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学会于1993年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建筑设计奖青年建筑师”,旨在助力我国青年建筑师的成长,提高青年建筑师的地位,为繁荣建筑创作、扩大国际交流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在行业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党的领导下,为落实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为充分发挥“建筑设计奖青年建筑师”获奖者的示范引领作用,适逢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成立20周年之际,以“设计引领匠心营造”为主题,于2023年5月12-15日在广州市举办“第一届ASC青年建筑师讲堂(广州站)暨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年会”。
筑星论坛
筑星论坛一+沙龙
新岭南建筑创作
主持嘉宾
-黄骏-
第十届ASC“建筑设计奖青年建筑师”
获奖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院长、副总建筑师
-沈驰-
第七届ASC“建筑设计奖青年建筑师”
墨泰建筑主持建筑师
演讲题目:
泛文化的日常
-姚迪-
第八届ASC“建筑设计奖青年建筑师”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副总建筑师
姚迪工作室主持人
新时代下面向未来的新岭南建筑创作探讨
-丘建发-
第九届ASC“建筑设计奖青年建筑师”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总建筑师、院长助理
新岭南建筑公共性探索与实践
-胡展鸿-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经理助理院总建筑师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全尺度长周期工作思路下的
岭南建筑传承与创作
-蔡瑞定-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岭南新校园建筑空间场所的在地性表达
筑星论坛一沙龙
专题沙龙嘉宾
-包莹-
何镜堂建筑创作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
专题沙龙全部嘉宾名单
沙龙嘉宾:沈驰、姚迪、丘建发、胡展鸿、蔡瑞定、包莹
筑星论坛二+沙龙
交通建筑创新创作
上半场主持嘉宾
-周文-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广东省BIM技术联盟副理事
广东省现代建筑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潘勇-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执行总建筑师
大型航站楼的演变与创新实践
-唐文胜-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基于结构创新的大跨度交通建筑形态创作
-黎岩-
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空港院总建筑师
地域性与时代性
---大型交通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实践
下半场主持嘉宾
演讲嘉宾
海港建筑创新创作
-刘俊山-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筑院
副总工程师
站城融合背景下大型高铁枢纽设计的
思考与探索
-蒋涛-
工作四室主持建筑师
特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设计的多维视角
筑星论坛二沙龙
沙龙嘉宾:唐文胜、黎岩、周文、刘俊山、蒋涛
筑星论坛三+沙龙
城市更新大家谈
-王河-
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
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宋晔皓-
第六届ASC“建筑设计奖青年建筑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技术研究所
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住建部建筑设计专家委员会成员
基于使用者需求的碳中和改造实验
-崔岩-
C+Z崔岩&赵涛建筑师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存量时代城市更新介入实践
-汤朔宁-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党委书记、总裁
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有温度的更新实践
-郭志伟-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总体研究中心总工程师
城市更新中存量资源价值识别与规划实践
-张兵-
弘石设计董事长、总建筑师
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业
委员会常务理事
道在平常日用间
-邓刚-
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创始合伙人
正高级工程师
价值驱动下的城市再生
-赵耀-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
副总建筑师、设计七院院长
商业项目城市更新设计创新思考
-王仲伟-
广东财经大学环境设计系系主任
风景园林学博士
杂乱与秩序:旧村的美学与营造
筑星论坛三沙龙
-李倩-
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建研院中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学术交流中心高级主管
沙龙嘉宾:宋晔皓、崔岩、汤朔宁、赵耀、郭志伟、张兵、邓刚、王仲伟
筑星论坛四+沙龙
低碳建筑设计与创新
-李志-
广东工业大学教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院院长
-李振华-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低碳基调下的建筑创作与思考
-邱崴-
中建科技低碳智慧城市公司助理总经理
高级工程师(结构)
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师(MCIOB)
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业界导师
-屈国伦-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绿色低碳技术和
近零能耗建筑研究中心主任
近零能耗公共建筑从设计走向运行的
困惑与解决思路
-吉慧-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
零能耗导向下的湿热地区建筑
设计策略和方法
-夏珩-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
光伏零能耗装配式原型小住宅的
设计迭代思考
-吴奔-
龙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共同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双碳战略下光电建筑的尝试与探索
-陈珏-
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环境设计系教师
硕士生导师
断片的空间生产-珠三角城市
