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农字202254号~关于印发荔浦市农...部门文件

荔农字【2022】54号~关于印发荔浦市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面上调查技术方案的通知

荔浦市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

面上调查技术方案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面上调查技术规程(试行)通知》(农办科〔2022〕8号)文件精神,结合荔浦市实际和植物保护工作要求,特制定荔浦市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面上调查实施方案。

一、面上调查目标

以乡镇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开展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面上调查工作,到2022年12月,掌握农田生态系统等区域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基本情况。明确专人负责,完成荔浦市辖区面上调查方案,落实面上调查路线,确保面上调查工作及时实施。

二、面上调查对象和区域

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面上调查在我市所有辖区全面展开。根据自治区普查参考清单,荔浦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依据全区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面上调查参考清单的基础上,参考荔浦市历年来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发生情况,形成本地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面上调查清单。

三、基本流程和方法

(一)踏查

根据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面上调查清单,结合本地主要栽培作物的布局、生境特征等确定踏查关键节点,由植保站明确踏查重点区域,设置踏查路线和踏查点。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根据路线和踏查点进行踏查,记录不同踏查点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对象等信息。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的踏查点要覆盖县域全部乡镇和所有生境类型,每种生境设置不少于5个踏查点,原则上分布在至少3个乡镇。

根据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各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选择在其发生始盛期或危害症状显露期进行踏查。重点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踏查次数。

2.踏查节点和路线设置

(1)确定踏查关键节点

根据入侵病虫害危害对象的作物布局和生境类型(农田、果园、菜地等)划定踏查关键区域,划定潜在重点发生区域;根据扩散途径或路径、扩散蔓延趋势等,在主要交通网络(公路、河流等)、种苗繁殖基地、农产品集散地等确定踏查关键节点。踏查点之间距离要大于5公里。

(2)设置踏查路线

踏查路线按“三覆盖”原则设计,即覆盖县域内所有乡镇、覆盖县域内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发生的所有生境类型、覆盖所有踏查关键节点(参考图1)。

3.踏查方法

在踏查点对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踏查、记录。

常用踏查方法有:(1)棋盘式取样法:在田间纵横交叉取样,样点分布较为均匀;(2)Z字形取样法:取样点多位于田边,常用于田边点片分布不均匀的入侵病虫害调查;(3)曲线取样法:常用于沿公路、铁路、河流走向,或大面积发生或生境比较复杂的入侵病虫害调查,可根据实际地形地貌,采用S形、V形、N形、W形曲线法进行踏查;(4)五点取样法:为最常用的取样法;(5)对角线法:有单、双对角线两种取样法;(6)平行线法:在田间每隔若干行取1行或数行。

4.踏查内容

记录踏查点名称、经纬度、踏查点面积、生境类型、入侵物种名称、危害对象、发生面积、治理措施、是否设置标准样地、样地编号,按踏查路线填写纸质表格“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踏查记录表”(见附件2),每一踏查路线填写一张表,并将所有的踏查点数据上传手机APP。同一物种在踏查点内不同生境多次出现的,需要分别记录。

(二)标准样地调查

根据踏查结果,对已知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的典型危害区域和未列入清单的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发生区域,设立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标准样地,调查掌握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的危害程度。

1.标准样地设置

根据普查单元内实地踏查结果,确定标准样地调查的对象,选择典型危害区域,设置标准样地。对已知的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典型危害区域(持续发生面积在1亩以上)和清单未记录物种(包括疑似未记录物种)的所有发生区域,均要设置标准样地进行详细调查。

样地面积根据外来入侵病虫害实际危害情况及生境类型确定,原则上不小于1亩。标准样地农作物连续种植面积超过50亩的,应增设1个标准样地。同一区县范围内,同种入侵物种的标准样地数量原则上应不少于3块,不同标准样地间距离不小于5公里。本地未记录的外来入侵物种应至少设置1个标准样地。

2.调查方法

为明确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的危害程度和危害面积,在标准样地采用样方法或样线法进行调查,记录物种危害生境类型、物种名称、危害对象、调查株数/样线长度、受害株数/受害植株所跨长度、危害率等调查数据,填写纸质表格“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标准样地调查记录表”(见附件3),并将数据上传手机APP。

五点取样法:从标准样地四角的两条对角线的交驻点,即样地正中央,以及交驻点到四个角的中间点等5点选取样方;或者在离样地四边5-10步远的各处和对角线的交驻点,选择5个样方,样方间相隔5米以上。此方法为最常用的样方取样法。

对角线取样法:样方/样线全部落在样地的对角线上,可分为单对角线取样法和双对角线取样法两种。单对角线取样法是在样地的某条对角线上,按一定的距离选定所需的全部样方/样线。双对角线取样法是在标准样地四角的两条对角线上,按一定距离均匀选定所需调查样方/样线。此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方形或长方形地块。

平行线取样法:作物种植布局和排列规则的样地,在病虫害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每隔数行取一行或数行进行样方/样线调查。常用于棉花、果园、茶园等作物种植区的病虫害调查。

棋盘式取样法:将所调查的样地均匀划成许多小区,形如棋盘方格,然后将调查样方/样线均匀分配在样地的一定区块上。这种方法多用于分布均匀的病虫害调查。

“Z”字形取样法(也称蛇形取样法):在标准样地相对的两边各取一条平行的直线,然后以一条斜线将一条平行线的右端与相对的另一条平行线的左端相连,各样方/样线连线的形状如同英文字母“Z”。此方法适用于标准样地边缘发生多、呈点片不均匀分布的病虫害调查。

(3)入侵害虫辅助调查

对于趋光性强或对性诱剂敏感、田间种群密度低或零星发生、难以发现的入侵害虫,在大面积农作物种植区,设置诱虫灯或性诱捕器进行辅助调查(结合重大病虫观测场)。记录诱捕数据,填写纸质表格“农作物外来入侵害虫诱捕法调查记录表”(见附件4)。对于成功诱集到外来入侵害虫的地块,需要设置标准样地、开展样方调查,并记录调查结果,填写纸质表格“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标准样地调查记录表”(见附件3),并将数据上传手机APP。

②性诱捕器调查。针对已经研发出有效性诱剂的外来入侵害虫,于其成虫发生盛期在田间挂放性诱捕器。挂放在高杆作物距地面1.5米、矮秆作物与冠层齐平处,连续调查3天。每日上午收集并统计诱捕到的外来入侵害虫的种类和数量。

3.调查工具

捕虫网、养虫盒、带光源放大镜、昆虫针、三角纸袋、标本浸泡瓶(75%酒精)、计数器等常规昆虫采集和测报工具,标本夹、剪枝剪/钳、卷尺、种子取样袋等常规病害采集和测报工具,GPS定位仪、便携式解剖工具套装,便携式显微镜、野外防护服、劳保手套、救生衣、救生圈等野外调查装备。

(三)标本采集、制作及鉴定

1.标本采集

对现场无法识别鉴定的病虫害、疑似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要进行标本采集。

(1)植物病害标本采集

采集植物病害样品应选取植物发病部位,如叶片、茎秆、穗部、种子、果实等,或整株采样,制成标本,填写相应的表格和采集标签。对于现场无法鉴定的病害,需将采集的新鲜样本连同采集标签,通过冷链快递给鉴定部门。每个标准样地的每种病害样品应不少于5份。

(2)植物虫害标本采集

①采集虫态

采集植物虫害样品应尽量选取全虫态标本,重点是成虫标本。如果仅有幼虫,可随寄主植物带回饲养,待羽化后鉴定种类。对于现场不能确定的外来入侵昆虫,应采集卵、幼虫或若虫、蛹、成虫等虫态。卵、幼虫或若虫可采用95%乙醇浸泡,高龄若虫和蛹可带回室内饲养至羽化,成虫用75%乙醇浸泡或三角纸袋包装,待进一步开展分子鉴定或形态鉴定。每个样地的样品数量原则上不少于3份,每份不少于20头,少于20头的全部取样。

