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2022自命题考研初试大纲:814公共管理综合考研

辽宁大学2022自命题考研初试大纲:814公共管理综合

辽宁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14

科目名称:公共管理综合

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公共行政学

第一章公共行政概述

第一节公共行政的内涵

一、公共行政的本质

1.公共行政的涵义

2.公共行政的特征

二、公共行政在国家管理中的功能

1.贯彻和执行国家意志,进行社会管理

2.弥补市场缺陷,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与服务

4.促进社会公平

5.保护共有资源

6.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权利

第二节公共行政的演进

一、早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1.公共行政的理论渊源

2.公共行政的创始人

3.早期公共行政的主要观点

二、传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1.主要代表人物

2.主要理论及观点

三、修正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四、整合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五、公共行政发展时期

六、我国公共行政的历史与现状

1.公共行政理论的引进

2.公共行政理论及实践的发展

第三节现代行政现象与现代行政精神

一、现代行政现象

1.行政职能扩展

2.不良行政现象增加

3.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现代化

二、现代行政精神

1.主动进取

2.追求卓越

3.创新发展

第二章行政职能

第一节行政职能的涵义

一、行政职能的含义

二、行政职能的扩展

第二节行政职能的依据和属性

一、行政职能的依据

二、行政职能的属性

第三节行政职能的主要内容及构成

一、外国学者关于政府职能的观点

二、中国学者及政府关于政府职能的观点

三、中国政府职能的内容

四、中央政府职能

五、地方政府职能

第四节关于政府职能的争论

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第三章行政权力

第一节行政权力概述

一、行政权力的涵义

1.行政权力的概念

2.行政权力的内容

二、关于行政权力的主要学说

1.早期分权学说

2.三权分立学说

3.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4.五权宪法学说

5.议行合一学说

6.组织权力学说

三、行政权力的结构

1.行政权力的静态结构

2.行政权力的动态结构

四、行政权力的特征及其与其他权力的关系

1.行政权力的特性

2.行政权力与其他政治权力的关系

五、20世纪行政权力发展的独特现象--行政国家

1.行政国家的形成

2.行政权力扩张的情况

3.行政国家的特点

六、21世纪的行政权力展望

1.权力结构的扁平化

2.权力分配的均等化

3.权力行使的共享化

4.权力运行的透明化

5.权力约束的法治化

6.权力价值的合意化

第二节行政权力分配

一、行政权力分析的方式与途径

1.行政权力的分配方式

2.行政权力的分配途径

3.行政权力再分配

二、行政权力分配的原则

1.程序合法

2.职权分明

3.权责一致

4.权利明确

5.内容全面

2.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

3.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行政权力行使

一、行政权力行使的基础、手段和影响力

1.行政权力行使的基础

2.行政权力行使的手段

3.行政权力的影响力

二、行政权力行使的程度

1.行政权力的行使程度与政府治理能力

2.影响行政权力行使程度的因素

三、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负效率及其克服

1.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的负效应

2.行政权力的制约机制

第四章行政组织

第一节行政组织概述

一、行政组织的涵义及与类似词之异同

1.行政组织的涵义

2.行政组织与类似词之异同

二、国家行政组织的特征

1.政治性

2.社会性

3.权威性

4.法制性

5.系统性

6.发展性

三、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1.法律制度健全

2.组织目标明确

3.人事调派恰当

4.权责分配合理

5.财物数量适中

6.运行机制有效

7.行为方式优化

8.价值观念整合

四、行政组织的产生与成立

1.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的依据

2.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的效力

3.行政组织产生与成立的规程

五、行政组织的种类

1.首脑机关

2.职能机关

3.幕僚机关

4.咨询机关

5.派出机关

六、行政组织与其他国家机构的关系

1.行政组织与立法机关之间的关系

2.行政组织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组织目标

一、目标的功用与层次

1.目标的功用

2.目标的层次

二、目标的合理化与特征

1.组织目标合理化

2.行政组织目标的特征

三、目标管理

1.目标管理的概念

2.目标管理的性质

3.目标管理的实施

第三节组织结构

一、组织结构的性质

1.结构与功能

2.结构与职位

3.结构与模式

4.结构与差异

二、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1.管理幅度

2.管理层次

三、行政组织体制

1.首长制与委员制

2.分级制与分职制

3.分权制与集权制

第四节组织原则

一、组织原则的形成与意义

1.组织原则形成的条件

2.组织原则形成的意义

二、组织原则的主要内容

1.关于组织研究的不同历史时期

