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规划设计(精选5篇)

确立在建设动物园的规划指导思想上,我们提出:森林动物园首先是森林、是花园,然后才是动物园,因为森林才是动物真正的家园。要以超前的眼光来规划它,使其成为大连一大新景。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大连森林动物园的规划建设特色首先定位在回归自然的基调上。具体体现为:不破坏植被,依山造舍,就势建馆,体现森林意境,突出自然品位,给动物们创造一个大自然的生活环境,为人类开启一扇通往自然的大门。大连森林动物园的整个园林风格古朴自然,为了符合回归自然的规划思想,那些必要的人工建设痕迹被淡化到最低点,人造山石、草庐茅舍、仿真泥木护栏等等,在苍茫的绿色中若隐若现、以假乱真,若不细辨,宛如天成。

规划构思

突出“生命与自然”的主题,体现人、动物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规划结合园址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按照动物的生活习性、珍贵程度、群众喜爱程度及食用同类饲料的动物就近安排等原则,利用现有七个自然沟谷,依山就势规划六大动物展区和一个综合区。同时利用原景区已有景点设置水禽区和园外园,以保护区域的完整性和自然状态。

空间布置

园区共分七大功能区,展出各种动物130余种,1000多头(只),其中花园式的食草动物区,巍然耸立的狮虎山,鹤然屹立的黑猩猩、狒狒展区,依自然营造的猴园,兀然挺立的熊山,别具一格的亚洲象馆,综合自然保护区内温顺可爱的大、小熊猫、松鼠猴、激情澎湃的烈鸟,全天候式的热带雨林馆、科普馆、两栖馆、海豹表演馆……处处都聚集了大自然的万种风情,馆馆都回旋着生命的乐章。人与动物的交流广场则充分秉承了“绿色和生命”的主旋律,处处体现了“动物是人类永远的朋友”这一主题。

根据园区北部坡度大,阳光充沛的特点,由东向西依此规划布置草食区、虎山、狮山;园区南部两侧沟谷面积较小,布置熊山和猴山;东侧地势平坦开阔,面积较大,为综合性展区;园区中部地势较低,规划布置大象馆。另外利用原有景点“白云雁水”设置水禽区,“白云雁水”与原景区入口之间布置园外园。

各展区之间以游览路、景观路、立交桥、高架缆车相连,车行道由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园,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立体游览路线。

公园入口至中心广场又新建一处占地面积20hm2,具有东方造园特色的园外园。在海拔

259.6m的西山揽胜,俯瞰满园景色,饱览全市风光,全长1km的高架观览车纵贯东西,布局独特的落差式十二生肖绿植铺装音乐广场,跌水瀑布一步三叠。雁水湖内天鹅游弋、鸳鸯戏水、鸟园、孔雀园、驼鸟园、杏花园、银河广场、绿地葱郁、鲜花织锦、鹤鸣幽谷。园内亭台小榭、草庐茅舍无不师法自然,信步园内使人意趣盎然。

创新与特色

大连森林动物园从选址、规划到建设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创新精神:选址时深入细致,经全面比较,选择了最适合动物生存的环境建园;突破了单一动物为中心的动物园设计模式,而是以自然为中心,把动物融入自然之中;采用立体交通游览体系,克服了地形的不利因素,使园区东西两部分达到最大限度的统一,保证了动物园的整体性;在馆舍建设、环境设计上相互协调,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交融。

联合国环境保护专家称这座动物园是一座“让人类生活在没有污染的城市环境中,让动物生活在没有人类干扰的自然环境里”的“高品位的动物园”。

作者单位:大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收稿日期:2001年11月

综合区

高架桥

云河广场

关键词:郊野公园;温州景山公园;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the1960stheUnitedStatesnationalparkleadstotheconceptofHongKong,toinspireandguidetheconstructionoftheHongKongcountrypark.In1976,theHongKongissuedthecountryparksordinanceforconstruction,developmentandmanagementprovidesalegalbasisforthecountrypark,makingthecountryparkdevelopmentbecomedifferentfromnationalpark,akindofindependent,matureparksystem.After1990's,byHongKongcountryparkplanningmode,theinfluenceofsuccessinpartofthedevelopmentofthecityforfasterstartinsuccessionplanningandconstructioncountrypark.Thispaperdiscussestheconceptofthecountrypark,countryparksproductionandthedevelopment,thepaperanalyzesthebackgroundandparkfeatures,whichinvitesthewenzhoujingshanparkthesuburbsofthepresentsituationofthemodelandanalysis,anddiscussesthefutureplanningideas.

Keywords:countrypark;Wenzhoujingshanpark;Discussion.

郊野公园的概述

概念

内地郊野公园的概念和模式主要来自香港。目前国内对郊野公园的概念通常狭义的指在位于城市边缘地带的,远近郊区,具有山体、水体、林地、湿地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风景资源的地方划定的区域,经过规划和建设实施,可为人们提供郊外休闲、游憩、运动、自然科普教育等活动的公共开放性空间。从总体上看,大多数郊野公园具有以下几点特征:

位于城市边缘的远近郊区,具有较好的自然风景资源的区域,包括山林坡地,河湖水岸,沼泽湿地和良好的林地植被等。

保留较好的自然生境状态,人为干扰程度低,具有多样性的生物物种资源,可发挥积极的生态运作机制和作用。

具有较好的可达性和基础设施,可满足城市居民游憩、休闲、运动、远足等活动,接触和欣赏自然,并可进行自然知识普及教育。郊野公园设置的功能目标包括:保护公共风景资源免受开发建设的侵蚀,为城市居民提供游憩、休闲环境,组织城市建成区无序蔓延,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运作,完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等。郊野公园更多的强调自然风景资源保护,在保护资源同时还强调公共性和开发性。

总之,郊野公园兼具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征,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绿色开放空间。同时,郊野公园不只是一种规划概念,而是进入了控制用地规划的层面,属于绿线划定范围内的建设、实施为目的的公共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的组成类型之一。

郊野公园起源与发展

1870年,美国实施了国家公园体系,建立了国家公园管理的《历史遗迹法案》,共管辖国家公园、国家遗迹、风景、旅游名胜等1200余处,占国有面积的3.5%。

20世纪中叶,郊野公园在欧洲及英联邦国家比较流行,如英国在全国拥有了350个以上的郊野公园,法国巴黎城市圈周边也有40余个。

香港特区政府于1976年颁布了《郊野公园条例》,为郊野公园提供了法律依据。1977年开始实施郊野公园建设,至今已有郊野公园23个,3处林地、山地保护区和1个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扩张和城市化地区的扩大,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生活方式要求发生变化,为郊野公园概念在我国逐步引入并开始实施。

深圳市在其绿地系统规划中确立了22个郊野公园的布局,目前已建成4个;北京市建成八达岭生态郊野公园等多个郊野公园;广州市新建了天麓湖郊野公园;海口市建成了文森坡郊野公园等。

