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高达90%,年薪50万无人敢娶揭秘冷酷又神圣的殡葬行业

有人说,中国人最缺乏的是性教育和死亡教育。

尤其是死亡话题,国人向来避讳。也许只有在清明节或中元节这样的特定日子稍稍提及,才显得“刚刚好”。

尼采说:“不尊重死亡的人,不懂得敬畏生命。”

从而让我们,更加尊重死亡、感恩生命、认真活着。

坟地产

近90%毛利率,是房地产的2倍多

“我们这里是高尚社区,上风上水,地下CBD,人生的后花园。十八相送一水黑,看上去就像黑社会,有没有有没有,要的就是气氛,绝对的庄严肃穆,绝对的气势如虹,搭灵堂送纸钱,丧葬服务一条龙,一条龙……这么好的服务,我天天在这里上班,恨不得给自己来一套。”

——《疯狂的赛车》

一到清明节,我们的朋友圈都会被“坟地产高于房地产,当今活人住不起,更死不起”这样的新闻刷屏。

事实上,在一些大城市,墓地价格的涨幅远超房价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不久前,号称港股“殡葬第一股”的福寿园发布2018年全年财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福寿园实现营收16.51亿元,同比增长11.8%,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约17%。

福寿园成立于1994年,从上海起家逐渐扩展至全球的殡葬市场,以并购的方式称为中国最大的殡葬服务提供商。2013年,福寿园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后,福寿园飞速发展在短短五年间,营收规模增长至2.7倍,净利润上涨88%。

无独有偶,跟福寿园齐名,有着“南福寿、北福成”之称的另一企业福成股份也在殡葬行业赚得盆满钵满。

隶属于上市公司福成股份的三河灵山宝塔陵园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公司业绩。整个2018年贡献了1.48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0%,占公司净利润的比重达到了惊人的92.5%。

从几家殡葬概念股来看,以售卖墓地为主的殡葬服务毛利率均在80%左右。根据财报,2018年房地产业平均销售毛利率不到40%,万科、碧桂园、恒大等龙头企业的毛利率远远不敌福成股份的87.96%。毛利率最高的恒大也只有36.2%,连一半都不到。

邦哥从灵山宝塔陵园官网上看到,墓型被分为了圣经碑、树葬区、飞黄腾达碑等35种类型,价格1万元-14万元不等,最便宜的要属圣经碑,售价9900元,最贵的则是德门吉庆碑,售价达14.6万元。

面积不到1平米的墓地竟然要10万-12万,最高的要20万!

可精明的上海人算过一笔账,南通一室一厅的小户型只需要几十万,价格比墓地便宜,而且不限购不限贷,还能贷款,首付比较轻松,不仅实用又能当投资用,未来极端情况下还可以卖房变现。何乐而不为呢?

墓地不仅单价贵,每年的涨幅也是让人心惊肉跳。

2018年福寿园业绩公告显示,墓穴的平均销售单价较2017年上升了7.5%。这是因为墓地有政策垄断性,一线城市的墓地使用面积几近饱和,扩大销量并不容易,只能依靠外地拓展市场。

还有一个让活人倍感压力的事实:中国的墓地有20年的年限。这个20年不是说墓地的使用年限,而是指护墓费以20年为一个缴费周期,过了20只有按期交纳护墓费用,方可继续使用墓地。

骨灰盒

淘宝上最伟大的卖家,2709个故事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从人际关系网里消逝,你悄然离去;而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大卫·伊格曼《生命的清单》

坟地产的“死亡收割”着实冰冷,但这一行业却不缺乏温情故事。让我们把眼光投向空间面积更小、价格相对透明的殡葬商品:骨灰盒。

有这样一对夫妻,男的叫杨生,女的叫陈笑笑。他们每天与死亡打交道,说是开网店,却扎根传统不忘初心,有顾客留言,说他们是“淘宝上最伟大的卖家”。

《天下网商》记者十一浪在2017年采访过这对夫妻。从2015到2017,三年来,杨生夫妻一共在淘宝上卖了2709个骨灰盒。三年来,杨生夫妻听了2709个故事,经历了2709次死亡。

每一个寿盒都经过严格的前期工序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他们向亲朋好友隐瞒了他们的工作,反倒是快递小哥成为夫妻俩的好朋友。

据《天下网商》记者采访,2016年,陈笑笑和杨生全力打造的“梵行阁”淘宝店,利润达到了15万。此外两人还与人合伙,在东阳投资了一个寿盒加工产,年产值也有数千万元。

“这个钱不好赚”,陈笑笑叹了一口气,“一年365天,全年无休,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而且每一个订单背后都有一个悲伤的买家,你必须聆听他们的需求,感触他们的伤痛,还要安慰和疏导。”

还有广州的一个女大学生C,说要给爷爷买一个寿盒。陈笑笑说:“她挑了一个1288块的,但是她支付宝里只有900多块钱,双方前后聊了将近4个小时。”

