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的安苗民俗芒种安苗习俗是哪个地方的
安苗节是流行于安徽绩溪、歙县一带的农事习俗。以祭祀神灵汪公为中心开展一系列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祈求丰收,保护家人安全。
隋朝末年,朝廷不道,烽烟四起。唐武德4年农民起义头领汪华为顾大局保一方平安,将占据的歙、杭、宣等六州上表归唐,受到唐高祖表彰,被封为越国公,后奉命进京受封为忠武将军。贞观23年,汪华不幸病故长安,享年64岁。汪华从民到官,为官清正,造福一方,深得百姓爱戴,受到唐太宗及历代皇帝追封,被誉为“生为忠臣,死为明神”,六州各地均立庙祭祀,尊其为汪公菩萨,汪公大帝或花朝老爷。
因汪华出生在绩溪县登源河畔汪村,经皇上诏准建了比其他地方更加雄伟的忠烈庙并塑像予以纪念。皇上赐御香旨封离神庙不远的登源河东以汪村为中心的忠周、庙头、南观、周村及河西梧村、碣头、河东的半茶与高丘合并为一村(当时称东八社)即八个村负责修庙貌添祭器。各社(村)轮流举行花朝会,祈祥免灾,盼望丰收。后高丘迁居云龙坞,因户数增加,每年单独举行花朝会。
芒种安苗的流程:
每年在汪华诞生日正月十八或农田稻禾发棵之际,歙县则在每年六月初六,因岭南岭北气候有差异,绩溪岭南登源一带一般在芒种后择一吉日进行,而岭北上庄一带则基本固定在每年的六月初三这一天举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