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签460个项目投资总额达8089亿,其中过亿项目202个,超百亿项目14个
□本报记者陈妮希尹永光
昨日,第二届楚商大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的湖北商会以及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楚商代表齐聚武汉,共谋楚商转型发展。
长江商报记者从大会现场获悉,作为湖北省重要的招商引资平台,截至11月2日,本届大会已达成合作项目460个,投资总额8089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达202个,超百亿项目有14个。
开幕式现场签215亿元项目
一个商帮串起的,不只是楚商们的交流平台,也为湖北省初试创业的中小微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从事建筑设计行业多年的公司总监宋奕君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过来参会其实收益很多,可以通过企业大佬的发言了解大的经济环境和行业走向等,有利于公司投资转型。”
本次大会以“楚商携手合作、共促转型发展”为主题。当日共举办了四场专题活动,分别是“民企携手湖北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座谈会”、“湖北省重大科技成功推介会”、“楚商与浙商对话”、“互联网+风口下的湖北”。
记者了解到,本次招商大会成果颇为丰硕,截至11月2日,已达成合作项目460个,投资总额8089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达202个,超百亿项目有14个。一大批高精尖行业如“互联网+”、工业4.0等项目将落地,遍布湖北省17个市州,其中,电子信息类项目有21个,投资金额达157亿元;新材料项目有25个,投资金额达279亿元;化工医药类项目有42个,投资金额达376亿元;机械类及汽车零部件等高端制造项目有48个,投资金额达370亿元;节能环保及新能源类项目41个,投资金额达459亿元;金融类及现代服务业项目3个,投资金额达120亿元。昨日的开幕式上,还举行了30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现场签约仪式,总投资额达215亿元。
“楚商迎来了发展黄金时机,成为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商帮。”楚商联合会会长、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东升会上介绍,现在以湖北为字号的商会有72家,此外楚商还在美国、澳洲、加拿大、新西兰、马来西亚、南非都设立了海外的楚商商会、同乡会,联系各界工商界人士1000万。
两年来,在省工商联的指导下,楚商联合会广泛联络海内外楚商。下一步楚商联合会将在促进产业融合、资本融合和互通互信、抱团发展等方面,为楚商提供更多的政策法律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在经济融合交流等方面发挥纽带作用。
武汉氢能源汽车明年推出样车
在昨日举行的楚商大会“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推介会”上,多个科研、创业机构进行了氢能源汽车、石墨烯、移动增强现实、沃达游戏、移动医疗等五个项目的路演,其中颇具亮点的是来自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资环工研院”)的“氢能汽车动力系统关键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项目”。
随着化石能源危机的日益严峻和电动设备续航能力的弱点逐渐暴露,社会对“氢”这种清洁、低价、续航能力更强的能源青睐程度加深。资环工研院总经理郝义国表示,使用氢能源的汽车百公里消耗只有汽油的一半,而资环工研院的技术能使氢能汽车的续航里程达到900公里。
目前,资环工研院已成立项目组,制订了氢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从整车生产产业政策研究、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研究、常温常压储氢材料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平台搭建等多个维度,开展项目推进工作。
郝义国表示,氢能是未来发展方向,氢能源将带来汽车产业革命,他建议湖北省应该启动氢能千亿产业集群规划,建设氢能城市。
“我们将在2016年上半年推出氢能汽车的样车,先推出整车大巴,不过未来我们的主要目标还是瞄准乘用车市场。”除了项目的最新进展,郝义国也向长江商报记者透露了公司将于2016年上半年完成A轮融资的消息。
在推介会上,湖北省科技厅厅长郭跃进也介绍了近年湖北省在科研转化方面的成就:2014年,湖北省登记重大科技成果1778项,应用转化1697项,应用率达到95%,全省专利申请、科技论文发表、获国家奖励等指标均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
“这得益于政策红利和体制红利。”郭跃进表示,2008年到2014年,湖北省密集出台了20多件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科技投入政策、建立自主创新长效机制的政策;2015年开始,湖北省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每年拿出35亿元,三年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0亿到15亿元,驱动科技创业投资20亿到30亿元,计划支持3000项科技成果。