②采集方法

采集方式依据物种生物学而有所变化,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法。

徒手采集:手捉,适合显露发生或危害、个体大的虫害,如草地贪夜蛾、马铃薯甲虫等。

盘拍/板拍采集:适合微小型、隐匿发生的虫害,如蓟马类、叶螨类等。

带寄主采集:适用固定取食、潜食、钻蛀危害的虫害,如粉虱类、粉蚧类、盾蚧类,潜叶类,蛀果、蛀茎类;或仅有非成虫虫态(卵、幼虫、若虫、蛹)的虫害。

扫网法:适用活动能力强的虫害,如蛾类、蝴蝶类,蚊蝇类,甲虫类,蝽蟓类、木虱类等。

诱捕法:适用具有趋光、趋化等特性的物种,主要针对成虫,如诱虫灯、食诱或性诱剂、陷阱诱捕。

2.标本制作

(1)病害标本制作

①标本现场压制。标本采集时,应在现场边采集边压制。将标本充分展开、摊平在标本纸上,再用标本夹压制、捆好,最大限度保持标本原貌。疑似细菌病害的植株样品材料,以纸巾包裹后,置于自封袋内,冷链保存送交鉴定部门。

②标本干燥处理。用于病原物分离的标本,严禁烘干,将田间压制的标本保存在标本夹中,前3天每天换标本纸2次,以后每天换1次直到完全干燥。不用于病原物分离的标本,可压在标本纸中,每个标本上下均放置瓦楞纸便于受热均匀,使用烘箱50℃烘干后保存。

(2)虫害标本制作

将冻存管中75%乙醇浸泡的虫害标本取出,待虫体稍干燥后即可制作针插标本。三角纸袋保存的标本需要先回软后再进行标本制作。标本制作时需在虫体尚没有僵硬前进行整姿。对于需要展翅的标本,将虫体展翅充分干燥定型后,添加采集信息标签。

依据虫害的种类和个体大小可选择制作针插标本(适用于个体较大的鞘翅目、直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等昆虫)、粘贴标本(适用于个体较小的双翅目、半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浸液标本(适用于个体较小的昆虫,以及一些类群的幼期或蛹期标本,常采用75%乙醇浸泡;如需进行DNA条形码鉴定的标本应使用无水乙醇浸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的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面上调查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技术人员负责具体项目实施,严格按照本方案要求组织实施,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贝学武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成员:刘莉莉植保站农艺师

罗华玲局办公室主任

覃冬香生态站副站长(主持工作)

唐萍植保站工作人员

黄家喜植保站工作人员

韦慕贤植保站工作人员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方案、采样计划、送检、进度安排、材料收集整理等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技术指导兼采样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刘莉莉植保站植保站农艺师

成员:覃冬香生态站副站长(主持工作)

何雪玲农业农村综合发展中心副主任

黄一航经作站工作人员

田志军东昌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古明洁新坪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莫鹏杜莫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陈云月荔城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肖作茂龙怀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何崇菊青山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陈刘曦修仁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陈志威茶城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姚祥蒲芦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赵海燕大塘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唐跃花篢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罗晓双江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曾媛马岭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技术指导兼采样小组主要负责技术指导、样品采集、采样记录、样品编号、样品分装、样品预处理、样品核查等工作。

(二)加强技术学习。

我局技术人员要加强与自治区植保总站、桂林市农业农村局的联系沟通,如有技术问题、工作难题要及时上报、及时解决,避免发生工作失误。

附件:1.广西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面上调查物种参考名单

2.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踏查记录表及填报说明

3.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标准样地调查记录表及填

报说明

4.农作物外来入侵害虫诱捕法调查记录表及填报说明

5.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标本采集记录表及填报说明

6.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发生情况表

7.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普查质量控制技术规定

附件1

广西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面上调查物种参考名单(共54种)

序号

拉丁名称

中文名称

危害

1

Callosobruchusmaculatus(Fabricius)

四纹豆象

主要危害木豆、鹰嘴豆、菜豆、洋扁豆、大豆、金甲豆、赤豆、绿豆、豇豆及蚕豆等多种豆类植物。在热带地区,可在田间和仓内危害,在温带区主要在仓内进行危害。成虫在仓贮的豆粒上产卵,田间产卵于开裂豆荚的豆粒上或嫩荚上。幼虫孵化,钻贮豆粒内为害。

2

Rhynchophorusferrugineus(Olivier)

红棕象甲

主要危害椰子、海枣、油棕、槟榔、霸王棕等多种棕榈科植物,农作物主要危害甘蔗。成虫和幼虫均能取食为害寄主植物,主要以幼虫取食寄主的内部组织,在内部穿孔为害。

3

LissorhoptrusoryzophilusKuschel

稻水象甲

主要危害水稻。繁殖力强,成虫沿稻叶叶脉正面啃食叶肉,保留下表皮,形成长短不一的细长条白斑;幼虫在稻根附近活动,啃食稻根,造成断根,使稻株生长不良,分蘖数减少,稻谷千粒重下降,是引起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危害秧苗时可将稻秧根部吃光。在我国双季稻区一年发生2代,水稻受其为害一般可造成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70%-80%,甚至绝收。

4

RhabdosceluslineaticollisHeller

褐纹甘蔗象

为害棕榈科植物和甘蔗,主要以幼虫钻蛀叶鞘及茎干为害,植株受害严重时会枯萎死亡。雌成虫产卵于寄主叶腋间或树干的伤口、树皮的裂缝处。幼虫孵出后随即钻入茎干内为害,严重时可使茎干成为空壳。

5

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

美洲斑潜蝇

危害植物多达110余种,以葫芦科、茄科和豆科植物受害最重。雌成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把卵产在部分伤孔表皮下或直接取食叶片留下产卵孔与取食孔;幼虫孵化后潜食叶肉,喜好取食叶片栅栏组织,在受害植物叶片形成弯曲、不规则的蛇形灰白色潜道,潜道往往避开叶脉,黑色虫粪在其中多排成虚线状,潜道到终端逐渐变宽。

6

Liriomyzatrifolii(Burgess)

三叶草斑潜蝇

危害植物多达300种,包括棉花、黄瓜、菜豆、甘蓝、西红柿、大蒜、大葱、向日葵、芹菜、马铃薯、青椒、菜瓜、菠菜、豌豆、南瓜等。雌性成虫通过产卵器戳刺叶片形成刻点,吸取汁液和进行产卵。幼虫潜叶取食叶片的叶肉组织,取食过程中形成形状不规则的潜道,破坏植物叶片,降低植物光合作用效率,严重时叶片干枯、坏死脱落。

7

Bactroceradorsalis(Hendel)

桔小实蝇

主要危害番石榴、芒果、杨桃、李等水果,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果实。雌成虫产卵于各类果实果皮下,产卵时刺伤果实,导致汁液流溢,引起病原物入侵而腐烂。幼虫潜居果瓤中取食沙瓤汁液,导致沙瓤被穿破,瘪平收缩,而成灰褐色,被害果外表虽佳,色泽尚鲜,但内部已空虚,故被害果常未熟先黄,早期脱落,造成严重落果现象。若果内幼虫不多,果实虽暂不脱落,但其果肉已变坏并有异味,不能食用。

8

Bactroceraminax(Enderlein)

柑橘大实蝇

主要危害柑橘类。雌成虫将卵产于柑橘果实的果皮下近果瓤处或果瓤中,卵孵化后幼虫用口钩刺破果瓤,潜食果瓤和种子,使被害果未熟先黄,黄中带红,未熟先落。若果内虫少,果实虽不脱落,但果瓤被害腐烂,也无食用价值。

9

Bactroceratsuneonis(Miyake)

蜜柑大实蝇

主要危害柑橘类,包括金橘、酸橙、甜橙、柑、红橘、温州蜜柑和乳橘等。以幼虫蛀食柑橘果实瓤瓣,使被害果未熟先黄,黄中带红,并最终脱落。

10

Bactroceracucurbitae(Coquillett)

瓜实蝇

主要在菜园、果园等栽培果蔬和野生植物上为害。成虫产卵于幼瓜表皮内部,幼虫孵化后即钻入瓜内,群集于瓜瓤中间为害。受害瓜果初期局部变黄,逐渐全瓜腐烂变臭,造成大量落瓜,或刺伤处畸形下陷,果皮硬实,瓜味苦涩,严重影响瓜果的品质和产量。

