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记者从上海市消保委获悉,其对外披露了2020年消费投诉十大典型问题,其中涉家电维修、低价陷阱、直播带货等社会热点问题。
一、不法商家假冒家电品牌官网,消费者被收取高额维修费
二、低价体验被诱惑入局,消费者遭遇重重套路
三、直播带货良莠不齐,规范先行强化监管助消保
如今直播带货非常普遍,低价成为直播间吸引消费者的最大卖点。而直播带货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价廉物美也很有可能是噱头。
四、快递末端投递服务不规范,加盟模式管理存在短板
2020年,上海市消保委共受理上海韵达货运有限公司投诉475件,大量消费矛盾集中在加盟点末端投递服务,涉及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将快递投入驿站、快递柜以及未经消费者同意将快递随意丢弃在门口导致快递灭损遗失的情况。个别消费者反映,在沟通过程中还遭到公司工作人员的谩骂。
五、酒店住宿、文娱票务低价预售,消费者预约难、退款难
六、健身房靠空头承诺卖卡,消费者欲维权困难重重
近年来,部分健身公司前期售卡时向消费者作出“游泳池即将开放”等承诺诱导消费者办卡,事后却拒不兑现。甚至向消费者承诺退款,而后就“玩失踪”,消费者想要维权十分困难。
上海消保委:上海市消保委会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健身健美协会共同制定了《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会员服务示范合同(2021版)》,设置“七天冷静期”,明确了退卡(退费)情形,对违约责任及合同解除作出详细规定。
七、长租公寓经营异常引发连锁反应,消费者陷多边纠纷困局
一些长租公寓经营者为一次性获取消费者预付租金,一方面,会让消费者办理贷款,但不将预付租金一次性给付房东,一旦资金链断裂时,消费者面临无房可住、租金押金难退回、仍要偿还贷款等问题;另一方面,房东也会因收不到租金,要求租客搬离,继而引发多重矛盾。
上海消保委:2021年2月4日,上海市住建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房管局等10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整顿规范本市住房租赁市场秩序的实施意见》,对“不得强迫或以租金优惠等名义诱导承租人一次性支付三个月以上租金”“住房租赁机构应开立资金监管账户”“推行房源信息核验”“推行从业人员实名信息卡制度”等作了规定,进一步整顿住房租赁市场秩序,规范住房租赁市场行为。
八、家长不知情未成年人充值网游,要求退款遭遇“高门槛”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少孩子“宅家”上网课,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充值网络游戏,有些未成年人充值金额甚至高达10万元,家长在要求网游公司退款时,往往会被网游公司以证据不足为由拒绝。
九、购买的产品能升值,警惕商家“销售套路”
一些商家会通过“预约”“抽签”等方式对普通的工艺品加以营销,甚至会打出产品具有“收藏价值”的概念,通过“保值”“增值”等噱头进一步吸引消费者下单购买,营造一种“买到即赚到”的效果。而实物与商家宣传并不相符,甚至还会遇到商家拒不发货、拖延发货等问题。
十、二手车平台怠于承担责任,消费者贷款购车容易、解除抵押难
一些二手车交易平台,除了在二手车买卖中获利以外,还通过向消费者提供贷款通道业务从中牟利。消费者办理贷款的过程中,通常对实际提供贷款的公司并不熟悉,也没有办法直接联系或找到放贷公司。这种“背对背”的情况下,消费者解除抵押就会遭遇重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