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随着“十一”黄金周的余温消散,旅游市场逐渐进入淡季,但以老年人、亲子家庭、年轻白领为代表的错峰出游人群,仍然为酒店和民宿市场带来了生机。
银发族与亲子家庭成主力
此外,亲子游人群以全职父母为主,多选择带低龄儿童前往亲近自然、设施齐备的酒店和景点。
谢女士提到:“错峰出游不但能享受更实惠的价格,孩子还可以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接触自然。”这一需求促使部分酒店和民宿提供亲子活动和适宜低龄儿童的设施,能够满足家长与儿童双重需求。
此外,年轻白领在节假日加班后也倾向于错峰出游。他们多选择城市周边的短途休闲游,青睐大型主题公园、特色民宿等有个性化体验的场所。
环球旅讯首席内容官彭涵表示:“年轻白领与中老年客群是错峰出游的主力,他们的需求推动了酒店、民宿多元化服务的发展。”这种趋势不仅增加了淡季客流,还带动了整个行业的服务创新。
酒店市场下行与供大于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一”假期后,酒店业进入相对低迷期。
赵焕焱指出,国内酒店业普遍的淡季时段从11月持续至次年3月,在此期间供大于求现象突出,尤其在二、三线城市较为明显。根据行业数据,尽管今年国庆后整体入住率下降幅度有所收窄,但全国酒店业绩仍低于去年同期。
不同档次的酒店在淡季面临的困境也有所不同。中低端酒店由于价格较低,通常客群稳定,易于保持基本入住率。然而,高端酒店的空房率则较高,在寒冷季节的北方地区尤其显著。
因此,针对“候鸟式”迁徙的老年人群成为不少南方高星酒店的目标客群。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随着北方老人错峰出游南下过冬,南方高档酒店的老年客群预订量显著增加。
民宿逆袭:个性化与体验经济驱动
此外,民宿行业在淡季还通过增强客户黏性和社交互动来吸引长住游客。
九寨沟的碧家小筑房东小碧透露,面对新银发族的需求,她为游客精心准备了特色藏族美食,并在民宿中增加了社交空间,迎合了老年游客的需求。她说:“新银发族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他们喜欢在旅行中交友,寻找相似的价值观。”这种个性化与文化体验结合的服务,正为民宿行业带来新的生命力。
淡季错峰出游的热潮不仅促使酒店和民宿在价格上让利,还激励了他们在产品和服务上不断创新。错峰游人群的多样性和品质需求,对住宿行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赵焕焱总结说:“淡季期间酒店和民宿需要积极营销,挖掘独特的产品价值,从而赢得这一群体的青睐。”随着错峰出游的逐渐升温,住宿行业在探索错峰出游新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上,将迎来更多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