住居环境更新的地方性
筑星论坛四沙龙
-徐宁-
长三角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中心高级顾问
光伏应用研究所所长
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NEAS组织
执行主任、首席专家
沙龙嘉宾:李振华、齐贺、屈国伦、李志、吉慧、夏珩、吴奔、陈珏
筑星论坛五+沙龙
建筑、房地产行业人才建设主题沙龙暨“完整居住社区”人才建设工程启动仪式
-龙仁山-
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完整居住社区”
人才建设工程执行主任
北京浙江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
-戎武杰-
绿地控股集团项目管理部
副总经理、总建筑师
甲方乙方一个青年建筑师的成长历程
-林懿翀-
原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党委书记、董事长
人才建设与企业发展
-侯叶-
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助理
研究生导师
岭南地域性的粤商文化遗产与社区文化建设
筑星论坛五沙龙
-陈铁峰-
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副院长、高级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
专业委员会理事
-姜珊-
筑者文化创始人,董事长
-束际同-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国际合作中心主任、顾问
-孔良-
管理学博士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
中国EMBA主任
-郭双-
上海源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
远瓴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远瓴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执行总裁、设计中心总经理
-高飞-
北京舜土规划顾问有限公司
广东分公司总经理
-梁志华-
广东省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
惠州市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协会会长
广东建工审图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级建筑师
-来宇红-
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兼北京分公司负责人
沙龙嘉宾:戎武杰、林懿翀、江益凡、陈铁峰、姜珊、郭睿、束际同、孔良、侯叶、郭双、高飞、梁志华、来宇红
会议通知
暨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年会通知
一、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科协党校全国学会分校
主办单位:
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
联合主办: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广州市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
中国能源报
羊城晚报
姑苏晚报
《建筑实践》杂志
《世界建筑》
《建筑学报》杂志社
会务、影像、主视觉设计支撑单位:
北京周游天下国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北京惟真致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直播平台:
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云直播平台
二、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设计引领匠心营造”
组织形式:
现场+线上直播形式
2023年5月12日—15日
活动地点:
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南1039-1045号)
四、会议内容
(一)主旨报告
5月13日上午8:30-12:30
(二)《建筑师的职业成长与精神传承》专题
5月13日下午14:00-18:30
(三)筑星论坛
筑星论坛1:新岭南建筑创作
5月14日上午09:00-12:00
筑星论坛2:交通建筑创新创作
5月14日上午09:00-12:10
筑星论坛3:城市更新大家谈
5月14日下午13:00-16:45
筑星论坛4:低碳建筑设计与创新
5月14日下午13:00-16:05
筑星论坛5:建筑、房地产行业人才建设主题沙龙暨“完整居住社区”人才建设工程启动仪式
5月14日全天09:00-16:00
(四)建筑实践:项目参观学习
5月15日上午
五、参会报名
(一)报名方式
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负责受理代表报名工作。报名二维码及学员群如下:
(三)会议费用及发票事
1、参会代表需交会议注册费;往返差旅费及酒店住宿费用自理。
2、费用标准:非会员2200元/人,学会会员、培训中心学员1800元/人,学生(凭学生证)及线上参会600元/人(线上报名限100人,额满为止)。
3、发票事宜:会议注册费发票为增值税发票,请参会代表准确填写发票信息,5月7日前完成费用支付的可在会议现场领取发票。
4、本次活动可记入注册人员继续教育选修课16学时。
(四)缴费方式
1、银行转账
账户名称: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
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甘家口支行
银行账户:11001085600056021228
2、支付宝转账:pxcw@chinaasc.org.cn
4、现场可扫码缴费(不支持刷卡支付)。
以上缴费请备注:姓名+讲堂注册费。
(五)入会申请
六、会议住宿
七、会务咨询
(一)会务咨询:杨老师
联系手机:13910576108
(二)入会咨询:张老师
2023年5月9日
第一届ASC青年建筑师讲堂(广州站)暨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年会欢迎您的莅临!
科技培训中心简介
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为中国建筑学会直属事业单位,于2002年1月16日经北京市海淀区社会教育管理办公室批准、2003年10月30日经建设部人教司批准成立。
科技培训中心在中国建筑学会党组织的领导下,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部署要求,围绕”学术追求、行业引领、政府助手、会员之家“的办会宗旨,开展科技培训中心的各项工作,以弘扬建筑文化为中心,以推广建设行业先进技术为导向,以加强人才培养为目的。培训以建设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为主要内容,帮助行业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国内外建设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最新发展信息,促进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使其适应建设事业的发展。
科技培训中心采用多元化培训模式,分为线下和线上教育培训。线下培训以“公开课+实践研学”形式为主,企业定制内训及其他形式为辅;线上培训采用录像教学、音频教学、线上直播教学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