上海在多年前就着手郊野公园的研究,引入了郊野公园建设观念并付诸实践。例如已建成的世纪森林生态园,滨江森林公园,建设中的顾村公园等,已经具备了郊野公园的概念和雏形。

郊野公园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郊野公园是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郊野公园是人们理性复归的一种现象,人类走出自然,又走向自然。

郊野公园是城市发展的现实性选择,是人类对生活定义的新的诠释。

郊野公园选址策略

郊野公园选址策略关系到能否发挥其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郊野公园的选址应优先考虑哪些自然生态风景资源有较高价值、对城市整体环境和景观有积极保护和优化作用的,具备自然化历史没学和地方风貌游憩条件等综合内涵的地方和区位,具体选址原则如下:

以自然风景资源为基础:对边缘地区的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包括一定规模的山体、水体和植被优良的地区,具有美学感染力的自然风景或景观特征鲜明、地域特色突出的地带。

以自然生态功能为主导的地带:边缘区保留了较多的陡坡山林、河湖溪涧、荒滩湿地等不宜利用的土地,往往也是生境类型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对维护自然生态的过程和肌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维护和优化城市生态景观形态有重要结构意义的区位:从城市开放空间和绿地系统的整体出发,位于绿带、绿环、绿廊、緑楔等部位,有利于促进自然形态与自然过程,形成绿地与城市实体的错落嵌合的空间形态关系。

结合自然美学与人文景观等综合价值较高的地区,保留郊野乡村经长期经济活动形成的自然风景与农田牧场、果园、种植园、农舍村落交错融合的独特景观,包括传统民居及陵园墓园等聚落形态构成的历史文化景观。

具备较好的可达性和游憩条件的区位:随着通向远近郊区的公路网不断完善,为郊野公园的可达性提供了保障。从郊野游憩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除了提供郊区公共汽车、旅行车、自驾车外,可供自行车和徒步远足旅游到达的资源丰富的地区也是郊野公园的选址的对象。

郊野公园规划策略

以土地和风景资源的保护利用为目标的郊野公园,在规划理念上与城市公园存在较大差异。资源保护就是土地及其景观的原生状态,包括丰富的生境、物种的多样性、生态演化的过程,而游憩利用所需的活动种类、场地、设施是必要的,也是严格受限,其开发建设的强度限制在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提供的人为活动应对自然环境状态尽可能少的干扰。除了规划理念的差异,郊野公园的规划还具有以下特点:

郊野公园的规划不只是物质形态的规划,而是有目标引领、面向管理的综合性规划,郊野公园的硬件建设在初期是必要的,包括设施的安排和配置,而资源保护和维护需要长期不懈的管理,通过管理才能实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目标和使命。

郊野公园的规划出了注意远期战略目标,还十分注重规划的实效和适应变化的规划的灵活性,包括制定实施规划和执行计划。这些面向实施的规划既保证规划的战略目标,又能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调整,结果可能产生更多的实际效果。

同其他类型公园和娱乐场所不同,郊野公园的游憩活动项目是有选择的,注重自然认识、自然价值和自然教育是其特点,为此,需要生态、生物等多学科参与,硬软件设施兼备。

郊野公园强调自然风景没学的表现,原始质朴、原生态是其特点,体现在原生植被和乡土植物的保留,作为种质资源库的价值:远游的用地方式——农田、林地的保护,原址上的乡土建筑和村落的保护等。作为地域性特色的表现。此外,硬件设施也应力要求自然朴实,与环境浑然一体,避免城市化、人工化形成影响。

景山公园的地理位置及优势

(一)地理位置

温州市景山公园位于温州市区西郊,三面环城,东起净水、西迄莲花芯,瓯浦洋,距市中心约2.5公里,是温州历史上的城西览胜处,也是目前温州市民登高望城的首选之地,望北可见瓯江、瓯北,江心屿,望东可见温州主城全貌,南侧与会昌河隔路相望,西侧紧接延绵群山。景区最高峰为营盘山,海拔188米,是市民晨练观日出、观城的最佳选择点。

环境优势

景山公园现状植被覆盖率已较高,随着近十多年来的山体覆绿工程以及每年的植树节活动,基本上已呈现出浓郁的山体林地景观。景区内植被茂密,封闭浓郁。东大门入口草坪上各类花境植物,增添了各季景观效果。公园内目前拥有多个植物专类园,如桃花园、银杏林、休闲园三园邻近,呈开放式,由游步道贯穿其中,将散落的各个专类园串联起来,让游客移步换景,欣赏到不同植物景观与景色。各园中布置有不同类型的休憩小亭、长廊、铺装广场,为游赏的人们提供了舒适的游憩场所。山顶的温州动物园是浙南闽北最大的动物园,是集游览、观赏、动物保护、科普宣传于一体的国家2级动物园。

景观现状及分析

景观现状概况

绿化现状:

景山公园现状植被覆盖率已较高,随着近十多年来的山体覆绿工程以及每年的植树节活动,基本上已呈现出浓郁的山体林地景观。目前主要乔灌木种类包括以下3个方面:

乔木:香樟、杜英、麻栎、合欢、板栗、水杉、侧柏、女贞、木麻黄、金钱松、构树、喜树、枫香、枫杨、桉树、苦楝、榆树、木莲、臭椿、泡桐、南洋杉、银杏、香叶树、广玉兰、白玉兰、白兰花、重阳木及棕榈科植物等。

小乔木、灌木:杨梅、夹竹桃、红枫、黄花木槿、山茶、碧桃、海桐、红叶李、樱花、龙柏、罗汉松、桂花、杜鹃、月季等。

地被:现状地被以麦冬和草坪为主,除局部区域有时令花卉布置外,鲜有其他地被品种。

人文景观:

(1)东瓯佛国,名驰浙南

据志载,西山旧时有精蓝名刹十八座,这十八寺中,护国寺、法果寺、宝云寺、净水寺仍保留在山上。

(2)名流纷沓,寄情山水

古时西山,正如清光绪《永嘉县志》所称:“青翠秀明,如列画屏,为永嘉览胜处。”

西山闲居

[宋]叶适

对面吴桥港,西山第一家。

有林皆桔林,无水不荷花。

竹下晴垂钓,松间雨试茶。

更瞻东挂彩,空翠杂朝霞。

(3)西南屏障——一方军事战略要地

西山诸峰林立,近逼温州城,地势险要,具有较高局势战略地位。清光绪《永嘉县志》称“登高瞰下,了如指掌”以喻形胜。西山视野业开阔,居高临下,可雄视四面八方,尽收温州城内外一切。

(4)温州陶都——西山青瓷窑址

唐宋时,温州陶瓷制作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当时西山旧时这古温州青瓷的最大生产窑区,从北向南,自西山南端净水村,经雪山、护国寺岭脚、锦山,经北至乌岩头,纵贯横亘三里多。窑址分居三处,都在山腰或山坡下,另外还有一座龙窑,内有窑床。

