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2月15日发布11月宏观经济数据。
消费方面,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43亿元,同比增长3.9%,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4%,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投资方面,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94082亿元,同比增长5.2%,比1~10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
工业方面,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
【点评】随着“保供稳价”取得阶段性成效,11月工业生产呈现边际改善。不过,在疫情扰动之下,消费和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韧性强的特点也比较突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有望较好实现。业内认为,上周接连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确定了明年经济工作的“稳”基调,接下来宏观政策将会向稳增长方面适度发力。
房价上涨城市数再创新低
国家统计局12月15日发布11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数据。其中,新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数从上月的13个降至9个,连续6个月下降,59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跌,这是2015年3月份以来新房价格下跌城市数量最多的一次;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依然是个位数(3个),较上月再减少1个,63个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
【点评】11月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再创新低,全国楼市仍在持续降温。不过,在房地产下行压力加大时,房地产金融政策在边际上有所放松。央行第二次单列发布的个人住房贷款统计数据显示,11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万亿元,当月增加4013亿元,较10月多增532亿元。数据表明,房贷供需关系正在回归正常。
工信部发文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九部门近日联合编制出台《“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将努力构建中小企业“321”工作体系,围绕“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发展环境”三个领域,聚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加强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两个重点,紧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一个目标。
到2025年,规模以上小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10%以上,专利申请数年均增长10%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数年均增长15%以上。推动形成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工信部还称,将探索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在新三板挂牌开辟绿色通道,加强优质中小企业上市培育。
【点评】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国部分产业被“卡脖子”的背景下,“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资本市场是这些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发挥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作用。相信随着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不断健全,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紫光集团重组陷纷争
信中利实控人汪潮涌疑似失联
12月15日有消息称,私募大佬、信中利实控人汪潮涌已失联两周,之后网传的一份“拘留通知书”显示,汪超涌已于11月30日因涉嫌职务侵占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刑事拘留,现羁押在朝阳区看守所。
2015年,汪潮涌创办的信中利在新三板挂牌,成为“中国海归创投第一股”。截至2020年末,信中利在管基金36只,累计认缴规模161.25亿元,在管实缴规模112.01亿元。
【点评】2015年信中利在新三板挂牌,是汪潮涌的高光时刻。2016年,汪潮涌16倍杠杆高溢价控股惠程科技,此后公司业绩便连续下滑。今年上半年,信中利亏损2.88亿元,净利同比减少348%,公司有息负债余额7.04亿元,货币资金余额仅1.73亿元。同时,信中利频收监管函,内容涉及涉嫌利益输送,隐瞒债务、诉讼信息等。汪潮涌曾经被称为“风投教父”“华尔街神童”。
多家企业入美国投资“黑名单”
在此之前,美国财政部还将商汤加入所谓“中国军工复合体企业”清单。进入IPO进入最后阶段的商汤科技13日发布公告称,全球发售及上市将会延迟。
【点评】名单中的企业均对美国这一举动表示强烈反对。12月,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无端打压中国企业,并且已经多次就此表明了中方严正立场,美方的所作所为严重违背美方一贯标榜的市场竞争原则和国际经贸规则,必将严重损害美国国家利益和自身形象。中国企业始终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在国际化经营中严格遵守驻在国法律法规,美方应该停止滥用国家力量、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来打压外国企业的错误做法。
美联储加速缩减购债
本周,全球多家央行迎来年度最后一次议息会议。
紧随其后召开的英国央行议息会议,意外宣布加息15个基点至0.25%,维持购债目标在8750亿英镑不变。欧洲央行则暂时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