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来信来电留言特刊——
有啥不满大胆说
部门想法去解决
上周来信、来电、留言热点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邱正
为确保行人安全设立的人行道在一些地方既不畅行,也不安全。有市民反映,市南区成武路17号门口、李沧区顺河路与顺河支路交汇处等人行道存在游商浮贩和沿街商家“伸舌头”经营问题,市北区宁夏路78号门口、西海岸新区峨眉山路江山丽城小区对面的人行道被乱停乱放的车辆占据,严重影响行人正常通行。另外,还有市民吐槽人行道坑洼不平、井盖破损、绿化带侵占等,行走其间有安全隐患。
如果所住居民楼里有群租户,那你的生活难免受扰。近期不少市民留言反映,邻居把房子出租,一套房子住进来七八个甚至20多个人。他们多是附近餐饮企业员工、建筑工地工人等,每天深夜下班,噪音扰民普遍。此外,部分群租房还存在擅自改造厨房、卫生间管线以及乱拉电线等问题,安全隐患不容小觑。
农贸市场是家家户户离不开的采购场所,但部分市场秩序混乱以及卫生、安全不如人意受到市民诟病。有市民反映,莱西市马连庄镇南岚村西北侧市场存在乱收费现象,有市民买了一筐甜瓜被强制收取100元“卫生费”;胶州市中云街道中云农贸市场商户每天凌晨两三点开始宰杀活鸡,噪声严重扰民。
垃圾桶是社区必备的生活配套设施,但摆放多少、放在哪里、收集清运如何,体现着城市管理水平,也关系居民生活便捷程度。近日,不少市民留言,对小区里的垃圾桶摆放位置、周边卫生状况等表达不满。有市民说,因旁边有餐馆,垃圾桶经常被厨余垃圾填满,周围地面污秽不堪;垃圾桶摆放在花坛旁边,居民只好闻着异味在周边活动……天气很快热起来了,希望有关部门尽快行动,把垃圾桶挪到合适的位置上去。
回复率榜单
10期特刊刊出市民来信来电留言417条各部门、区市问题解决反馈率逐步提升
上期特刊反馈率达80%
青岛日报“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来信来电留言特刊自3月12日推出以来,已刊发10期、40个整版,刊登市民来信、来电、留言417条,涉及城乡环境、小区治理、交通出行、消费维权、噪音扬尘、民政事务等十余个领域。各部门、区市对市民所反映问题的回应热度、速度逐步提升,5月13日见报的特刊留言反馈率已达80%。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邱正)
市民留言板
建高水平现代化美术场馆
目前,深圳市正在规划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六万平米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也有五万多平米的展览面积。相比之下,青岛市美术馆现有展览使用面积不足四千平米,规划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化的青岛市美术馆显得十分迫切。建议青岛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美术设施,吸引更多艺术家到青岛来,吸引更多群众走进美术馆。
市民王先生
完善高新区公共文化服务
人才引进是开端,人才使用是关键,人才配套是可持续性发展。目前,高新区在引进人才上不遗余力,方式灵活,但为人才服务的配套设施却没有跟上,尤其是图书馆设施不完善。人才来青不仅有物质需求,精神生活同样重要。高新区距离市区比较远,区域内又没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周六、周日看书学习、查阅资料没有去处。希望建设一个全天候图书馆,满足知识分子的阅读需要。
市民张先生
规范公共停车位管理
从2018年开始,李沧区湘潭路街道十梅庵周边一部分人私自使用地锁给小区公共车位上锁,致使业主停车难。社区是大家的公共空间,在私家车如此普及、车位紧张的今天,社区停车位更应规范管理。尽管可能触及某些人的私利,但职能部门理应依法、依规履行职责,并不断完善提升管理手段,共建和谐社区。
市民白先生
严格监管预付卡消费
市民刘女士
加快推进外墙保温工程
市民孙先生
规划建设帆船运动设施
市民赵先生
青岛日报2020年5月20日14版
圆桌话题
主持词
到今年6月份,我市养犬管理条例实施正好3年。实行养犬登记和缴费制度、烈性犬禁养和犬只限养制度、免疫登记和电子标识管理,更进一步明确了公安、城管、畜牧兽医等部门的职责,并将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也加入到养犬管理的行列中,可以说,织就一张全方位、全社会参与的养犬治理保障网,青岛走在了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
犬粪不清理、出门不拴犬绳、随意携带犬只进入公共场所……
“养犬令”缘何“令行”却“禁不止”?