景观现状分析

知其山林,不得其入而入

景山公园历史上位于温州老城西郊,近几年来随着温州城市空间拓展,景山逐渐融入到温州城市之中,但当前景山被大量沿山建筑包围其中,山脚违章建筑对山体空间的侵占较为明显。

景山公园活动内容较为单一,基本上以健身休闲为主

根据问卷调查情况,48%的市民到景山公园的目的是健身锻炼,24%的市民到景山的目的是呼吸新鲜空气,21%的市民到景山的目的是休闲娱乐。目前除了动物园内部功能较为丰富外(含动物观赏、动物表演、儿童游乐场),景山其余设施均围绕休闲题材进行设置,如休闲园、茶花园、休闲谷、樱花园等。

公园通车道路空间与健身空间重叠明显

景山车型道路系统较为完善,上山及环山道路一方面承担起车行交通功能,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建设区块跟不上日益增加的居民游赏需求,导致车行道路往往也成为上山游人的主要游览空间,游玩空间与道路车行空间重合度较高,人车矛盾较大。

植物景观单调,应用景观树种少,人工营造林生态脆弱

景山公园现状植被覆盖率已较高,随着近十多年来景山山体覆绿工程以及每年的植树节活动,基本上已经呈现出浓郁的山体林地景观。但近年来的山体覆绿工程主要以粗犷绿化为主,目的只是为了提高景山的绿化率及郁闭度,而较少考虑对公园整体景观的控制和引导,因此也暴露出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山体植被季相较为单一:景山现状植被以常绿树种为主,仅部分区块种植少量的银杏、枫香、水杉等秋色叶树种,无法起到改变林相的效果。

生物多样性不够丰富:景观现状植被基本上为物种结构简单的人工林,无论从物种本身的多样性、年龄结构的多样性还是景观效果的多样性方面,都有很大的不足。

花灌木及地被严重缺乏:景山绿化主要靠乔木的种植来实现,对于中、下层植物(小乔木、花灌木、地被)的使用非常有限,使得供游人观赏的景观层次不够丰富。

植物景观主题不突出:景山现状有银杏林、桃花园、茶花园、桃园等分类园景观,但是规模都比较小,而且由于管理养护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分类园并未起到吸引游人观赏的功能,除此之外整个景山无较系统的主题景观分类,各植物种类分布的较为平均。

景山公园的功能定位与形象策划思路

根据上述分析,公园功能定位与形象策划思路如下:

性质定位

景山公园是以良好的植物环境为依托,集登山览胜、康体健身和生态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郊野公园。

目标定位

保护、恢复、创造生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建立城镇社会体系与自然体系之间良好的相互依存关系,为温州市民创造享受自然、回归自然的理想空间。

充分利用现状地形地貌及自然、人文资源,力求公园发挥巨大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以“发现自然之美”为主题,以登山览胜、文化休闲为特色,建成集登山览胜、康体健身和生态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郊野公园。

功能定位

根据郊野公园的区位条件、森林风景资源基础、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其功能的定位为:生态功能、游憩功能和科教功能。

生态功能。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景观和森林生态状况,发挥城市的“绿色屏障”、“绿肺”的作用,为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必要的条件。

游憩功能。必须突出人本关怀、突出健身休闲、森林氧吧、野外探险等休憩功能,成为全市人民游憩的重要空间。

科教功能。景山森林公园还要承担城市居民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社会责任。将未来的重点放在公园的游览解说系统,使人们认识自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并自觉的投入到建设游览生态环境的行动中。

形象定位

通过森林公园的空间外观、环境氛围、服务展示、公民活动等,在游客心目中确定一个明确的综合形象感知。进口景山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打造“城西生境、森林氧吧”的品牌。

城西生境:

景山作为温州城市西部的山体公园绿地,其与会昌河水上公园一起构成了温州城市西部山水特色游览胜地,城市大型公园。

针对景山公园历史人文特点挖掘不够的现状,本次规划在形象打造方面突出景山历史人文特点,重点反映民俗、山水、活力文化。

由此规划设计以下三条主题游览路线分别为:

(1)民俗之路(北入口—动物园)

沿路布置温州民俗文化长廊

(2)山水之路(东南入口—护国寺)

充分运用山、水要素,形成从东南入口到护国寺的景观序列,重点强化背景山体植物季相改造和坡面景观植物设计,突出山体绿化景观,同时改造现状溪流,使之成为反映温州山水特色的重要载体。

(3)活力之路(东入口—动物园)

(4)道路设计突出休闲健身功能,通过沿路增加健身场地、休息座椅设计体现时代活力特征,通过现代艺术形式设置活力温州的运动系统的雕塑作品沿路进行布置。

森林氧吧:

(1)强化运动健身项目。提升休闲品质、引入山地运动俱乐部、森林木栈道、探险自行车道、垂直速降、攀岩、户外露营等项目。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景山森林公园最大的休闲资源和依托。规划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让游人回归自然、认识自然、体验自然,获得一种与都市隔离之后亲近自然的体验。

(2)设施建设充分体现“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筑小品设计突出生态理念,如科普植物园、陶艺吧、茶吧建筑采用屋面种植、太阳能板等生态低碳设备等。

(3)游览项目充分考虑自助参与性,环保教育贯穿全园,最大程度的体现“自然、野趣”,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持续发展。

(4)设计强身休闲环路,依托现有道路设计,形成步行优先的健身路网构架。

(5)强化主体植物园设计。

在自然生态频遭破坏的今天,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提供自然、生态、运动、健康等不同体验为目的的郊野公园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新选择。郊野公园是承载自然生态、园林景观、游憩空间的综合体,在规划中应明确其定位,注重乡土郊野理念的落实,同时突出地方特色,本土人文气息,创造有吸引力的独特形象,展现当地的风俗。本文从郊野公园的概念、起源发展等引出景山公园在郊野化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期待能在未来的规划设计中引申借鉴,使景山公园未来的方向定位、开发建设等方面能有参考作用,让景山公园建设的更加美好,成为市民游赏的最佳去处。

参考文献

[1]陈敏,李婷婷;上海郊野公园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园林;200906:10-13

[2]温州城建设计院;温州景山公园详细规划设计;2010

[3]丛艳国,魏丽华,洲素红;郊野公园对城市空间生长的作用机理研究,规划师,2005(9):88-89

[4]张骁鸣;香港新市镇与郊野公园发展的空间关系;城市规划学刊;2005(6):94-99

关键词:小城镇;居住区;规划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城镇化建设,而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建设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目前从我国小城镇居住区的规划建设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地域特色消失、公共设施缺乏、居住区环境差等问题。如何更好的提升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建设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规划小城镇居住区现代化建设的原则