2.关于组织原则理论的代表性理论及观点

三、我国国家行政组织的基本原则

1.为民便民的原则

2.完整统一的原则

3.权责一致的原则

4.精干效能的原则

5.依法行政的原则

6.适应发展的原则

第五节组织环境

一、一般社会环境

二、特定社会环境

三、团体社会环境

四、组织气候

第六节中央政府组织与地方各级政府组织

一、中央政府组织

1.国务院领导机构

2.国务院工作部门

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

1.地方政府工作部门

2.地方乡镇政府

三、中央政府组织与地方政府组织的关系

1.事权关系

2.人事关系

3.财权关系

第七节编制管理

一、机构编制管理的定义与基本原则

1.机构编制管理的定义

2.机构编制管理的基本原则

二、机构编制管理体制

1.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

2.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设置

3.机构编制管理的运行程序

三、职能管理

1.职能管理的定义

2.职能分类

3.职能管理的原则

四、机构管理

1.机构的定义

2.组织机构分类

3.我国行政机构设置原则

4.设置机构的程序

五、人员编制管理

1.人员编制的定义

2.人员编制管理的内容

3.人员编制管理的方法

第八节组织变革

一、组织变革的动力与过程

二、变革的阻力与克服

三、成功变革的一般条件

第五章人事行政与国家公务员制度

第一节人事行政概述

一、人事行政的涵义及相近词语辨析

1.人事行政的概念

2.与人事行政相近词语的辨析

二、人事行政的管理机构

1.人事行政管理机构的含义

2.人事行政管理机构的类型

三、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趋向及特征

1.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趋向

2.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制度

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1.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概念

2.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征

二、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确立

1.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确立的过程

2.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确立的标志

第三节职位分类

一、职位分类的缘起和发展

1.职位分类的缘起

2.职位分类的发展

二、职位分类的基本概念和程序步骤

1.职位分类的概念

2.职位分类的程序

三、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比较

第四节更新机制

一、更新机制的涵义

二、考任制

三、培训制

四、退休制

第五节激励保健机制

一、激励保健机制的涵义

二、考核制

三、奖励和晋升制

四、工资和福利制

第六节行为调控机制

一、行为调控机制的含义

二、义务与道德规范

三、监督制

四、惩戒制

第七节当代西方人事行政的发展

一、改进人事行政的管理方法

二、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绩效

三、重视公务员行为规范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平衡

四、贯彻人事行政中的民主、平等与公平原则

第八节我国的公务员制度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行政决策

第一节行政决策概述

一、行政决策的涵义及特点

二、行政决策的类型

三、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节行政决策体制

一、行政决策枢纽系统

二、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三、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第三节行政决策过程

一、决策过程的理论模型

二、行政决策过程的基本程序

三、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第七章行政执行

第一节行政执行概述

一、行政执行的概念缘起和定义

二、行政执行的特点

三、行政执行的地位和作用

四、行政执行的类别

第二节行政执行的能力与有效性

一、行政执行能力与有效性的概念和缘起

二、影响行政执行和有效性的因素

第三节行政执行研究的线索、途径和模型

一、行政执行研究的基本线索

二、行政执行的研究途径

三、行政执行的理论模型

第四节行政执行的方式

一、行政执行的管理方式

二、行政执行的政治方式

三、行政执行的法律方式

四、行政执行的市场方式

五、行政执行的伦理方式

第八章机关管理

第一节机关管理概述

一、机关管理的涵义及特征

二、机关管理的意义

三、机关管理的原则

四、机关管理的现代化

第二节机关文书管理

一、机关文书管理的涵义与作用

二、机关文书的管理内容及流程

第三节机关会议管理

一、机关会议的涵义及作用

二、机关会议管理的内容及流程

第四节机关后勤管理

一、机关后勤管理的涵义及作用

二、机关后勤管理的内容

第九章公共财政

第一节公共财政的职能与国家预算

一、公共财政的概念

二、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的职能

三、国家预算

第二节公共财政支出

一、公共财政支出概述

二、公共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三、公共财政支出的成本效益

第三节公共财政收入

一、公共财政收入概述

二、国家税收

第四节公共财政政策

一、公共财政政策的类型

二、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三、公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十章行政方法

