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行政管理学(补)期末复习资料
考试形式:机考,90分钟
考试题型,全部客观题
单项选择题,1个1分,共25个25分
多项选择题,1个2分,共15个30分
判断正误题,1个3分,共10个30分
案例分析题,1个,共15分`
注:考试时选项序号会变化,请务必记住选项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B)上A《尚书》B《史记》C《礼记》D《左传》2X理论时期是指()A
A科学管理时期B行为科学时期C新公共行政学时期D新公共管理时期
3从工厂具体观管理研究过程中抽象出一些管理的普遍性原则,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CA法约尔B梅奥C泰勒D威尔逊
4(B)通过霍桑试验,提出“社会人假设”,弥补了科学管理学派“经济人假设”的不足A巴纳德B梅奥C西蒙D沃尔多
5.我国第一部行政学著作是()A
A《行政学的理论与实际》B《论译书》C《行政学原理》D《行政学》6.公共行政环境的()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A
A特殊性B复杂性C不稳定性D约束性
7.融合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B)
A信息社会B农业社会C原始社会D工业社会
8.美国哈拂大学教授()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C
A德鲁克B里格斯C高斯D古立克
9.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A政府职能B行政监督C行政决策D行政体制
10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D
A行政权力的划分B公共组织设置C政府系统的各级各类政府部门职权的配置D上述三者,即ABC
11.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A
A自由资本主义时期B前资本主义时期
C当代资本主义时期D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2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AA英国B美国C日本D加拿大
13.回归后的香港行政区和澳门行政区属于()的行政区C
A现代型B传统型C特殊型D发展型
14构成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是(),它是公共组织机构的支撑点和联络点AA行政职位B职能目标C行政职权D行政人员
15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DA聘任制B委任制C考任制D选任制
A决策权力B归属权C合法权力D奖惩权力
17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D
A瓦特B史坦因C马克思D亚里士多德
18.发表了公共行政学的开山之作《行政之研究》的是()A
A威尔逊B韦伯C泰勒D古德诺
19著名的POSDCORB即七项管理职能的提出者是(A)A古立克B法约尔C泰勒D韦伯20公共行政学作为一个有体系的学科,形成于()B
A19世纪末B20世纪20年代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D18世纪中叶
21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的是()A
A法约尔B梅奥C泰勒D威尔逊
22.里格斯认为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期间的一种公共行政模式是()D
A分散型B融合型C衍射型D棱柱型
23.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上C
A公平性B平等性C非赢利性D普遍性
24.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C
A前资本主义时期B自由资本主义时期C垄断资本主义时期D当代资本主义时期25.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演变而来的A
A稳定性B继承性C政治性D系统性
26.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B)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
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A英国B美国C巴西D埃及
27.由立法机关或其他任免机关经过考察而直接任命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是()A
A委任制B考任制C选任制D聘任制
28公共行政首要特点是它的()C
A政治性B民主性C公共性D法制性
29.1926年怀特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大学公共行政学教科书:()B
A、《行政学》B《行政学导论》C《行政学原理》D《政治与行政》30以提出有限理性的观点对公共行政做成巨大贡献的是()C
A巴纳德B梅奥C西蒙D沃尔多
31(B)力图摒弃传统行政的权威主义和以效率为中心的取向,而试图建立以公平为中心的民主行政
A新公共管理时期B新公共行政学时期C新公共服务时期D行为科学时期32我国最早提出学习行政学的是(C),他于1876年在《论译书》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A孙中山B康有为C梁启超D张金鉴
33.衍射型的公共行政模式存在于(A)A工业社会B原始社会C农业社会D信息社会
34.中央一些部委和一些省市公开招考司(局厅)级和处级领导者的制度属于()C
A选任制B委任制C考任制D聘任制
35.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D
A公平性B高效性C民主性D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36科学管理时期的公共行政理论是以(A)为中心的理论
A效率B管理C行政D公平
37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A)A马克斯·韦伯B泰勒C法约尔D梅奥
38.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B)A奥地利B瑞士C瑞典D芬兰
39.职位分类最早产生与19世纪的(B)国,后被许多国家所效仿
A中B美C英D法
40.(D)沟通不宜采用命令或指示的沟通形式,而只能通过协商合作的办法
A上行B网上C下行D平行
41.事中监督是指对监督对象在执行法律或实施决策计划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的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