11

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Pergande)

西花蓟马

危害植物多达500余种,主要有李、桃、苹果、葡萄、草莓、茄、辣椒、生菜、番茄、豆、兰花、菊花等。该虫以锉吸式口器取食植物的茎、叶、花、果,导致花瓣退色、叶片皱缩,茎和果则形成伤疤,最终可能使植株枯萎,同时还传播番茄斑萎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

12

Bemisiatabaci(Gennadius)

烟粉虱

寄主植物超过600种,是棉花、蔬菜和花卉上的重要害虫。主要以三种方式为害作物:取食植物汁液造成植株生长衰弱,分泌蜜露并诱发煤污病;传播植物病毒,造成植物病毒病发作;引起植物生理异常。

13

Hyphantriacunea(Drury)

美国白蛾

杂食性害虫,主要危害桑、白蜡槭、(糖槭)胡桃、苹果、梧桐、李、樱桃、柿、榆和柳、农作物和野生植物等200多种。幼虫吐丝缀网,有的网巢长达1米以上。幼虫群集网中取食叶片,严重时全株树叶被吃光,造成长势衰弱,抗逆力下降,果实品质降低,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

14

ParacoccusmarginatusWilliamsandGranaradeWillink

木瓜秀粉蚧

寄主植物达35科55余属,包括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粮食作物、水果、蔬菜和观赏植物。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为害植物的茎、叶片和果实等部位丰富的汁液,特别是喜欢聚集取食嫩茎、嫩叶和果实,造成叶片黄化,枝条干枯,果实畸形脱落,并通过口针向茎、叶片和果实中注入有毒物质,最终造成植株死亡。为害较轻时,像棉絮一般附着在植株表面,附着物似渗出的乳汁。严重为害时,地上部分茎、叶片和果实形成厚厚的白色蜡质层,导致植株发育迟缓、黄化枯萎、叶片畸形及落花落果现象,还会引发烟煤病,导致茎、叶片和果实完全变黑,为害严重时将导致整个植株死亡。

15

DaktulosphairavitifoliaeFitch

葡萄根瘤蚜

寡食性,仅危害葡萄属植物。其幼虫和成虫均可吸取寄主汁液危害,根据危害部位可分为根瘤型和叶瘿型。该虫危害寄主的部位因寄主品种不同而异,例如美洲系葡萄和野生品种叶和根部都能受害,欧洲系葡萄品种主要是根部受害,在我国葡萄区只发现根部受害。

16

PlanococcuslilaciusCockerell

南洋臀纹粉蚧

寄主植物达35科100余种,主要包括可可、刺果番荔枝、番石榴、美洲木棉等多种水果和林木。1986年在台湾首次发现,2012年在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同时被发现。

17

Planococcusminor(Maskell)

大洋臀纹粉蚧

寄主植物达60余科共250多种,主要有番石榴、柑橘、可可、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排泄物可导致煤污病。2008年首次在广西被发现。

18

PhenacoccussolenopsisTinsley

扶桑绵粉蚧

寄主植物多达200种,包括棉花、扶桑、向日葵、南瓜、番茄等蔬菜和经济作物。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汁液危害,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幼嫩部位,包括嫩叶、叶片、花芽和叶柄。受害寄主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受害部位可出现扭曲变形,甚至枯萎;分泌的蜜露诱发煤污病导致叶片脱落。

19

SolenopsisinvictaBuren

红火蚁

红火蚁常入侵住房、学校、草坪等生境,与人接触的机会较大,叮咬现象时有发生。其尾刺排放的毒液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导致人类死亡。红火蚁取食农作物的根、茎、种子,捕食本土上的无脊椎动物等,使农作物大幅减产,降低原生态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红火蚁还啃咬电线,破坏电力设施、交通信号灯、通信系统和其他电子设备,破坏农田水利设施、堤坝、农舍、校舍、公园草地等,使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给入侵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造成重大威胁。

20

Spodopterafrugiperda(J.E.Smith)

草地贪夜蛾

为害寄主植物种类超过80种,嗜好禾草科植物,如玉米、高粱、小麦、苜蓿、大麦、荞麦、棉花、燕麦、小米、花生、大米、黑麦草、高粱、甜菜、豆、甘蔗、烟草和小麦等。

21

Tutaabsoluta(Meyrick)

番茄潜叶蛾

世界范围内的重大恶性入侵害虫,主要为害茄科作物,尤其喜食番茄。以幼虫进行危害,可在寄主植物所有发育阶段和地上部位进行危害。幼虫潜食叶肉,还可蛀食顶梢、嫩茎以及幼果,造成幼苗生长点枯死、丛枝或叶片簇生、叶片枯焦、果实腐烂等。

22

Phthorimaeaoperculella(Zeller)

马铃薯块茎蛾

最嗜寄主为烟草,其次为马铃薯和茄子,也为害番茄、辣椒、曼陀罗、枸杞、龙葵、酸浆等茄科植物。幼虫为害茎、叶片、嫩尖和芽,被害嫩尖、叶芽往往枯死,严重时幼苗枯死。幼虫可潜食于叶片之内蛀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呈半透明状。该虫也为害储藏的马铃薯块茎。在烟草上幼虫多沿叶脉注入,取食烟草叶片,形成弯曲虫道,后变为空泡,仅留上下表皮,严重影响烟叶的产量和品质。

23

SternochetusfrigidusFabricius

芒果果肉象甲

主要危害芒果。以幼虫潜食芒果果肉,使之失去食用价值。一般情况下,一个芒果有虫1-2头,最多可达6头。4月上、中旬,产卵于幼果果皮下,孵化幼虫在果肉内潜食,形成蛀道。蛀道分布在果肉内部,深度不达果核,使果肉内形成纵横交错的蛀道,甚至相连成大的空洞,其中充满黑褐色粉末和虫粪。受害芒果的外表无明显入侵孔和为害状,整个果皮呈青绿色,完好无损,只有少数黑褐色斑点。小芒、野生芒、印度芒(Mangiferaindica)和M.foetida芒受害最重,其他芒果品种次之。

24

Sternochetusolivieri(Faust)

芒果果实象甲

主要危害芒果。为害芒果的果核和果肉,使之都失去应有价值。成虫产卵于果表面,幼虫孵化后,蛀入果肉,并作隧道进入果核,在子叶内取食。随虫龄增大,隧道加宽。落果内的幼虫将子叶食完后,继续取食果肉。幼虫成熟后,常在果内化蛹。

25

Opogonasacchari(Bojer)

蔗扁蛾

寄主植物包括24科50余种,主要危害巴西木、荷兰铁、马拉巴栗、香蕉、甘蔗、马铃薯、竹子、玉米、凤梨等。从已老化的茎皮部入侵,可见直径1.5-2mm的蛀孔,随后继续向内或韧皮部蛀食,排出的虫粪及蛀屑堆积于茎皮内,幼虫蛀食肉质的皮层,形成不规则隧道或连成一片,剥离树皮后可见棕色或深棕色颗粒状虫粪及蛀屑的混合物。幼虫先不蛀食带状叶丛生部位及周围处,当茎的输导组织被渐渐蛀食破坏而失水失养分死亡,幼虫则继续蛀食周围,最终导致植株带状叶萎蔫,褪绿,停止生长,失去观赏价值,直至整株死亡。幼虫也蛀食根部。老熟幼虫在蛀孔内头向外尾向内化蛹作茧,茧蛹前端暴露于茎外,幼虫也能在茎皮间虫粪与蛀屑内化蛹作茧。植株受害死亡后,幼虫可继续蛀食,化蛹及羽化繁殖,茎段也不完全腐朽。幼虫不蛀食绿色部分,茎围在5cm以下的巴西铁未见受害。

