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大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创业二路医药大厦266号,洪浪北地铁站B出口,成立于1999年1月,于2021年重新装修,2021年10月22日重新启航。中心面积2160平方米,环境优美,目前服务大浪社区,服务面积4.28平方公里,社区总人口2万多。
现有医务人员3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12人,护士1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3人。拥有DR机(直接数字化射线摄影系统)、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CBCT)、生化仪、彩超机、冲击波治疗仪、盆底康复仪等设备。
中心秉承全科医学理念,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以社区为基础,全心全意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获得省市区的各项称号。2005年成为“广东省计划免疫示范单位”;2007年荣获宝安区“青年文明号”称号;2009年创建成为“深圳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示范岗”;2010年被省卫生厅评估认定为“广东省全科医学临床实践基地和全科医学社区培训基地”;2011年评为广东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由市卫健委、市医学继教中心和宝安区卫生局组织,与美国“国际全科医学联盟”协作,建立“深圳市国际全科医学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大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作为广东省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基地和深圳市国际全科技能培训中心,不仅具备最优秀的全科医生团队,站在我国全科医学领域的前沿,更能得到来自世界各国的顶级全科医师的言传身教,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心设有全科、中医康复科、外科(骨科)、皮肤科、妇科、口腔科、预防保健科(含预防接种门诊、儿童保健、生长发育门诊等)、检验科、影像科(含彩超、DR、心电图)等科室,提供全科诊疗(包括心血管内科)、中医康复、外科(骨科)、皮肤科、妇科、口腔常见病治疗等医疗服务,提供家庭病床、居家护理服务,院本部各专家团队定期到中心出诊;提供健康档案建立、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肺结核管理、传染病管理、严重精神障碍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特色技术
一、冲击波结合中医康复治疗肌骨疼痛及运动损伤
冲击波是一种通过物理学机制介质(空气或液体)传导的机械性脉冲压强波,它通过改变伤患处的化学环境、破坏疼痛受体的细胞膜、诱发内腓肽产生等,达到镇痛目的,具有疗效确切且有效率高,安全、无创、舒适等优势,病人易于接受,无感染风险、副作用小,治疗区域几乎没有限制。非常适合对人体骨骼肌肉等组织(肌肉、筋膜、韧带)的疼痛、尤其对软组织粘连和肌腱炎症、钙化有非常好的疗效。
冲击波治疗骨骼肌肉软组织疼痛是介于保守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之间的一种全新疗法。冲击波治疗具有非侵入、无创伤、高疗效的特点,被称为“不流血的手术刀”。技术相对于传统外科治疗有许多优势:非侵入性、方法简单、疗效显著、风险低、治疗周期短、并发症少、费用相对低廉,而副作用远远低于服药、注射、手术等治疗方法。
我中心引进先进的冲击波疗法,结合推拿、针灸、理疗等等中医康复治疗,通过针对性的运动康复训练,突破了传统治疗模式,为运动损伤和肌骨疼痛患者提供了安全、精准、无创一体化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整脊手法结合中医康复治疗颈肩胸腰背疼痛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手机、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肩胸腰背疼痛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特别是颈椎病患病率为8.1%~19.1%。一些特殊人群颈椎病患病率更高,大学教职工为10.8%,老年人群为25.0%,机关人员为27.3%。白领人群为33.9%,公务员为54.8%。治疗有手术和非手术之分,非手术治疗目前主要是采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以及康复治疗等综合疗法,中医药治疗手段结合西药消炎镇痛、扩张血管、利尿脱水、营养神经等类药物。但在实际治疗中,均难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我中心采用整脊手法,联合火龙罐、推拿、理疗等等中医康复治疗,结合先进的冲击波疗法,通过针对性的运动康复训练,突破了传统治疗模式,为颈肩胸腰背疼痛患者提供了精准化、多样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三、盆底康复
有分娩史的女性,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盆底肌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中老年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盆底肌愈发松弛,严重时会无法正常控尿控便;做过盆腔手术的女性,如全子宫切除、盆腔包块切除术等,都会对盆底肌、盆底支持结构造成损伤,尿失禁的发病率增大;长期腹压较大的女性,长期便秘、慢性咳嗽、干体力活、体重过大、久坐久站人群,出现盆底肌症状的几率明显增加。因为盆腔和腹腔是挨着的,肥胖会使腹压增加,压力长期压迫盆底肌,导致盆底肌功能受损。
大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是最早开展盆底康复的社康之一,在盆底康复方面取得显著疗效。医生根据病人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治疗前中后进行两次以上的电诊断以了解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疗程结束后根据病人主观症状和客观标准的变化来评价疗效,决定是否需做第二疗程,并使用盆底肌肉康复器进行家庭锻炼,以巩固治疗效果。每次治疗15~30分钟,每星期两次,一疗程10~15次,1~2个月后可进行第二疗程。
健康教育
为什么肌肉骨骼疼痛及运动损伤选择冲击波治疗
1.非侵入性
冲击波治疗是介于保守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之间的一种全新疗法。进行冲击波治疗时,无需进行切开、注射等操作,只需定位准确,然后在接触皮肤的部位涂抹耦合剂,便可进行治疗。冲击波治疗具有非侵入、无创伤的特点,被称为“不流血的手术刀”。