1.1设计规划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要遵循布局合理人性的原则城市发展进程迅速,现代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小城镇对于地方行政意义重大,而社会经济发展加快,现代小城镇建设才会更加快速的发展。在小城镇的居住区布局中应当充分考虑合理分区的思想。只有合理布局才能提高土地利用率,集中管理污染等问题。在小城镇居住区内合理分布生态绿植和基础设施。在其外部合理分布商业贸易区、工业区、人文教育区和卫生组织区。从而集中力量加强重点中心镇建设,做到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互补。

1.2现代化小城镇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现代化的小城镇设计规划应本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拒绝浪费,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强治理污染力度,绿化环境,做好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的原则。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持良好的资源,创造适人的生活环境。我们要做的现代化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采取措施不断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困难,使得这个过程得以延续,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小城镇住区建设要求

2.1功能之必须

小城镇居住区的实用性必须先满足功能要求。因此,对于多数小城镇来说,第一,要满足小区内部功能空间设计的合理性,充分了解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使得功能布局和自然环境结合起来,极大地节约成本。第二,结合人文历史,使得小城镇居住环境充满人文特色,体现了对人性化的关怀,也可以以此为建设亮点,使生活在喧闹环境中的人们情绪得以舒缓。第三,控制好容积率,容积率不仅反映了经济性基础,还影响到规划的布局结构、空间形态和心理感受。因此,必须控制好容积率,做好公共设施的管理,从而使经济性、人文性,自然性全面渗透。

2.2形式的必要性

形式不仅带给人美的享受,更有心理上的舒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眼球文化”将成为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建设的重点,通过形式美感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曾经枯燥单调的方盒子楼和粗陋的装饰已经逐渐被有地域特色,形式和功能齐全的现代小城镇所取代。

2.3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

规划设计应具有前瞻性编制好小城镇发展规划,不断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严肃性,以科学的规划引导、规范小城镇建设。要坚持产业强镇,把生产发展放在小城镇建设的首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促进产业集群,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带动小城镇建设。要坚持功能兴镇,以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公共服务促进小城镇建设。在利用资源层面小城镇设计规划应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杜绝严重浪费现象。虽然小城镇用地主体以协议形式出让,价格低廉,然而本着可持续发展与环保节能等理念我们仍然需要节约利用,杜绝由于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引发的建筑能耗过大与其他资源浪费现象。

2.4优化小城镇居住区环境质量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打造生态型居住区域的重要性,本着和谐、持续、环保、节能的理念努力营造安全生态居住区域,令人们不仅居住于宽敞明亮的居室中,更应享受沐浴阳光、畅心休息的环保绿色室外空间。同时我们还应依据小城镇居民不同的年龄层次、活动需求建设老年活动室、室外活动锻炼器械、儿童活动休闲场所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区域规划设计公共绿地、休闲场所,进而打造出真正平衡、健康、优质的小城镇居住区生态系统。对于缺乏公共设施的普遍现状我们应由整体性开发规划建设层面进行系统考量,纳入配套服务公共设施与物业管理至开发程序之中,引入良性竞争,秉承智能化、持续性优质设计理念确保居住小区秩序化、高水平物业管理,增添新型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项目,进而全面提升人们居住生活水平。

3.1明确小城镇居住区规划的总体目标

只有进一步明确小城镇居住区规划的目标,才能为各项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小城镇居住区规划的目标,一般需要具有专业设计和测绘水平的专家和单位,结合小城镇居住区总体的规划战略来实现。在小城镇居住区规划目标的设定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小城镇的特色进行制定。

3.2促进小城镇居住区管理机构和体制的完善

小城镇居住区规划与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对各项问题实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对小城镇居住区规划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协调和解决。管理机构的建设,要具有科学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通过专业化的管理,促进小城镇居住区规划工作的持续开展。同时,通过完善的制度和体制的建设,能够为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规划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从而保证小城镇规划居住区工作持续、健康的开展。

3.3加大小城镇居住区规划中的绿化环保和科技投入

3.4加强人员素质建设,提高管理机构的执法能力

结束语

总之,基于小城镇居住区规划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设计策略,做好前期规划、有效利用资源优化居住区环境质量、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独具匠心设计景观、凸显地域特色、提升科技含量水平,开展节能、安全环保设计才能真正创设出人性化、智能化、优质性、绿色环保性、交通便利性小城镇居住区环境,有效缩短其与城市居住区环境差距,进而促进小城镇规划建设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

[1]姚文飞,邱延昌,于守超,刘英.现代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初探[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关键词农田用地;都市农业;生态绿地;生态农林观光公园;福建泰宁

现代城市的发展日益重视运用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倡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单纯追求城市经济,盲目求大、千城一面的发展路子;而是追求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重视生态文明是新世纪的哲学主流,引导人类的建设和生产活动。

2009年7月,在泰宁县发展大旅游区,完善旅游休闲设施,优化城市景观休闲资源,进一步开发城市旅游配套资源的要求下,启动了泰宁生态休闲农业园。该公园集生态休闲、生产生活为一体,是新型的城郊绿地产业公园,在该背景下正式诞生,城市各种绿地已成为城市的重要功能组成部分。

1城市生态休闲绿地概念

城市生态休闲绿地,即在城区有一定的绿量与显著生态效果的综合性城市绿地。一方面城区生态休闲绿地作为城市中的生态区,既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地方,又是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使城市生态环境得到优化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生态休闲绿地被赋予多样化功能,可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为城市发展带来动力[1]。宏观意义上的城市生态休闲绿地可以是城市与区域层面的生态型绿地,微观层面可以是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市级公园。城市生态休闲绿地概念的提出代表着城市公园从单纯的强调场所空间塑造向强调生态理念造园的转变,代表着城区绿地从重视园艺美学到综合性、多样化发展的转变,代表着城区绿地从单一公园概念到城市功能观念的转变[1]。

2城市生态休闲绿地的作用

城市生态休闲绿地的保护和开发对于缔造生态安全、土地安全、水土保持、环境优美、富有城市竞争力和城市特色的空间结构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和特征表现有:具有保持水土的自然要素和生态特点;创造广阔的公共休闲活动空间,优化城市功能;是促进城市发展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完善城市休闲产业配套的重要场所;是城市最具地标景观性的地方,影响城市发展布局和发展方向。

3城市生态休闲绿地的历史与实践

孙筱祥先生曾经指出,全世界大城市区最早建立的自然式休闲生态园林为杭州西湖。12世纪时,以西湖为中心形成一个半天然半人工的自然式园林,面积逾4000hm2,成为当时南宋国都临安的城市公园,近期的西湖西进开发中,朝着更生态的方向规划,保持了农田和生态水源等设施,茶园和果园相间其中,稻香鱼水散置其间,如同世外桃源,池塘水系、生态湿地、船坞码头共同组成人间天堂。