第一节行政方法概述

一、行政方法的内涵

二、行政方法的价值和功用

三、从传统行政方法走向现代行政方法

第二节行政基本方法

一、强制性行政方法

1.行政指令方法

2.法律方法

3.经济方法

二、诱导性行政方法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行为激励方法

三、参与管理方法

四、行政责任方法

第三节行政程序

一、行政程序的含义

二、行政工作程序化

三、目标替代:行政程序的极端化

四、行政程序的简化

第四节行政计划

一、行政计划的概念

二、行政计划的编制过程

三、行政计划编制的技术方法

第五节行政技术

一、系统工程

二、电子政务

三、PDCA循环技术

四、ABC管理法

五、平衡计分卡

第十一章行政效率

第一节行政效率概述

一、行政效率的涵义

二、行政效率的类型

三、行政效率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

第二节行政效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效率研究:一个新领域的出现

二、行政效率研究的传统模式及其局限性

三、当代行政效率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四、我国行政效率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行政效率测定与绩效评估

一、公共行政绩效评估的作用和意义

二、公共部门的特点和绩效评估的困难

三、公共组织绩效评估的研究与实践

第四节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

一、效率测定的基本概念

二、效率测定方法的分类

三、效率测定的具体方法

第十二章行政行为

第一节行政行为概述

一、行政行为的涵义

二、行政行为的特点

三、行政行为的种类

第二节行政行为的功能

一、维护功能

二、监管功能

三、裁判功能

四、服务功能

五、发展功能

第三节行政行为的基本方式

一、行政执法行为

二、行政合同行为

三、行政司法行为

第四节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一、行政行为合法的实质要件

二、行政行为合法的形式要件

三、行政行为的生效方式

第五节行政违法、行政不当及其行政法律责任

一、行政违法

二、行政不当

三、行政责任

第十三章行政伦理

第一节行政伦理概述

一、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

二、行政伦理的涵义

三、行政伦理关系

四、行政伦理的理论模型

第二节行政伦理的结构与功能

一、公务人员的个人品德

二、行政职业道德

三、行政组织层面的伦理

四、公共政策伦理

第三节行政伦理制度化

一、行政伦理失范及其原因

二、行政伦理的管理

三、行政伦理立法

第十四章行政责任

第一节行政责任概述

一、行政责任的涵义

二、行政责任的意义

三、行政责任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行政责任的基本范畴

一、行政责任特征

二、行政责任内在实施条件

三、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

第三节行政责任的确定

一、行政责任的主体

二、确定行政责任的依据

三、行政责任的追究

第十五章依法行政与法制行政

第一节依法行政

一、依法行政的历史缘由和发展

二、依法行政的理论基础

三、依法行政的制度机制

第二节法制行政

一、法制行政概述

二、行政监督

三、法制监督

四、社会监督

第十六章行政发展

第一节现代政府能力

一、现代政府能力问题的缘起

二、现代政府能力的内涵

三、现代政府能力的构成

四、公共危机与政府能力

第二节当代中国行政改革

一、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二、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界说

三、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价值选择

四、政府职能转变及服务型政府建设

五、行政体制改革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三节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

一、新自由主义

二、公共选择理论

三、新制度经济学

四、新公共管理

五、第三条道路

六、治理理论

第四节典范革命与官僚制典范批判

一、典范革命

二、“威尔逊--韦伯范式”原则批判

三、“威尔逊--韦伯范式”制度批判

第五节政府理论创新

一、理论创新的进程与内容

二、新公共行政学

三、重塑政府、政府再造、撤出制高点

四、创新公共行政

第六节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

一、福利国家、公共管理与改革

二、市场化、社会化与改革

三、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

四、关于“企业家政府”的批评

五、政府职能与“钟摆”

六、公共行政的任务

第二部分公共政策

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本质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

二、公共政策的本质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特征与主要功能

一、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二、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第三节公共政策分析

