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超越毕加索,作品全球最贵专家:中国卖家正在制定规则
2017-06-0615:50
张大千的1965年画作《云山古寺》周二拍出了超过1300万美元的高价。
虽然张大千的作品拍到了如此高的价格,据纽约时报6月5日报道,如果问一位艺术界人士:“全世界拍卖成交额最高的艺术家是谁?”很少有人会回答“张大千”。
但是,据法国数据库Artprice统计,这位1983年去世的中国现代主义画家的作品,去年创下了3亿5480万美元的拍卖成交额,比排名第二的毕加索多出3100万美元。
赵无极作品
几天前,佳士得在香港拍出一幅赵无极(1920–2013)的作品,成交额高达1亿5290万港元,创下了他的个人拍卖纪录。赵无极和张大千一样是一位现代主义画家,大部分创作生涯在法国度过。此次拍出的作品《29.09.64》宽11英尺,是一幅风起云涌的蓝、黑、白色抽象画,自1968年起一直由一个法国家族收藏,最低估价500万美元。
这些高价反映出资金力量的平衡开始向中国拍卖市场倾斜。据Artprice估计,在艺术市场下行和收缩的2016年里,全球美术作品公开销售额为124.5亿美元,其中中国占38%,超过了美国的28%。
丁乙的抽象画在伦敦蒂莫西·泰勒画廊展出。
“要知道,1985年在中国大陆销售艺术品还是非法的,如今这里已经有了400家拍卖行,真是非常惊人,”纽约的中国古代艺术品交易商蓝理捷(JamesLally)表示。“中国买家正在制定规则。”
张大千超越毕加索,其作品全世界拍卖成交额最高
外媒称,香港和中国大陆的拍卖一直受到拒付问题困扰,从而破坏了销售数据的可靠性。例如,根据今年3月一份由巴塞尔艺术展(ArtBasel)和瑞银(UBS)委托的报告,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中国拍卖的拒付率达到41%。
尽管如此,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依然是艺术市场的主要新兴力量。不过,这股力量会如何发展呢?
国际当代艺术领域的交易商和拍卖商希望中国收藏家能对主导西方市场的艺术家更加了解,更感兴趣。在过去五年里,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成为美国和欧洲的画廊不可错过的活动,让它们可以在亚洲展示自己代理的艺术家的作品。现在,西方拍卖公司也在香港举办国际当代艺术拍卖会。
5月28日,菲利普斯拍卖行(Phillips)在香港举办了第二场20世纪和当代艺术与设计夜拍。会上的58件拍品共售出1亿2980万港元,其中5件拍品流拍。肖恩·斯库利(SeanScully)2013年创作的抽象画《淡绿色的墙》(WallofLightGreen)以140万美元售出,几乎是按照当前画廊价格估算的最高价的两倍。
5月28日在菲利普斯拍卖行的香港拍卖会上,克里丝汀·艾珠的《小苍蝇和其他翅膀》以十倍于估价的价格成交。
与此同时,在外媒看来,西方所认可的“先锋”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市场依然很小,与该国强大的经济和文化实力极不匹配。
伦敦画廊主蒂莫西·泰勒(TimothyTaylor)声称,审查制度的形势以及对资金外流的限制使得大型国际画廊很难在中国运营。
泰勒的伦敦画廊正在展出上海抽象画家丁乙的几件大型作品。丁乙在西方鲜为人知,他使用网格和十字形等视觉语言,隐晦地表达了近年来在中国发生的身心剧变。他在2016年创作的这些画总定价为35万英镑。已有两件作品售出,一位买家来自欧洲,另一位来自美国。
泰勒表示,他在今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看到了更多来自中国大陆的访客,这令他深受鼓舞,但他依然认为,当代艺术作品不会像在美国和英国那样,主导中国的视觉文化和艺术市场,至少短期内不会。
泰勒表示,在中国,“没有那么多人”对购买国际当代艺术作品感兴趣。“每个博物馆的收藏核心都是历史收藏,”他还说,“它们都植根于传统。”
当然,品味是会改变的,电子设备正在世界各地造成文化观念的剧变。但是,有人表示,张大千所代表的千年艺术传统表明,中国文化品味的存在,也许会比西方的更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