最后陈笑笑终于弄清楚了,这个女大学生是个孤儿,从小被爷爷抚养长大,如今爷爷老去,她无力厚葬,只想在网上给爷爷买一只好一点的寿盒。

得知支付宝里900多块钱是C利用暑假送外卖赚来的,陈笑笑当即决定把那款寿盒以半价卖给了她,还自费包邮,用空运的方式,将寿盒送到C的老家。

“每一个寿盒要经过三十七道工序、四十五天的工期,我们尽量压低利润,有些甚至不赚钱”,杨生说面对采访时如是说,“陈笑笑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她认为这样可以帮助到很多人,那就坚持做下去吧。”

同样是骨灰盒的故事,另一则最近的新闻却令人唏嘘地指向了死亡的悲凉。

日前,一则“2万多个骨灰盒无人认领”的话题赫然出现在微博热搜上,引发网友热议。

在哈尔滨市五家殡仪馆中,有两万多个骨灰盒无人认领。

这些骨灰盒有一个特殊的名字:无主骨灰盒。

在被问及是否联系死者家属时,“有些是隔辈的,有些是出国的,联系不上。”哈平路殡仪馆副馆长周铁军无奈地说。

在一些殡仪馆里,有的骨灰盒甚至已经二十年没有亲人前来祭扫和交费了。而那个时候主要以传呼机通讯为主,因此早就联系不上了。

但是,由于考虑到骨灰是一种精神产品,是逝者存于世间最后的证明,里面涉及到亲情的因素,因此,从人性化的角度,并没有这么做。同时,他希望遗弃骨灰盒的市民,能从家族的情感出发,早早来认领骨灰盒,表达对亲人的怀念。

这些骨灰盒的主人,已经迅速地从“第一次死亡”迈向了“第三次死亡”——他们早已被亲人遗忘。

入殓师

一颗真心、两只巧手

“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般静美。死亡也可诠释得如此自然和美丽。”

——《入殓师》

日本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待死的敬意犹如对待生的真诚,也让很多人了解入殓师这一职业。

入殓师在中国属于遗体整容行业,指专为逝者整修面容和身体的的人,主要工作包括为接收遗体、遗体化妆、防腐整容等。

事实上,遗体处理占殡葬行业市场规模的比重最小,甚至连墓地服务的零头还不到。不过,入殓师的工资收入并不低,一般一年收入在50万左右。

但受传统文化的局限性,社会对入殓师这个职业充满偏见:不愿与其握手,不愿与其交友,不愿让其参加婚寿喜筵,甚至无法正常恋爱、结婚。

33岁的女入殓师司丽霞就有自己的苦楚。自从步入这个行业,每逢相亲,谈及自己的职业时,对方多会闻言色变。司丽霞告诉记者,今年春节相亲时,对方直接提出让她换工作,哪怕赋闲在家。这样的事情已不是第一次,10年多来,因为入殓师这一职业,司丽霞的相亲均以失败告终。

好在大多数入殓师的内心十分强大,他们认为以特殊的方式为逝者或长或短的人生画上句号,是一个极具仪式感的过程;能陪伴逝者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是非常有意义和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上海龙华殡仪馆遗体整容高级技师王刚还用自己的业务能力换取了逝者家属们心中最后的安慰。

王刚在2016年成立了全国首家“3D打印遗体修复工作室”,通过整合传统修复技术与3D打印技术,研发出符合中国人特征的专用3D打印软件。

用科学技术来推动国内遗体修复技术甚至是国内殡葬行业的发展成了王刚心中的使命。

与入殓师同样遭到人们偏见的还有一个神圣的职业:遗体接运工。顾名思义,就是把遗体接到殡仪馆的职业。

33岁的薛志伟就是济南市殡仪馆的一名遗体接运工,从19岁中专毕业后就来到殡仪馆的火化车间工作,一干就是12年。

2016年3月,薛志伟调岗到了遗体接运班,这个班一共有14人,接运工是最早接触遗体的殡葬工作人员。

每次出车前,薛志伟都要将接运车擦拭的干干净净。他低头对记者说,这辆车承载着生命的最终路程。“在这15年里,我感受了生命的可贵,感受到了家人的支持,我很珍惜现在的工作,我要继续做好本职工作,为我的家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薛志伟说。

结语

是的,虽然一线城市的墓地越来越不够用了,但整个殡葬行业在我国仍然是朝阳产业。福寿园总裁王计生在上个月的业绩发布会上称,日本每年死亡人数是145万,殡葬消费换算成人民币1100亿元。美国每年死亡人数是270万,殡葬消费换算成人民币是1300亿元。中国每年死亡1000万人,殡葬消费才600亿。

