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由环球直销研究中心主办,广东省直销企业协会联合主办,道道国际传媒承办的第八届环球直销峰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
本次峰会以“规则力”、“融合力”、“竞争力”三个篇章为主题,针对直销全球化这一重要议题,围绕着产品创新与研发、供应链优化与管理、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等多方面展开探讨。在“规则力”的篇章上,大会发布了《中国直销行业现状分析》(下简称《分析》),以下为该报告的重点内容节选:
一.基本盘坚实中国直销业有望迎来超万亿规模
《分析》指出,今年是直销利好政策信息量最密集的一年。尽管新修订的两个条例尚未出台,但是从《2023年全球直销统计数据年度报告》中依然可以看到:2023年中国的直销业零售额为150.04亿美元,,在世界排名中稳居第四。中国目前人口为14.1亿,对比排名第一的美国(人口:3.35亿),中国直销业活跃人数比例在不足1%的情况下依然能交出满意的答卷。目前,中国无论在制造业及智能化普及上都拥有相当坚实的基本盘,相信未来在两个条例与国际接轨后,中国直销业有望迎来超万亿规模。
无独有偶,这项研判在另一项调查中得到充分印证,据直销教育基金会(DSEF)发布的《2024年经济影响报告》中提及:预计到2029年,中国直销业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规模。
道道舆情监控室认为,直销业的发展不仅仅拉动直销产品销售,随着更多人加入直销公司、寻求创业机会,直销渠道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在直销产业链上的巨大经济效益绝对是人们视线之外的。
二.维稳是绝对硬道理
《分析》指出,在过去这一年当中里,中国直销行业在市场的浪潮中奋勇前行,这些优秀的市场表现是无数直销从业者的辛勤付出,也是市场需求与产品供给相互作用的结果。然而,市场经营者不能仅仅着眼于业绩,因为在直销行业的发展历程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时刻影响着它的走向,那就是监管。
直销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且严格的监管背景。在中国,直销监管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意义。它不是简单地规范行业秩序,而是要确保直销行业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稳健发展。让消费者和企业、社会达成多方共赢的平衡。在国家治理层面,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无论是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还是社会的各项进步都难以实现。
直销行业涉及大量的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群体。从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它的健康稳定发展能够减少社会矛盾。如果直销行业出现大规模的非法经营、欺诈等行为,会导致众多消费者和从业者的利益受损,进而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如群体性投诉、维权事件等。
所以,在中国的直销监管上,舆情监控是作为促稳定的其中一个举措。比如一些新兴的模式或者未经充分验证的产品可能在上市初期就引发争议。通过舆情监控,监管部门能够提前察觉这些潜在风险,在问题尚未大规模爆发之前采取措施。
目前舆情监控的技术手段除了传统的网络爬虫技术以外,大数据分析术、人工智能学习和舆情监测平台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在企业的一侧,网络监控对于直销企业也极具可持续性意义。比如经销商,是企业面向市场的代表,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企业形象。如果他们的行为不规范,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声誉。网络舆情监控可以协助企业了解经销商的诉求和意见,及时解决经销商面临的问题。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沟通机制,化解矛盾,避免因直销企业内部问题而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此外《分析》还指出,当前直销全球化是大趋势。为此,海外企业在中国本土化和合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让海外企业充分了解我国直销监管的背景及司法解释有利于其在中国落地部署,达成共赢的良好开局。
面对本次参会的海外企业及团队,《分析》还专门对两个条例作出深入浅出的分析:我国现行关于直销行业管理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也就是业界常说的两个条例。两个条例的侧重点各有不同:《直销管理条例》其目的为规范直销行为,加强对直销活动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计酬比例上、产品备案、服务网点等都有明确要求。而《禁止传销条例》主要是防止欺诈,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持社会稳定。对传销的表现形式、查处措施与程序等也是有着清晰的指引。
尤其是2009年刑法修正时,增加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明确了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要件。2013年11月14日,两高一部“关于传销组织层级及人数的认定问题”上也作出的解释。
可以看到以产品销售为导向的经营是不作刑事追究的。同时为了保护直销企业发展,国务院发出了支持民营企业保护的发展意见。例如公安部出台了360号文件,当中就有关于行政前置的工作。文件指出:企业或其主要负责人涉嫌传销违法的,原则上应商行政监管部门先行调查处理,行政监管部门认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应按规定进行审查办理。
三.监管力打挂靠,已成常态化工作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市场监管除了坚持规范直销与打击传销双线并行以外,在2024年1月起,市监总局出手整治直销挂靠,目前打击挂靠已成为监管的常态化工作。道道舆情监控室认为,打击挂靠不仅仅是规范市场行为,其最终目的是让直销企业牌照恢复应有的含金量及价值。
在监管部门的重视以及高压打击下,直销监管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今年10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数据,2024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4627人。从数据上可以看到,随着传销犯罪由线下转移至线上,最高检及时跟进,针对网络传销犯罪的新特点、新变化,积极调整执法策略和工作重点。
四.积极推动直销与国际直销接轨
《分析》指出,在铁拳整治的同时,政府也正积极推动直销与国际直销接轨。在10月刚刚结束的2024年直销监管与执法国际研讨会上,市监总局提出要积极推动各种政策落地,助力打造中国的世界性直销企业和国际化交流舞台!
五.走出去、引进均是机遇!
《分析》指出,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尽管世界当前经济形势有所变化,但消费市场的潜力依然巨大。所以,对于国内直销企业“走出去”而言,这是一个强大的后盾。直销企业可以基于对国内庞大消费群体的了解和服务经验,将适应不同年龄、性别、消费层次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比如,针对老年人口也就是银发族的保健养生直销产品,在中国市场已经有了成熟的运营模式,一些成熟的银发族模式可以复制到一些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的国家。打造国内和国际的双轨市场,发挥差异化优势,促成全球供应链,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六.最后阶段,合规依是企业最大的课题
而尚没有直销牌照,但具有相当竞争力大厂则可以持续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与当地的市场监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企业在当前经营模式下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这不仅有助于企业避免违规行为,也能为未来申请直销牌照打下良好的基础。
除了持续合规以外,建立健全的舆情监测系统,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方向也是企业需要持续性推进的工作之一。包括经销商和终端用户的舆情管理。企业通过舆情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负面舆情,避免其扩散和发酵,减少对企业形象的损害。通过积极回应消费者的关切和诉求,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同时,通过对舆情信息的分析,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趋势,发现更多市场机会。最后通过舆情监控,企业了解监管部门的政策动态和监管要求,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和配合,避免因政策变化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