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地缘政治仍然飘着冷战焦糊味,美国防长帕内塔曾说:“在世界的这块地区(指朝鲜半岛),我们每天距离战争只有1英寸”,然而,朝鲜战争后,这里的和平已经持续了60年。一颗卫星会搅散这60年的和平么?
朝鲜东仓里基地今年4月发射火箭前的资料图
西方媒体11月26日公布的该基地卫星图片。
朝鲜为何执意发射卫星?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著名卫星图像分析专家贝尔·穆代的话说,在上次发射失败仅仅几个月之后,再进行如此规模发射对朝鲜而言“前所未有”。
据韩联社2日报道,朝鲜已向日本等国发出航行通告,称火箭推进器将先后坠落韩国西海和菲律宾东部海上。日本富士电视台称,在冲绳县驻扎的地对空拦截系统“PAC-3”部队2日已经开始行动。此前一天,日本防卫大臣森本敏对自卫队下达命令,准备“万一情况下可以迎击和摧毁导弹的装置”。
这些说法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后一种看法或许比较接近朝鲜的实际。
在朝鲜看来,纪念金正日逝世一周年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贯彻其生前的“遗训”。所谓“遗训”就是金正日生前对党、军队和人民所提出的任务、作出的指示。有人把朝鲜现在的这种做法称为“遗训政治”也不为过。
金正日的“遗训”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建设强盛国家”。早在1998年,朝鲜就提出了要在2012年“打开强盛大国之门”的目标,其后,“强盛大国”改称为“强盛国家”,但基本目标没有变。这是金正日逝世前不断强调的任务。为此,金正日不顾年老体衰,不断在全国各地视察,鼓舞民心,激励斗志,以至于在外出视察的火车上突发心脏病而逝世,可见其对早日建成强盛国家的迫切心情。
2012年即将过去。这一年里,朝鲜出现了不少新景象,尤其是平壤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批住宅楼、游乐设施、休闲场所、文化设施相继完工的消息不断出现在报端和银屏。尽管如此,还需要一个叫得响的、能够震动世界的成就来装饰即将过去的、具有“主体新百年”意义的开局之年。无疑,发射卫星是其中最好的选项。这既能显示“强盛国家”的面貌,更是贯彻金正日“遗训”的最好体现方法。
自从金正恩去年底接班以来,“坚决贯彻将军(金正日)遗训”成为朝鲜一切工作的纲领和指针。这是作为朝鲜第三代领导人的金正恩的立足之本。为此,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在4月发射卫星,失败后又苦心孤诣,义无反顾地坚持在当年进行第二次发射。这是朝鲜国内政治体制所决定的。朝鲜宇宙空间技术委员会发言人1日在宣布将发射卫星时,第一句话就是这次发射是为了遵循金正日的“遗训”,原因就在于此。
要说朝鲜没有考虑到国际社会的反对,那也不切实际。国外的反应再强烈,也比不过国内政治的需要。朝鲜现在的国内政治需要吸引眼球的“伟大成就”,为“新的主体百年”增光添彩;需要凝聚人心,坚定对新领导人的崇敬和忠诚;需要鼓舞民众,为推进经济建设鼓劲加油;需要在国际社会独树一帜,表现出“独立自主”、“反对事大”的态度。
这就是朝鲜为何坚持发射卫星的缘由。国际社会的反对、谴责、劝告等等都很难改变朝鲜的倔强立场。
朝鲜射星周边响起“磨刀声”
洛克利尔称,美国针对朝鲜卫星发射部署海军舰艇是“符合逻辑”的安排,这些舰艇具备拦截弹道导弹的能力。他还表示,在朝鲜今年4月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期间,美国海军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
