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二、特征解读
[通勤空间]
1.幸福通勤比重全线下降,交通减碳压力增加
1.2特大城市通勤距离增加,郑州年度增幅最大
主要城市通勤距离普遍增长,特大城市增幅显著。超大城市平均通勤距离9.4公里,特大城市8.7公里,Ⅰ型大城市7.8公里、Ⅱ型大城市7.6公里,同比均有增加。10个特大城市中沈阳、青岛、西安、南京、郑州、成都、重庆7个城市同比增加超过0.5公里。
郑州是通勤空间半径、职住分离度和平均通勤距离年度增幅最大的城市。
1.3七成城市职住分离度增加,厦门职住平衡保持最好
职住分离度可以理解为从居住地到最近就业场所的距离,用于衡量城市职住空间供给的匹配度与平衡性,职住分离度越小说明城市职住平衡的本底越好。2020-2021年,近七成城市职住分离增加,特大城市增幅显著,郑州、青岛、徐州是职住分离加剧最严重的城市。
厦门具有良好的职住平衡本底,44个主要城市中职住分离度最小,也是年度唯一通勤距离没有增加的城市。
厦门是职住平衡最好的城市之一,通勤效率稳步提升。
2.1半数城市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降低,广州持续下降
提高45分钟以内通勤比重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目标,是城市规划和交通服务水平的综合体现。2021年,中国主要城市中76%的通勤者45分钟以内可达,22个城市同比下降。广州是45分钟通勤比重下降最多的城市,3年降低6个百分点,从2019年的75%降低到69%。
广州是45分钟通勤比重下降最多的城市。
2.2超七成城市极端通勤加重,北京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
在44个中国主要城市中,超过1400万人承受极端通勤,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13%,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32个城市的极端通勤比重增加。其中,超大城市平均水平19%,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特大城市14%,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
北京60分钟以上通勤比重30%,是全国极端通勤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
北京是全国极端通勤人口最多的城市。
[通勤交通]
3.轨道覆盖需要精准提升,交通接驳是公交通勤关键环节
3.1轨道覆盖通勤提高2个百分点,成都跃升全国第一
2021年,40个地铁运营城市中32个城市有新开地铁、轻轨线路,800米轨道覆盖通勤比重总体平均达到17%,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其中,超大城市达到28%,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特大城市集中了近一半新增轨道里程,轨道覆盖通勤比重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21%。
成都轨道覆盖通勤比重达到34%,超越广州跃升成为全国最高水平。
3.2两百公里轨道规模通勤提升快,苏州、南宁效果显著
200公里轨道规模城市,正处于骨干线网成形阶段,覆盖通勤效益最显著,平均每新增10公里轨道,覆盖通勤人口提高2.2-2.4万人。苏州和南宁年度增幅显著,分别将Ⅰ、Ⅱ型大城市轨道覆盖通勤的最高水平提高到20%以上,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
300-500公里以上轨道规模的城市仅提高1.4-1.6万人。随着线网规模的增长,新增轨道带来的通勤提升效果边际递减。
苏州和南宁轨道建设带来通勤提升效益最显著。
3.3提升45分钟公交通勤服务能力,轨道接驳成为瓶颈
主要城市中45%的通勤者45分钟公交可达,同比持平。深圳45分钟公交通勤能力占比达到56%、郑州47%、温州58%、海口54%,分别是目前各类规模城市中公交保障的最好水平。长沙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占比达49%,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是唯一连续3年保持显著提升的城市。
长沙市45分钟公交服务能力连续3年保持提升。
[通勤青年]
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需要理解青年人群的职住选择与通勤特征。
青年更依赖于轨道交通。6个典型城市中800米轨道覆盖青年通勤比重为30%,高于城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成都轨道覆盖青年通勤比重达到38%,比城市平均水平高出4个百分点,是目前国内城市中的最高水平。广州、深圳和上海青年人群轨道覆盖通勤比重也达到30%以上,高于城市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成都轨道覆盖青年通勤比重达到38%,高于城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4.2居住在外围,就业在中心,“15公里圈层”成为平衡选择
6个典型城市中的青年通勤人群,近80%就业在中心,65%居住在外围。北京和上海超过70%的通勤青年居住在中心15公里圈层以外,而北京80%、上海67%的青年就业在15公里以内的就业中心。广州、成都、杭州的通勤青年也有80%甚至90%就业在城市中心,居住在外围的比重分别为广州51%、成都55%、杭州66%。只有深圳53%的青年就业、79%的青年居住均在15公里圈层以外。
北京青年80%就业在中心,70%居住外围。
4.3选址不出圈、轨道两公里,青年住房保障需要契合通勤特征
青年乐居,为青年人群提供住房保障需要契合通勤需求。北京上一阶段以集中供地形式提供的公租房和共有产权住房,超过70%分布在15公里圈层以外,且超过50%住房小区位于轨道车站2公里服务范围以外。反观依赖存量住房供给的长租公寓,20%位于10公里核心圈层内,近40%集中在10-15公里(四环五环之间)与城市人口分布特别是青年人群居住空间分布高度契合,且近90%可以满足轨道2公里范围“骑乘骑”慢行接驳的要求。
辽宁举办房产·家居联动促销活动
2024-11-1110:16:11
近日,由辽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商务厅联合主办的“11.11辽宁省房产·家居联动促销活动”在沈阳市启动,大连、鞍山、本溪等地同步举办启动仪式。
最高10万元山东青岛青年人才购房券开始申领
2024-11-1110:14:40
中共青岛市委组织部、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青岛市财政局、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岛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青年人才购房券实施政策的通知》
专家解读|刘琳:10月商品房成交现“双增长”四季度延续止跌回稳态势可期
2024-11-0819:59:59
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签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环比增长6.7%,这是自去年6月份连续15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正增长。二手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8.9%,已连续7个月实现同比增加。各线城市房屋销售都有所增加,其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14.1%,二手房网签成交量同比增长47.3%,南京、宁波、大连、东莞、杭州等二线城市房屋成交都呈现明显回暖态势。
千年芳华,何以宋城——《天下宋城》在京出版
2024-10-2312:25:10
日前,《天下宋城——千年文脉溯源及嬗变》在京开售。
国办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
2024-11-0810:01:35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以冰雪运动为引领,带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小区来了宣讲团
2024-11-0709:29:36
近年来,浙江杭州、江西景德镇等地积极行动,组建由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居民代表、企业技术骨干等组成的宣讲团,深入小区,向居民宣讲安全知识、讲述生动故事,激发居民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的热情,共同建设和谐美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