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自考《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四答案

2022年4月自考《公共关系学》模拟试题四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考点】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答案:B

解析:

2、【考点】媒介的含义答案:C

解析:媒介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理能力两部分。(1)物质实体包括印刷品、广播电视器材及其中的文字、符号和象征物,还包括专事传播的组织机构,如新闻社、编辑部等;

(2)物理能力则包括电磁波、声波和光波等。AD选项为干扰项,本题选择C。

3、【考点】公共关系人员培训的教育内容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公共关系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标志。中国公共关系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标志是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的成立。答案选A。

4、【考点】组织造型答案:B

解析:B选项:组织造型有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名称叫组织的“吉祥物”。A选项:在VIS中,标志是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C选项:象征图案是作为一种附属与辅助性的要素出现的,配合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组织造型等基本要素而被广泛灵活地运用。D选项:从设计层面上来看,标准字是泛指将某种事物、团体的形象或全称整理、组合成一个群体性的特殊字体。

5、【考点】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答案:B

解析:关键词:行为主体。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关系、组织的活动,只有组织存在才会说公共关系,对于公众和个人是没有必要的,传播沟通媒介对于公共关系来说只是具体怎么做的一种途径,因此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6、【考点】策划可借鉴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答案:B

7、【主考点】霍夫兰的说服模式

【副考点1】说服者的条件

【副考点2】信息本身的说服力答案:D

解析:D选项:霍夫兰认为人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巧。

A选项:伯尼斯是公共关系学科化时期的代表人物。

B选项: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可以说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其代表人物是巴纳姆。

C选项: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认为“公共关系是确定、建立和维持一个组织与决定其成败的各类公众之间的互益关系的一种管理功能。”综上可知,本题选择D。

8、【考点】危机管理与危机传播答案:B

解析:库姆斯认为危机传播的研究都是强调危机应对策略的选择。迈克尔里杰斯特提出“只有进行有效的传播管理才能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格鲁尼格认为在决策之前与公众沟通是解决问题和危机的最有效的方法。斯蒂文芬克提出四段论。所以选B。

9、【考点】危机管理的阶段分析模型答案:D

解析:D选项:罗伯特·希斯提出了危机管理阶段划分4R说。A选项:在危机传播领域的理论模式中,斯蒂文芬克提出了阶段分析理论。C选项:米特罗夫将危机管理分成五个阶段。B选项:米特罗夫和佩尔森认为,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是危机管理者的直接任务。

10、【考点】知觉的偏见答案:C

11、【考点】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答案:B

12、【考点】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答案:D

13、【考点】公共关系观念答案:A

解析:A选项: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B选项:公共关系状态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CD选项:公共关系活动(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综上可知,本题选择A。

14、【考点】媒体组合的两种方式答案:C

解析:媒体组合的形式包括:集中型媒体组合和分散型媒体组合。

(2)分散型媒体组合,就是组织利用不同的媒体,将有关信息传递给不同的人群。AB选项为干扰项,本题选择C。

15、【考点】传播—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答案:A

解析:关键字:过程和方式。公共关系的主体:组织。公共关系的对象:公众。

答案:C

17、【考点】公共关系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答案:D

解析: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1)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写会说是公共关系对公共关系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2)良好的组织能力:公共关系人员搞任何一个公共关系活动,要有章法、有条理。

(3)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4)敏锐的观察能力。(5)很好的自制自控和灵活应变的能力。(6)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7)掌握政策、理论的能力。综上可知,本题选择D。

18、【考点】两级传播模式答案:C

解析:“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拉斯韦尔提出了5W模式。卢因提出了把关人理论。受众选择“3S”论中“3S”是指“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考生了解即可。综上可知,本题选择C。