民政部旗下中国殡葬业协会在2014年预测到2020年我国殡葬业消费将达到6000亿,到2023年会有万亿的市场。

殡葬业成了一片蓝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都想分一杯羹喝。邦哥希望这些企业在追求暴利的同时,也要精耕发掘出健康的新技术新市场,更不要忘却了这份行业本身的分量。

因为我们知道:这不仅是生意,更是等待归息灵魂的一份契约。

THE END
1.浙江图书馆虽说法治社会应该用法来治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用法都能解决。上面新闻里的父与子。法院按法理判决后,执行起来,还是得按人情操作。如果不能平心静气真正谅解,那么结果还是无解。 2从石家庄高仿“狮身人面像” 想到的 近日,一座高仿埃及狮身人面像亮相河北石家庄。所谓高仿,是指石家庄的这尊“狮身人面像”按照1:1仿造...https://www.zjlib.cn/gkdjyd/93.htm
1.择日实用大全!设从权之法:如遇贫乏之 家,或死于四、五或六月、七月,炎蒸酷热之天,衣食尚且不足,棺木自然薄削,臭秽莫堪,岂可久停,必致败害,故不得己,从权葬之,术士宜谅。丧家稍有力 者,则抬出阴幽之所,掘土压之,使伏土气,免致败害,另择吉日埋葬,使生人致福,死者得安,乃术士仁人之心,亦丧家子孙之幸也。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17023071.html
2.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参考题目17、外籍户口老年人在广州为什么不能享受乘车的优待 一非广州市户籍老年人来信反映:现在都是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子女在广州工作,都有了房子,而年老的我们跟随子女在广州生活却享受不到广州市政府规定的好待遇,如老人坐车的优待我们就被拒之门外了,确实令人伤心,希望政府在这方面能放宽一些,起码不限制广州市户口...https://www.gdszx.gov.cn/tajy/tagztz/content/post_4077.html
3.殡葬行业常遇到的10大问题,附解决方案面对生和死,有的人很从容,有的人很缭乱,没有什么比阴阳相隔更加重要的事情了,今天小编汇总下殡葬行业最常见的十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关系到阴阳两地规矩不可违抗。根据灵山宝塔陵园的风水先生指点,确认每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正确的,问答如下。 1. 死亡在外地死亡,尸体能运回家吗? https://www.lingshanbaota.cn/hyxw/67.html
4.我和3个殡葬行业的人聊了聊,每天与死亡打交道,是怎样一种体验?这个类似日本电影《入殓师》里的场景,出自转行殡葬行业后的文东,第一次为逝者送行时写下的日记。 死亡,是一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闭口不谈的话题,我们觉得它忌讳、恐怖。但死亡,却又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避开的命运,不会因为逃避而消失。 作为离死亡最近的职业,殡葬行业的从业者在大众心中一直是一群比较神秘的人。一方面...https://www.douban.com/note/715848954/
5.00后存款是90后2倍,10亿人没坐过飞机:中国未来商机在哪?故而,即使这个品牌是大众到不能再大众的了,依然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喝。 ③ 中国约有1000万人从事足疗行业 仅北京市就有20万人从事足疗,推算一下,中国有661个城市,那么1000万这个数字依然是保守的估计。 ④ 13亿人没有出过国 中国出入境管理局发布,2018年全国有效的因私普通护照私有量为1.3亿本。也就是说,起码有...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44528.html
6.殡葬文化浅谈(精选6篇)第三,殡葬文化有着调节改善社会环境的作用。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现代城市人口众多,人均生存活动空间狭小,如采用过去的葬俗,不仅费时弥久,而且烧纸摔盆打旛等丧葬活动对城市环境也是极大的破坏,这是现代城市生活方式所不允许的。我国政府提出了殡葬改革,弘扬先进殡葬文化的要求,积极倡导绿色、文明、人文、和谐殡...https://www.360wenmi.com/f/file991dgbhr.html
7.不可能!殡葬行业工作稳定挣得多,一般人还进不去,关注济宁—声远...工作稳定, 殡葬行业, 不可能, 一般人, 进不去 相关帖子 ? 我打赌,下不起来 ? 你就看美国今年的通货膨胀,他们短时间内会降息吗?我感觉不可能! ? 中信建投实习生vlog完美解答张雪峰不推荐一般人报考金融专业 ? 咱们1米72连体校都进不去,你看人家这扣篮,牛逼不牛逼? ? 砍下儿子头颅上访的母亲...https://bbs.syuan.com/thread-2748416-1-1.html
8.江城年轻人不忌讳从事殡葬行业原标题:江城年轻人不忌讳从事殡葬行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陈骏驹 邬宗珂 吴暇 22岁的殡仪主持人、26岁的遗体整容师、31岁的遗体接运师……清明时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武汉市各大殡仪馆,发现很多的年轻人从事殡葬服务行业,他们热情、勇敢、有干劲,逐渐成为殡葬行业的中坚力量。 https://m.yunnan.cn/system/2022/04/02/0320049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