1898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明确提出城市生态休闲绿地、农业牧场与城市的密切联系[2],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公园改革使公园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大量休闲设施引入,注重公园的生态平衡和经营管理并日渐融入城市;20世纪末被认为是新的综合文化休闲设施,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如今,城市休闲公园更趋多样化、专业化、宏观化。形成了以城市定位为核心的休闲绿地系统。1873年建立的纽约中央公园规划了很多的喷泉、大草地、水体、各种游步道、景点、休闲设施、运动场、美术馆、画廊、影剧院;公园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和生态容量,排洪给水河道和人工养殖景观湖相结合,植物园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成为纽约城区最大的自然生态休闲绿地。澳大利亚的堪培拉中央公园将城市河湖、山体、纪念空间结合起来,通过对草原、林地、森林、湿地等以原始景观为主的休闲设施进行开发,从而实现了对场所的改进优化,使其成为城市需要的一部分。

城市绿地系统与区域生态层面的生态休闲绿地强调公园与城市系统的渗透和补充发展,荷兰的斯塔德休闲生态绿地是横跨4省(北荷兰、南荷兰、乌德勒支、佛来福兰)面积约400km2的农业地带,保持了生态休闲绿地的开放性、生产性,集约化使用城市土地和营造紧凑的城市空间从而保证兰斯塔德地区生活休闲空间的理想模式[3]。

4泰宁县生态农林观光公园规划实例

4.1项目建设背景

泰宁县生态休闲公园区位于城区以东,是县旅游发展的重要工程项目。项目将与大金湖国家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尚书府第等旅游景区形成产业互补,是构建区域大旅游圈的重要项目。公园四周环境幽雅,风景资源得天独厚,交通便捷,沿线风光秀丽,按总体规划,为生态休闲农业风情区域。

园区占地约133.3hm2,地理条件优越,该园区依托国家风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利用山水泰宁的资源优势,区位独特而显著。交通上,区间网络路、城区一级旅游干线、福银高速接线和向莆铁路穿境而过,交通方便。

规划区生境条件优越,山清水秀,物种繁多。该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300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1775mm,一年中3―6月为雨季,5―6月降雨强度大,雨量集中,平均相对湿度为8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38.7h,多年平均降雪日数为4.3d,属福建省丰水湿润区,适合多种植物生长。

4.2项目现状和规划策略

4.2.1存在问题。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即将发展为新市区的土地目前为贫瘠农田,农业产量很低,地块四处杂草丛生,由于常年简单耕作,土地面临荒芜沙化,而主城区的发展受土地严重制约,城市功能无法进一步优化,城市主题得不到诠释,如何把农地与新区发展结合有待进一步研究。

4.2.3解决途径。不改变土地基本用途,结合传统农业,进行集约化、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并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经营土地,发展围绕农业的生态科研、生态度假、休闲接待、农产品加工、田园型房地产业展开,使农户参与到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来,形成新市民。使农地与旅游、餐饮、观光、高新产业相结合逐渐形成公园式新城区,使农地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4.2.4技术措施。经过工程措施和土地改良使该地块焕发出新生机。一是工程措施,疏通水道、引水养殖、挖湖养殖,解决土地干燥的问题;二是从山坳引水渠,集水于饮用水塔和湖,更新水质成饮用水,发挥生态淡水养殖的效益;三是土地改良,应用农业技术对农地进行改造,以适合各种生态产品和植物的生长需要;四是科学规划,在农地边的荒芜山体上规划低密度构筑物形成生活区,经过截污渠把生活管理区与生态产业区分离;五是限制交通工具,仅允许使用电瓶车等无碳或低碳工具,污水处理后用于灌溉,有机肥经过处理制成植物养料,让明媚阳光、清新空气、繁茂枝叶、瓜果田园环绕全园。

5规划原则

5.1生态原则

公园规划突出生态设施、生态产品、生态技术和环境保护。一是生态设施,其是公园的重要基础,比如引水入园,不造假山水,形成水生植物、旱生植物相交的立体式植物生态环境;结合规模化生态农业生产形成生态植物群落和自然季相(四季均有较大面积的花、彩叶和观赏果)。二是生态技术,利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自然生境、生态因子综合设计的高效生态环境模式,进行生产、生活、运行等综合的城市生态休闲绿化公园。三是环境保护,公园有着大自然生态的良好基础,必须保护性地综合规划和开发。旅游势必会带来污染,园区自身的生产生活也会成为污染源,必须注意生态要求,如停车场的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站的布置等;利用生物种类和生物防治技术来减少病虫害、农药污染。在植物生产环节利用全园的废物,以消灭污染源。

5.2综合效益原则

规划中应坚持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加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产业等方面项目的有机联系,互相促进,走多元化经营,产业互补的生产模式,以获得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5.3互动性原则

5.4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休闲产业发展的生命力,也是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关键,因而规划设计要根据园区的现状,明确现有资源,使园区以特色建园。规划中应该突出的内容包括:一是人工生态景观,特别是大面积水面及周围景观;二是生态技术生产,利用生态技术进行水自然循环、净化、水产品的养殖、动植物能耗互补;三是滨水景观,凸显山水与农业、山珍、渔业的特点;四是水产农业,水生植物和动植物景观的运用;五是野生鸟类观赏设计,特别是珍稀鸟、白鹭引进。通过突出特色,使该园区成为区外游客向往的世外桃源。

5.5总体规划和分期开发原则

公园的开发采用整体规划、分期开发的形式,以适合生态城区建设的特点,为整个园区进入良性循环做好充分准备。从项目开发顺序上,首期是生态基础设施,如道路交通、通水通电、文化娱乐、信息网络、生态建筑物、休闲设施等;二期是技术示范,如特种水产、花卉、果树、果蔬、反季节植物,逐步达到全面开发生态产业的目的;三期以完善对外农业合作示范和生态交流,高新农业技术,现代生态农林业科研试验为主,使其成为园区的亮点。

6总体规划布局

以现状条件和规划原则结合生态休闲为特点,从宏观上把整个园区划分为生活和生产两大部分,形成4个大的区域,构成园区的主体框架。

6.1新城防护绿带

位于园区北侧,国道205线沿线,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使公园与周围环境隔离,同时南侧又与周围大自然景观有机衔接和过渡,防护绿带休闲设施以景观水池、木桥、绿岛、花海观赏项目为主。防护绿带主功能是该公园与外环境过渡地带。

6.2核心区

规划为环境幽雅、生态自然的生活区和行政区,前期潺潺的溪水从北到南贯穿至核心区,川流不息,加之大面积的人工湖,清澈壮观的水面,白鹭任意翱翔。有中心广场、停车场、生态居住、行政管理、科研教育、休闲娱乐、市场营销等设施,进行精细打造、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和谐的生态核心体。

6.3滨水休闲区

以核心大面积的人工湖为主体,连接从北到南贯穿全园的河流以及多个大小浇灌水塘,形成独具特色的水系,根据水系的不同位置,因地制宜地种植水生植物,湖周边散落些休闲建筑和别墅,并进行水产养殖。在人工湖宽阔的水面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如休闲垂钓区、水上游乐园、观赏喂养区、生产养殖区,野生鸟类筑巢养护区。