26

Radopholussimilis(Cobb)Thorne

香蕉穿孔线虫

主要为害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寄主多达200多种,主要危害香蕉、胡椒、芭蕉、椰子、槟榔、可可、芒果、柑橘、咖啡、茶树、鳄梨、生姜、花生、大豆、高梁、甘蔗、茄子、番茄、马铃薯、甘薯、蚕豆、油棕、山葵、王棕等。不同的寄主被害后所表现的症状不完全相同。香蕉被侵染后,根表面产生红褐色略凹陷的病斑,病根可见皮层红褐色条斑,随着病害发展,根组织变黑腐烂。香蕉地上部表现为生长缓慢,叶片小,枯黄,坐果少,果实小。由于根系被破坏,固着能力弱,蕉株易摇摆、倒伏或翻蔸,故又有“黑头倒塌病”之称。其他寄主植物被害,一般表现为根部出现大量空腔,韧皮部和形成层可完全毁坏,出现充满线虫的间隙,使中柱的其余部分与皮层分开,根部坏死斑橘黄色、紫色或褐色,坏死斑外部形成裂缝,根腐烂。地上部一般表现为叶片缩小,变色,新枝生长弱等衰退症状。

27

Globoderarostochiensis(Wollenweber)Behrens

马铃薯金线虫

主要危害马铃薯、番茄、茄子和茄属植物。发病植株在田间呈块状分布。病株生长矮小、茎细长、开花少或不开花;叶片黄化、枯萎,受害严重时植株早死。病株根系发育不良,根表皮受损破裂,结薯少而小;开花期拔起根部,可见到许多白色或黄色的未成熟雌虫露于根表面。雌虫成熟后变为褐色胞囊,作物收获后这些胞囊遗留土壤中。

28

DitylenchusdestructorThrnoe

腐烂茎线虫

寄主多达90多种,主要危害马铃薯、甘薯、洋葱、甜菜、胡萝卜、欧芹、芹菜、番茄、黄瓜、红辣椒、南瓜、西葫芦、大豆、蚕豆、花生、紫苜蓿、向日葵、大黄属、烟草、甘蔗、大麦、小麦等。一般为害寄主植物的地下部。马铃薯受害后,薯块表皮下产生小的白色斑点,以后斑点逐渐扩大并变成淡褐色,组织软化以致中心变空,病害严重时,表皮开裂、皱缩,内部组织呈干粉状,颜色变为灰色、暗褐色至黑色。为害甘薯,在苗期,苗茎基白色部出现斑驳,后变为黑色,髓部褐色或紫红色,地上部矮黄、苗稀;茎蔓受害则髓部变白发糠,后变褐色干腐,表皮破裂,蔓短、叶黄,甚至主蔓枯死。薯块发病表现为糠心或(和)裂皮。

29

CladosporiumcucumerinumEllisetArthur

黄瓜黑星病菌

主要危害黄瓜、笋瓜、葫芦、南瓜、冬瓜、甜瓜和其它葫芦科植物。黄瓜苗期、成株期都能发病,病原菌侵染子叶、真叶、茎、瓜条等部位。叶片上产生近圆形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浸状,后变枯黄色,直径2-5mm,易穿孔,中间脱落,边缘黑褐色,星纹状。叶柄和茎部生暗绿色水浸状的凹陷病斑,病斑椭圆形、长条形,后变淡黄褐色,病部有纵裂,可溢出琥珀色胶状物,湿度高时病斑表面生出灰色霉层。瓜条上初生近圆形暗绿色病斑,直径3mm左右,凹陷,中间开裂呈疮痂状,可烂成孔洞,泌出乳白色胶状物,后变为琥珀色,干燥后易脱落,潮湿时生黑色霉层。

30

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Smith)SnyderetHansenRace4

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

在根部危害木质导管变为红棕色,一直延伸至球茎内,后变黑褐色而干枯。茎内部症状表现为假茎和球茎维管束黄色到褐色病变,呈斑点状或线状,后期贯穿成条形或块状。

31

MycosphaerellafijiensisMorelet

香蕉黑条叶斑病菌

主要危害香蕉、芭蕉属、琉球蕉、粉芭蕉、大蕉、蕉麻。该病通常先发生于下部叶片,后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发生多时,病叶局部或全叶枯死,一般叶片受害率一般约30%,严重时高达80%。

32

Peronosclerosporamaydis(Racib.)Shaw

玉蜀黍指霜霉

主要危害玉米。系统侵染病株,由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病。苗期全株淡绿色,渐变为黄白色或白色,俗称“白苗病”,生长缓慢,节间缩短,植株矮化,重病株不能正常抽穗,或果穗与雄花畸形。叶片上出现淡绿色、淡黄色、苍白色或紫红色的条纹或条斑,宽度不等,多与叶脉平行,以后变褐枯死。湿度高时叶片背面或两面产生灰白色霉层。局部侵染在叶片是形成近圆形褪绿斑点,或形成短而窄的褪绿条斑、条纹,后期连接成不规则长条斑,变黄褐色干枯。

33

Phytophthorainfestans(Mont.)deBary

马铃薯晚疫病菌

主要危害马铃薯茎、叶和块茎,也能够侵染花蕾、浆果,导致植株提前枯死,可造成20%-40%的产量损失。

34

Synchytriumendobioticum(Schilb.)Percival

马铃薯癌肿病菌

在幼芽部、茎基部可形成淡绿色癌肿组织,叶片也可受害。病菌影响块茎的形成,但不危害根部。幼嫩的块茎早期被侵染导致畸形和肿大使之不像块茎。

35

Taphrinadeformans

畸形外囊菌

主要危害桃叶片,偶见危害嫩枝、幼果。感病嫩叶发出时即呈病态,病叶的一部分或全叶皱缩扭曲,其程度随叶片生长而加重。病部肥大,质脆。最后病叶变褐色至深褐色,干枯脱落。

36

Southernriceblack-streakeddwarfvirus,SRBSDV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

主要危害水稻、玉米、小麦、马唐、看麦娘等20多种粮食作物和杂草。发病稻株叶色深绿,上部叶的叶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皱褶(多见于叶片基部)。病株地上数节节部有倒生须根及高节位分枝;病株茎秆表面有乳白色大小约1-2mm的瘤状突起(手摸有明显粗糙感),瘤突呈蜡点状纵向排列成条形,早期乳白色,后期褐黑色;病瘤产生的节位,因感病时期不同而异,早期感病稻株的病瘤产生在下位节,感病时期越晚,病瘤产生的节位越高。

37

Maizechloroticmottlevirus,MCMV

玉米褪绿斑驳病毒

主要危害玉米,还可危害小麦、大麦、燕麦、高粱等。可对产量造成影响,被害症状取决于病毒的株系,表现为坏死斑点、卷曲、叶尖坏死、矮化、植株死亡等。与其他病毒共同混合侵染,产生更严重症状,造成严重危害。

38

Cucumbergreenmottlemosaicvirus,CGMMV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主要危害葫芦科作物,包括黄瓜、西瓜、甜瓜、瓠瓜、南瓜、葫芦、丝瓜、苦瓜等,也危害杂草。植物被侵染后,叶片表现花叶、斑驳、褪绿斑或突起等症状,果实上会形成大小不同的病斑或变空心,严重时可导致植株生长发育缓慢或无法形成果实。

39

Tomatoringspotvirus,ToRSV

番茄环斑病毒

主要危害葡萄、桃、李、樱桃、苹果、榆树等及果园杂草,引起植株矮化、叶片斑点、果实畸形。该病毒是北美覆盆子上最危险的病毒病,病株常表现为不结果或形成易碎果。

40

Tomatoyellowleafcurlvirus,TYLCV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主要危害番茄、辣椒、黄瓜等蔬菜及烟草等经济作物,常引起发育迟缓,植株顶部叶片卷曲,萎黄,叶片尺寸减小和番茄产量下降。发病晚期表现为叶片变形焦枯,叶脉变紫色,新叶出现黄绿不均斑块,坐果率降低,果实变小,畸形裂口。

41

Papayaringspotvirus,PRSV

番木瓜环斑花叶病毒

主要危害番木瓜。叶片发病初期嫩叶叶脉微皱缩,叶片边缘末端向下卷,叶柄基部有点状或条状的水渍斑点;发病中期,顶部叶片出现黄色斑点,叶脉缺绿呈透明点;发病后期,上层的嫩叶呈透明状,中层的叶片呈花斑,叶脉有水渍状网纹、皱缩,整个叶片凹凸不平,顶叶生长受抑制。茎部发病时,在顶部嫩茎处呈条状或块状水渍斑点,后在老化的茎部逐渐出现病斑。花果感病后,花瓣呈现水渍状病斑,严重时花畸形;果实膨大后才逐渐见到病斑,呈绿色圆形或椭圆形的同心轮纹环斑,严重时果实表皮呈现出不规则的瘤状物,果实品质极差。

42

Tomatobrownrugosefruitvirus,ToBRFV

番茄褐色皱果病毒

主要危害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病毒侵染番茄叶片的症状为花叶、深绿色突起、叶片狭窄、叶脉黄化严重时坏死,花和果实数量减少,果实尚出现黄色或褐色斑块,果实变小畸形,出现皱纹,严重的导致果梗坏死。被感染的番茄叶片叶脉变黄,出现类似烟草病毒的症状,有时也会出现叶片变窄;早期会出现花萼静脉褐变,严重者导致花萼静脉干枯死亡;严重影响果实着色,导致果实颜色变浅、变绿、出现皱纹或者出现黄色斑点,黄色斑点逐渐发展为褐色病变,最终导致果实坏死。

43

Clavibactermichiganense(Smith)subsp.SepedonicusDavisetal.

