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100题民族团结

答:召开了3次,第一次于2010年5月17日至19日召开,第二次于2014年5月28日至29日召开,第三次于2020年9月25日至26日召开。

2、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于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召开?

答:2020年9月25日至9月26日在北京召开。

答:自2021年2月5日通过并公布,于2021年3月1日起立法并实施。

答:中央民族工作会议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

5、为什么说“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答: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6、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

答: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7、为什么说坚持中国特色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8、为什么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答: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9、为什么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答: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各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

10、为什么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答: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11、为什么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答: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元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12、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历史上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认同,是对56个民族同呼吸、共患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1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什么?

答: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方针分别是什么?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5、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正确把握“四个关系”是什么?

答: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16、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什么?

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7、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答:小聚居、大杂居,各民族相互之间交错居住,分布范围广。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从哪年开始实施

答:1984年10月1日

19、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答: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0、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21、什么是民族团结?

答:民族团结是指民族之间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协调、联合,即各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努力奋斗。

2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日益扩大的民族交往中,各族群众之间遇到矛盾应当怎么做?

答:在日益扩大的民族交往中,各民族群众有一点小磕小碰都是难免的,处理起来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生一些事件后,是什么事就说什么事,该依什么法就依什么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统统往民族问题上靠。

23、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中华民族各民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在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2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指?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5、“五个认同”的内容是什么?

答: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6、“三个离不开”的内容是什么?

答: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27、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是什么?

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

28、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什么

答: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29、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具体体现在?

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

30、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是什么?

答: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1、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必须切实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这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基础、原则和基本功能,也是国家利益和各民族共同的利益、根本利益。

3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民族工作“四个共同”的内容是什么?

答: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3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怎么做?

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

34、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会议上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和最管用的是什么?

答: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

35、怎么样重视利用独特地理风貌和文化特点体现民族团结?

答: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民族风情的特色村镇。

36、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解决好民族问题的哪两个方面?

答:要解决好物质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

37、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

答: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9、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写照和民族工作推进的鲜明特征主要是?

答: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40、什么是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

答: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

41、要怎么样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

答: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生根发芽。

42、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牢固树立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首先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清楚认识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和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43、各民族要牢固树立什么观念?

44、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各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

45、民族问题具有哪些特征?

答:长期性、重要性、复杂性、国际性和普遍性。

46、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

答:民族风俗指的是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居住、饮食、衣着、婚姻、丧葬节日、庆典礼仪等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共同喜好、风尚和禁忌。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也是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不断变化的。

47、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4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是?

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关键是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49、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50、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是?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没有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一个多民族国家要实现团结统一是不可想象的。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

51、《喀什地区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责任分工方案》中“五个互嵌”是指?

答:空间互嵌、经济互嵌、社会互嵌、文化互嵌、心理互嵌。

52、《喀什地区关于加强典型引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指导意见》中,所规定的“六个一工程”具体是指?

答:选树一批模范典型、开辟一批宣传窗口、打造一批示范点、开展一批文体活动、命名一批教育基地、提炼一批典型经验。

53、我国人民币(纸币)上共有几种民族文字,分别是什么

答:5种,分别是汉文、藏文、蒙文、维文和壮文。

54、截止到2021年喀什地区共召开了多少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表彰大会?

答:截止到2021年喀什地区共召开了十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表彰大会。

55、2021年6月6日,在喀什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表彰大会上,共表彰了多少个集体和多少名个人?

答:共表彰了307个集体,151名个人。

56、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具体是?

答: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5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是从哪一年开始设立的?是每年的几月份?

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自1983年开始,每年5月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

58、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答: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59、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具体概括为哪些方面?

答:概括为“12个必须”。即: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必须把推进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6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是什么?

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既包括少数民族,也包括汉族;既包括民族地区,也包括非民族地区;既包括民族工作部门,也包括其他工作部门。

61、个人的民族成份是怎么确定的?

答: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份确定(民族特征和民族意愿)。

6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

答: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63、我们党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经验的9个坚持是?

答:一是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三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做到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四是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是坚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六是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七是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八是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九是坚持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64、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十一进”活动是什么?

答: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镇(街道)、进村(社区)、进军(警)营、进团场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进景区、进窗口单位、进其他社会组织。

65、全国每几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州、市(地),县(市、区)各几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答:全国每5年一次,自治区至少每5年,州、市(地)至少每3年,县(市、区)至少每2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66、民族工作中的“六个相互”内容是什么?

答: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67、喀什地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类型有哪些?

