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条件下,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

学科性质:①交叉性学科;②理论性的学科;③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二、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沿革

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三个阶段说(美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家E·P·霍兰德)

①孕育时期也即社会哲学阶段,这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a.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b.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

②形成时期也即社会经验论阶段。a.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b.从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传统,(英国心理学家W·麦独孤)。1908年发表了《社会心理学》同名教科书。

③确立时期也即社会分析论阶段。F·奥尔波特1924年发表的《社会心理学》的出版被人们公认为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3、我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三、社会心理的定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可以相互影响的主体反应。

四、社会心理的特点

1.内在性与外现性;2。互动性与冲击性;3。实用性与迎合性。

五、社会心理的作用:第一,预告作用:①可客观、准确地预告社会气候、中介作用;②通过调查后,社会心理可预报整个社会各层次、各群体的个性发展倾向;③预报价值观念的变化趋势和人们的消费趋势。第二,中介作用:社会心理处于社会控制和社会行为之间的中间地位。在社会控制过程中,社会规范不是直接对社会行为起约束作用,其间必须经过社会心理这个中间环节。

第二节文化与民族性格

一、文化的定义与文化的构成

1、定义: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世代代人身上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的总和。

2、文化的构成: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三者构成。

3、文化的社会功能:①它作为文化遗产留给历史,创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财富。

②作为传统习惯留在人身上,创造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性格。

二、民族性格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作用

1、民族性格的深层背景作用

2、民族性格的中介作用

3、民族性格的整合作用

第二章社会化

第一节社会化概述

一、定义及其分析

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众中去的基本过程。它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内容和类型

1、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

2、类型:基本社会化(早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反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分为主动的和强制

性的再社会化两种)

3、社会化的功能:①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②教导社会规范③指点生活目标④形成的发展个性⑤培养合格角色第二节社会化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只是人的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

二、社会文化的影响即社会性大环境的影响:①不同的历史时代对人的社会化的要求不同;②不同阶级必将对自己的成员打上本阶级的烙印;③民族文化对本民族成员社会化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这种作用通过风俗、习惯、礼仪,时尚等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家庭父母的影响

1、父母的教养方式(即教养态度和教养行为)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

教养方式有四种:宠爱型、放任型、专制型和民主型。

2、家庭气氛对孩子人格形成的影响

四、学校的影响:其中教师的作用突出

1、教师的威信的作用

2、教师期待的作用:罗森塔尔(美)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五、同辈群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群体内的价值取向。

六、大众传播的影响:尤其是电视、网络的影响

第三节社会化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奥地利)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2、埃里克森(美)的理论:心理社会发展论

二、认知理论

1、皮亚杰(瑞士)的理论:①人在发展中有一系列普遍的发展阶段形成的。这与人的智力水平有内在联系。②人的认知的内在结构与人的知识经验层次有联系。

2、科尔伯格(美)的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以班杜拉(美)为代表,认为,儿童的许多行为模式是通过观察——模仿学会的,观察学习有四个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行为再现过程。4、强化动机过程。

四、自然成熟理论:由格塞尔(美)提出。认为人的社会化并不单纯是由社会规范、社会压力等外部力量塑造的,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成熟过程。

第三章自我意识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内涵

一、何谓自我?

自我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可分成“主体我”和“客体我”两个部分。

二、人的独特标志——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也即人对自我身心流动现状的认识。,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体验与控制,是主体的我对客体的我的觉察。这种觉察包括三部分:物质的我、社会的我和心理(精神)的我。

人的自我意识的力量源泉是:①对我们有重要意义的他人即“重要他人”。②文化意识,包括道德价值及宗教信仰;③物质。

三、自我意识的特点

1.矛盾性;

2.形象性;

3.独特性

第二节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一、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两个方面。

二、自我体验

1.自尊心与自信心;2。成功感与失败感;3。荣誉感与羞耻感;4。内疚

三、自我控制

第四章社会动机

第一节社会动机概述

一、涵义及其分析

1、涵义: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它由多种心理形式共同构成。

2、动机与目的的关系:一个动机可产生多种目的,反之亦然。

3、动机与活动的关系:

动机对活动具有推动、强化和定向作用。

奥格登(美)的关于警觉性的实验

此结果说明:①激发动机与否对其成绩的影响很大;②激发动机的方式不同,对其成绩有不同的影响。

二、社会动机的种类(分类)

(1)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布鲁纳(美)认为人的内部动机是由①好奇心;②好胜心;③自尊心这三种内驱力引起的。

(2)自然动机和社会动机;

(3)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2、从个体社会性的引发划分:

(1)权力动机:就是对权力的欲求。

(2)亲和动机: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的一种内心欲求。

(3)成就动机

第二节动机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学说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潜能学说:

以马斯洛为代表

三、动机系统论

彼得罗夫斯基(苏):

动机是一个系统;

动机是个性的核心。

第三节成就动机

一、关于成就动机的概念

通俗地说,成就动机就是指求得成功、求得尽善尽美的强烈愿望和需求,即把事情做好的动机。

二、成就动机有个别差异

测量成就动机强度的大小有两种方法

(1)投射测量法(2)量表法(自我报告测量)