市民留言
夜深人静,邻居家的狗突然狂吠不止,让人彻夜难眠;刚出电梯,突然一只没拴犬绳的大狗猛冲过来,吓得人汗毛直立;在公园散步,突然踩到地上的狗屎,好心情瞬间消失……在青岛,虽然文明养狗已倡导多年,《青岛市养犬管理条例》也实施了近3年,但出门遛狗不牵绳、任由自家宠物狗随地大小便、带着宠物狗公然进入公共场所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活动开展以来,不少市民通过青岛日报社全媒体平台反映各种“狗患”问题。
●市民赵女士:旅游旺季到了,游客和出外遛弯的市民越来越多,近日经常看到有人在五四广场遛狗,有些犬主不给狗拴犬绳和带嘴罩。五四广场上老人孩子居多,这样遛狗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五四广场是公共场所,属于我市禁止犬只进入的区域之一,可为何这么多人对法规置若罔闻?
记者探访
现场一:
沿海很多公园已成为游客游玩聚集的“网红”打卡地,但近期不少遛狗的市民也经常出现在这些公共场所,让人吐槽不已。
▲小麦岛公园里不少人聚集“赏狗”。
5月16日下午,记者来到小麦岛公园,看到不少市民带着自己的宠物狗在这里玩耍,只见几个犬主围在一起开心地聊着天,旁边草地上,好几只狗在一起嬉戏玩闹。记者观察,像这样扎堆“聊狗”的人群还不少。一起玩耍的宠物狗中博美、泰迪等小型犬居多,也有哈士奇、金毛、萨摩耶等大中型犬。有的大狗相遇后彼此追逐、狂吠,令不少胆小的游客赶紧躲避。
现场二:
早晨是小区遛狗族们聚集的时段,日前记者到市南、市北、李沧等多个小区内调查发现,宠物狗出门不拴犬绳、随地大小便等现象并不鲜见,让许多居民感到很困扰。
▲宁夏路上一只未拴犬绳的狗。
早晨7点左右,记者来到市南区延吉路一小区内,发现小区内部道路上不少居民在遛狗,一只宠物狗欢快地在草地上奔跑,突然间停下来,在草地上转着圈到处闻,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蹲下来拉起了大便,犬主从远处走过来,带着狗径直离开,留下一大摊狗粪,在绿色草丛里十分醒目。随后,一只没有拴犬绳、也未带嘴罩的大型犬从另一条道路上走来,犬主手里拿着犬绳远远地跟着。大狗所到之处,居民都避之唯恐不及。
在市北区兴隆路附近的一小区,不少居民都在早晨出来遛狗,其中有犬主不给狗拴绳,任由它们欢快地嬉戏奔跑,宠物狗随地大小便的现象十分常见。记者看到,小区道路上常能见到狗粪,有些已经风干。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小区内不少业主养狗,有的业主出门遛狗会带上报纸或塑料袋,自行清理狗粪。但大部分业主却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前不久还有狗在电梯里小便,真是让人生气。”她无奈地说。
管理者说
犬只登记率偏低
自《青岛市养犬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市公安机关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文明养犬,积极推出各项配套措施,全面推进条例落地,但在犬只管理的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一些现实难题。
取证难、执行难成“痼疾”
近年犬只免疫数量有所减少
根据《青岛市养犬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市农业农村局主要承担犬类狂犬病免疫等工作职责。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市内三区犬类狂犬病免疫率提升至91.93%。但在实际工作中免疫工作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是因为近几年狂犬病发病率极低,市民对预防狂犬病的重视程度下降,存在侥幸心理,主动携犬到免疫点免疫的数量有所减少。
今年,市农业农村局争取犬只狂犬病免疫列入市办实事,全面推进犬只狂犬病免疫工作向农村延伸,确保全市可管理犬免疫密度达到90%,免疫犬只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的国家动物狂犬病防控标准,有效防范人畜狂犬病疫情的发生。
企业观点
适度下放执法权限
和达和城物业工作人员:
“疏”比“堵”更可行
养犬问题确实是引起邻里之间矛盾的主要诱因之一。对小区居民的不文明养犬行为,目前物业公司只能加强宣传,并跟进劝导,但没有约束力,收效不是很大。
专家建议
市社会科学院政治法律研究所研究员姜福东:
提高法规刚性力度细化实化处罚标准
养犬管理服务水平如何,直接反映出城市治理者的法治素养和治理能力。目前,我市在养犬管理方面,存在立法刚性不足和执法过于柔性处理的问题,很难发挥《法规》应有的效应。