马铃薯环腐病菌

主要危害马铃薯、茄和其他茄属植物。病菌在生长季节后期和结薯期侵染叶片。在薯块的维管束组织周围产生奶油黄色或浅褐色腐烂,形成一圈崩解组织,用力挤压剖开的薯块,在皮层与髓部之间产生一个裂缝。病菌通过匍匐茎侵染,早期若在薯块末端侧面横切,沿着靠近匍匐茎的维管束组织,有一个透明状至乳白色的黄色区域,这个黄色至浅褐色区域能扩展至整个维管束组织。在发病后期这个维管束和变色区域变软。

44

Clavibactermichiganensissubsp.michiganensisSmithetal.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

主要危害番茄、龙葵、裂叶茄及其他茄科杂草。病株从幼苗到坐果期都可发生萎蔫和死亡,大田定植后造成缺株断垄。病菌可通过维管束侵入果实,造成果实皱缩、畸形,由外部侵染果实引起“鸟眼状”斑点,影响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危害十分严重。

45

Pseudomonassyringaepv.maculicolaMcCullochetal.

十字花科细菌性黑斑病菌

主要危害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芫菁、芥菜、油菜等多种十字花科植物。病斑起初出现在叶片背面,初生不规则形、水浸状或油浸状绿色至淡褐色小斑点,直径很小,后变为具有光泽的褐色或黑褐色不规则形或多边形病斑,薄纸状,不突破叶脉,开始时在外叶发生多,后延及内叶,叶片正面起初为与叶背对应的青色斑块,当坏死斑融合后形成大的不整齐的坏死斑,可达2-4cm以上,后变为淡褐,黑褐色焦枯状。还可危害叶脉,致使叶片生长变缓,叶面皱缩,开始外叶发生多,后波及内叶;发病严重时,全株叶片表现为白色灼状斑块,后变为淡褐色焦枯状,导致植株枯黄而死亡。茎及花梗上病斑椭圆形至线形,水渍状,褐色或黑褐色,有光泽,斑点部分凹陷。角果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偶成条斑,稍凹陷。根头部初生暗色病斑后变深,渐成黑色,或不规则圆形斑纹。

46

Xanthomonasoryzaepv.oryzicolaSwingsetal.

水稻白叶枯病菌

主要为害水稻。水稻全生育期均可受害,但以分蘖至抽穗期症状最为显著。主要为害叶片,病菌多从叶片先端的水孔侵入,所以病斑多从叶尖两侧叶缘首先发生。典型病斑为长条状枯死斑,病健交界处界线明显,边缘波纹状。对光观察病部不透明。叶面菌脓不多,如有,则多在叶缘,干燥后易脱落。

47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主要危害水稻,也侵染其他野生的或栽培的禾本科单子叶植物。该病主要危害水稻叶片,病菌通过气孔、伤口方式进入寄主中,在水稻叶肉细胞间隙的薄壁组织中繁殖。

48

Xanthomonasaxonopodispv.manihotis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菌

仅危害木薯和一品红,导致叶片形成水渍状角斑,湿度大时角斑上形成菌溢,初为白色粘液,后变为黄褐色;染病茎秆凹陷,泌出大量胶质物,加速叶片枯萎。系统侵染导致植株青枯萎蔫、流胶、顶枯、根茎维管束褐化坏死,严重时整株死亡。

49

CandidatusLiberobacter

柑橘黄龙病菌

能侵染柑橘属、枳属和金柑属中绝大部分品种,其中柑橘属中的宽皮橘类、橙类、柚类、柠檬类、杂柑类和香橼类等是病原的主要寄主。感病后全年均可发生,一般以夏梢和秋梢发病最多,其次是春梢。新梢的症状是叶片表现黄化和黄绿相间的斑驳。在叶片凋落后,枝梢上新长出的叶片表现缺素状的花叶。病梢变短、生势衰弱,病叶黄厚、变小,且易脱落,形成枯枝。开花不适时,花开的多,落的多。果小而畸形,或红鼻果。后期,根部往往表现为小根腐烂。

50

AcidovoraxcitrulliSchaadetal.

瓜类果斑病菌

主要危害西瓜,还可危害甜瓜、厚皮甜瓜、南瓜、黄瓜、西葫芦、蜜瓜和苦瓜等。西瓜在子叶、真叶和果实上均可受感染而发病。幼苗期,子叶张开时感病后,病斑为暗棕色,且沿主脉逐渐发展为黑褐色坏死斑,随后侵染真叶,病斑在幼真叶上很小,暗棕色,周围有黄色晕圈,通常沿叶脉发展。开花后14-21天的果实容易感染。果实上症状随西瓜品种不同而异,典型病症是在西瓜果实朝上的表皮,先出现直径仅几毫米的水渍状小斑点,随后扩大成不规则的较大的橄榄色水渍状斑块,病斑边缘不规则,颜色加深,并不断扩展,7-10天内便布满除接触地面部分的整个果面。发病初期病变只局限在果皮,果肉组织仍然正常,但将严重影响西瓜的商品价值。早期形成的病斑老化后表皮龟裂,常溢出黏稠、透明的琥珀色菌脓,果实很快腐烂。茎叶柄和根部通常不受此病菌侵染。

51

Xanthomonasaxonopodispv.citriVauterinetal.

柑橘溃疡病菌

主要侵染芸香科的柑橘属、枳属和金橘属植物,侵染叶片、新梢、幼果、萼片等,形成木栓化,叶片正面和背面隆起中央凹陷,呈火山口状开裂的病斑,严重发病时引起落果、落叶、枯梢。

52

Xanthomonasalbilineans(Ashby)Dowson

甘蔗白条病菌/甘蔗白色条纹病菌

主要危害甘蔗。甘蔗白条病有慢性型和急性型之分。(1)慢性型:叶片上的病斑乳黄色,长1-2cm,可向下延伸至叶鞘。整片叶褪绿,节间变短,叶片短直。发病重的蔗株茎内会出现坏死的红色空腔。(2)急性型:植株不表现任何外表病状便突然枯萎死亡,枯萎可以发生于1条蔗茎,也可以整蔸甘蔗枯萎,严重时全田甘蔗枯死。纵剖蔗茎,维管束不变色。甘蔗最适生长期突然遇旱时最易发生。

53

Pomaceacanaliculata

福寿螺

主要危害水稻,还有菱白、菱角、空心菜、茨实、水葫芦、莲藕、荷花、睡莲、慈姑、芋头、李荠、紫云英、西洋菜等水生作物以及水域附近的甘薯、蔬菜等旱生作物。吞食秧苗,造成少苗缺株,水稻产量最高可减少90%以上。

54

Achatinafulica(Ferussac)

褐云玛瑙螺/非洲大蜗牛

危害的农作物达500余种。可咬断各种农作物幼芽、嫩枝、嫩叶、树茎表皮,甚至吃光植物枝叶,喜食菊花、青菜类、爪果类、地瓜、花生、豇豆等,成为危害农作物、蔬菜和生态系统的有害生物。

