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学(全集)WORD

1.“舆人”即制造车辆的人、抬轿子的人,都是下等人干的事。

2.“舆人”的议论成为“舆人之论”,“舆论”就是“舆人之论”缩写。

3.舆人之论含义:指的主要是下层百姓的议论。这种舆论代表的是被统治阶层的意见,并没有将统治阶层包括进去。

4.早于舆论又和舆论相近的词是“舆诵”,意为众人的议论。据《词源》记载,舆论一词在我国史籍中出现较早,可以追溯到《三国志》和《梁

书》,它当时泛指众人的看法。

5.英国的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在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一书,最早使用了“舆论”(publicopinion——公众意见)一词。舆论是人们在讨论中带有决议性质的一致意见,发挥劝说和劝阻的作用,就是强压给他人的建议,说话时应“更注意人们的公众情绪与舆论。”

6.卢梭,1762年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进一步强调舆论重要性。

中西方舆论概念产生有所差别:中国的舆论概念形成是一种语言的延伸、转化过程,西方舆论概念形成是一种政治理念的深化过程。虽有不同,但舆论总归是人们对一些事件的言论或议论,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舆论理解为:公众对某一事件所表达的大体一致的意见。

7.舆论学内涵:是研究舆论特征、结构、形成、功能、控制和应用方法的学科。

8.一直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专著。1899年,法国社会学家埃尔·德·塔尔德写出的《社会舆论与公众》一书,成为人类社会科学史上第一部关于舆论研究的专门书籍。1922年,美国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出版的《舆论学》,较为完整地揭示了舆论规律,并总结了舆论法则支配新闻报道的大量实际经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本具有学说体系的舆论学著作。

10.马克思曾有过“驴子”与“麻袋”的比喻,他认为报刊和舆论的关系是:报刊代表舆论,反映舆论。

11.工具说:把新闻业看作社会舆论的工具。

12.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新闻媒介是舆论传播的载体和放大器。(2)新闻是舆论形成的基础和依据。(3).舆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内容。(4).新闻可以引导舆论。一是通过信息流;二是通过直接或者间接发表意见。

第二节传统社会时期的舆论

一、原始时代的舆论

1.原始社会的人类以自然方式表达共同意见,成为最初的舆论。

当先民形成社会关系,原始舆论才能出现。

人的社会化是原始舆论产生的前提。

原始人类的合群性,构成舆论的人际环境。

最早的舆论形态——传说。

舆论形态——指舆论行为的群体方式。

“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传说都是流传下来的最早的舆论。

除此之外,还有歌谣、民谣。如:中国流传

下来的最古老的民歌——《康衢谣》

2.这时期的舆论的功能主要是:1.协调劳动、协调生活2.决策功能

3.选拔氏族首领的依据

二、奴隶制社会的舆论

特点:1.阶级舆论的出现

奴隶主阶级舆论的中心内容是忠君、天命和贵贱有序的等级思想。

舆论反抗是阶级社会中人们最基本的斗争形式。

2.调和阶级矛盾的主要舆论形态——游说

游说:以口头劝说方式到处推销意见。这种方式构成了奴隶制社会舆论的主要特征。

三、封建社会的舆论

特点:1.产生城镇舆论2.结社和舆论多元化的萌芽

这一时期出现了“舆论”一词。

这一时期的舆论活动:禁锢与文字狱;东汉末年的清议;魏晋时期的清谈与玄学;明东林党的聚议;明清时代的民本思想;历代的谏官和谏臣。

四、近代社会的舆论

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言论自由是舆论形成的政治保障,也是社会舆论最终形成的充分保证;报纸反映舆论;提出新闻控制思想,主张自由是相对的;舆论控制。资产阶级革命派:把报纸视为制造革命舆论,进行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无产阶级派:在新闻舆论引导中增强党性;在人民当中实行舆论不一律,对反革命实行舆论一律;重视舆论导向、舆论调查。思考题

1.舆论演变和社会变革有哪些关系?

2.在封建社会为什么会出现舆论多元化的现象?

