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街位于苏州市西北,东连阊门,西接虎丘,全长3600米。因此被称作“七里山塘”,自古便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被誉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
.
山塘街始建于公元825年,当时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疏通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同时在山塘河北修建堤岸道路,称为“山塘街”,河、街长约七里,故称“七里山塘”,也叫“白公堤”。
山塘街呈河陆并行的格局,建筑精致典雅、粉墙黛瓦、体量协调、疏朗有致,是苏州古城风貌精华之所在。在明清时期是苏州的金粉地、闹市区。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到七里山塘曾御笔书写“山塘寻胜”,如今御碑亭仍然保存完好。乾隆帝对七里山塘情有独宠,回京后在颐和园后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样修建了苏州街。
山塘街在明清时期是一个商贸重地,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的发展,苏州逐渐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堪称彼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而山塘作为沟通苏州城与京杭运河的要道,也由此成为苏州最繁盛的商贸重地,被誉为“神州第一街”。乾隆年间画家徐扬的《盛世滋生图》生动再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市面。此图重点描绘了一城、一村、一镇、一街。其中的一街就是山塘街。
山塘街重现了当年山塘的繁盛,店肆林立、会馆齐聚。既有苏州老字号采芝斋、五芳斋、乾生元等小吃店;也有吴韵茶庄、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紫檀木雕、石雕、刺绣等特色商铺。山塘河上横跨7座古桥,其中以通贵桥(又名瑞云桥)最为著名,为单孔拱形环洞石级桥,扁砌青砖压条石栏杆,跨径7.2米,宽2.3米,长19米,宛如弯月,被多部影视剧收录取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