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海南本土优秀传统文化,6月10日至11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三亚分会场)在鹿回头啤酒广场盛大启幕。本次活动由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承办,三亚市群众艺术馆、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执行。
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海南系列活动的重点片区会场之一,三亚分会场围绕“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主题展开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形式,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连接。三亚分会场特别邀请东方市、陵水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和保亭黎族自治县四个海南南部城市一齐参与本次盛会。会场精心设置了特色市集、创意装置、展示舞台,全方位营造“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视听效果,并通过“线上非遗购物节直播+线下特色非遗展演”结合的形式,多元化、多维度开展非遗系列主题活动宣传。
海南省旅文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忠云出席并宣布活动开幕。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震旻在开幕式上致辞。
“近年来,在省旅文厅和各级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基本形成,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和热情显著提高,为打造三亚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陈震旻在致辞中表示,三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要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宝贵的文化财富。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更应立足新时代,不忘初心,开拓进取,为传承人、传承环境、传承条件创造更好的空间,让非遗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时呼吁社会各界为三亚市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把脉会诊、出谋划策,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让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瑰宝发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彩。
通过创意集市的形式,让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人民群众在购买非遗产品、体验非遗技艺、参与非遗活动中感悟非遗传承人的工匠精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现场,百人黎锦技艺展演、黎族哈、杞、润、赛、美孚五大方言黎锦服饰T台秀、非遗主题展演等主题演出接连上演,以精彩的表演展示非遗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讲述民族传统文化的积累与传承,为市民游客打造了多场非遗主题的视听盛宴;同时,现场非遗图片展及云游三亚非遗·影像展活动中,将非遗结合现代媒介,以“线上+线下”多角度立体展示空间,全方位展示三亚市非遗保护项目的精湛传统技艺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观众沉浸式领略“非遗连接现代生活”的艺术之美。
现场设置的非遗特色小吃街也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品尝陵水酸粉、乐东酿酒、扁豆酱等汇集海南南部片区独具地方非遗特色的小吃,感受“味蕾上的非遗风味”;通过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互动参与的非遗宣传活动,加深市民游客的互动感和体验感,挖掘非遗更多有趣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发挥非遗在扶贫领域的积极作用,激发非遗活力,创造美好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精心整合了海南南部的优质非遗资源,包含非遗特色食品、手工艺品等特色非遗文创产品,通过现场非遗市集和“云游”直播等模式,让非遗从线下走到线上,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及网络用户火热参与,进一步扩大非遗品牌知名度及社会影响力,切实做好“乡村振兴,非遗同行”,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宣传活动持续点燃鹿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创意传播之旅,实现“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近年来,海南相继出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措施,建立非遗名录保护体系,进一步加强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海南省旅文厅公共文化处(非遗处)负责人表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让非遗保护传承意识不断深入人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传承实践中来,激发全社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
作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下一步,三亚将以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为新起点,继续在实践中挖掘传统民族文化资源,探索创新非遗宣传展示的形式和内容,结合现代社会发展打造更多非遗IP品牌和宣传活动,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品牌,使非遗的发展成果惠及老百姓,实现“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推进非遗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