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赋予了酒店业的服务特性。作为服务性的产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向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更是酒店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途径。
服务,是酒店向客人出售的特殊商品,而这种服务适合和满足宾客需要的程服务,是酒店向客人出售的特殊商品,而这种服务适合和满足宾客需要的程度就是检验其品质优劣的标准,即服务质量,服务质量不仅是管理的综合体现,而且直接影响着经营效果,因此对酒店来说,经营是前提,管理是关键,服务是支柱。作为酒店的管理者只有了解了客人的这些情感需求,提升酒店人员的服务意识,才能为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才能使自己的客源永不萎缩。
一、客人对酒店的情感需求是提高服务质量的突破口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需求论”中,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⑴生理需要;⑵安全需要;⑶社交需要;⑷尊重需要;⑸自我实现需要。酒店是人们社交、休闲、居住的家外之家,除了向客人出售客房、餐饮等有形产品,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向客人提供优质、高效、快捷、尊重、真诚、体贴的人性化、亲切化、个性化的“软件”服务产品,来满足客人变化万千的服务需求。作者通过对部分住店客人的调查,绝大多数客人对酒店的情感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人文关怀是客人对酒店服务的第一情感需求。
每一位客人在踏入酒店大门时,都希望见到服务人员亲切的微笑,热情而真诚的问候,彬彬有礼的举止,这是酒店留给客人的第一印象,也是客人得到尊重的第一感受和情感需求。因此在服务过程中,服务人员时时处处想顾客所想,急顾客所急,一切以顾客满意为标准,这就首先需要把礼貌和尊重作为满足客人受尊重心理需求的基本出发点和服务精要。此外关心、体贴客人是酒店留住老顾客,吸引新顾客,提高服务质量,与客人建立朋友、亲人般关系的基础,是服务行业经营管理的生命,也是满足客人受尊重、受关爱心理需求的基本出发点和服务精要。
(二)规范化是酒店具有良好服务的前提条件。
同时,客人都希望酒店能够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无论出游、购物、观光、就医、存取款、探亲访友等都能十分方便。最后客人对酒店更高层次的需求是希望酒店有特色、有文化,经营服务有创新,因此绿色、环保、洁净是中外客人对任何一家宾馆、酒店提出的基本情感要求。总之,宾客对酒店的情感需求是纷繁复杂的,酒店不但要满足众多客人的共性情感服务需求,也应满足客人个性心理需求,这样才能做到宾至如归,以客为本。通过分析客人对酒店的情感需求,我们可以找出客人的需要,这是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的突破口。
二、树立“以客为本”的服务意识是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的前提条件
1)服务仪表。所谓服务仪表,就是服务人员在服务中的精神面貌、容貌修饰和着装服饰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
2)服务言谈。服务言谈,是指服务人员在迎宾接待服务中语言谈吐方面的具体要求。
3)服务举止;服务举止,是对服务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动作方面的具体要求。
4)服务礼仪。服务礼仪,是对服务人员在服务工作中,在礼遇规格和礼宾顺序方面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面对国内国外酒店统一大市场的形成,酒店业竞争必将变得日趋复杂、激烈,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局面必将形成。酒店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重视员工队伍的培养建设,重视基层服务人员的学习塑造。服务不是简单的端茶倒水,服务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文化,服务还是一个产业。作为酒店的员工,可以说服务是基础、服务是灵魂,服务是酒店中最容易做好,又最难做好的工作,要树立“宾客满意,是对服务工作的最高奖赏与评价”的思想,始终牢记,酒店给宾客提供的最重要的产品是服务,而服务这种产品,一旦提供给宾客的是劣质的、不合格的、不满意的,那将是永远无法退换和改变的。总之,酒店服务意识,不仅是前台、客房、餐厅、商场等传统的一线员工理所当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应该是职能部门(财务、采购、人力资源、工程维修、安全等)甚至高层管理者必备的,换句话说,酒店的全部员工都应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三、打造精品服务是提升酒店服务质量的主要内容
四、监督酒店服务质量管理是提升酒店服务的重中之重
(一)实行部门负责制。服务是酒店的产品,服务质量是酒店的生命,而各部门的服务范围又有所不同,在酒店管理中,服务质量可实行部门负责制,即由本部门的服务质量由各部门的正职经理负责,全酒店的服务质量则由酒店总经理负责。各部门或系统的副职,在协助正职开展工作是要把服务质量管理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古语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顾客就好比作水,酒店就好比作舟。成就顾客,顾客就能为酒店创造意想不到的价值;反之,酒店就会因为失去客户而淹没于茫茫的商海里面。只有真正了解了顾客的需求,才能为顾客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务;只有用心服务,才能感动顾客,从而发掘顾客的深层次需求,提升顾客的满意度,让顾客的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酒店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