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price在纽约苏富比艺术学院举办圆桌会议:艺术市场可能已经到了转折点
巴黎2020年3月30日/美通社/--传统上,艺术史是参照日期、地点、流派和技巧等精确标准来分析艺术趋势演变的。然而,如今,似乎普遍采用了一种更加灵活、关联性更强的方法,最大动力可能来自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普及带来的思想、展览、艺术家和作品之间的动态碰撞。
ArtMarket.com创始人兼总裁蒂埃里-埃尔曼(ThierryEhrmann)表示:“博物馆习惯了以线性方式向我们展示艺术史,将作品按时代和流派进行分组。但现在博物馆更倾向于更自由的展示。举例来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有一个画廊,同时展示巴勃罗-毕加索(PabloPicasso)的《LesDemoisellesd'Avignon》(1907年)、路易斯-布尔乔亚(LouiseBourgeois)的雕塑作品《Quarantania》(1947/53)以及菲斯-林戈尔德(FaithRinggold)的《美国人民系列20:死亡》(AmericanPeopleseries#20:Die,1967年)。这样的展示似乎反映了另一种拍卖图录趋势,即当代作品在古典大师的作品或现代杰作旁边展出,反之亦然。别忘了,佳士得在战后和当代艺术拍卖中售出了《救世主》(SalvatorMundi)。”
Twopointsofview.
视觉冲击和思想碰撞
1937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PrehistoricRockPicturesinEuropeandAfrica》(欧洲和非洲史前岩画)的展览,策展人阿尔弗雷德-巴尔(AlfredBarr)展出了米罗(JoanMiro)和毕加索的作品以及弗罗贝纽斯(LeoFrobenius)的洞穴艺术作品。但正如史前学家伊曼纽尔-盖伊(EmmanuelGuy)于2019年6月在法国文化电台所说:“现代作品和史前作品并没有完全融合。某些作品联系得更紧密了......,不过有人可能会说,显得有所保留,包括在空间上将它们分开。”2019年,在巴黎蓬皮杜中心举办了一场名为《史前,一个现代谜团》(Prehistory:AModernEnigma)的展览,旧石器时代场地与贾科梅蒂(Giacometti)、摩尔(Moore)和布朗库西(Brancusi)的雕塑完美融合在一起;米罗的一幅画作直接挂在史前工具前,而弗罗贝纽斯的作品则挂在皮埃尔-于热(PierreHuyghe)的视频的对面。
人们现在已经对极具反差的艺术形式习以为常,这种艺术形式目前非常流行。数年来,凡尔赛宫(PalaceofVersailles)邀请了多位当代艺术家在其花园和沙龙展出作品,包括杰夫-昆斯(JeffKoons)、格扎维耶·威兰(XavierVeilhan)、村上隆(TakashiMurakami)、伯纳德-维纳(BernarVenet)、李禹焕(LeeUfan)、阿尼什·卡普尔(AnishKapoor)和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Eliasson)。当代艺术家之间和华丽的巴洛克装饰风之间的“碰撞”每次都能够带来“视觉冲击”。这种冲视觉击将早期艺术与当代作品完美融合在一起。
顺便说一句,汤米尔森-希尔可能还是《ToulouseCaravaggio》的买主。2019年6月《ToulouseCaravaggio》对外出售时,Hill正在举办一场展览,展出抽象主义画家克里斯托弗-伍尔(ChristopherWool)的作品,为其全新基金会揭幕。
灵活的“碰撞”
数个世纪艺术家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碰撞”带来了自由,社交网络,特别是#标签,完美地反映了这一点。古典大师作品和超当代作品之间的视觉撞击在Instagram和Pinterest非常受欢迎。
《DiscoveriesinAmericanArt》编辑彼得-福尔克(PeterFalk)表示:“Instagram已成为艺术市场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那么问题来了,Instagram到底是艺术市场的推动力还是颠覆力量?如果是推动力,那么下一个演变阶段是什么时候?是否意味着Instagram可以带来新的趋势?”
Artprice对#标签非常有兴趣,因为#标签让我们能够通过识别不同地方、展览和艺术家等之间的共性来确定艺术市场趋势。例如,有整整一代的女艺术家,她们都是50岁以下的非裔美国画家,使用拼贴技术来创作亲朋好友的肖像,也有这样一群艺术家,她们接近街头艺术,参考流行文化,在香港创作非常优秀的作品。#标签让事物之间能够产生灵活的“碰撞”,可能会忽视传统的艺术历史方法,也许是因为发展得太快了。
纽约苏富比艺术学院的凯西-巴蒂斯塔(KathyBattista)表示:“最大的变化在于谁书写历史。我们有个悠久的传统,巴特(Barthes)等人书写了现代艺术史,现在突然每个人都在书写历史,因为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已经完全实现了民主化。因此,我认为我们生活在新时代,而#标签是这个新时代的象征。‘学术界’会如何响应,这很有趣。例如,耶鲁大学艺术史系的蒂姆-巴林根(TimBarringer)首次放弃了整个艺术史教规。”
事实上,长期以来,白人、异性恋、男性艺术家的西方教规一直统治着西方艺术史。但事情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有时以相当挑衅的方式)发生变化。洛杉矶大卫-康丹斯基画廊(DavidKordanskygallery)为“某族裔”的收藏家保留了劳伦-哈尔西(LaurenHasley)个人画展的某些作品,震惊了艺术市场。不过,这种情况很少见。凯西-巴蒂斯塔承认,“走进惠特尼博物馆,看到烤肉前有一幅13英尺高的黑人画,真让人耳目一新。”
如今,艺术品之间的“碰撞”更加灵活,而且这些“碰撞”的限制性更小,最重要的是不断地演变。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一些画廊每六个月换一次画,以展示更多画作,并推动新的“碰撞”。可以肯定的是,艺术市场将不得不开发新的工具来适应这种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