答: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民族团结展厅、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68、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适应新时代发展历史方位,以各族群众为主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途径,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69、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一是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二是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三是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四是遵循社会团结规律,坚持正面引导;五是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70、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目的是?

答:“相互嵌入”就是各个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71、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如何尊重和体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答:充分尊重和体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确保创建过程群众参与,创建成效群众评判,创建成果群众共享。

72、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破坏民族团结进步的行为应当怎样处理?

答: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破坏民族团结进步的行为有权进行监督、批评、制止和举报。

73、人民的依靠和民族的坐标分别是指?

答: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74、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哪个民族自治区的地域面积最大?

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域面积最大。

75、民族团结宣传工作要坚持什么?

答: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引导,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引领时代新风尚。

76、各民族怎样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答: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开展各族群众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逐步由空间嵌入拓展到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嵌入,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77、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要求是什么?

答:推动各级示范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

78、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79、维护民族团结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答:维护民族团结,就是要求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一律平等的基础上,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助合作,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80、怎么样注重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

答:注重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坚决纠正和杜绝歧视或变相歧视少数民族群众、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引导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城市管理规定,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

81、民族工作中,如何正确处理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关系?

答:正确处理差异性和共同性的关系,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也要正视共性、增进一体,尊重民族差异而不强化差异,保持民族特性而不强化特性。

82、要怎么样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答: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83、要怎么样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答: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84、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要怎么样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答: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不可破。

85、各民族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增进国家认同要怎么做?

答: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强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要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各民族都要培养孩子们树立中华民族一员的意识,不要让孩子们只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中华民族,这是月亮和星星的关系”

86、维护民族团结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87、什么是民族主义?

答: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及其他剥削阶级对于民族的看法和处理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政策。民族主义的主要表现是鼓吹“民族优劣论”,把其他民族看成“劣等”民族;鼓吹“民族至上”,抹杀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以民族矛盾掩盖阶级矛盾;自称“民族利益代表”,实则共谋求阶级私利。

88、什么是地方民族主义?

答:地方民族主义,通称“狭隘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种表现。多民族国家内少数民族的剥削阶级的思想在民族关系上的反映。以孤立、保守、排外为主要特征。

89、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坚持”是什么?

答:一是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二是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总目标;三是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四是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六是坚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七是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八是坚持加强党对新疆工作的领导。

90、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要求是?

答: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新疆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91、如何落实民族团结教育?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民族团结落实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环节各方面,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92、怎样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对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犯罪分子,对搞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动的犯罪分子,不论什么民族出身、信仰哪种宗教,都要坚决依法打击。

93、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要遵循的主线是?

答: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

94、《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白皮书中,党中央对新疆各族人民文化权利的保障具体是?

答:新疆高度重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力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鼓励各民族相互学习语言文字,切实保障公民受教育权。

95、《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白皮书中,党中央对新疆各族人民公民权利的保障具体是?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公民不分民族、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宗教信仰,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

96、《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白皮书中,党中央对新疆各族人民政治权利的保障具体是?

答:在新疆,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水平高低、风俗习惯差异等,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共同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地方事务、行使基层民主权利。

97、《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白皮书中,党中央对新疆各族人民经济权利的保障具体是?

答:新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民生建设和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各民族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共同开发建设,共享幸福生活,经济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98、《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白皮书中,党中央对新疆各族人民社会权利的保障具体是?

答:新疆建立了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康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明显增加,社会救助及时有效,少数民族生育权得到有力保障。

99、《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白皮书中,党中央对新疆各族妇女儿童权利的保障具体是?

答:尊重妇女、保护儿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新疆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着力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妇女儿童事业稳步发展,妇女儿童各项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100、《新疆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白皮书中,党中央对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保障具体是?

