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被安全转移的中国工人1月30日晚抵达喀土穆机场。
早报记者裴浩慈
截至昨晚,29名中方人员在苏丹被劫持事件仍无实质进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昨天证实,中国政府已派出工作组赴苏丹处理中资公司项目遇袭事件。工作组由外交部牵头、国资委派员参加。
“近年来,当中国企业或个人在海外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中国政府屡次采取了派出特别小组的方式前往事发地协助工作。从利比亚动乱到湄公河中国船员遇袭再到此次苏丹事件都是如此。”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外交事务研究院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主任汪段泳向记者表示。
效率和效果有待考验
去年利比亚局势动荡期间,中国政府派出由多部门组成的3个工作组,分别赴利比亚几大城市协助组织撤离工作。湄公河事件由于涉及刑事犯罪和水域交通安全,因此除外交部出面外,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也派遣人员前往调查,苏丹事件中由于涉及中国企业海外经营,其中中水电由国资委监管,因此此次需要国资委和外交部一同牵头——但这种由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小组在汪段泳看来,虽能各尽其职、针对性地工作,但也有短板,这种每次临时性派出的工作机构前去解决问题显示出中国在应对海外突发事件方面尚待建立常态化的机制,目前这一解决办法的效率和效果还有待考验。
中国驻苏丹大使罗小光1月30日也敦促苏丹方面尽快找到日前在苏丹失踪和遭到反政府武装劫持的中方人员的下落并对他们实施营救。
由于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中国通常习惯通过协商解决的方式来处理类似中国海外利益问题,而美国或其他西方国家会采用武力或军事途径。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1月25日凌晨潜入索马里,并成功将一名健康状况恶化的美国公民杰希卡·布坎南和其同事救走。美国副总统拜登称,奥巴马总统亲自下令实施了本次解救行动。整个解救行动顺利结束。此后,奥巴马对全国发表了国情咨文。奥巴马宣称:“美国不会对绑架我国公民的行为予以容忍,将不遗余力地确保公民的安全并将绑匪绳之以法。”
硬实力不及西方国家
根据法国记者塞尔日·米歇尔和迈克尔·伯雷所著的《中国非洲》(LaChinafrique)的数据,在尼日利亚有5万名中国工人,苏丹有2万至5万,赞比亚有4万,安哥拉有3万,阿尔及利亚有2万,还有数以千计的人分布在非洲各地。汪段泳指出,未来中国在海外投资遇到的风险会越来越多,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也随之提高。“然而,同中国不断进入非洲进行投资、建设不同的是,最近10年以来,美国及欧洲国家正在慢慢撤离对非洲的投资,非洲虽然具有丰富诱人的资源条件,但这些国家为了规避风险而选择离开,这样对他们而言是做到了预防风险。”
“因此中国既然选择进入这些危险地区,必然会承担突发危险事件,这将不可避免,也将越来越多,这是中国成长为世界大国的标志,每个世界大国都会经历海外扩张阶段,同时也是中国在海外扩张中必然付出的代价。”汪段泳表示。
同时,汪段泳还指出,尽管中国看上去在非洲投资量很大,但是同美国和欧盟相比,绝对值依旧很小,这显示出中国企业在非洲当地的投资其实非常脆弱,可用资源有限。他举出一组公开数据予以说明——2009年底,中国在非洲投资存量为90多亿美元,同期美国450亿美元。美国对非洲投资占其对外投资总量的1.3%,而中国对非洲投资占对外投资总量的3.8%(中国对外投资对象中包括中国香港),如果不包括香港的话,占比达到16%。“虽然我们看上去扩张速度很快,但是在绝对值上和西方国家是不可比的,因此我们在非洲的硬实力不及西方国家。”汪段泳说道。
“应有军事规划”
而就在中国企业建设工地遭袭击的同一天,一座由中国援建、斥资2亿美元建成的非洲联盟总部大楼在埃塞俄比亚落成。
“中国一直通过软实力来希望影响非洲,但首先软实力是建立在硬实力基础上的,此外,在很多方面,中国在软实力的传播上还停留在口头上,截至去年年底,全球有390余家孔子学院,但在非洲不到30所。”汪段泳指出。他还指出,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一定程度上是跟着国家“走出去”战略一起成长的。本世纪初,中国首次把“走出去”战略上升到“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的重大战略之举”的高度。但汪段泳认为,“走出去”战略仍待落地,并有待明晰机制。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