第二章解析舆论——舆论的三要素

社会知觉:

1.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刘建明)

对某一具体对象发出的意见:

2.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近期发生的、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喻国明)

公共意见:

3.舆论是多数人对某一种事件有效的公共意见。(储玉坤)

舆论一般意义+导向:

4.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综合,具有相对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陈力丹)

上述地定义虽出发点不同,但都涉及到了这几个词“人”、“意见”(影响)、“问题”(现象、事件等)。

5.构成舆论的三大要素:

舆论的主体——公众

舆论的存在形式(主体对客体的判断)——意见

舆论的客体——问题

第一节舆论的客体

一、舆论客体内涵:舆论要针对的客观事物。这些客体可以是某个特定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也可以是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

二、舆论客体的特点

(一)公共性

在社会学中,社会中的问题分成三类:一是私人性问题(占97%)二是专业性问题(占

THE END
1.公共领域名词解释公共领域:定义特点与现代社会影响力解析...二、公共领域的历史演变 公共领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城邦政治,那时的公民大会和辩论广场就是公共讨论的场所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共领域形成于17世纪至18世纪的欧洲,随着印刷术的普及、咖啡馆文化的兴起以及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介的发展,公众开始有了更多获取信息与表达意见的渠道,公共讨论逐渐从贵族沙龙走向更广...http://www.09wl.com/2024/11/6658b.html
1.目标受众:我寻找完美契合的秘诀[+5个营销活动示例]本质上,您可以通过寻找目标受众来描述您的目标市场。如果目标市场是“25-35 岁的营销人员”,那么目标受众就是“居住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 25-35 岁的营销人员”。 目标受众类型 当我们谈论目标受众类型时,我们谈论的是更多方法来定义您要为谁创建广告系列。您可以将受众群体分组或使用以下类别进一步定义它们: ...https://www.mtwanmei.com/index/news-detail-1625.html
2.社会公众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过程中,宏观经济调控是维护经济稳定、促进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它涉及到对整个经济体系的整体管理和调整,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如高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等。然而,这一过程往往涉及到复杂的决策和多方利益关系,因此社会公众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参与和影响也成为了研究的一个热点。 https://www.kzzrptof.cn/nv-sheng-fen-zu/486072.html
3.观点教授/研究从企业制度群体结构角度看,B类企业是一种全球认可、具有广泛价值创造力的企业制度选择。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是不可或缺的要素。着眼中国经济的未来,应对未富先老和技术创新的挑战,大力培育B类企业,优化“A类+B类+C类”的企业制度群体结构,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升中国企业的全球竞...https://www.ckgsb.edu.cn/faculty/article/detail/157/5705
4.青海省人才人事政策“百问百答”答:2019年之后考试取得省级(二级建造师、审计、统计、高级经济师、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技术)资格电子证书查询验证:考生可通过“青海省人事考试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在“成绩查询”栏目中进行“电子证书验证”。 第八章 人才交流服务政策 1.求职者到青海省人才交流中心应聘求职,有哪些求职方式? https://www.xntv.tv/xw/164695
5.知识产权竞赛试题及答案参考6、请问按照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有哪三种形式? 答: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 7、请问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应当具备哪“三性”条件? 答: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8、请问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应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交哪几种文件? https://m.oh100.com/kaoshi/peixun/403918.html
6.包头市科锐微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各向同性稀土粘接磁粉及其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相关规划要求,项目选址合理;采用了先进、经济、可靠的“三废”治理措施,各项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到最低限度;所采用技术、设备、资源能源利用、原材料、污染物产生指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环境风险在可接受的程度;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得到大多数公众的...http://www.btxjxt.com/news/2.html
7.西财学子传承非遗文化,助力城市转型——以自贡井盐文化为例继续在公众号平台上发布推送,对实践过程进行纪实报道、助力井盐文化的宣传发扬。 (6)撰写结项报告 根据以上环节分析整理的内容,撰写结项报告书,征求指导老师意见,再次完善结项报告,完成终稿。 四、前期文献考察 摘要:自贡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因盐而兴盛,享有“千年盐都”美誉,其孕育的井盐文化以盐为中心,辐射...http://openwhy.cn/projects/1035402581685362688
8.学校读书类活动策划书(精选18篇)二、活动目标 1.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 2.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https://yjbys.com/cehuashu/2871938.html
9.货币银行学简答论述题(3)时间的推移使得官方比价与市场比价之间出现差异,假定出现官定比价低于市场比价的情况,公众将使用劣币按照官定比价从官方兑换良币,并在市场上按照市场比价交换成劣币,并将这一行为持续下去,最终,导致良币被收藏或熔化,退出流通,流通中仅存在劣币。 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由于信用货币没有实际价值,仅有名义价值,...https://www.unjs.com/zuixinxiaoxi/ziliao/20170720000008_1398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