6.4生产加工区

该部分是公园中心部分,在总体规划下相互协调,相互衬托。注重基础设施的建设,该区既有生产加工的功能,又有生态休闲度假的功能,产业布局有花卉公园、果实公园、野生养殖动物园、植物园、加工厂,设施布局按南北式布置。融休闲、高端农产品展示、生产为一体,逐步成为独具风格特点的农业大观园,让游客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7建筑配置

建筑物的格调与该园的主格调协调一致,全园以生态建筑为设计和建造标准。建筑材料主要以土、木、竹、石为主的生态材料。建筑基地布置原则为山脚、水岸滩涂、贫瘠土地之间。建筑风格定位为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

8产业分区规划

8.1一期生活区

一期生活区包括停车场、会所娱乐、滨水居住带、生态别墅带、休闲生态农业区、生态会馆、游客活动中心、旅游接待中心、逗趣园、水上游乐场园、野生禽类吸引区、生态农业高新品种展示、夏令营与大中小学生生产实习基地。

8.2二期生产区

二期生产区包括生态示范区、生态科技区、对台农业市场、苗木花卉盆景生产与销售区、生态农业教、科、产、学、研及创业实践基地。

9产业特点

9.1生态旅游,城区休闲

生态观光(生态小旅馆、生态健康保健、生态疗养)、生态农业餐饮(绿色食品、瓜果摘、鱼虾捕捞);科普教育(生态知识、生物科学、自然保护、花卉景观)、娱乐逗趣(动物驯化、水上娱乐、农业实践)等成为该生态公园最主要的特征。

9.2高新生态农业示范和产业化

运用生态系统、持续经营、物质循环、食物链、立体种养等技术,形成各种生态物种的实现模式。同时,引导新市民进行规模化生产,并进行收购、深加工和销售等生态产业的经营生产活动。

9.3生态产品生产

包括园林花卉、高档切花、特色果蔬、特色禽畜和水产等绿色产品的生产。生态产品生产分2类:一是结合生态农业示范,形成该公园的规模化外销特色产业;二是结合休闲农业旅游和生态餐饮,形成该园的自消产业。

9.4对外农业合作

生态园优美的环境,适宜发展国际农业合作区,对外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发展现代新兴农业,通过农业种植、农业延伸产品、对外农业交流,从而逐步发展成对外开放的生态特区。

10结语

11参考文献

[1]李颖怡,何.自然与人文共演城市“绿心”[J].中国园林,2010(10):13.

[2]爱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金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王晓俊,王建国.兰斯塔德与“绿心”:荷兰西部城市群开放空间的保护与利用[J].规划师,2006(3):90-93.

[4]肖笃宁,李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现状;生态;和谐

收稿日期:2011-07-08

作者简介:杨絮茹(1983―),女,吉林长春人,硕士,主要从事公园绿地建设工作。

收稿日期:2011-07-14

作者简介:思超(1976―),男,安徽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1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园绿地在城市中的特殊地位日益增强,城市公园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了解城市公园绿地生存的现状和城市公园的使用情况,笔者通过对长春城市公园绿地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并针对目前部分公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调整和解决的方案。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1],将城市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综合公园、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其它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生产绿地(苗圃、花圃、草圃);防护绿地(防风林、防沙林、卫生隔离林、水土保持林等);附属绿地(居住绿地、公共设施绿地、工业绿地、仓库绿地、对外交通绿地、道路绿地、市政设施绿地、特殊绿地);其它绿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

2长春大型城市公园绿地现状及特征

笔者踏访了长春几乎所有的大型城市公园绿地,其中包括长春的文化广场、御花园、牡丹园、南湖公园、长春公园、净月潭公园、雕塑公园、胜利公园、儿童公园、动植物公园、劳动公园、朝阳公园、君子兰公园。这些公园分布在长春的朝阳区、绿园区、净月开发区、南关区和宽城区,具有很好的代表性。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踏查和摄影的方法,搜集各个城市公园的信息。

长春市公园在长春市园林局提出的“一园一特色,创建生态、和谐的宜居城市”理念下发展起来,依特有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沿革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竞相绽放。

2.1文化广场

朝阳区,免费开放,以大面积草坪和大型音乐喷泉为主。建于1996年8月,是长春市最大的城市休闲广场,它坐落于市区中心。总占地面积20.5hm2,是国内城市中较大的休闲广场。前身为地质宫广场,历史上地质宫广场曾是州国的国都广场,改建后的广场打破了多年来东西两侧“分而治之”的格局,采取中轴对称的手法使整个广场浑然成为一体。

2.2御花园

朝阳区,免费开放,以白三叶草坪和疏林为主。长春市御花园位于文化广场地质宫北侧,总占地面积约为16.4hm2。景观风格体现“静”、“雅”、“幽”的园林艺术特色,营造适宜安静休息,品茗下棋,散步游赏的园林环境,与地质宫南侧文化广场的规则对称、开敞通透、明快热烈,形成鲜明的对比。全园共设有8处功能区和景区。公园中部设有3个主景区。分别是杏林花坡景区、青峰揽翠景区和南部的柳映荷塘景区。

2.3牡丹园

朝阳区,免费开放,以多个牡丹品种争芳斗艳为主。长春牡丹园始建于1998年,位于人民大街西侧3133号,占地面积6.56hm2。从山东菏泽和甘肃引进栽植牡丹和芍药各1000余株。牡丹园为吉林省乃至东北三省唯一的牡丹花专类公园,园内牡丹改变了长春市不能露地栽植牡丹的历史,如今已成为新的一个种群――东北牡丹群,开创了牡丹产业新纪元。

2.4南湖公园

朝阳区,免费开放,以植物景观为主的自然式生态公园。始建于1935年,称黄龙公园,占地面积238hm2。南湖公园已经成为集休闲娱乐、水上体育和植物观赏等于一身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湖东各类游艺项目齐全,服务设施配套;湖西森林区为我市一处绿色休闲观赏景点;湖面供人们划船娱乐和游泳健身。

2.5长春公园

绿园区,免费开放,园内主要采用自然式布局手法,以植物造景为主,花卉品种繁多、环境小品自然古朴,并富有生活情趣的新型园林空间。近年来,引进了十多种郁金香品种,成为吸引市民的一大特色。旨在建成一处别具个性的、以观赏各类花卉为主题的自然风光花卉园,力争四季有花可赏,以映射北国春城――长春的“四季如春”之意。

2.6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

净月开发区,门票60元,以雄厚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已闻名国内外。公园面积96.38km2,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因其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净月潭成为了长春市消夏节和冰雪节的主场地。这里也是国际利丁跑步赛、瓦萨滑雪赛最理想的活动场地,是物存哲理、情富温馨的自然妙境,是荡涤灵魂、升华心智的精神殿堂。

