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众号拉新吸粉,我的一些思考:
“拉新”是公众号运营的基础
但有一点我们要明白:公众号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运营侧重点,拉新不会永远处于首要位置。
拉新的关键阶段在公众号运营的初期。
然而,对于资金、资源、人脉有限的个人及中小企业来说,公众号从零开始吸粉将会更加艰难。如何才能在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的条件下,快速、有效地进行公众号拉新呢
就我个人的一些运营经验,给大家提五点小小的建议:
一、让原创功能成为公众号吸粉的利器
乍一看,这个功能跟吸粉毫无关系,但只要稍加利用,就能成为拉新强有力的工具。
那具体需要哪些开通条件关于开通原创功能需要达到的条件,下面我总结了5点:
1、一定的运营时长
2、保持高活跃度
就是说,公众号更新推送的频率要有保证。
如果没办法每天都更新,可以保持短间隔更新(如每隔2、3天更新一次)。
5、无抄袭史
如果你都按照上面的几点去做,一般一两个月就能获得原创邀请。
现在,关键问题来了:如何让原创功能变成公众号吸粉利器
让原创功能化作利器并没有那么复杂,持续创作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就是最好的方式。
二、紧抓自媒体和社群,做好内容分发与传播
自媒体和社群是两大不可多得的内容分发平台,它们巨大的兼容性,让各式各样的内容得到展示和传播。
那如何更加快速、有效地做好自媒体平台内容发布以及社群内部运营
1、自媒体平台投稿
做新媒体这么久以来,我使用过或者接触到的一些非常不错的投稿平台,既有综合性的,也有垂直的。我们要学会总结每一个平台的特性,了解它的投稿规则,会让投稿更加顺利:
1)今日头条
特点:
需注册头条号;
采用推荐制,支持原创功能;
投稿难度:
容易,只要不涉及敏感词,基本能被审核通过,审核速度快。
被推荐几率:
2)百度百家
需注册百家号;
如果投稿的内容足够优质,将会在百度新闻的网页版、移动端呈现,并被百度搜索和百度其他产品线收录;
容易,基本能被审核通过,审核速度快。
较小。
3)一点资讯
需注册一点号;
4)搜狐公众平台
需注册搜狐公众平台号;
容易,基本能被审核通过,审核速度较快。
5)简书
需注册;
6)知乎
7)界面新闻
需注册成为会员;
采用推荐制;
平台流量较;
8)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需注册成为作者;
采用审核制,比较人性化的审核制度,审核比较快,不通过时会给出理由或者修改意见,修改后可以再次申请审核;
另外,可以被邀请成为专栏作者。
9)数英网
采用认证作者制度。
10)梅花网
2、社群推广
但你需要找到一些合适的社群。
如何找呢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豆瓣、知乎等社交平台进行检索。
三、找公众号进行互推,巧借“他山之石”
2、公众号定位必须相符
3、相同的公众号类型
这里的类型特指订阅号或者服务号。
两个互推的公众号最好同为订阅号或同为服务号,这样可以保持较为一致的互推频率。因为,订阅号和服务号的可推送次数存在较大的差别,订阅号每天都可以推送一次,而服务号只能每个月推送四次。
比如,是一个订阅号和一个服务号进行互推,服务号固定每周三推送,订阅号每天推送。那么互推的频率只能每周一次,并且固定在周三,对于订阅号来说,非常不灵活。
总之,必须找准你的小伙伴,以后才能一起好好的玩耍。
如果你想要让吸粉来的更加直接快速,做活动将是绝佳的选择。
线上线下品牌商们时不时会弄个打折促销、免费体验、买x送x、限时秒杀活动,尽然都是些老套路,却完全不妨碍一批又一批的新老顾客们奔着优惠蜂拥而至,疯狂抢购、大买特买,创造一波又一波的销量奇迹,这就是活动的魅力。
我们的目的是拉新,只要能把公众号信息展露出来(如二维码、公众号ID、名称、链接等),任何形式的活动都是可行的。
我们先来总结一下都有哪些具体的活动类型。
1、常见的活动类型
1)线上
2)线下
主要有:培训、沙龙、地推、现场直播、免费体验、节日营销、促销、公益、周年庆、发布会、赞助、主题活动、晚会、展览会等。
为了进一步了解活动之于公众号拉新的帮助,我用2个实例加以说明:
例1:利用活动吸粉的典型,不得不提新世相策划的“逃离北上广”活动(因为都太熟悉,这里就不展开阐述了)。
但无论多大或多小的活动,只要能顺应需求,引起受众的共鸣,让参与者觉得有价值,就有吸粉的可能。
这些活动预算很低甚至不需要任何成本,运营人员自己就可以完成整个活动的策划和执行,流程少,见效快,非常适合时不时来一次。
那应该如何去策划一场好的吸粉活动呢
2、活动策划的小技巧
活动策划的流程大都相同或者相似的,它包括:
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内外部分析和目标的初步确立;
中期策划阶段,主要是创意的凝练和文案的撰写;
实际执行阶段,做好活动上线前的预热以及上线后的引导追踪工作;
跟踪复盘阶段,活动全部结束时,要做总结复盘以及后续报道。
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活动策划流程图
知道一般的策划流程后,有哪些技巧是可以学习的呢
1)明确“拉新”这个目标,并把目标量化。
如果在一个活动中同时确立多个目标,比如既拉新又促活还得提高转化,会让主题、文案找不到侧重点,影响后期的宣传,也会分散有限的活动资源,无法集中所有力量为一个目标服务。