互联网技术应用尚待挖掘
所谓互联网,每个人都有不同看法和理解,在神州数码董事长郭为看来,其实“互联网+”就是把数据采集和数据应用的技术整合在一起,融入到各个领域里面去。
“现在任何产业在互联网发展都有机遇,只是应用方面还不够深入。”郭为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把互联网当成一个前沿型的产业来做,通过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紧密的结合,去搭建一个为城市服务的管理平台,通过手机、电脑等任何终端可以享受到各种各样的服务,这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就是对“互联网+”的一种体现。
此外,对于传统商贸批发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有着自己的一套见解,“我们不得不改变。”在传统商贸批发企业面临互联网冲击的时候,阎志就开始思考,带领卓尔转型互联网化。通过“互联网+”的思考和行动,将线下的汉口北搬到线上来,开发生意管理助手APP,以及为用户提供供应链乃至进货分销支持的商户投资平台,卓尔帮助传统市场形成了新的吸引力和新的引擎、新动力,力争打造中国最大的批发市场交易平台。
到底什么叫“互联网+”?知卓资本董事长陶闯说,“就是把以前传统的线性模式,上游、中游、下游的模式转换为一种新模式,无论你是上游、中游、下游,都做成一种环状模式,做成一个同心圆,这就是‘互联网+’的模式。”
第二届楚商大会开幕式上进行的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本报记者傅坚摄
“楚商重创新,浙商喜抱团”
长江商报消息陈东升、郭广昌等11位楚商浙商代表同台论剑——
□本报记者刘亚丹
“马云是兄弟,东升是大哥。”浙商代表、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此次推却了马云的邀约来到楚商大会。
昨日,作为第二届楚商大会的重要板块——“楚商对话浙商”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活动会集了湖北、浙江两地的众多大佬,坐镇两大商帮的包括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九州通集团董事长刘宝林等7位楚商和郭广昌、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等4位浙商,这11位商界精英进行了同台对话。
楚商包容,浙商务实
楚商和浙商有何不同?
浙商喜抱团,讲信义。作为浙商的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抱团的群体都是弱势群体,浙江以前地少人多,众人出海谋生都要抱团”。而浙商另一个特点是讲信用,他说,“由于是从基层打江山做起来的,浙商更加务实和细腻。”
楚商重创新,更包容。创新、大气是郭广昌眼中楚商特点。他说,复星集团在香港上市之后才开始做保险,但是以陈东升、信中利创始人汪潮涌为首的楚商,一开始就敢涉足国内无人碰的领域。楚商作为新商帮,特点就是包容、开放和创新。
人福医药董事长王学海说:“浙商的抱团和楚商的包容其实是一个矛盾体。抱团就可以内部团结,资源共享;包容虽然好,但更加分散,不容易团结。我是河南人,刚来武汉创业时,武汉人并不欺负我是外地人,文化确实很包容。”
企业如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目前的中国经济形势已经从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高速增长,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企业要如何布局和参与?
“压力很大,这是很正常的状态。我们的经济也需要调整,不会一直是以前高能耗、低价值的模式,有下行才会有商机。”刘宝林说。
而说到企业本身,王均豪强调企业要专注主业,即使想要多元化发展,也不要用企业的现金流,“现金流就是企业的血液”,只能把利润拿去做多元化。王学海也补充了对这个问题的体会,称自己遇到最后做“垮”的企业,没有一个是因为主业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多元化发展,“80%的问题还是出在企业本身”。
“未被满足的市场就是好市场”
大佬们看好哪些商业领域?
既然多数企业失败在主业之外的多元化发展上,浙商和楚商在主业之外看好的其他商业领域也成为借鉴重点。
“4到8个柱子,我们现在只做了4个。”王均豪说,他比较看重新材料,并将自己正在研发的新材料项目做了现场推荐。此外,在”互联网+”领域,他们已经开始在上海试点免费wifi项目“i-Shanghai(爱-上海)”。
同为医疗领域发家的刘宝林和王学海都专注做医疗领域,看重医疗大健康,“未被满足的市场就是好市场,老百姓说看病难,痛点就是机会,即使短期挣不到钱。”刘宝林在对话中谈道。而王学海认为自己近年做得最满意的项目就是“爱卫”艾滋病快速自检试剂,这个项目目前已经准备在新三板上市。
此外,李健比较看重金融和教育两个领域,“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难,就是因为现在的金融市场供应多,主体少。”
楚商大会上楚商代表与浙商代表在台上进行交流探讨。本报记者傅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