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章节大部分内容考生了解即可,不必死记硬背,主要为后面知识点打下基础。CIS的基本构成要深刻的理解,在实操中是很核心的内容。
一、组织形象的概念
组织形象是组织内外对组织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组织状况的综合反映。“组织形象”一词是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二、组织形象的分类
(一)组织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
(二)组织实态形象和虚态形象
(三)组织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
(四)组织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
(五)组织直接形象和间接形象
(六)组织主导形象和辅助形象
三、组织形象的基本特征
(一)主客观二重性(二)系统性(三)动态性(四)相对稳定性
四、CI战略——塑造组织形象的利器
在“信息爆炸”、媒介渠道过分拥挤的情况下,如何使组织的信息有效的传递出去,并准确的到达自己的公众对象那里,就是实施组织形象管理所面对的一个难题。为了加强形象宣传的一致性、形象宣传的视觉冲击力,可以实施CI战略,导入“组织识别系统”以加强组织整体形象的统一性和个性。
五、CIS的基本构成★
CIS的基本构成包括下列三个子系统:
(1)理念识别系统,简称:MIS
(2)行为识别系统,简称:BIS
(3)视觉识别系统,简称:VIS
第二节组织形象调查
此章节可能会出选择题、简答题或论述题
一、组织自我形象分析
(一)组织实态的调查分析
(二)员工阶层的调查研究
(三)管理阶层的调查分析
(四)决策阶层的研究分析
二、组织实际形象分析
(一)公众辨认与分析
(二)组织形象地位测量
良好的组织形象是由知名度和美誉度构成的,两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组织形象地位分析:
(1)高知名度/高美誉度(见图象限中的A、B)
(2)高美誉度/低知名度(见图象限中的C)
(3)低知名度/低美誉度(见图象限中的D)
(4)低美誉度/高知名度(见图象限中的E)
「例题」反映组织社会影响大小的客观指标是()
A美誉度B信誉度C知名度D成熟度
解析:知名度反映的是组织社会影响大小和公众对品牌的认知度的指标。
(三)组织形象要素分析
组织实际形象调查还要具体分析构成某一种组织形象状态的实际因素,解释形成某种形象地位的具体原因,说明组织形象的要点。
三、组织形象差距分析
组织形象差距分析即将组织的实际形象与组织的自我形象作比较分析,揭示二者之间的现实差距,指明组织形象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这是组织形象管理调查的第三个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综合研究“组织自我形象分析”和“组织实际形象分析”的结果,为下一步组织管理策划与设计共走提供依据。
第三节组织形象策划
此章节可能会出现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考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策划步骤和过程。
一、组织形象的构成
(一)组织的产品形象
(二)组织的管理形象
(三)组织的人员形象
(四)组织的环境形象
(五)组织的文化形象
(六)组织的社区形象
(七)组织的标识形象
(八)组织的媒介形象
二、组织形象策划的基本特性
(一)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1、主观性
组织形象的形成离不开组织自身的规划和传播,同时也离不开公众的主观认知和评价,从而使形象带有主观性。
2、客观性
组织形象的建立具有客观的基本和内涵,并受到社会公众对组织总体评价和要求的客观制约,从而形象又具备客观性。
(二)统一性和差异性的结合
1、统一性
组织形象应是统一的,讲究整体效果和系列组合,并需要适应公众整体的共同要求。
2、差异性
组织形象自身必须有个性特征,对目标公众要有鲜明的针对性。
(三)恒定性和变通性的统一
1、恒定性
组织形象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对公众具有长期、稳定的影响效果。
2、变通性
组织形象不会一成不变,会随着主客体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三、如何建立有效的组织形象
(一)组织礼仪与公众利益的协调与平衡
(二)总体形象与特定形象的协调与平衡
(三)知名度与美誉度的协调与平衡
第四节CIS的设计、开发与管理★
此章节在考试中出题较少,主要了解CIS的设计与开发即可,注重实操部分。
一、VIS的设计与开发
(一)标志
(1)识别性(2)领导性(3)同一性(4)时代性(5)延伸性(6)系统性
(二)标准字
从设计层面上来看,标准字是泛指将某种事物、团体的形象或全称整理、组合成一个群体性的特殊字体。
(三)标准性
标准性是指组织为塑造独特的组织形象而确定的某一特定的色彩或一组色彩系统,运用在所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媒体上,通过色彩特有的知觉刺激与心理反应,以表达组织的经营理念和产品的而服务特质。
(四)组织造型
(1)人物类(2)动物类(3)植物类(4)产品类
(五)组织象征图案
在视觉识别系统中,象征图案是作为一种附属与辅助性的要素出现的,配合标志、标准字、标准色、组织造型等基本要素而广泛灵活地运用,起着不可忽略的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