答: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新疆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正常宗教活动依法受到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THE END
1.学习语丨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为什么要加强社会工作、怎样加强社会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http://www.dangjian.cn/xxy/2024/11/14/detail_202411147002720.html
2.社区工作10多年,干不下去了,该不该辞职?作为女人来讲工作稳定、工作压力小、能顾家的工作很适合。作为家庭来讲,家里来得有一个人工作稳定业余...https://zq.zhaopin.com/question/4311158/
3.卫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全文在监测系统尚未建立或不够完善的地区,可以采用现况调查作为信息的替代来源;对于监测和现况调查中发现的重点事件,可以采用个案调查收集更为详尽的信息。充分利用社区的基层组织(村委会),经过宣传发动、培训、考核后,由各楼栋负责人(如楼栋长)带领专业技术人员上门调查,可简化工作环节,方便与居民的交流和沟通。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706/17/57575979_1038850670.shtml
4.2017年半月谈第24期半月谈2017第24期文章汇总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扶贫干部们要把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体的关心落到实处,不仅要有扶贫的本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对群众有真情实感。 感情在扶贫中加深,责任变成了自觉。在扶贫工作中,扶贫干部挤时间去贫困户家串门,找机会去跟帮扶对象交心,不仅人扎在了基层,更把心留在了基层。不少扶贫干部感触颇深地说,带领百姓...http://www.sdgwy.org/html/slzl/qt/201802/80_40183.html
1.第129号《关于提升社区工作人员技能的提案》答复这些内容不是物业公司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的,对审美的理解和优化环境整体布局,也成为社区工作人员新的工作内容和挑战。 三、随着我们社会老龄化的日渐加重,社区人员对一些老年病、慢性病的判断,对突发性疾病的急救常识,有较强的意愿了解和学习。 本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构建睦邻爱邻、守...https://www.syhg.gov.cn/xxgk/zwgk/fdzdgknr/qtzfxx/jytablgk/qjzxtabl/qzxslc2024/202404/t20240418_4632692.html
2.野牛养生办公室职能中的三办不包括旅游资讯“咦,又一口!”小不点惊讶,难道柳神所说的厚积薄发是这样?他还以为是“洞天”深邃,蓬勃精气如海 ,原来达到了更高的层次秘?。 狠狠v欧美160斤女生当模特全身散发着自信,亚洲精品国产首攻亮相|野狼社区福利视频,上边一面亲下边一面膜的功效|潘甜甜七夕牛郎织女在线观看免费绿萝在线。 http://www.ceh.com.cn/paperxmUiA6/2024-10-28994855.shtmL?/softdown/1.html
3.工人日报社会工作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党中央批准印发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等方面的意见,各地各部门也制定出台了相关规范性文件,为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社会工作体制机制持续健全。2023年12月,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https://www.workercn.cn/papers/grrb/2024/11/05/2/news-9.html
4.社区工作者劳动关系认定相关法律问题研究诺恒观点社区工作者由街道办事处聘任,又由地方财政经费保障,专职公共事务服务管理,工作内容具有非常明显的公共性,但并不属于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本市有关规定参加选举当选的社区居委会成员的专职人员,与街道(乡镇)签订服务协议,办理...http://www.nuohenglaw.com/index.php/nuohengzixun/nuohengguandian/152.html
5.人民网评: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强调“做好社会工作是全党共同责任”,为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指明了方向。 https://www.ftnews.net/newsdp/25738.html
6.社会工作者从事什么工作?社会工作者从事什么工作? 摘要社会工作者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职业之一,他们致力于帮助个人、家庭和社区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福祉。本文将详细介绍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工作前景,旨在为有志于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士提供全面的了解。https://www.hqwx.com/shgzz-kaoshi/news/17314839551667.html
7.2024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汇报(精选13篇)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这段时间里,相信大家面临着许多挑战,也收获了许多成长,让我们好好总结下,并记录在工作总结里。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4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汇报,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总结汇报 1 ...https://www.yjbys.com/gongzuozongjie/2013/1137214.html
8.领导力结构化学习《领导力如何在组织中成就卓越》1.团队、组织和社区都需要人们站出来来,勇敢地承担起领导的责任 2.坚持询问:当你处于最佳领导者状态时,你做了什么? 3.领导是每个人的事,领导力源自自我。领导力需要不断实践、反思。需要谦逊、努力追求卓越。结论是,领导力不是一个想法,而是一种心声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43883654&efid=p0NJREmNemCOoWMw61Qy3w
9.2019公务员遴选基层治理十大痛点,每一个痛点都是遴鸭试题...多地乡镇负责人建议,上级对下级检查,应该设定大概次数,不设定具体检查时间。固定时间只会让下级对检查流于应付。来检查了就好好干,检查一走,该咋做就咋做。“只有注重工作实绩,增强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才能进一步激发干部崇尚实干、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学士街道党工委书记...https://www.gongxuanwang.com/articleDetail/50083
10.高效人士的七个好习惯请简述你对积极主动本质的理解3、试想一种你可以成为有益于他人的转型人的情境。思考一下你在工作上、家庭及社区生活中的影响范围。 △任何时候当我们认为问题不在自身时,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习惯一、主动积极内容总结 □ 我们能积极地利用刺激与回应的空间,作出最能反映我们价值观的回应。 https://blog.csdn.net/xiaoquanwen/article/details/6583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