一、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

二、公共政策分析要素

三、公共政策分析原则

第二章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

第一节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社会问题的定义

二、社会问题的认定与价值标准

三、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

第二节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

一、社区途径的优势与缺陷

二、第三部门途径的优势与缺陷

三、市场途径的优势与缺陷

四、政府途径的优势与缺陷

第三节政府角色与公共政策

一、关于政府角色定位和公共政策作用范围的规范理论

二、关于政府角色定位和公共政策作用范围的一些事实

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分析

第一节公共政策主体

一、官方决策者

二、非官方参与者

第二节公共政策客体

一、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社会问题

二、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目标群体

第三节公共政策环境

一、公共政策环境的内涵

二、公共政策环境的构成

第四节公共政策工具

一、公共政策工具概述

二、公共政策工具的概述

三、公共政策工具的选择

第四章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分析

第一节公共政策问题概述

一、公共政策问题的定义

二、公共政策问题的特征

三、公共政策问题的类型

第二节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程序

一、政策问题构建的程序

二、政策问题的论证

三、政策问题诊断的误差

第三节公共政策议程的建立

一、政策议程的含义与类型

二、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途径

三、影响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因素

四、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触发机制

五、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障碍

六、公共政策议程建立的模型

第五章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

第一节公共政策决策体制

一、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

二、公共决策的择案规则

三、政策问题的类型分析

第二节政策方案规划的综合分析

一、政策方案规划的含义

二、政策方案规划的特性

三、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

四、政策方案规划的研究途径

第三节政策方案规划的基本程序

一、政策目标的确定

二、备择方案的设计

三、政策方案的评估

四、政策方案的优选

第四节公共政策合法化

一、公共政策合法化的涵义

二、公共政策合法化的程序

三、公共政策法律化

第六章公共政策内容的执行分析

第一节政策执行的理论研究

一、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研究概述

二、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途径

三、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公共政策执行的模型

一、T·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二、范米特与范霍恩的政策执行系统模型

三、M·麦克劳夫林的政策执行互适模型

四、赖因与拉宾诺维茨的政策执行循环模型

五、萨巴蒂尔和马兹马尼安得政策执行综合模型

六、爱德华的政策执行模型

七、戈金的府际政策执行沟通模型

八、保罗·A·萨巴蒂尔的政策支持联盟框架

第三节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与方式

一、政策执行的过程

二、政策执行的手段

第七章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分析

第一节公共政策评价概述

一、公共政策评价的含义

二、公共政策评价的发展

三、公共政策评价的功能与目的

四、公共政策评价的类型

第二节公共政策评价的操作

一、公共政策评价的标准

二、公共政策评价的程序

三、公共政策评价的影响因素

四、公共政策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公共政策的终止

一、公共政策终止的对象

二、导致公共政策终止的主要因素

三、公共政策终止的障碍

四、公共政策终止的策略

第八章公共政策分析方法论

第一节现代科学方法论与模型方法

一、科学方法的三个层次

二、公共政策分析中的模型方法与数学模型

三、公共政策分析对模型的具体要求

第二节数学分析的基本模型

一、线性规划

二、决策论

三、对策论

第三节事实、价值、规范与可行性分析

一、事实分析

二、价值分析

三、规范分析

四、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利益分析的内容及其实现途径

一、利益分析视角下的公共政策研究

二、利益分析与制度(权力、文化等)分析的关系

三、利益分析与事实(价值、规范和可行性)分析的关系

四、公共政策的利益分析框架

五、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目标

第五节系统方法与系统分析

一、系统方法

二、系统方法与公共政策分析

第九章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构建公共政策问题的方法

一、观察法

二、边界与类比分析

三、兰德式的问题分析法

四、多角度分析

第二节政策备择方案的优化技术

一、选择方案的一般性方法

二、选择方案的具体方法

三、效用分析

四、决策树法

五、灵敏度分析

六、优序图分析

第三节预测及预测方法

一、关于预测理论的一般性讨论

二、直观判断预测分析

三、因果预测分析

第四节政策效果评价方法

一、成本效益分析

二、统计抽样分析

三、模糊综合评价

第十章公共政策分析模型与框架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政治分析模型

一、制度分析模型

二、精英分析模型

三、集团分析模型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理性分析模型

一、完全理性决策模型

二、有限理性决策模型

三、渐进决策模型

第三节公共政策的分析框架

一、支持联盟框架

二、间断性均衡框架

三、政策创新和传播框架

第十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量化方法(一)

第一节规划方法

二、整数规划

三、动态规划简介

四、非线性规划

第二节决策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

二、不确定型决策

三、风险型决策

四、对数学问题求解

第三节投入产出分析方法

一、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简介

二、投入产出表与投入产出基本模型

第十二章公共政策分析的量化方法(二)

