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心理分析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之一,它主要研究大众购买商品的心理过程,即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心理现象、本质、规律及方法的一门学问。

2.启发消费者的联想;

3.说服消费者去行动。

二、消费者购买决策的CDP模型

如图2—2所示的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ConsumerDecisionProcessModel,即CDP模型)这是一个简单的版本,代表了一个消费者头脑中的形成购买决策的核心路径,它主要有以下7个主要步骤:(1)需求确认;(2)搜集资料;(3)购买前评估;(4)购买;(5)使用;(6)用后评价;(7)处置。

图2-2消费者决策过程模型(CDP)的一个简单版本

一、需要、动机与消费行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需要是有层次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所决定的。

(一)需要的五个层次

1.生理的需要生理需要包括吃、喝、拉、撒、睡与性,即表现为饥饿、口渴、感官刺激、困意和性行为等。

2.安全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不仅包括确保我们的身体不受伤害,而且也包括我们的身体、财物或住所不受侵害、就业、投资、生活与学习的秩序及稳定性等。

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我们对声望、尊严、他人的尊敬、地位、胜任感、力量、成就等的需要,自尊需要也是消费者购物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5.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类的需要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实现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风度等,都是用来描述自我实现这的方式。

(二)五种需要的排列关系

图02-03五种需要的排列关系(三)优势需要决定行为

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消费者的行为,总是以需要为中心的。但是,机体内或心理上的缺乏是否一定被个体自发地意识呢?回答是并不全然。只有潜在的消费需要被消费者所意识到的时候,才有可能成为其购买的动机。

果。

(一)注意的一般特点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注意的选择性,二是注意的集中性。

能够引起消费者注意的因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从主观上来讲,是指消费者是否已经具备了购买商品的需要、愿望、动机以及对于某些商品的兴趣等等。从客观上来看,是指新奇的、相对突出的、运动变化的刺激物及其对消费者感官的刺激强度与效果。

1.如何引起消费者的无意注意?

(1)大小与强度;

(2)重复或变化;

(3)动态与静态;

(4)色彩及对比;

(5)版面或位置;

(6)突破与新奇;

(7)标语与口号。

2.如何引起消费者的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就是消费者有目的、有意识的注意。引起消费者有意注意的具体策略有以几个要点:

(1)注意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2)善于捕捉消费者的兴趣;

(3)充分运用艺术感染力;

(4)恰当运用悬念手法。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人们对客观事实的知觉经常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变形或歪曲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知觉的选择性,二是知觉的偏见。

THE END
1.心理咨询基础知识:社会心理学知识试题及答案(强化练习)37、多项选择题 问卷法的主要特点包括()。 A.成本低 B.标准化程度高 C.收效快 D.可以直接收集数据 点击查看答案 38、单项选择题 行动者(当事人)和观察者(局外人)对行动者行为原因的看法有差别,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这表明()影响归因过程及其结果。 A.利益 B.社会视角 C.态度 D.控制点...http://www.91exam.org/exam/87-4519/4519958.html
2.越说服有“叛逆”情感婚姻研习社在**交往的过程中,面对同一件事的分析,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常常容易引发矛盾,尤其是当一方试图说服...https://bbs.21ic.com/icview-3412476-1-1.html
3.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撒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巧的学者是() A.伯尼斯B.巴纳姆C.森特D.霍夫兰 参考答案: 点击查看解析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肯定与否定、亲近与疏远体现了态度的(...http://www.ppkao.com/3g/tiku/shiti/6888819.html
4.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撒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巧”的学者是( )。 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巧”的学者是( )。 A.伯尼斯 B.巴纳姆 C.森特 D.霍夫兰 试题http://m.zikao365.com/ask/ad1901021732.shtml
5.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撒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2023-02-07 10:24广东人事考试网来源:广东华图教育 扫一扫,咨询广东编制考试备考资料,考试附件 疑问解答 免费领取,广东编制招聘备考资料,了解更多考试相关信息 题目 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巧”的学者是() ...https://gd.huatu.com/tiku/4020680.html
6.《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读书笔记《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这本书通过大量控制实验研究使我们了解我们的行为、态度、信念是如何受到社会条件影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开放的接受好的影响,能够成为更有效地发挥影响的人且能够独立思考,善于抵制外界的不良影响和影响源。这是本社会心理学书籍,书中阐述了广告商、销售、演讲者等是如何对我们产生无...https://www.jianshu.com/p/df5ca817415d
7.沟通心理学态度与态度改变20221211002245.ppt沟通心理学态度与态度改变.ppt,缓解认知失调的策略示例 西利亚是一个大学生,她一贯认为自己是环保主义者。最近,由于父母买了一辆新车,西利亚“继承”了父母的老车,过去她外出都是骑车或坐公交车,但现在她已经习惯了每天开车代步。父母的旧车是一辆耗油量极大的老爷车,https://m.book118.com/html/2022/1211/5024113013010032.shtm
1.真正厉害的人,在说服他人时,靠的不是“强词夺理”,而是这6招在这个世上,我们每个人都在试图传递自己的观点,影响他人的决策。 有人滔滔不绝,却难以触动人心;有人寥寥数语,却能让人心悦诚服。 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说服力的高低呢? 真正厉害的人,在说服他人时,靠的从不是“强词夺理”,而是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沟通技巧。 https://blog.csdn.net/kkflash3/article/details/143754618
2.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重要撒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自身的说服力...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重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自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巧”的学者是( )。A.伯尼斯B.巴纳姆C.森特D.霍夫兰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https://www.shuashuati.com/ti/715f6bc4cac8489c95bb607304e6e1a8.html
3.13电大公共关系学复习(精选6篇)(2)选择性理解,是指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信息作出不同的意义解释和理解。(3)选择性记忆,人们往往只记忆对己有利的信息,或只记自己愿意记的信息,而其余信息往往被忘却了。这种记忆上的取舍就叫选择性记忆。 8.霍夫兰说服模式: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巧。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i3yapy2.html
4.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改变主要撒于()。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改变主要取决于( )。 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改变主要取决于()。 A.问题的性质和资料 B.说服者的条件 C.信息本身的说服力 D.问题的排列技巧 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改变主要取决于( )。”相关的问题 第1题 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受哪些方面的影响? https://www.educity.cn/souti/5E390089.html
5.管理心理学考试笔记6篇(全文)1、可信度(1)专家资格:在某些方面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的时候比较有效。(2)可靠性:说服者是否值得他人信任 2、说服者的吸引力:(1)说服者的外表(2)特质(吸引人的人)(3)尊重的得失:劝说者适当尊重被劝说者 会改变其态度(4)参照群体(相似性):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判断标准。并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相似...https://www.99xueshu.com/w/filez89m5vuh.html
6.社会心理学三种不同的理论可以解释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自我表露理论假定人们适当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看起来与行为一致,尤其是那些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我们可以找到证据证实人们确实会因他人的想法而调整自己的态度,但与此同时也发现有时真的会引发真实态度的改变。 https://www.douban.com/note/802719124/
7.沟通心理学3——态度与态度改变态度与态度改变 主讲人 李玲 手机:13430302316 QQ:2415969001 E-mail:psyzhku@ 第一节 态度的概念 看到下面的图片,你会产生怎样的态度? ? 对恋爱的态度? ? 对婚姻的态度? ? 对交友的态度? ? 对父母的态度? ? 对同事的态度? ? 对上级的态度? ? 对同性恋的态度? 一、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https://doc.mbalib.com/view/989389074095d9a62088789728669d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