因此,明确好“拉新”这个目标很重要。
这样就可以为接下来的活动预算、奖品设置、文案创作提供具体化的参考。
借用一下我以前写过的例子:
拉新目标量化后
这就是制定量化拉新目标的好处,它让活动的策划有迹可循,让活动的执行更加顺利,让活动资源的利用更加精准。
2)迎合你的活动对象,设置充满吸引力的奖品。
这一步非常关键,奖品设置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成败。
因为受众在浏览你的活动信息时,他们首先会习惯性把目光落向奖品一栏,通过快速扫描判断奖品的价值。他们对奖品满意时,才会去了解具体的内容和参与条件。
为了让活动奖品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在设置时,一定要明确你的目标活动对象,并了解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带有何种典型属性,适合这类受众的东西都有哪些
你甚至可以直接做个调查搞清楚受众的本质,再结合自身的情况,制定最佳的奖品方案。
3、尽量让活动环节简单易操作
不要小看这点,繁杂的活动步骤首先会吓跑一些怕麻烦的人,他们在看到这个活动的时候就选择了放弃。
过于复杂的活动,还可能妨碍受众的理解,导致有些人看不懂玩法;后面那些没完没了的操作,还会逐渐磨灭相当一部分参与对象的耐心,在活动中途跑掉;而那些需要用到网络操作的活动,若跳转的页面过多,很容易导致无法跳转或者打开过慢,让参与者失去等待的耐心而放弃活动。
而且,易上手的活动更利于传播。
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借助活动增粉,并不一定要亲自策划并执行,现在很多活动都采用合作共赢的方式,由一家或多家主办,其他协办。
接下来是吸粉的另一技巧,追热点。
五、紧跟潮流,解锁正确的追热点姿势
有人存在的地方,就会有热点的出现和传播,并伴随着互联网媒介的力量渗透到角角落落。不管是新媒体人还是传统的媒体人,确确实实都感受到热点所带来的巨大爆发力吧。
每当热点爆发时,除去为争“头啖汤”而大打鸡血的企业媒体人,还有一大波围观群众,他们大致分为两派:
一类只对热点事件本身感兴趣;另一类除事件本身外,还特别热衷于围观企业媒体人的“热点借势”大战,跑到各大官博官微凑热闹,甚至模仿某些品牌惯用的借势风格,自创段子。
1、公众号追热点有什么好处
让公众号带上热点的标签,强势而又自然地进入话题当中,吸引那批除了凑热闹更想看企业媒体人反应的围观者,当借势内容正好戳中这群数量庞大的受众时,就会产生强大的连锁反应:
这样一来,二次甚至多次传播就形成。
也许你会说,就算涨了,多数都不是想要的精准目标用户,最后只会面临大量掉粉的窘境,但总有留下来的部分是你真正需要的。
一个号,如果连基本的“人”都不足,就很难有大的进步。
最后,及时掌握最新的资讯热点,对运营人员自身以及整个产品运作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如果欠缺挖掘、处理、分析最新资讯的意识和能力,是无法带着公众号更好的向前发展。
好的热点借势,可以达到显著的拉新效果,怎样做好热点借势又是另外一个关键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是让我们先理清楚都有哪些具体的热点,以便对症下药,各个击破。
2、热点的3大类别
我习惯根据热点形成以及传播的情况来划分,把它分成3大类别,包括可预知的热点、不可预知的热点以及兼有可预测和不可预测性的热点。
1)可预知的热点
这样的热点大多数会在每年循环发生,最明显的就是各大节假日,以及大型的电商购物节。
比如,春节、3.8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618京东购物节、洋码头黑色星期五、天猫“双十一”等,都属于可预知的热点。
2)不可预知的热点
3)兼有可预测和不可预测性的热点
它的可预测性表现在:
b、315是消费者日,按照惯例,会举行一场晚会,曝光一些违规的企业或品牌,大体的内容和流程可以确定。
但是,到底哪些品牌会遭到曝光,原因又是什么我们无法提前知道,具有不确定性。而正是这不可预测的因素,让315这个热点达到最高潮,成为议论的焦点。
包括苹果发布会等大型的新品展会,都是既可预知又带有很强的不确定因素的热点。
那这些热点该如何借势呢
3、热点正确的解借势方式
我个人也算是追热点方面的老司机,参与过不少热点借势,分析总结过许多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在此,我列举一些借势的小建议:
1)时效性第一,把握住最佳时机,特别是对于突发性热点;
3)处理好热点与自己的公众号品牌、内容定位的关系;
4)理性追热点,不要什么热点都追,切忌盲目。
当然,自制热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能够成功的少之又少,它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但只要你能持续地尝试下去,总有成功的一天。
9妹专栏
精彩栏目
编辑器和公众号配图
一键分发
管理中心
账号中心
个人中心
咨询客服
云端账号管理
本地账号管理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其不同点在于新媒体是不断产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