第一节描述统计

一、最大值与最小值

二、频数分布及频数分布表

三、绘制频数分布图

四、百分数分布图

五、累积频数分布

六、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七、均值

八、中位数

九、标准差

第二节推断统计

一、参数与统计量

二、抽样分布

三、抽样误差与无偏估计

四、均值标准误

五、置信区间

六、样本规模

七、假设检验

八、接受域与拒绝域

九、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

十、假设检验的步骤

十一、两类错误

第三节回归分析

一、变量与坐标图

二、线性回归

三、拟合优度

四、标准误差

五、斜率的标准误差

六、t检验

七、在Excel中回归一元线性方程

八、多元线性回归

九、多重共线性

十、非线性回归

第四节回归分析在政策分析中的应用

一、短期影响

二、长期影响

资料下载

2014年-2024年考研历年真题汇总

扫码添加【考研班主任】

即可领取资料包

考研大纲PDF电子版下载-历年(附解析)

2025年考研政数英备考资料zip压缩包

考研英语大纲词汇5500打印版(基础必备)

新东方在线考试模拟题【12套】

2025年考研专业课知识点总结

新东方考研资料下载地址

新东方在线考研资料合集

目录:

1.2013-2023年近10年政数英真题及解析PDF版(新东方)

2.2013-2023年专业课考试历年真题及解析PDF版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大合集:大纲+备考资料+词汇书+考前押题+自命题

资料介绍: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大合集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考研大纲

3.24考研复习备考资料:政数英备考资料+自命题真题

------------------

考研备考过程中,尤其是专业课部分,参考往年的考试真题,对于我们的复习有更好的帮助。北京大学考研真题资料都有哪些小编为大家进行了汇总。

北京大学考研真题资料-公共课

北京大学考研真题资料-专业课

2024考研公共课必背知识点汇总

2013-2023考研历年真题汇总

考研英语大纲词汇(PDF可打印)

2024考研专业课知识点总结

2023考研政治内部押题PDF

徐涛:23考研预测六套卷

考研政数英冲刺资料最新整理

23考研答题卡模板打印版

2023考研大纲词汇5500PDF电子版

考研历年真题(公共课+专业课)

考研英语阅读100篇附解析及答案

新东方考研学霸笔记整理(打印版)

2001-2021年考研英语真题答案(可打印版)

考研英语词汇5500(完整版下载)

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下载

考研政审表模板汇总

近5年考研英语真题汇总

考研英语大纲词汇5500

2022考研12大学科专业排名汇总

2023考研政治复习备考资料【珍藏版】

考研英语万能模板+必备词汇+范文

考研数学一、二、三历年真题整理

添加班主任领资料

添加考研班主任免费领取考研历年真题等复习干货资料

推荐阅读

2024年青海大学考研大纲已经公布,以下是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备考顺利,成功上岸!随着各大考研院校招简和专业目录

2024天津理工大学考研大纲已经公布,以下是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备考顺利,成功上岸!随着各大考研院校招简和专业目

2024年湖北师范大学考研大纲已经公布,以下是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备考顺利,成功上岸!随着各大考研院校招简和专业

2024外交学院考研大纲已经公布,以下是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备考顺利,成功上岸!随着各大考研院校招简和专业目录的

2024年西安邮电大学考研大纲已经公布,以下是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祝大家备考顺利,成功上岸!随着各大考研院校招简和专业