19、【考点】态度的两极性答案:C

解析:态度的两极性:指对事物往往有两种相互对立的极端态度。题干中“肯定与否定、亲近与疏远”体现的是两种对立的极端态度。

态度的协调性:指构成一种态度的各个因素是协调一致的。综上可知,本题选择C。

20、【考点】小型展览会和袖珍展览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小型展览会的举办单位。C选项:小型展览会一般由企业自办,如各企业、公司独家举办的展览会。A选项:大型综合展览会通常由专门的单位举办,规模大、参展项目多,如国际博览会、全国性展览会等。B选项:中型展览会,如各行业、各省区的展览会。D选项:袖珍展览,如橱窗陈列展览和流动车展览等。故本题选择C。

二、多选题(共10题,共20分)21、【考点】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答案:CDE

22、【主考点】赞助体育活动

【副考点1】文化艺术事业

【副考点2】赞助教育和科研事业答案:ABCDE

24、【考点】策划可借鉴的公共关系活动模式答案:ABCDE

解析:公共关系活动的行为方式:

(1)建设型公共关系:多用于组织的开创阶段。题干中“产品刚投放市场”属于企业开创阶段。

(2)维系型公共关系:一般用于组织的稳定发展时期。

(3)进攻型公共关系:适用于组织与公众发生冲突、与环境产生严重失调,其生存、发展面临阻力、危机时。

(4)防御型公共关系:适用于组织的政策或行为出现了不适应公众的现象,或双方显露出摩擦苗头时。

(5)矫正型公共关系:适用于组织形象遭受损害时。

25、【考点】公共关系协会答案:ABCDE

解析:公共关系协会的主要活动内容有:(1)联络会员。(2)规范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标准,维护本行业的形象和声誉(3)专业培训(4)普及知识(5)编辑出版刊物助记:“连贵钻普吉”综上可知,本题全选。

26、【主考点】传播媒介的多样性

【副考点1】传播方式的直观性

【副考点2】双向沟通的直接性答案:ACDE

27、【考点】流行的特点答案:BCDE

28、【主考点】态度的社会性

【副考点1】态度的针对性

【副考点2】态度的协调性答案:ABCD

解析:态度的特性包括:(1)社会性(2)针对性(3)协调性(4)稳定性(5)两极性(6)间接性助记:“震慑写文两件”E选项为误导选项,本题选择ABCD。

29、【主考点】突发性

【副考点1】不确定性

30、【考点】组织实态形象和虚态形象答案:ABCDE

解析:组织形象按照主客观属性来划分,可分为组织实态形象和虚态形象。组织实态形象:诸如组织生产经营规模、产品和服务质量、市场占有情况、产值和利润等。组织虚态形象:用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内部员工等组织关系者对组织整体的主观印象。综上可知,本题选择ABCDE。

三、文字题(共8题,共50分)

31、【考点】产品定位的客观依据

答案:(1)关于产品的调查研究;(2)关于消费者的调查研究;(3)关于市场情况的调查研究;(4)关于竞争对手的调查研究;(5)关于传播媒体的调查研究;(6)关于流通领域情况的调查研究。

32、【主考点】公共关系危机预防

【副考点1】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事中管理

【副考点2】声誉恢复—事后管理

答案:①公共危机预防(事前管理);②公共危机管理(事中管理);③危机恢复(事后管理)。

答案:(1)都以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为依据。(2)都以目标公众为对象。

(3)都以传播信息为手段。(4)都以形象的塑造为使命。

34、【考点】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35、【主考点】公共关系策划的管理

【副考点1】第一步—确定目标

【副考点2】第二步—设计主题答案:①确定目标;

②设计主题;

③形象策划中的公众研究;

④选择传播渠道和媒介;

⑤编制预算;

⑥审定方案。

36、【主考点】公共关系策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副考点1】公共关系策划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任务

【副考点2】公共关系策划是塑造组织形象的关键

答案:(1)公共关系策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公共关系策划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任务;(3)公共关系策划是塑造组织形象的关键;(4)公共关系策划是公共关系活动成功的保证。

37、【考点】公共关系公司的经营范围

38、【主考点】影响心理抗拒的因素

【副考点】心理抗拒阻止态度的转变

答案:(1)布林认为,影响心理抗拒的因素有:

①对自由的期望,②对自由剥夺的威胁,③自由的重要性程度,④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

(2)心理抗拒阻止态度的转变:人们产生心里抗拒以后,将会影响其他态度的转变,表现在认知,行为和情感意图方面,这就告诉人们,如果宣传说服不当,要求人们不准这样,不

准那样,他们认为自己的自由行为被剥夺了,非但不会转变态度,反而会适得其反。逆反心理的形成也可能是出于好奇心和好胜心。

四、综合题(共1题,共10分)

40、(1)【主考点】表明自己承担社会责任

【副考点1】培养与社会公众的良好感情

(2)【主考点】表明自己承担社会责任

答案:①表明自己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向社会掏腰包,表明企业作为社会一员,乐于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是为公众做贡献,必然获得公众好评,并因此赢得更大收益,达到“名利双收”的效果。

②培养与社会公众的良好感情,通过赞助可密切与公众的关系,培养与公众的良好感情。

THE END
1.霍夫兰的说服模式是什么?霍夫兰的说服模式是什么? 参考答案: 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巧。这就是霍夫兰的说服模式。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问答题 什么是知觉的选择性?制约知觉选...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2180311.html
2.霍夫兰说服模式(9页)霍夫兰的说服模式 卡尔霍大兰(1912-1961)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 人之一。 1936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后,是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宣 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 战期间和战后,霍夫兰和一批 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实验,对态度与 说服进行了细致研究,提出了众多影 响颇大的理论。他们形成了“耶鲁学 ■“皮...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713/6044224121002220.shtm
3.2020年自考公共关系学:霍夫兰的说服模式北京自考网 上海自考网 广东自考网 天津自考网 安徽自考网 湖北自考网 吉林自考网 黑龙江自考网 山西自考网 海南自考网 陕西自考网 浙江自考网 福建自考网 江西自考网 山东自考网 河南自考网 辽宁自考网 湖南自考网 河北自考网 广西自考网 江苏自考网 重庆自考网 西藏自考网 贵州自考网 云南自考网 四川自考网 内...http://m.zikao365.com/bjcj/li20200316151125.shtml
4.以被说服者的心理反应作为理论起点是()的说服模式A伯尼斯B霍夫兰C...以被说服者的心理反应作为理论起点,是()的说服模式。 A、伯尼斯 B、霍夫兰 C、卡特赖特 D、亚里士多德 该题目是单项选择题,请记得只要选择1个答案!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TAGS 说服心理反应反映作为理论起点出发点关键词试题汇总大全 ...https://m.12tiku.com/newtiku/272/20976916.html
1.社会心理学主观题心理考研背背+Day19说服者论据说服时的情境也会影响说服效果。一是预先警告,如果预先告诉或暗示被说服者他将收到与他立场相矛盾的信息,此时这个人的态度将难以改变,预先的警告会使人产生抗拒,但这仅限于讨厌的信息;二是分散注意,分散注意能够减少抗拒,这样更有利于改变态度。 背诵完成的小伙伴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MD0FOMQ0518DBFU.html
2.霍夫兰说服模式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声明: 本网站大部分资源来源于用户创建编辑,上传,机构合作,自有兼职答题团队,如有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送邮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网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移除相关内容,刷刷题对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上的任何义务或责任 https://www.shuashuati.com/ti/fc1f5ad4329a493dadd637dbc7d2f64a.html
3.降传播“知一信一行”模式类似于霍夫兰的说服模式,它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健康传播是个复杂的过程,受众不一定会因为接受健康传播就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合理的健康传播必须不断研究受众,关注影响健康传播效果的因素,从而不断调整或改变传播手段,以达到最佳的健康传播效果。 http://media-learning.com/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482.html
4.霍夫兰认为人的态度改变主要撒于()。“5W直线传播模式”的提出者是() A.拉扎斯菲尔德 B.拉斯韦尔 C.卢因 D.霍夫兰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物体的弹性和塑性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 A、物理 B、化学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首次阐明人们的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观原因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https://www.educity.cn/souti/5E390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