附件2

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踏查记录表(APP记录表)

踏查地点:___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_____县(区、市、旗)

区划代码:□□□□□□踏查路线名称_______________踏查总面积_______________(亩)

踏查点

名称

地理坐标

踏查点面积(亩)

生境

类型

入侵物种

对象

发生面积(亩)

治理措施(有、无)

是否设置标准样地

标准样地编号

经度

纬度

海拔

附件2县(区、市)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踏查记录表填报说明

本表由县级植保部门根据踏查地调查数据填报;此表按踏查路线填写,每一踏查路线填写一表。

【踏查地点】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区、市、旗)等信息均在APP系统下拉菜单中选填。

index.html,由系统自动生成区县行政区划代码(6位)。

【踏查总面积】填写踏查路线所覆盖的乡镇/街道面积,单位为亩。

【踏查点名称】在APP系统下拉菜单中选择踏查点所在的乡镇、村、居委会等名称。

【经度】APP自动生成,单位为度,小数点后保留6位,如113.123456°。

【纬度】APP自动生成,单位为度,小数点后保留6位,如23.123456°。

【海拔】APP自动生成或人工填写,单位为米。

【踏查点面积】人工填写踏查点所覆盖的面积,单位为亩。

【生境类型】在APP系统下拉菜单中选填“耕地(旱地、水浇地、水田)、园地(果园、茶园、橡胶园、其他园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城镇公园绿地、村庄用地、采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铁路用地、公路用地、农村道路、其他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河流、水库、湖泊、坑塘、沟渠、其他水域)”,如果某个物种在多种生境中发生,生境种类可多选。地类填写时须与当年度当地国土变更调查地类认定保持一致。

【入侵物种名称】填写踏查点发现的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中文学名(可在APP系统下拉菜单中输入物种名称的关键字,搜索并选填)。

【危害对象】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危害对象,在APP系统下拉菜单中选择填写农业生产、人畜健康或生态系统。农作物种类明确的,可补充填写具体农作物名称,比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发生面积】填写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在踏查点的实际危害面积,单位为亩。

【治理措施】填写踏查点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是否采取了治理措施。

【是否设置标准样地】选填“是”或“否”需要设置标准样地。

【标准样地编号】选择设置标准样地,APP系统将自动生成样地编号,在标准样地调查时自动呈现。标准样地编号由16位数字组成,格式为:行政区划代码+被调查入侵物种代码+县域内标准样地序号。其中,行政区划代码采用国家统计局国标9位编码,第1-2位表示省级,第3-4位表示地级,第5-6位表示县级,第7-9位表示乡(镇、街道);第10-14位为被调查入侵物种代码(格式为:APP系统清单已列物种编号BC001-BC299,没有列入清单的新发现物种编号为BCX01-BCX99);第15-16位(01-99)代表县域内该物种的标准样地序号。如在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阳明洞街道设置的菜豆象调查标准样地,为修文县菜豆象的第4个调查标准样地,编码为520123002(9位行政区划代码)-BC001(菜豆象代码)-04(样地序号)。

附件3

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标准样地调查记录表(APP记录表)

调查区县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区、市、旗)

调查地点

乡(镇、街道)

区划代码

□□□□□□

标准样地面积

(亩)

生境类型

耕地(□旱地□水浇地□水田)

园地(□果园□茶园□橡胶园□其他园地)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城镇公园绿地□村庄用地

□采矿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铁路用地□公路用地□农村道路

□其他交通运输用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河流□水库□湖泊□坑塘□沟渠□其他水域)

物种名称

中文学名:

拉丁学名:

当地俗名

是否需要辅助调查

□是□否

危害对象

□农业生产□人畜健康□生态系统

危害植物

样方/样线编号

平均值

调查株数/样线长度

受害株数/受害病株所跨长度

危害率(%)

危害部位

□根□茎□叶□花□果实□其他

是否采集标本

现场图片

成虫(适用于害虫)

幼虫/若虫/蛹(适用于害虫)

卵(适用于害虫)

附件3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标准样地调查记录表填报说明

本表由县级植保部门根据标准样地调查数据填报。此表为针对特定入侵病虫害物种标准样地的样方/样线调查结果录入表。

【调查区县】由APP从附件2的填写内容自动生成。

【调查地点】由APP从附件2的填写内容自动生成。

【区划代码】由APP从附件2的填写内容自动生成。

【标准样地编号】由APP从附件2的填写内容自动生成。

【标准样地面积】人工填写标准样地面积,单位为亩。

【物种名称】填写本标准样地调查的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的中文学名和拉丁学名(由APP从附件2的填写内容自动生成),如有错误可在APP下拉菜单中选择修改。

【当地俗名】填写入侵物种的俗名。

【是否需要辅助调查】选填“是”或“否”需要利用诱虫灯或引诱剂(包括性诱、食诱等)开展辅助调查。如“是”,需要继续填写附件4。

【危害植物】填写具体农作物种类名称。

【调查株数/样线长度】填写样方内的全部植株数或样线的全长。

【受害株数/受害病株所跨长度】填写样方内的全部受害植株数或样线内受害植株所跨长度。

【危害率(%)】由APP系统自动计算生成。以样方为单位计算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对寄主植物的危害率数值,危害率(%)=受害株数/调查株数×100%。以样线为单位计算外来入侵植物病害对寄主植物的危害率数值,危害率(%)=受害病株所跨长度/样线长度×100%。依据样地中各样方的危害率计算危害率平均值。

【危害部位】填写入侵病虫害危害植物的具体部位,在APP系统下拉菜单中选择填写“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其他”等。

【是否采集标本】填写“是”或“否”需要在标准样地采集标本,如“是”,需要继续将标本采集信息填写附件5。

【现场图片】采用手机、数码相机拍摄生境、危害植物、危害部位、成虫(适用于害虫)、幼虫/若虫/蛹(适用于害虫)、卵(适用于害虫)等图片,并将相应图片通过APP上传至系统。

附件4

农作物外来入侵害虫诱捕法调查记录表(APP记录表)

调查地区: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_市(地、州、盟)_______县(区、市、旗)_____乡(镇、街道)

区划代码:□□□□□□标准样地编号___________标准样地面积_________(亩)生境类型__________经度___________纬度_____________海拔_________(米)

诱虫灯设备名称/型号_______________调查起止日期:年月日—年月日

引诱剂名称/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起止日期:年月日—年月日

入侵害虫名称

危害农作物

诱虫数量(头)

备注

合计

附件4农作物外来入侵害虫诱捕法调查记录表填报说明

本表由县级植保部门根据标准样地调查数据填报,此表为标准样地调查时采用诱虫灯或引诱剂补充调查农作物外来入侵害虫的记录表格。

【调查地区】由APP从附件3的填写内容自动生成。

【区划代码】由APP从附件3的填写内容自动生成。

【标准样地编号】由APP从附件3的填写内容自动生成。

【标准样地面积】由APP从附件3的填写内容自动生成,单位为亩。

【海拔】由APP从附件3的填写内容自动生成,单位为米。

【发生生境】由APP从附件3的填写内容自动生成。

【诱虫灯设备名称/型号】填写诱虫灯的具体名称和型号。

【引诱剂名称/成分】填写引诱剂的具体商品名称和主要成分。

【调查起止日期】填写利用诱虫灯或引诱剂开始调查的起始日期和终止日期。

【物种名称】由APP从附件3的填写内容自动生成。

【危害农作物】由APP从附件3的填写内容自动生成。

【诱虫数量】填写诱虫灯或引诱剂诱集的害虫雌虫数、雄虫数,合计数由APP自动生成。

附件5

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标本采集记录表

(APP记录表)

标本编号

与物种关系

□自身□天敌□健康寄主□被危害寄主□其他

采集地点

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州)县(区、旗)乡(镇、街道)

中文学名

英文名称

拉丁学名

别名/俗名

(选填)

物种分类地位

标本图片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品种:

已知物种

采集人

记录人

鉴定人

鉴定日期

年月日

未知物种

鉴定机构

存放情况

附件5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标本采集记录表填报说明

本表由县级植保部门根据标本采集数据填报,此表为标准样地调查所采集的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标本记录表。