洛克利尔表示,通过部署军舰,美国可以了解到朝鲜火箭的详细情况,包括是否违反安理会决议和是否对周边国家构成威胁等。他还表示,美国也将对可能坠落的朝鲜火箭残骸进行追踪。
日本政府下达“破坏措施命令”应对朝鲜发射火箭
日本防卫大臣森本敏7日下达“破坏措施命令”,以拦截朝鲜发射卫星时可能落入日本境内的运载火箭或其碎片。
日本政府7日上午召开有关内阁大臣出席的安全保障会议,决定向自卫队下达“破坏措施命令”。森本敏随即下达了利用导弹防御系统对坠落日本境内的朝鲜运载火箭及其碎片拦截的命令。
当天早些时候,森本敏在防卫省和自卫队高官出席的防卫会议上指示,有关方面继续搜集情报,保持高度警戒,并与美国等国加强合作。
森本敏1日要求自卫队做好准备,应对朝鲜发射卫星时其火箭或碎片可能落入日本境内的情况。防卫省5日已在东京、冲绳等地部署了“爱国者3”型导弹,并将在冲绳部署生化部队,在东海、日本海和黄海海域部署宙斯盾驱逐舰。
韩国启动危机管理小组应对朝鲜卫星发射计划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防部和联合参谋本部4日下午启动应对朝鲜卫星发射计划的危机管理工作小组。
据报道,韩国军方目前在研究有关部署拦截导弹“爱国者2”的方案,以应对“朝鲜火箭脱离正常轨道进入韩国领海”的可能。
俄军紧盯朝鲜卫星发射
俄罗斯国防部高级消息人士3日表示,俄罗斯军方已经计算了朝鲜火箭飞行的所有轨迹,“我们拥有防止偏离火箭落入防御设施内的手段”。俄罗斯空军总司令邦达列夫表示,俄无线电技术部队已做好跟踪朝鲜计划发射火箭的准备工作,“我不知道朝鲜承诺了什么,但我们必须做好面对任何可能发生事件的一切准备”。此前俄罗斯技术监督局前局长布里科夫斯基表示,由于技术不成熟,朝鲜发射成功的可能性非常。
中国表态
问:朝鲜宣布将发射卫星后,中方将做哪些劝阻工作?
答:关于朝鲜宣布将发射卫星问题,我们昨天已表明立场。维护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是有关各方共同责任,希望有关方多做有利于半岛和平稳定的事情,希望各方冷静对待,避免局势轮番升级,为妥善处理当前事态共同做出努力。中方将继续与各方保持沟通协调。
问:中方是否认为朝鲜宣布发射卫星违反安理会有关决议?
答:朝鲜有和平利用外空权利,但这一权利受到安理会有关决议等的限制。
北京仍是“最佳中介”吗?
【《日本经济新闻》12月3日报道】题:中国罕见地“反对”朝鲜试射导弹
朝鲜预告实施自称为“人造卫星”的远程弹道导弹试射试验后,中国发表了事实上反对试射的讲话,实属罕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2日发表讲话,称“朝鲜有和平利用外空权利,但这一权利受到安理会有关决议等的限制”。中国在试射准备阶段便表示朝方违反安理会决议可谓罕见,可以认为这番话意在明确中方敦促朝方收手的立场。
一名中共关系人士说,外交部的讲话意在表明“中国绝没有容许朝方试射导弹”。
中国多次敦促朝方转变执政路线,将经济作为工作中心。金正恩也对朝中边境地区的联合开发项目跃跃欲试。正因此,一名中国的中朝外交人士坦言,“这次深感惊讶”。
日本政府小心翼翼地部署“爱国者-3”地对空导弹和“宙斯盾”驱逐舰准备拦截导弹。对此,中国外交部官员称:“太夸张。日美正以对付朝鲜的名义加强对华施压。”
【韩国《朝鲜日报》12月3日报道】朝鲜宣布发射卫星计划后的第二天(2日)下午,中国政府发表正式立场。此次中国政府的立场,与今年4月朝鲜发射卫星时几乎相同。
今年4月朝鲜发射卫星前,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在朝鲜宣布发射卫星计划的3月16日当晚紧急召见朝鲜驻中国大使池在龙,敦促朝鲜冷静和自制,并对外公开这一消息,以此向朝鲜施压。
“美国真认为中国拥有影响朝鲜新领导层的实质手段吗?”在5日记者会上,托纳多次被问及此问题。他在最后一次回答时说,“此问题最好去问中国政府,可以肯定的是,以前他们有(手段)”。
朝鲜会畏惧风险而妥协吗?
