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投资银行家里最懂养宠物的,萌宠博主里最懂资本运作的跨界大神”,龚姝从行业端探讨指出:
(1)中国宠物市场已具规模,未来仍有巨大增长潜力。中国宠物市场规模2010年至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34.6%,2019年预计达到2,024亿元,接近中国网络游戏市场的体量对比2019年同期美国754亿美元(逾5千亿元)的宠物市场规模,中国宠物市场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主要体现在:养宠渗透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三四线城市较一二线城市人均宠物消费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人均宠物消费预计将大幅增加。
(2)宠物消费将衍生出“衣食住行康乐教”子行业,想象空间巨大。把宠物当作家人,越来越多的宠主因为”爱“而赋予了爱宠”人“的属性,因此宠物主的为宠物消费意愿也大大提升。并且宠物消费将衍生出“衣食住行康乐教”的子行业,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同时,作为7只主子的铲屎官,龚姝从用户端还分析了一线城市头部宠物家长的用户心态以及所观察到的四种群体画像:
头部家长型:愿意自学、研究、比较KOL,持有自己的观点;
从众家长型:愿意相信权威,如口碑推荐、KOL的感染力;
小社群文化型:热衷团购,酷爱“搭车”,对于稀缺货源,如进口冻干断货、新鲜鸵鸟肉季节性断货会引发群体性焦虑;
作为头部用户,龚姝从供给方分析了定位,用户触达,痛点难点,渠道和策略等几个维度,并提出了一些与行业从业者共同探讨的问题,比如在用户触达方面,宠物电商红利还有多久,应该如何用?专业渠道如何整合,有没有玩家有能力整合?固守原有商品结构的商超如何不被新时代边缘化?
在痛点难点方面,如何让真正有影响力的KOL心悦诚服(低成本)地推中国自有品牌?如何让具备产品/服务先进性的企业愿意在研发、生产工艺/服务水平、测评和推广上进行持续投入,突破头部用户的心理防线?
最后,龚姝还呼吁行业人士关心动物福利,做产品和服务要顺应宠物天性;倡导科学繁育,建立中国人自己的繁育体系和繁育标准。与此同时,也呼吁大家日常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动物保护和公益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第一次养猫的人关心这些
(2)猫咪选择的方法以及准备工作。当客户属于第一次养猫的”新手“时,猫咪的选择方法就至关重要,需要从猫咪的品种、大小、公母、毛发、数量这些方面了解客户的想法和需求。
(3)猫咪整年的花销以及医疗。把猫主子接回家,那么为主子花销就是必然的,客户就必须了解哪些是必要的花销。如:饭盒、干粮、湿粮、猫厕所、猫砂、猫窝、猫抓板、指甲刀、梳子、猫笼、托运箱、猫床、玩具、营养品、医疗。
(4)与猫咪的初识与互动。每一只猫咪的适应能力都是不同的,这时,如何快速获得主子的信任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了。第一,不要盯着猫咪看;第二,不要强硬的抱猫咪;第三,尊重猫咪的性格;第四,用一根手指跟猫咪打招呼;第五,起初零互动,慢慢接触让猫咪主动靠近。
猫病了之后我走上做猫饭之路
老齐介绍,自己进入宠物行业是因为女票是猫奴,自己主子出现泌尿道问题,开始亲自给猫咪自制纯肉猫饭,发现它很喜欢吃,于是2015年底尝试在淘宝上开了家小店,希望帮其他猫主人更方便的喂养更天然的猫饭。“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医生让我吃处方粮,可能就没有今天“喵鲜”这个品牌了。”
他分析,从鲜粮目前的购买场景来看,一方面是对猫的建康担忧,进而有可能会选择喂食鲜粮;另一方面是宠主被种草后,进而尝试选择鲜粮增加和宠物的互动,但是目前消费需求8成以上是当做零食用。
最后,老齐指出,做宠物鲜粮的生意一定是“真诚是通往真诚的唯一道路”,而食品饲料行业的未来是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