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21年的三月咖啡馆,藏在大楼的深处,繁华闹市里的静谧,连咖啡香里都飘着悠长曲折的故事,猫咪窝在店铺一角,轻轻柔柔的暖意,在春天酝酿。
这里有着不同的嘈杂城市的简单氛围,推开门,像是走进了王家卫的电影世界,昏黄灯光下,一楼琳琅满目的老物件,藏着过往的影子,实实在在的人间烟火。
墙上来自世界各地微微泛黄的明信片、剪报,角落里五花八门的书籍,是沉积着的历史。
小店里的咖啡和茶饮,有属于自己的细腻,三只可爱的猫咪,顶楼的露台,在这样温柔的三月,暖洋洋的窝在沙发里发个呆吧。
万航渡路1384弄12号1号楼2楼
开在永康路街角的雷米咖啡,木质的古朴装修,像是留住了老上海过往的时光,沉稳且有派头,推开玻璃门,这2层小楼里是老克勒们的咖啡天堂。
店里处处透露着老上海的海派气息,梨木桌椅是海派的古典,装饰、用具全是欧洲风情,腔调很足,二楼靠窗的位置,永康路转角的景致一览无遗。
点上杯手工咖啡,会附赠一块经典的栗子奶油蛋糕,连味道都一入当年,慢悠悠的品,在春日格外惬意。
永康路88号
与其说是一家咖啡店,古董花园更像是一座思南路上微型的「古董博物馆」,这个开在闹市区里的文艺小店,是不少人理想中的精神疗愈所。
墨绿色招牌,红装墙面,门口的两尊石狮,和股东玻璃门分外别致,摇一摇精巧的铜铃,仪式感也满足。
推门而入,就能看见屋内像是要占据整个空间的各种陈列装饰,木质的桌椅屏风,橱柜内摆放的各式小玩意儿,零零碎碎的老物件,在暖黄色的灯光下,俨然有种岁月被静止刻画的模样。
门前墙面画框里贴着不少照片,都是各个大火的电视剧在这里取景后留下的剧照。
院子里是小小的户外花园,巴洛克风情的铁质雕花桌椅,各色绿植掩映,真是很适合独自享受一下惬意的午后时光。
思南路44号1楼、2楼
陪伴上海人几十年的富麦,在街角的这间咖啡馆里,囊括了老上海的风情,深色的原木桌椅,精致的墙面装饰,海派情调十足的红格桌布,小细节里,是独属于上海的巧心思。
咖啡豆也别出心裁,阿拉比卡、印度尼西亚、罗布斯塔三款豆的拼配,有浓郁醇厚的回甘,在这里,咖啡不再被定义,你甚至可以搭配一份小笼或是洋葱猪排饭,同样别有意趣。
愚园路590号
不同于航迹,SHADE围绕20世纪初的古董灯具展现深邃的古典气质,从吊灯、壁灯到台灯,柔美温润的光影在四壁铺展。
黑色古董教堂椅、古董油画、定制的吧台以及复古圆桌和墙面细节……这处小小的咖啡空间里是优雅沉稳的美感,像极了八九十年代的剧院咖啡厅。
店内的咖啡归类更加简洁,但水准依旧保持稳定,是适合私藏的宝藏小店。
安福路53号
新晋的复古风咖啡馆,选址很有趣,藏在第一妇婴保健院的欧式两层建筑里,随手拍出的照片就有古堡度假风的松弛感。
咖啡的品种选择不少,也能搭配面包和甜点,相当适合下午茶,喜欢室外的话,门前的一长排欧式长椅,坐在上面喝一杯咖啡也相当chill。
静安寺街道第一妇婴保健院进门左转
周日06:30-次日03:30
武康路街边的梧桐树下,闹中取静的新中式咖啡馆,从门头到室内装潢都是古朴的木质风,有别样的雅气。
店内随处可见的中国传统文化物件,门板、房梁、长桌、窗棂等等,大多都是几十上百年的民宅旧木,岁月在其面上刻画下的斑驳痕迹,带着历史的厚重。
古风盎然的舒适自然空间,穿过店内空间,还能看到带有一丝禅意的小花园,充满了古色古香。低调又静谧的环境,让人感到愉悦与心安。
在这个小天地里,一杯入口醇香的咖啡,墙上的气势磅礴的水墨字画,有中西融合的奇妙美感。
武康路137号底层
乌鲁木齐南路上的街边咖啡店,开了三年多,红砖墙面有美式复古的情调,随意却又不失温情的工业感粗糙,有别样的温馨感觉。
门店不大但推出了多款创意特调,“臭豆腐”、“粥”等等一类的特调都出自于此,现在还上新了维也纳咖啡,现打的奶油在浓郁的咖啡之中,仿佛是油画一般,恰到好处的冰正好适合春天的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