THE END
1.湖北襄樊2010年公鸭试领导素质能力测试强化训练:突发事件应对...13、政府危机管理的最优化原则是(D) A、公众利益至上原则B、快速反映原则 C、协调性原则D、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原则 14、下列哪个不是“四不放过”原则?(C)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B、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C、检查验收未通过不放过D、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https://www.wydbw.com/info/20/44709.html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危机管理计划的内容的是()。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危机管理计划的内容的是()。 A、表述危机管理理念 B、组织的危机管理目标 C、危机期间的新闻发布稿 D、组织的新闻发言人名单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题库练习 查答案就用赞题库小程序 还有拍照搜题 语音搜题 快来试试吧 无需下载 立即使用 你可能喜欢 单项选择题 爱德华·伯内斯的代表作是()...https://m.ppkao.com/mip/tiku/shiti/6853575.html
3.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22期(总期22期)在线培训课程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现行许可程序类规章《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存在程序标准不统一问题。为规范并统一银行业和保险业行政许可实施行为,适应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管形势要求,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和科学化,银保监会印发了《程序规定》。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26.html
1.2022年内江师范学院规范性文件汇编内江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规范性文件汇编(2022版)》是为完善梳理学校规范性文件体系,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而进行的。《内江师范学院规范性文件汇编(2022版)》作为《内江师范学院规章制度汇编(2022版)》的补充,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https://xxgk.njtc.edu.cn/info/1631/2501.htm
2.外贸工作总结20篇在材料准备完成前,厂方会作一个初步的生产计划,包括何时上线,如何排拉及外发情况等,材料准备完成后,我们即根据计划内容去监控计划的实行情况和判断其可行性,在这过程中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记录好每个工序的生产人数和日产量来评估生产进度,及早预测危机与厂方商讨解决方案,当有外发情况,要适当调配时间,如觉得时间或...https://www.unjs.com/fanwenku/385017.html
3.公共关系学试题与参考答案本文介绍了公共关系学的内涵,包括其传播沟通属性、管理职能以及与广告的区别。公共关系关注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涉及形象塑造、危机管理等多个方面。同时,文章探讨了公关的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此外,还提到了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和评估,以及在不同领域如企业、政府公关中的应用。 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26194550
4.职业生涯规划书(精选12篇)谈吐条理不清,怀疑自己的交往和沟通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以致丧失许多锻炼自己的机会,做事不过果断,尤其事前作决定的时候瞻前顾后,老是犹豫不决,没有很大的恒心,组织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经验欠缺,不善于长期规划,制定的计划经常会被打破,不喜欢机械行重复的.工作,也不喜欢没有计划没有收获的忙乱,不喜欢应酬和刻意的...https://3g.yjbys.com/jiuyezhidao/zhiyeguihua/1964849.html
5.销售计划方案(精选15篇)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现在就让我们制定一份计划,好好地规划一下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销售计划方案(精选1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销售计划方案 篇1 房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11111171509_1456195.html
6.南平市旅游养生产业“十二五”发展专项规划南平旅游的政府主导型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尚未形成,全市旅游产业部门联动协作机制不健全,各级旅游主管部门的综合管理与协调职能还有待提升,特别是旅游市场宏观管理和旅游行政管理等产业公共职能亟需增强。 四、旅游业“十一五”发展基本经验 “十一五”期间,南平旅游紧紧围绕“五个坚持”,通过旅游规划编制、产业发展模式、旅游...http://www.np.gov.cn/cms/html/npszf/2016-03-31/1937786628.html
7.2019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8)能够运用移动商务平台进行活动策划、营销推广、移动店铺的运营与管理。 2、社会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一定的哲学、美学、伦理、计算、数据、交互、互联网思维能力。 https://www.hnwmxy.com/jiaoxuekeyan/jiaoxuebiaozhunfabu/rencaipeiyangfangan/2019_r/2020/0703/6462.html
8.时间管理原则和方法(含四象限坐标法)每年年末作出下一年度工作规划; 每季季末作出下季末工作规划;每月月末作出下月工作计划;每周周末作出下周工作计划 (二)时间“四象限”法 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如人事危机、客户投诉、即将到期的任务、财...http://m.shangdiguo.com/blog.asp?wenzhangid=35942
9.存款保险制度:缺陷与变革但是,a只有>x才能保证这一点,因为假如a<x,则不会有银行对危机银行进行购并,因为当后者被关闭时,已亏损到资产的市值加上营业资格的价值均不足以偿还它的负债本息。所以,当a<x时,x-a反映了监管机关的成本,它亦是这项可取消的看跌期权的价值。 因为要等到a<x,即银行的A / L比率下跌到比x还低之后才会导致...https://www.szse.cn/aboutus/research/secuities/documents/t20040106_531411.html
10.CISSP:错题汇总5:下列哪一项不是有效的风险定义? B A、几率、可能和机会的评估 B 移除脆弱性或防止一个(或多个)特定攻击发生的任何事情 C 风险 = 威胁 * 脆弱性 D 每个暴露实例 解析: B属于风险实施过程 6、以下哪一项没有具体或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安全功能管理? A ...https://www.jianshu.com/p/d216171e7d2e
11.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考试题单选题A全科医生将家庭访视作为其日常工作中的最主要内容 B全科医生必须为社区内所有家庭建立家庭健康档案 C全科医生负责管理每个家庭所有成员疾病的诊疗及康复 D全科医生应利用家庭资源进行健康与疾病的管理 E全科医生在接诊病人时首先应了解并记录其家庭情况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141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