【与物种关系】在APP系统下拉菜单选填“标本与物种的关系”,包括“自身”、“天敌”、“健康寄主”、“被危害寄主”、“其他”等。

【物种名称】填写本标准样地调查的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的中文学名。未知物种可不填,待专业鉴定机构完成鉴定工作后,补充填写。

【英文名称】由系统自动生成。

【别名/俗名】选择填写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的物种俗名。

【物种分类地位】选择填写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的分类地位信息,虫害填写目、科、属等,病害填写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信息。未知物种可不填,待专业鉴定机构完成鉴定工作后,补充填写。

【标本图片】录入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标本图片。

【危害植物】填写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危害的具体农作物种类名称。

【品种】填写具体农作物的品种名称。

【已知物种一采集人】填写已知物种标本采集人的名字。

【已知物种一记录人】填写已知物种表格信息记录人的名字。

【已知物种一鉴定人】填写已知物种标本鉴定人的名字。

【未知物种一采集人】填写未知物种标本采集人的名字。

【未知物种一记录人】填写未知物种表格信息记录人的名字。

【未知物种一鉴定机构】在APP下拉菜单中选择。

【未知物种一鉴定人】由鉴定机构负责填写。

【未知物种一鉴定日期】由鉴定机构负责填写。

【存放情况】填写标本的存放地信息。

附件6

县(区、市)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发生情况表

区划代码:□□□□□□表号:N102表

___________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机关:全国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_________________市(地、州、盟)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_________________县(区、市、旗)批准文号:国统制〔2022〕号

综合机关名称(盖章):有效期至:2022年12月

入侵生物名称

发生生境

发生区域(乡镇)

发生面积(亩次)/河道长度(公里)

治理面积(亩)

治理措施

经济损失(万元)

附件7

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普查质量控制技术规定

一、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面上调查的质量控制(以下简称“质控”)。

二、基本原则

(一)全过程质控

对面上调查的前期准备、数据采集、录入汇总等全过程实施质控,及时识别和消除影响数据质量的因素与行为。

(二)全员质控

全体参与面上调查的人员都是质控主体。各级普查机构通过人员选聘、分工及培训,明确各自岗位上的质控目标和要求。

(三)逐级分类质控

省、市、县三级分别开展面上调查质控。国家级普查质控机构对地方调查数据进行抽查、核验。

三、质控组织与职责

(一)组织形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本区域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工作组。

(二)主要职责

1.参照全国质控总体要求,制定本区域普查质控制度、办法和措施。

2.设立质控岗位,落实人员与责任。

3.制定质控工作计划。

4.开展各阶段、各环节质控,检查、指导及抽查下级普查机构工作。

5.收集、整理、分析各阶段工作质量状况和问题,对共性问题及时通报和解决,防止大范围系统性偏差。

6.做好本区域普查成果的质量验收工作,编制验收报告,据实分析和反映质量状况。

7.配合上级普查机构开展质量检查与抽查。

四、质控内容与要求

(一)准备阶段

1.普查机构。加强机构建设,明确责任分工,完成人员选聘及培训。

2.普查员及质控员。要求专业对口,数量足够,配备必要工具与设备。

3.方案和技术规定。要求内容全面具体,可操作。

4.普查工具。计量设备、数据采集设备应满足要求,数据处理软件运行正常、设置准确、初始装载完成。

5.基础资料。利用上级普查机构提供的参考清单,管理档案及工作记录等,复核确认普查清单信息发生的变动情况。

(二)数据采集阶段

1.空间数据。利用电子地图标注测量,辅以GPS定位仪现场测量。

2.静态数据。一是从主管部门历史档案中查阅,二是从对象管理单位业务、管理和会议记录获取,三是现场测量获取,四是采用计算方式获取。

(三)普查表填报阶段

1.内部审核

填报单位对普查表数据实施内部审核制度,即普查员自查和质控员审核。

2.会审

普查机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会审,重点对关键数据审核,如入侵物种种类、发生区域和面积、危害程度等。审核方法包括与已掌握数据进行核对,根据经验和已有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等,分析数据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3.质量抽查审核

包括县级普查机构组织的审核和上级普查机构对下级的普查数据进行抽查。主要审核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和真实性等方面,必要时开展数据平衡分析。

(四)数据录入及汇总阶段

1.数据录入审核

县级普查机构按照普查区和专业分类,对全部普查表进行复录检查。市级普查机构组织本区县级普查机构相互交叉作业,按20%比例抽取对应区县普查表复录检查。省级普查机构组织开展普查表抽查复核,以辖区各区县为单位,按10%比例抽样复核。

2.数据接收和汇总审核

各级普查机构对接收和汇总的数据进行审核,对有问题的数据,查明原因并校正,记录校正过程。检查下级机构是否进行数据审核,组织和方法是否规范、审核结果是否准确。

3.汇总成果审核

各级普查机构对区域内的普查汇总成果进行分析,与以往所掌握的成果进行对比,保证同一内容的一致性,普查表之间普查数据的协调性,以及成果的合理性。组织专业人员对原始数据和统计数据进行合理性检验和质量评估。

4.数据质量报告编制

各级普查机构编制质量报告,说明数据采集过程与方法,质控方法与措施、存在问题及建议等。

五、质控的手段与措施

(一)自查

普查各阶段,普查人员和机构对所负责的工作进行自查。普查员和质控员对普查表的填报进行自查,县、市、省级机构对数据进行自查。

(二)定期检查

(三)专项检查

针对各专题,专门组织开展检查工作。

(四)国家质控机构进行数据抽查

按照5%的比例对各省的县级普查区随机抽查,核查普查表和档案及普查工作开展情况。

1.根据技术要求,逐一核查原始记录、踏查样地、样方及标本等。

2.将复核对象的数据逐一进行分析。

3.编写数据抽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抽查对象数、抽查的指标数、差错原因及差错率等。

六、数据审核要求、方法及结果处理

(一)数据审核要求

1.规范性审核

填报数据是否全面、完整及数据格式是否规范等。

2.逻辑性审核

3.合理性审核

(二)审核方法

1.计算机审核

根据普查表内和表间各项指标间的运算关系、逻辑关系,设计相应的审核公式,并将审核关系编入普查软件,建立普查软件高级查询和审核功能,对普查数据进行计算机审核。

2.人工审核

(1)任意分类汇总审核。将普查数据按行政区、物种等分类进行查询和汇总,分析汇总结果。

(3)关联度审核。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对数据进行审核。

(4)比较分析。将不同机构同类普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如误差超过一定范围(高于5%),应进行必要的复核。

(5)趋势分析。观察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变化趋势,审核普查数据是否符合趋势性变化,判断数据的合理性。

(6)合理区间值审核。根据专家经验与文献数据,设定普查数据审核参考值,确定合理区间值,审核数据是否在合理区间内。

(三)审核结果处理

1.缺失性错误处理

对审核发现的漏填对象或指标,经过县级普查机构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应当重新组织普查,并在原始普查表上填报,加上备注说明,再由县级普查机构录入并逐级上报。

2.确定性错误处理

数据填报不规范、指标间存在逻辑冲突的,经县级普查机构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在原始普查表上进行更正,县级普查机构录入更正并逐级上报。

3.质疑性错误处理

指标的数值可能存在错误的,由普查员与普查对象填报单位进行认真复核。确系填报错误需要修订的,由本区质控员向县级普查机构提出修订申请及说明,经批准后在原始普查表上进行修订更正,并由县级普查机构负责人签字确认。县级普查机构录入并逐级上报,同时出具修订更正错误的情况说明。

