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期:
2
一、单项选择题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遵循(B)的原则。
A、早期发现、早期报告和早期处置
B、网络直报、分层管理、逐级审阅、分级处置
C、共同参与、协调配合
D、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国际合作
2、能否处理好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关键原则是(B)。
A、以人为本原则
B、尽早化解原则
C、依法处理原则
D、当地领导负责原则
3、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一旦发生,首先要做的就是(B)。
A、领导与群众直接对话
B、迅速控制事态
C、主导舆论导向
D、动用武装力量
4、当前,国际反恐的主导是(B)。
A、八国集团
B、欧安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联合国
5、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
不相同,实行(B)。
A、分级管理
B、分类管理
C、分层管理
D、分群管理
6、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
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D)。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7、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要实现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执行程序化、(A)
的建设目标。
A、决策智能化
B、检查经常化
C、处理及时化
D、责任明确化
8、在非常规状态下,即便没有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具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也
可进行公共危机紧急处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更大损失。这
是指(B)。
A、权力优先性
B、紧急处置性
C、程序特殊性
D、社会配合性
9、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时,要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
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这是指(D)。
据不充分的信息作决策,这指的是(C)。
A、事态的严峻性
C、信息的不充分性
D、资源的有限性
11、下列关于危机决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条件充分的情景下做出的
B、危机决策往往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做出的
D、危机决策往往是在后果不确定的情景下做出的
12、在公共危机管理沟通机制建设中应避免出现的情况是(A)。
A、保持沉默,少说为佳
B、保证正规渠道畅通
C、保持信息口径一致
D、保证公众的知情权
13、下列关于危机发言人应具备的相应技能中,不应有的是(C)。
A、质疑不准确的信息
B、解释有些问题不能回答的原因
C、尽量使用专业术语
D、压力下保持冷静
14、关于危机事件新闻发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一定要及时、准确,争取先声夺人
B、充分考虑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有些很严重的危机事件暂时说得轻些
D、新闻发布可通过新闻发布会、吹风会、新闻通稿、记者采访、书面回答记者提问等
多种方式进行
15、当强烈地震发生时,民众在自救中不应有的行为是(C)。
A、躲进卫生间
B、就近找个枕头、坐垫、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
C、赶快乘坐电梯下楼
D、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
16、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要从中小学开始普及公共危机教育,提高每个公民应对危机的能力
B、我国大量已有的突发事件显示,我国公民的生存能力不容乐观,普遍缺乏危
机应对技能训练
C、在危机的经验中,民众相信传闻而不相信政府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D、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7、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是以(B)为基本行政单元实施灾情管理。
A、乡镇级
B、县级
C、地市级
D、省级
18、一级响应只需要满足下面选项中哪一条就可以(A)
A、死亡200人以上
B、紧急转移安置10万人以上,少于90万
C、倒塌(严重损坏房屋)5万间以上,少于15万间
D、死亡人口100人以上,200人以下
19、重大、较大、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
(A)
A、15
B、18
C、10
D、20
20、下列哪个不是“四不放过”原则?(C)。
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B、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
C、检查验收未通过不放过
D、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须有法律上的明确规定。这即告诉我们,政府在危机应对中应当遵循(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