2.7长春世界雕塑公园

南关区,门票30元,位于长春市主干道人民大街南端,占地约92hm2,是一个融汇当代雕塑艺术、展示世界雕塑艺术流派的主题公园,亦是集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融的一座现代城市雕塑公园。

2.8胜利公园

宽城区,免费开放,是一所集文化娱乐、历史人文、生态、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也是长春市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公园。始建于1915年,总面积为27.63hm2,其中水域面2.6hm2。主要景点为:正门主入口广场区、植物观赏园区、林地景观区、水系景观区、体育健身区、游乐区等。

2.9儿童公园

南关区,免费开放,内部部分展厅门票10元,它位于长春市人民大街中段,是一所以游乐、花卉养殖和花卉展览为主的景观式综合性公园。占地面积18.07万m2。园内以人工湖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南区为游乐园,设有各种游乐设施50余种,以供少儿活动游玩。北区为花卉观赏区和花卉生产区。

2.10动植物公园

南关区,门票30元,以动物驯养和展示为主,不仅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动植物观展林园,也是吉林省动植物的科普宣传教育、保护中心和科学研究基地。长春市动植物公园以它的林茂幽静、珍兽观舞、山水辉映的优美景观和悦人的服务,受到了海内外朋友的欢迎。

2.11劳动公园

二道区,免费开放,公园内由一大一小两处人工湖构成主要景观,劳动公园呈南北长的长方形,北侧的小人工湖内有一亭,有形桥、拱桥连到岸上。南侧的人工湖有湖心岛,湖中夏日荷花盛开。北部是游人休闲区;中北部是儿童游乐园,中南部是很大的一个体育运动健身场。

2.12朝阳公园

朝阳区,免费开放,以自然地形见长,地势西高东低,规模不大,但风景优美。坐落于长春市朝阳区万宝街,占地面积57万m2,园内草木葱茏茂密,湖泊溪流相互点缀,相得益彰。特别是叠石假山,曲桥碧水,清幽雅致,颇有江南风韵。

2.13君子兰公园

宽城区,免费开放,以植物配置和为游人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为主。坐落于长春市亚泰大街与台北大街交汇处,占地面积约2万m2。君子兰公园以宽城区建设“北部生态景观城”为契机,经过2年多的努力,打造成集都市休闲、园林小品、绿色景观为一体,颇具特色的长城北部重要的生态景区。

3公园绿地现状统计分析

调研的大型公园绿地总数为13个,其中综合公园9个,占公园总数75%;风景区游览绿地1个,占公园总数8.33%;专类公园1个,占公园总数8.33%;主题公园1个,占公园总数的8.33%。

3.1公园占地面积统计

长春大型公园占地面积大部分在20hm2左右,最小有不到10hm2,最大有200多hm2。从这些数据上来看,长春市比较注重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和满足城市居民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欲望。

3.2门票

3.3植物配置

水和植物几乎是所有公园的主要构成要素,最易吸引城市居民。平地造园,水和植物是最好的表达手法和方式,同时说明城市居民对水体的渴望。但由于东北冬季寒冷,水体冻结、大部分绿色植物在冬季落叶剩下枯枝,严重影响景观效果。部分公园能够利用特有的优势――雪,创造出于温暖地方不同的景观,如长春公园的雪雕、胜利公园的滑冰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的滑雪项目,南湖公园的打冰球运动等都成了弥补冬季植物景观匮乏的缺点。

以传统造园手法为主,植物、水体,自然式,缺乏鲜明的个性、缺乏经典性的景点和构图。像文化广场的中轴线,采用西方古典的造园手法,依然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3.4功能分析

免费开放公园是老年人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节假日和平日里最为热闹的场所。老年人可以在公园里使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可以通过在卵石路上行走起到按摩脚步穴位,可以聚在一起唱革命歌曲。

公园以植物造景为主,公园植物修剪较为一般,只有部分公园能做到精致。这是开放公园的弊端,也是公园管理缺乏资金和人员的缘故。公园的陆地部分,疏朗、视野开阔的空间比较多。说明很多公园还在建设阶段,需要进一步因地制宜地栽植园林树种,满足人们向往自然森林的欲望。公园内有少量存在安全隐患的隐蔽空间,给游客造成不安的感觉。公园内有部分道路缺乏人性化,留有些许地面和新踩踏出的步道。

4结语

长春市是我国确认的第1批森林城市,其城市绿化的延续和发展都很有特色,研究其城市公园的绿地系统不仅对长春市自身的绿化建设,且对于北方其他城市的绿化建设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公园绿地的整体景观由多种因素共同来决定,只有构成整体景观的各个要素都较为合理,并互相协调,才能形成优良的景观整体。从长春市公园绿地景观整体上比较好,互相协调的合理,形成了一个比较高的绿地景观。长春市公园绿地一方面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城市生物提供适宜生境;另一方面能增强城市的景观自然性、促进城市居民与自然生物的和谐共生。