THE END
1.2024年医院三基考试《医技(中医临床)》每日一练试题11月08日1、关于左心室肥厚,以下错误的是 A:QRS电压增高 B:心电轴轻度左偏 C:QRS时间轻度延长 D:QRS波形改变 E:不同程度的ST-T改变 答案:D 2、肝脏外伤实质内血肿与肝脏血管瘤的影像区别点不包括 A:血肿病灶初期呈高密度,随时间延长病灶密度降低,但血管瘤通常不会改变密度 B:有时需要增强才容易区分等密度血管瘤病...https://www.jutiku.cn/articles/233714_913.html
2.2020年版《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练习题(单选题第5题,共15题...保持针头斜面向上,使采血针与手臂呈°左右的角度刺入静脉。 A.10 B.15 C.30 D.45 来源: 知护题库 (知护网APP) 答案:C 解析: “保持针头斜面向上,使采血针与手臂呈 30°左右的角度刺入静脉。成功穿 刺入静脉后,可在静脉内沿其走向继续推进一些,保持采血针在静脉内的稳定。” 可知本题选 C。https://www.sohu.com/a/826482301_121124540
3.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题库版...202、单项选择题 某乡镇卫生院大夫,在采集到可疑流脑病人细菌培养用标本后,因缺少培养条件,需送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病原培养,所遵循的如下标本采集和运送原则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B.根据病原菌在体内的分布和排除部位取材 C.采集标本应在使用抗生素之前 D.尽可能采集病变明显部位的...http://www.91exam.org/exam/87-4516/4516340.html
4.检验标本采集因素,对检验结果有哪些影响?检验标本采集因素,对检验结果有哪些影响? 来源:宣传科 | 添加时间:2024-11-13 | 发布者:陈曼若 |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 | 分享: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文昌市人民政府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琼公网安备 46900502000103号 版权所有: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 地址:...https://www.wenchangyiyuan.cn/news/2412.html
5.下列哪项不属于标本采集原则()A.遵照医嘱B.充分准备C.严格...下列哪项不属于标本采集原则( ) A. 遵照医嘱 B. 充分准备 C. 严格查对 D. 定时送检 E. 正确采集https://m.ppkao.com/wangke/daan/57adabfe95914c68a81532e77bd0f62e
6.标本采集错误应急预案考试题及答案.doc标本采集时的原则哪项不妥:( ) A.遵照医嘱执行 B.应明确检验的目的 C.严格执行查对工作 D.釆血管上患者信息不用核对(正确答案) 9.静脉取血标本操作中哪项错误:( ) A.选好静脉系上止血带 B.严格消毒皮肤 C.稳准穿刺静脉、一针成功 D.反复挤压抽血部位上端,促使血液流出(正确答案) 10.除下列哪项外均...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808/6224141033004222.shtm
1.疾控大学习题库412.下列关于手足口病暴发疫情报告和处置说法错误的是?疫情处置不需要采集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 13.目前上市的关于手足口病疫苗针对以下哪种病毒?肠道病毒71型 14.手足口病的潜伏期通常为?3-5天 15.我国哪年将手足口病列入法定报告传染病?2008 16.关于手足口病的重症危险因素,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母乳喂养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1/11/2246546_1139050419.shtml
2.2022年湖北专升本护理学基础模拟题(标本采集临终护理记录...第十五章 标本采集 一、选择题: 1、标本采集时的原则哪项不妥: A、遵照医嘱执行 B、应明确检验的目的 C、严格执行查对 D、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下列哪项属于血清标本采集法: A、PaCO2 B、APTT C、HGB D、心肌酶 3、哪项除外属全血标本: A、H3Ag B、二氧化碳结合力 C、血沉(E S R) D、Hct(红细胞...https://hnzsbw.com/xinwenzhongxin/490037.html
3.标本采集试卷34、不符合血培养标本采集原则的是(B) A.标本容器外贴标签 B.采集量一般为3ml C.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D.采集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E.血液注入标本瓶后轻轻摇匀 35、关于采集标本,错误的是(A) A.尿糖定性,留12小时尿标本 B.尿妊娠试验,留清晨第一次尿 C.痰培养标本,采集前先漱口 D.大便查阿米巴原虫,便盆应...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96axm9e.html
4.2019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专业实务》模拟试题A. 中心性原则 B. 开放性原则 C. 鼓励性原则 D. 安慰性原则 E. 谨慎性原则 14.、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基本病变是滑膜炎 B.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 C. 有皮下结节示病情活动 D.类风湿因子为阳性 E. 不引起脏器损害 15.、有关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叙述,错误的是 ...https://www.hqwx.com/web_news/html/2018-9/15369095758586.html
5.2020年自考护理学模拟题:标本采集自考标本采集的原则:遵照医嘱、充分准备、严格查对、正确采集、及时送检为采集各种检验标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遵照医嘱:采集各种标本均应按医嘱执行(二)充分准备:采集标本前应明确检验目的,检验项目及注意事项并问病人作耐心解释,以取得合作(三)严格查对:采集前应认真查对医嘱,核对申请项目,采集完毕及送检前应重复查对...https://www.educity.cn/zikao/144470.html
6.2006年执业护士模拟试题(1)30.测定尿肌酸定量,尿标本中加入的防腐: A.甲苯 B.甲醛 C.浓盐酸 D.碳酸 E.高锰酸钾 31.下列不符合标本采集原则的是: A.送检各种标本均应按医嘱执行 B.根据检验目的选择容器 C.采集培养标本应在病员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D.标本立即送检,必要时注明采集时间 ...https://www.unjs.com/zige/yishikaoshi/20080423103825_81528.html
7.下列对于标本采集与送检遵循的原则叙述错误的是()B. 无害原则指科学研究不得对个人、社会、环境和未来世代造成严重和不可逆的伤害。 C. 尊重与无害,既涉及到对主体的尊重与保护,也涉及到主体间的相互尊重。 D. 尊重原则与无害原则是指科研人员应得到全社会无条件的尊重,任何伤害科研人员的行为都应得到严惩。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标本采集的一般...https://www.shuashuati.com/ti/9f70d7ad43fb4e49a1a19a32840e7cfc.html?fm=bd256d394eb0b9cd4fbcb4f5c0f3fe349d
8.2020年《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助产学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第十五章 标本采集 【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 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关心体贴病人。 2.知识目标 能正确陈述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各种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尿标本常用防腐剂的种类、作用与用法。 3.能力目标 能熟练进行各种标本的采集,方法正确,操作规范。 https://www.gxtcmu.edu.cn/hlxy/jysjs/hlxjcjys/jxyhygl3/jxzlbz/content_39381
9.医学检验标本的采集原则二、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是直接关系检验结果的基本要素,如果标本采集不当,即使最好的仪器设备也难以弥补在采集标本时引入的误差和错误。 现将各种标本的采集要点分述如下: (一) 血液标本 1.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 采静脉血时止血带结扎过久,可引起误差。如以结扎1min的样品结果为基数,则结扎3min,可使血浆总蛋白...https://www.yjbys.com/edu/jianyanjishi_shi/280623.html
10.血液科学生出科考试题(全文)6. 下列关于血标本才激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学期分析标本应备无菌容器B.血清标本应防止溶血C.生化标本应在空腹时取血 D.全血标本应从分均匀E.血培养标本在患者使用抗生素前采集 7. 采集血培养标本最适宜的时间是() A.发热时,抗生素应用前B.发热时,抗生素应用后C.发热后,抗生素应用前 D.发热前,抗生素应用...https://www.99xueshu.com/w/wiomr6muzpig.html
11.渤海理工职业学院关于举办2024年度护理技能大赛的通知44、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时,错误的操作是 A、使用2ml无菌枯燥注射器 B、抽取经过稀释的肝素溶液,充盈注射器后弃去 C、无菌操作下抽取动脉血1ml D、将血快速注入无菌试管内并用软木塞塞住 E、立刻送检 参考答案:D 45、某患者承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回到病房,医嘱沙袋压迫股动脉穿刺点6h。为防止部分出血和栓塞护士应重点...https://yyjs.bhlgxy.cn/2024_05/07_10/content-17369.html
12.医学检验科样本采集规范化及注意事项医学检验部D全血氨检测:标本采集前一天应禁止吸烟,使用EDTA抗凝试管(同血常规试管)采血3ml后冰浴保存立即送检,避免时间过久造成血氨浓度升高。 F 血浆乳酸检测:样品采集前或采集时,患者手臂应避免任何运动。静脉抽血时,不能使用压脉带;若必须使用,则待静脉穿刺成功后解开压脉带,等静脉回流3~5分钟后再使用肝素抗凝试管采血。采集...https://www.ahswmu.cn/site/yxjyb/detail/7a0ebe2d-4830-557d-5b7a-79b0fd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