2.精准
一是作用部位精准,二是作用能量精准。准确定位,避开重要神经、血管,直达病灶,避免不必要的损伤。准确调节能量,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能级范围,做到个性化治疗。
3.高效
冲击波具有组织损伤修复作用、组织粘连松解作用、神经末梢封闭作用、扩张血管作用等多种作用,因此对肌肉骨骼疼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体外冲击波疗法不伤及正常组织结构,独特的性能,智能化,只对坏死的,有损伤的细胞产生作用,有效率高达80%以上,是肌肉骨骼疼痛及运动损伤非创伤治疗的首选方法。该治疗方法和其他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具有非侵入性、组织损伤小、精准、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等优点,故而也被誉为“绿色疗法”。
专家介绍
姓名:赖建斌
性别:男
技术职称: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擅长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肥胖症等疾病的诊治。
个人简历: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曾于广东省人民医院霍英东心血管研究所进修,在心血管科、综合内科、全科病房及门诊、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工作多年。擅长对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肥胖症等疾病的诊治;曾师承刘伟成老师,擅长火龙罐康复治疗,擅长对疾病的早期预防、保健及后期的康复治疗。担任广东省保健协会老年医学与保健分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老年医师分会理事、深圳市心脏康复专委会常务委员、深圳市老年病学会委员、深圳市心血管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理事
行政职务:大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主任
专业:内科专业、全科医学专业
姓名:林晓蓬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骨科各种疾病的治疗,整脊手法,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疾病,冲击波结合中医康复治疗运动损伤等等。
个人简历:骨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广州医学院,曾于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关节镜中心和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学习。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篇,主编专著《骨与关节手术学》及《临床骨科疾病诊疗学》。深圳市宝安区医学会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骨科工作20多年,擅长骨科各种疾病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疾病,冲击波结合中医康复治疗运动损伤和慢性肌骨疼痛,尤其是骨关节疾病、老年骨痛、肩周炎、慢性筋骨痛、腱鞘炎(妈咪手,网球肘)、运动损伤、创伤骨科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颈痛腰痛胸背痛等疾病。研究方向:冲击波结合中医康复治疗运动损伤及慢性肌骨疼痛;整脊手法结合中医康复治疗颈肩胸腰背疼痛等等。
行政职务:大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副主任
专业:骨科
姓名:郑伊恩
性别:女
技术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各类内外妇儿系统的常见疾病。
个人简历:宝安区高层次人才,硕士研究生。深圳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分会会员。长期从事中医诊疗工作10余年,擅长运用中药、元气针灸、穴位埋线等中医疗法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各类疾病,运用儿童无痛轻抚疗法治疗各类儿童常见病。
行政职务:无
专业:中医内科
姓名:晏志伟
性别:女
技术职称:全科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擅长(阴道炎,盆腔炎,附件炎,附件囊肿,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等)盆底康复(子宫下垂,漏尿,腹直肌分离等);产科方面擅长先兆流产,保胎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擅长(感冒,发热,咳嗽,支气管炎,哮喘,腹泻等),对儿科类的皮肤病有独特的治疗方法。
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进修儿科。擅长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感冒,发热,咳嗽,支气管炎,哮喘,腹泻等)。尤其是儿科类的皮肤病有独特的治疗方法。
专业:全科医学。
姓名:李珮
技术职称:副主任护师
专业特长:社区护理、计划免疫、盆底康复
个人简历:2007年进入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一直从事社区护理一线工作16年。对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护理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从事社区护理管理工作12年,熟练掌握计划免疫护理工作,2020年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进修盆底康复护理,对妇女产后盆底肌松弛、腹直肌分离、子宫脱垂等疾病有丰富护理经验。
行政职务:大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护理组长
姓名:许丽芳
专业特长:能熟练进行各项复杂盆底操作,熟练掌握除颤仪和心电监护仪等急救设备的操作。在大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各项中医适宜技术:火龙罐、耳穴压豆、刮痧、放血、穴位贴敷。
个人简历:从事护理工作二十六余年,参与社区人群健康教育,为社区家庭提供家庭病床护理与居家护理服务,预防和控制传染性疾病与感染性疾病社区环境、职业防护与家居安全的管理以及社区儿童、妇女、中老年人预防保健和社区人群心理卫生与精神保健以及慢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随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