未来,要充分发挥我市地方立法优势和彰显城市治理特色,尽快修订完善《青岛市养犬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抬高违规养犬的法律责任门槛,加大依法处罚和法律制裁力度。如此,将有利于将养犬总量限缩到相对有限的范围,从而为有效执法、精准执法提供便利条件,避免海量执法带来的巨大社会压力。同时,应尽快细化实化处罚标准,对涉及到养犬的每个环节都要有严格规定,落实部门责任,做到精准管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细化实化到每一种违规行为如何处罚,处罚执行主体是谁,处罚标准如何等,避免大而化之,令行禁不止的隐忧。
市政协委员周海燕:
纳入个人征信系统探索社区自治新模式
同时,文明养犬体现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水平,因此需要全社会共治共管。建议积极探索社区自治新模式,由养犬人、社区、物业公司三方共同参与的养犬自治委员会,引导基层组织、机构和广大市民参与到文明养犬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小区业委会和物业管理服务公司的日常基础管理功能,强化社区自治功能,提高犬主自律意识,促进养犬管理工作由政府包办向社会参与、居民自治模式的转变。
市委党校副教授冉文伟:
提升养犬人文明素质减免费用提高登记率
“青问·深答”
青岛市第三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
文明养犬的“深圳模式”
2019年7月,深圳制定《文明养犬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将建立全市统一的养犬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全市养犬登记率至90%;严管严治,对不文明养犬行为、违规饲养烈性犬和路面流浪犬实行“零容忍”;引入社会组织和引导市民全面参与养犬管理工作,探索建立文明养犬“共建共治”深圳模式。
同时,深圳市在物业小区试行“十个一”养犬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养犬管理新模式;此外,该市还率先在全国成立美丽深圳志愿者服务队文明养犬服务分队,推动志愿服务从最初的提供基础性社会服务向纵深参与养犬这一社会难题的治理发展,协助深圳推进文明养犬工作。
为避免多部门管理带来的弊端,深圳市对养犬管理的主管部门作出明确规定,指定区城管和综合执法部门为主管部门,压实了主管责任。该市规定,区主管部门可以根据便民原则委托街道办事处或者其派出机构办理养犬登记,在赋予街道职责的同时,为居民办理登记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外,为创新养犬管理服务模式,建立养犬管理长效机制,深圳市积极发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工组织、社工等社区基础平台的积极作用,开展了“双工联动”社区养犬管理共治模式,整合社工和义工两种人力资源,构建“社工+义工”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互助合作,推进社区养犬劝导服务的常态化、社会化和专业化发展。由社工组织义工,并进行征集培训,协调“街道城管科+执法队+工作站+社工+物业+宠物医院”建立联动工作机制,联勤联动、密切配合开展文明养犬社区劝导服务活动。
青岛日报2020年5月20日15版
各就各位
游戏如此,社会生活亦然。千百年来,各国、各地制定了众多法律、制度等,以此为规则,织成包罗万象、联络众生的社会管理大网,只要所有人、事、物各就各位,社会生活即可有序运转。但是,总有一些人、事、物“跳”出自己的位置,于是,在某些局部、某个时段,这张网就显得有些“乱”,恰似摆错了一小块的拼图。例如,按照规则本该停放在停车场、停车位上的车辆却霸占了人行道,导致行人不得不下到车行道与车同行,安全隐患不言而喻。再如,本该一家一户、三五个人居住的房子,挤进了十几甚至数十人群居,噪音、安全等问题随之而生。还有,小区里的垃圾桶摆放位置不妥、清理不及时,破坏环境、散发异味,居民难免吐槽……
社会的良好运转必得所有人勠力同心,各就各位,各司其职。个别人为了自己的一点小利益而越位、错位,必然搅乱局部乃至全局,须以纠正。
上周部门、区市整改进展
5月13日,“我爱青岛·我有不满·我要说话”来信来电留言特刊见报后,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平度市、莱西市和市交通运输局迅速行动,针对市民提出的问题、建议进行现场调研,督促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