THE END
1.动物园设计素材网站图片免费下载动物园设计 2 合瑞设计 公园设计|主题公园设计|湿地公园设计|动物园设计 30 品牌设计Calvin 公园设计|主题公园设计|湿地公园设计|动物园设计 19 品牌设计Calvin 虎蛟品牌视觉 “新概念”动物园设计 2 金鑫Altin 九层之台 终身代号9527 阳Yiyang GUOSIWEI ...https://www.zcool.com.cn/tag/ZMTc1Nzk2MA==.html
2.《动物园设计规范》CJJ26720171.0.1 为适应现代动物园建设需要,规范动物园设计,满足安全、卫生、环保、防灾、技术、经济等基本要求,保证设计质量,符合动物园使用功能,发挥动物园易地保护、科普教育、科学研究、休闲观赏的功能,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动物园设计。 https://www.lanfanglian.com/gfxq/180
3.动物园设计案例本合集精选了来自全球有代表性的动物园设计案例。既有熊猫馆、狮子园、长颈鹿馆这样的单项动物展馆,也有综合性的动物园,我们还搜集了动物医院的案例,为设计师提供参考案例,为动物园建设方提供在动物园设计上专业的设计师。 公共、办公建筑 分享关注 5张 http://www.capablist.com/ubc/3535463
4.《图解动物园设计》(张恩权)简介书评在线阅读图解动物园设计 作者:张恩权,李晓阳著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61.00 定价 ¥68.0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当当自营 商品详情 开本:16开...http://product.dangdang.com/23655959.html
5.动物园设计比较人性化,参观游玩休息区都安动物园设计比较人性化,参观游玩休息区都安排的比较合理,就是停车太难啦!!!希望能解决一下! 那天去的时候天很热,突然又变天了,最终也没下起来,倒是凉风很舒服。 熊猫馆人多多,倒是熊猫没出来,可能是天太热了。 查看全部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https://m.dianping.com/review/727044564
6.动物园设计图素材动物园设计图图片元素觅元素是设计素材的免费下载网站,提供动物园设计图素材,动物园设计图图片,动物园设计图免抠素材设计元素,动物园设计图png图片透明背景等素材免费下载。https://www.51yuansu.com/tsearch/dongwuyuanshejitu.html
7.上海动物园LOGO图片含义/演变/变迁及品牌介绍绿色 正负形 大象 书法艺术 动物特征 上海动物园 sys 更新于2015/01/01 (以上数据来自于互联网,颜色数据为系统自动提取,如有遗漏或错误请登录后编辑修正) 更多娱乐/文化LOGO推荐 收集 迪士尼频道新LOGO设计 #02157C#21AFF7 知名音乐平台 Napster 更换新LOGO设计 ...http://logoqs.techuangyi.com/show/1116
8.无锡动物园logo设计欣赏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标志设计欣赏 珠海城市标志设计欣赏 设计说明已有2745人围观 无锡动物园位于无锡市锡山南麓,无锡锡惠公园内,始建于1956年。2010年迁至钱荣路99号,儿童节期间试开放,当天新动物园接待游客超过15000人。 熊经济实惠的企业商标设计只需¥388元,送名片设计!您可能还喜欢 ...http://m.logozhan.com/17826.html
1.杭州动物园再设计:沉浸式体验的无障碍空间优设网来自蚂蚁线下体验设计团队的设计师们,利用专业所长和无障碍相关的经验,参与了由杭州市无障碍办牵头,蚂蚁集团、蚂蚁公益基金会联合杭州动物园共同打造的“杭州无障碍动物园项目”。 杭州动物园成立于1958年,是一座集野生动物保护、科研、科普、教育和游览于一体的山林式动物园,承载了杭州几代市民的美好回忆,年均接待游客...https://www.uisdc.com/hangzhou-zoo-2023
2.图解动物园设计图解动物园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https://mbook.chazidian.com/book37621/
3.图解动物园设计(第2版)(豆瓣)《图解动物园设计》于2015年出版后,受到动物园工作者、动物园爱好者,和参与动物园项目的设计人员的欢迎。在与读着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也不断收到读着的反馈意见,这些意见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近几年,动物园设计建设领域发展迅速,应当结合国外动物园的发展现状对原有内容进行修订、补充;2、随着对圈养动物福利认识的提...https://book.douban.com/isbn/978-7-112-24377-8/
4.动物园设计主题标语(精选65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标语了吧,标语的作用是便于“造势”,形成一种氛围,也容易起到“安民告示”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标语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动物园设计主题标语(精选65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动物园设计主题标语1 ...https://www.ruiwen.com/biaoyu/5813213.html
5.动物园设计规范标准编制武汉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2020年9月经武汉市委、市政府批准,整合武汉地产集团、商务区集团、武汉建工集团、武汉园发公司、市工程咨询部、武汉二零四九集团、武汉市都市产业集团七家企业,组建成立的城市建设龙头企业。https://www.whucg.cn/preparation-of-standards/12957.html
6.动物园规划设计新思考(精选八篇)动物园规划设计新思考 篇1 关键词:乡镇,村级,动物防疫,问题,对策 1 前言 村级动物防疫体系是四级动物防疫体系最基础的部位, 村级动物防疫员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 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工作质量好否决定整个动物卫生安全及畜牧业发展成效。如何真正建立一支合格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 形成有效...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37k7z18.html
7.图解动物园设计epubpdfmobitxt电子书下载2024国内的动物园设计一直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没有可统一借鉴的参考用书。《图解动物园设计》是动物园和设计者之间的一座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或桥梁,也是基于动物园同行多年来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所思,所想而渐行笔端,采用图解和文字的结合,以期采用此种更加直观有效地方式实现沟通。《图解动物园设计》共分为十章,主要内容包括...https://book.tinynews.org/books/11656298
8.“全国一流”,武汉动物园改造更新设计解读▽武汉动物园整体鸟瞰效果图 ▽武汉动物园整体鸟瞰实景图 我们将武汉动物园设计成为城市居民与大自然之间的纽带、湿地湖畔边的动物家园,一个有内涵、有故事、有趣味、有地域特色、有技术的动物园。 1.重新打造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此次动物园改造设计摒弃传统食性分区,采用栖息地分区,展示动物的自然家园。设计转换视角,从...https://bbs.co188.com/thread-10468534-1-1.html
9.动物园规划设计方案.pptx动物园规划设计方案目录CONTENTS项目背景与目标规划设计理念与原则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设计动物展示与科普教育设施规划绿化景观与生态环境营造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规划项目实施计划与管理策略总结与展望01项目背景与目标CHAPTER当前动物园的动物展示方式主要以笼养和圈养为主,缺乏自然环境和行为展示,导致游客体验不佳。动物展示方式...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5298154.html
10.4个步骤设计出在动物园的恐龙展景盛龙翔假设你被要求为你当地的动物园或其它地方的动物园设计一个“带恐龙主题的展览”,你要怎么开始一步一步的实现这个目标呢?让我们假设“你”是动物园的管理者或经营者,你可能会采取的步骤是什么。与任何工程问题一样,你需要了解的第一件事就是“游客的需求”。这种需求是由标准和约束组成的。 https://www.idinosaurx.cn/how-to-design-dinosaur-zoo-exhibits-in-4-steps/
11.动物园标志设计本文介绍“动物园标志设计”,旨在帮助大家更好了解动物园标志设计和学到相应知识,并且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愿对您有用。 本文将围绕动物园标志设计展开探讨。动物园标志作为一个重要的视觉传达元素,在表达动物园特色和品牌形象的同时,还承载着教育、保护和娱乐的使命。文章将从标志的设计原则、符号的选择和色彩运用等...http://www.sz4a.cn/news/20240210135945.html
12.最新动物园设计规范.docx最新动物园设计规范.docx 63页内容提供方:138***0771 大小:1.44 MB 字数:约2.94万字 发布时间:2021-08-12发布于天津 浏览人气:68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最新动物园设计规范.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812/7143016000003160.shtm
13.动物园导视设计动物园的导视设计对游客观赏体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导视的布局、文案内容、色彩运用和创意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优化设计的建议,以帮助游客更好地体验动物园的美妙景色。 一、导视的布局 导视的布局应该遵循游客的视觉习惯,能够快速、准确地引导游客到达目的地。因此,在设计导视布局时,应根据园区的地形特点...http://www.szarts.com/news/20230531042334.html
14.疯狂动物园游戏中有哪些独特的动物园景观设计?疯狂动物园,一款以模拟真实动物园为背景的策略养成类游戏,其丰富的动物种类、精美的画面以及别具一格的游戏玩法吸引了无数玩家。其中,独特的动物园景观设计无疑是这款游戏的一大亮点。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解析疯狂动物园中的动物园景观设计。 一、丰富的动物种类 ...https://www.sousou.com/wd/219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