”
新政实施之初,与吴俊芳一样,颇感意外几乎是所有家长的感受。杭州西湖区昊颐酒店值班经理孙冬梅告诉南都,由于多了一层安全屏障,多数家长都能理解政策并配合填写信息,最难处理的往往是单独来酒店入住的孩子。“大多是男孩离家出走来开房,前台需要获知父母的联系方式通知父母,有的孩子坚决不肯,没办法只能报警。”
酒店监控:十岁男孩独自办理入住
任冲通知母亲来酒店接孩子,徐茹茹(化名)才知道孩子已在离家数公里之外。“吓了一跳,一路心情复杂又害怕,这么小的孩子万一遇到坏人,我们家就完了。”
入住电竞酒店打通宵游戏,酒店被开行政处罚单
南都记者在杭州某酒店前台获得的一份填写流程表显示,杭州未成年人入住酒店明确区分未成年人单独入住、未成年人有成年人陪同、多名未成年人入住、携婴幼儿入住等四种情形,每一项都有严格的信息登记规范。
旅馆性侵案时有发生,醉酒少女与中年男子开房
杭州市西湖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民警闵光荣专门负责旅馆管理,在他看来,这些或离家出走或爱玩游戏出来包房的孩子较为普遍,但也并不能严格称得上“处境”危险,往往是由于家庭沟通出现问题,而真正令未成年人受到侵害的,是一些发生在旅馆的未成年人性侵案、以及诱拐孩子的特殊案件。
近年来,多地先后探索试点如何提升旅馆业管理水平预防针对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如四川省广元市去年5月20日召开联席会议,市检察院向市公安局公开送达检察建议书,建议推动建立未成年人入住旅馆强制报告制度,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在没有监护人或监护人委托的其他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陪同,又无法及时与监护人或学校去的联系情况下入住,旅馆及从业人员应当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尤其是发现醉酒等异常状态的未成年人,应加强安全巡查,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各地的试点经验在今年成为治安新规在全国全面铺开,以堵住未成年人入住旅馆的安全漏洞。
为了进一步避免不必要的侵害发生,在杭州西湖区浦京花园酒店,南都记者注意到,一些楼层被专门用作未成年人居住区,由酒店保安负责24小时巡逻,防止未成年人正常入住后,有其他楼层人员进入意图实施不法行为。
“全社会对这件事的认知非常重要”
尽管吴俊芳并不知道为什么孩子跟大伯更亲近,却不愿意跟自己说心里话;徐茹茹也并不知道为什么仅仅因孩子玩游戏骂了他一回,他就要离家出走,但相较于部分家长,他们的表现已称得上称职。
浙江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副总队长刘骏介绍,公安部出台“五必须”新规,强调酒店细化登记流程,是基于优先保护未成年人的需要,加强隐蔽空间薄弱环节的犯罪预防,但并不能完全禁止犯罪,“除了公安、酒店以外,社会形成合力也非常重要。”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张晓鹏称,公安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对旅馆业落实“五必须”情况的日常检查、研判反查和案件倒查等措施,加大监管力度持续推动“五必须”要求落实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住宿安全,全力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