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氏画家首善汤贻汾,其妻董婉贞及三子一女均喜书擅画,尽入《历代画史绘传》。长子汤绶名以墨梅、山水见长;次子汤懋名擅写生,花卉蔬果俱佳;三女汤嘉名精于白描人物、花卉;四子汤禄名工仕女擅花卉。他们均为当时名家,学之者甚众,形成了汤氏流派。
到清末民国时期,汤贻汾的曾孙辈画家汤世澍、汤涤依旧声名远噪。
1.
>>>汤贻汾<<<
引
汤氏祖宗汤迪,官常州卫指挥佥事。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汤大奎正在台湾担任凤山县令,其子汤荀业也在身边。台湾林爽文起义攻打凤山县,汤氏父子两人在守城时遇难。母亲杨氏悲痛不已,将以前和夫君的吟诗唱和之稿付之一炬。
乾隆六十年,汤贻(yí)汾(汤荀业之子)世袭官爵“云骑尉”,历任苏、粤、赣、浙等省守备、都同、参将。
汤贻汾:1778生于常州青果巷,字若仪,号雨生,琴隐道人,晚号粥翁。在常州画派中,是继恽寿平之后的又一位诗书画三绝的大家。
↑汤贻汾故居(汤家九房祖宅,位于青果巷)
被列为常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汤贻汾精骑射,娴韬略。做武官后,有人评价他“弓马娴熟,谙练营伍”,“才技娴明,营务勤慎”,也有人评价他“儒雅廉峻,盗贼闻风帖弭”。
鸦片战争中,英军围困南京,汤贻汾积极参与守御。太平军攻破南京后,七十六岁高龄的他召集乡勇进行抵抗,见回天无力,从容写下一首绝命词:“死生轻一瞬,忠义重千秋。骨肉非甘弃,儿孙好自谋。故乡魂可到,绝笔泪难收。藳(gǎo)葬毋予恸,平生积罪尤。”,之后投池殉国,被清廷赐谥“忠愍(mǐn)”。
挽联云:“三世黄封,一家碧血”,“孤忠祖父子,三绝画书诗。”
夏丏尊对汤贻汾一生的建树与气节予以高度评价:"诗书画,三绝重当时;大节凛然千古在,虚名犹恐世人知。"
谢伯子绘《汤贻汾画像》
清画家闻人多在乾隆前,自道光后,卓然名家者,惟汤贻汾、戴熙二人。
——《清史稿》
汤贻汾工诗文,书画宗董其昌,承继“娄东派”传统,后来发展为淡墨干笔皴擦法,枯中见润,自创一格,境界平实;点染花卉,闲谈超脱。代表作品有《姑射停云图卷》、《秋坪闲话图轴》、《隐琴图轴》,均藏于故宫博物院。
汤贻汾《秋坪闲话图》
秦祖咏在《桐阴论画》中,评价汤贻汾的画作为“逸品”,他说:
“汤雨生贻汾,思致疎秀,老笔纷披,脱尽时史习气。画梅极有神韵,(diǎn)染花卉简淡超脱,笔无滞机。山水所嫌,境界细碎,无浑沦古厚之气。间写苍松古柏,纵横恣肆,墨气淋漓,颇能入古。”
汤贻汾的绘画有两大妙处,一在得物之神似,二在风格、笔墨皆疏朗不凝滞。
汤贻汾1849年作山水、花卉集锦册页
汤贻汾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与董婉贞成婚,婚后汤氏历官“粤东、山右、浙江”各地聚少离多,但夫妻二人感情甚好,据传董琬贞曾在岭南画《梅花》,并上题《卜算子》词寄托相思之情。
汤贻汾与董婉贞合作扇面
2.
>>>汤禄名<<<
汤禄名(1804年-1874年),字乐民,汤贻汾第四子,官至两淮盐判。他是一位擅长仕女兼工花卉、蔬果的画家。
汤禄名梅竹仕女图扇页(故宫博物院藏)
值得一提的是汤禄名学恽寿平、马元驭并非一味模仿,而是吸收部分,能变化出新。他的大写意画则以没骨写生为基础,演化了没骨之法,成为汤氏画家中花卉创作上最有新意的一位。
汤禄名蔬菜图扇叶
在《故宫日历·2019》中的“蔬鲜丰盈”主题中展示。
3.
>>>汤世澍<<<
汤世澍(1831年-1920年),字润之,号春雨楼主人,晚号修叟,国子监生,汤贻汾的曾孙。
↑汤润之故居(汤家八房祖宅)
位于常州的前后北岸文化街区76号
有专家评曰:"汤世澍最大特点是他的花卉画法全法恽格(南田),但用色比其艳丽,然艳丽却不媚俗,这是他的最大成功处,也是他与恽格的不同处。他将数百年来,民间仿恽格没骨花卉的艳俗风气进行了雅化,成为晚清常州画派中没骨花卉的代表人物。”
汤世澍《花卉》曾在木一堂美术馆展出
汤世澍在晚清时极享盛名,在《毗陵画征录》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光绪甲午春清慈禧太后万寿,皖抚沈伸夏中丞以君所绘百花屏九帧进呈祝瑕,极邀睿赏,自是声名愈盛,远近之士,挟币乞画者纷至沓来,缣素日积。”可见汤世澍的画借助于慈禧的赞誉而名声更大,这是对常州画派、汤氏家族书画的再次鸣响。
汤世澍花卉团扇
4.
>>>汤涤<<<
汤涤(1878年-1948年),字定之,为汤贻汾之曾孙,禄名嫡孙,故又号乐孙,别署琴隐后人。因仰慕石涛(大涤子),故而更名为汤涤。自小受家庭影响而工书擅画,民国初年应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书画研究会导师、北平艺专教授,门人甚多,誉满京华。
汤涤性豪爽,喜交游。中年长居北京,与萧逊、王云同是民国年间北京画坛的重要画家。1933年春定居上海,京剧名家梅兰芳、程砚秋曾从其学画。
汤涤作品:左右是《隶书对联》,中间是《苍松》
曾在木一堂美术馆展出
平时作画极速,巨幅之作,一气呵成,正所谓胸有丘壑,意在笔先,静极而动,岂不快哉。
汤涤书法功力颇深,其书将唐人小行书的风貌和明人尺牍的韵致相结合。能以书入画,善画墨松、墨梅、墨竹等,用笔古雅。
汤涤画作
纵观汤氏家族历史,人才辈出。
在书画上更是代代传承,新意迭出,形成了“常州画派”中以诗、书、画传家,而且是一代胜似一代的少有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