朝鲜主张,自己和韩国一样有权发射卫星。但2006年,在朝鲜宣布进行核试验之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禁止朝鲜使用弹道导弹技术。发射卫星用的就是类似技术。
“你说你的目标是劝说朝鲜停止这次发射,那么有任何迹象,或是任何理由让你认为朝鲜会听话吗?”托纳5日在记者会上被问到此问题时的反应是笑着说“没有”。他说,朝鲜领导层需作出重要的道路选择,他们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与外部世界接触,一条是现在走的这条在21世纪无法把他们带到任何地方的路,而且“朝鲜此前总选错路。”
“朝鲜令全世界大吃一惊,他们突然宣布取消火箭发射,改为在全球发售有金正恩签名的名为‘恩号’的香水。该款香水结合朝鲜麒麟的香气和领袖身上不可抗拒的芳香,这个圣诞季,每一个吻都从‘恩号’开始。”5日,美国《纽约客》杂志用这种极为恶搞的方式调侃朝鲜火箭试射,从某种程度上映射出西方对朝鲜“不听话”的无奈。托纳5日曾说,朝鲜已是世界上背负国际制裁最多的国家。法新社则说,当朝鲜决定发射火箭,国际社会其实没多少选择。
朝鲜半岛:60年和平会被“卫星”打破吗?
美国防长帕内塔曾说:“在世界的这块地区(指朝鲜半岛),我们每天距离战争只有1英寸”。美国《福布斯》杂志承认,朝鲜战争后,这里的和平已经持续了60年。
这是否意味着,朝鲜半岛进入了爆炸倒计时阶段,60年的和平会被一颗“卫星”搅散?
外界认为纽兰此话意在表明将对朝鲜进行制裁。但也有分析称,安理会很难对朝鲜实施新的更严厉制裁,因为朝鲜当前面临严峻的民生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对其进行人道主义援助。
韩联社引用政府高官的话说,制裁的范围和内容会与过去有区别。因为4月的扩大制裁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和”还是“战”,现在还无法定论。联合国已派出朝鲜人权问题特使进行斡旋,这是好的消息。
东北亚地缘政治仍然飘着冷战焦糊味的时候,这里一定会有人很勤奋地霍霍磨刀。朝鲜常被定义成“挑衅者”,但它是整个地区最弱的一方又显而易见,日韩经常为可能遭到朝鲜的进攻而忧心忡忡,他们自己像是很真诚,但又忍不住让人怀疑这样的真诚劲儿至少有一部分是装出来的。朝鲜如果对日韩发动进攻,将意味着遭到毁灭性报复,这样的动机是违背常识和歇斯底里的。日韩总是宣传朝鲜政权就是“奇怪的”、“丧心病狂的”,然而现实是,半岛大的和平维持了近六十年,现实主义战略对平壤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加,而不是相反。
外界一直有很强烈的怀疑,即日本、韩国夸大朝鲜的威胁,是想借此发展本国军力,或者为自己更激进的政策选择做舆论掩护。尤其是日本,对其日趋躁动的右倾势力而言,真正敌人只有一个,就是该国的和平宪法。日本这些年不停打擦边球,表现了它被和平宪法束缚下的“巨大不自在”。日本很像是想让朝鲜半岛局势变成截断捆在它身上绳子的一把剪刀。
朝韩日如果只是“演戏”,倒也罢了。但问题是,这里是没有编剧和导演的舞台,所有角色各自发挥,因而很容易擦出火花,假戏变成真做。各方手里都拿着一把刀,不敢直接捅对方,就切局势这根“香肠”,谁都不示弱,把香肠切下一片又一片,局势逐渐越缩越短,早晚有一刀切到的不是“香肠”,而是手。
在各方间劝和,已是中国在朝鲜半岛外交中保持高级别存在的一种方式。尽管不太管用,但中国该劝还得劝,重要的是中国应保持各方间沟通渠道的实际畅通,不让局势被某一方过于夸张的“假动作”和由此产生的误判断送。
此外半岛局势的诡谲多变迄今总是加剧中美之间的战略互疑,大原因是美国重返亚太的压力与半岛紧张形成了重叠。如果中美今后都能作出努力,让半岛局势反过来促进两大国的战略交流与合作,整个东北亚就会有新的曙光。
美国应当清楚,其在东北亚和亚洲其他地区搞的一些小动作对中美长远战略情势来说,绝大多数都将是无用功。中美关系的决定性砝码还是两国的实力。东北亚国家多跟美国还是多同中国开一次会,发一个联合文件,这关系不大,历史不是由这些细节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