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珍珠榜单在北京等地的影响力和带客能力,是超过轮胎厂的。”
“每次吃贵价餐厅,吃到特别喜欢的菜是走运,踩雷是意料之中,一顿吃下来平平无奇才是最常见的情况。对比米其林,黑珍珠确实适合中国胃。”
图源:微博
自2018年美团发布首份黑珍珠餐厅指南以来,其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众多吃货们打卡尝鲜的参照。
相较往届榜单,2023黑珍珠餐厅指南共有304家餐厅上榜,新上榜餐厅数量65家,创历年最高。
同时,此次榜单还首次“开城”,新增济南、长沙、无锡三个上榜城市。
图源:美团
显然,国内经济长期向好和消费观念升级,精致餐饮发展强劲,促使黑珍珠餐厅指南版图持续扩大。
深圳没有什么特别的本土菜,却汇聚了湘菜、粤菜、客家菜、日本料理等等,这些不同地域的菜肴给外乡人带来了本土的记忆。
而从这些变化中,也可以一窥深圳商业发展变化。
品牌随商圈繁荣而动
商圈的繁荣,往往能够带动品牌进驻。梳理发现,2018年深圳首次上榜的餐厅中,主要分布于深圳万象城、益田假日广场等已成熟的商业项目,或华侨城等富人聚集区。
2018年榜单
而从上榜品牌所处的区位能够看出,一些新兴的抑或是早期暂未成熟的商圈正在崛起,成为新的聚集地。
2023年榜单
以后海商圈为例,早期后海片区聚集了以深圳湾一号为代表的众多豪宅,但是商业氛围一直不浓。
随着深圳湾万象城逐渐成熟,众多奢侈品牌入场,财力雄厚的年轻一代消费者逐渐汇聚于此。
可以看到,除了2021年开始连续上榜的莱佛士酒店·云璟YunJing外,今年后海商圈一次性新上榜两家日料品牌,分别为晴空·日本料理(深圳湾万象城店)和齐武。
再看福田中心区,开业三年多的OneAvenue卓悦中心凭借着优越的条件,已渐入佳境。
据赢商网统计数据,2022年OneAvenue卓悦中心引进了21家首店,首店数量仅次于深圳万象天地(29家)和深圳万象城(27家)。
而位于OneAvenue卓悦中心的珍庭潮州菜也是今年福田中心区新晋黑珍珠餐厅。
一批优质商业项目的成熟,成为孕育黑珍珠餐厅的沃土。
潮汕菜占近4成
客单价水涨船高
消费理念在变化
所以,在传统的八大菜系之外,越来越多的细分菜系获得消费者青睐。在今年上榜餐厅中,潮汕菜达到20家,数量仅次于粤菜,新上榜餐厅9家,增幅位居地方菜系第一。
从菜系的变化,能够看出以下几大规律。
一是人口结构。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汇聚了天南地北的打工人。
潮汕人说深圳是潮汕人的天下;湖南人说深圳是湖南人的省会;客家人说深圳是客家城市。
正是人口复杂,深圳才有了各式各样的菜系。同时,也是因为五湖四海的人在此汇聚,为人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能够品尝到不少地域鲜明的美食。
这也是我们能够看到,深圳一些如小南记、肥韬等比较独特的品牌常常大排长龙,想要吃一顿需要提前叫号。
二是消费理念变化。
另据《粤港澳大湾区餐饮消费报告》显示,25-30岁的年轻群体是深圳餐饮消费的主力军,占比高达31.4%。而当代年轻人越来越“挑剔”,活得越来越精致,对健康的饮食生活也越来越看重。
潮汕菜则在烹饪理念上讲究食材的本味,正好契合了年轻人的消费潮流。潮汕菜也因此在深圳崭露头角。
三是生活水平提高,客单价也水涨船高。
在2018年的榜单中,上榜餐厅客单价很大众,客单价最低的2046湘味厨房仅需145元,最高的也只是1140元。
而到2023年的榜单,千元以上的餐厅已达8家,占了逾6成,500元以下档位仅余1家。
客单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地居民的消费力。从客单价的变化来看,深圳的居民购买力是持续上升的。
数据显示,2018—2022年深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8519.5亿元、9144.16亿元、8664.83亿元、9498.12亿元、9708.28亿元,除了2020年受疫情影响出现负增长外,其余年份都是正增长,尤其是去年同比增长2.2%,增速位居四大一线城市首位。
同时,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7万元,同比增长2.8%,说明人们的钱包在逐渐加厚。
随着社会开放,一些地方在陆续恢复往昔的烟火气,不排除人们会拿出更多收入用于消费的可能。
总结
网易曾做过一期广东各个城市的特色菜品评选,深圳位居首位的是麦当劳和肯德基。在网络上,深圳被一致称为是南方地区中唯一的一座“北方城市”,荣获“美食荒漠”、“快餐之都”两大荣誉。
随着深圳黑珍珠餐厅数量增多,“美食荒漠”头衔也应该慢慢被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