三、高成就动机者的特征

(1)自尊心强;(2)应变能力强;(3)有创造性和冒险性;(4)责任心很强

四、成就动机与社会经济发展

1、成就动机有利于心理健康

2、成就动机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成就动机的社会制约性

五、如何培养成就动机

1、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及为其制定的成就标准对孩子的成就动机有很大影响

THE END
1.偏见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偏见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偏见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町见到对他人产生偏见的现象。偏见又称为刻板印象。也就是对某人、某事的看法形成一种不可更改的印象。 在人们的意识中普遍存在刻板印象,人们不仅对曾经接触过的人具有刻板印象,即使是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人,也会根据间接的资料与信息产生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又可...https://m.qinxue365.com/gzknj/newszl/105101.html
2.偏见形成的因素有哪些理想股票技术论坛偏见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文化传统、个人经历、社会环境、信息获取来源等。通过了解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们产生偏见的原因,进而促进平等和包容的社会发展。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s://www.55188.com/tag-5036148.html
3.有些人为什么会对别人产生偏见原因是什么,怎么和他们相处?爱问知识人另外,心态要柔和,有合适的场合也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偏见,他们有改变时,不要固执不接受。(***不要执...https://iask.sina.com.cn/b/19119459.html
4.偏见产生的原因有人格心理因素社会化和湖北华图偏见产生的原因有人格心理因素社会化和由湖北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同步湖北人事考试网。更多关于事业单位考试真题,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事业单位试题,湖北事业单位常识试题的内容,请关注湖北事业单位考试频道/湖北人事考试网!咨询电话:027-87870401。湖北事业单位考试交流群:点击 ...https://hb.huatu.com/changshi/1664492.html
5.自考大专04265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考点)复习资料1、群体间的利害冲突:偏见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群体间的厉害冲突。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得到更多的物资利益,群体之间就会产生竞争冲突,这就是造成偏见的基础。 2、社会化的影响:有些人的偏见是社会化的结果,及后天学来的。这种学习可分为三种方式:直接学习;模仿学习;环境气氛的感染。 http://mip.mdgs-edu.com/fxzl/1782.html
6.分享新华社整理总结:新闻报道的常见差错及处理二、产生差错的原因: 1、对电脑操作不熟悉。编辑在输入工作完成后没有认真检查稿件,导致出现多字、少字和别字。 2、编辑文字功力不够,知识面太窄。这方面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编辑识字量不够。 (通稿,原本是一些新闻通讯社的“专利”。他们在采访到一些重要新闻以后,会以一种统一的稿件方式发给全国的需要稿件的媒体...https://ibi.cuc.edu.cn/2019/0319/c4118a120156/pagem.htm
1.偏见产生的社会原因包括()。偏见产生的社会原因包括()。 A.群体间的利害冲突 B.社会文化因素 C.社会舆论因素 D.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 E.挫折 点击查看答案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判断题旅游者精神饱满、游兴很高并不时产生新的游兴,是旅游活动成功的基本条件,也是导游活动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http://www.ppkao.com/tiku/shiti/26ae7b9c4d854b87afd1a11f015f5ba1.html
2.偏见产生的来源,有()C.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D. 具有权威主义人格的人易产生并固守偏见 E. 偏见的产生与某些独特的心理作用和心理感受有关,同时挫折感也会导致偏见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选题】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 A. 定型作用...https://www.shuashuati.com/ti/36f20bfd0e774aa9a140bf5a369a97d0.html
3.西北师范大学人格与社会心理学2023年考研自命题科目参考大纲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态度的定义及其特征、态度的构成要素、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以及态度测评的基本技术方法;了解偏见产生的原因、偏见产生的后果和消除偏见的途径。 考核内容: 第一节态度概述 一、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1.态度定义 2.态度特性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291495.html
4.NatMed迎接医疗人工智能中偏见的挑战腾讯云开发者社区2021年12月10日,Nature Medicine杂志发表文章,对医疗人工智能中偏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全文内容。 摘要 基于人工智能的模型可能会放大数据集内预先存在的人类偏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调整软件开发的文化。 正文 在基于人工智能(AI)的预测模型中,偏见(定义为不公平的系统性错误)是一个越...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921724
5.谈判僵局产生的原因及处理办法谈判技巧偏见或成见是指由感情原因所产生的对对方及谈判议题的一些不正确的看法。由于产生偏见或成见的原因是对问题认识的片面性,即用以偏概全的办法对待别人,因而很容易引起僵局。 由于谈判人员对信息的理解受其职业习惯、受教育的程度以及为某些领域内的专业知识所制约。所以表面上看来,谈判人员对对方所讲的内容似乎已完全...https://www.027art.com/fanwen/tpjq/13744186.html
6.傲慢与偏见社会阶级论文(通用7篇)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写于1813年,一直以来很受大家欢迎,并且被广泛阅读。在小说中,傲慢和偏见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本文旨在从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傲慢”与“偏见”产生的原因和两位主人公---达西和伊丽莎白的性格来探讨小说中的“傲慢”与“偏见”。 https://mip.ruiwen.com/lunwen/1195801.html
7.路怒症:为什么有些人一开车和平时判若两人?!从心理学视角来看,“归因偏见”导致驾驶者产生愤怒情绪。 在遇到交通驾驶事件的时候,驾驶者会对自己及其他驾驶者的行为进行归因。当自己违反交通规则的时候,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情境性的因素;但是当其他的驾驶者违反规则时,驾驶者就会更加可能将此行为归于其他驾驶者的有意的行为。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10218694539902723988.html
8.歧视原因(精选十篇)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建设的滞后性、不完善、操作性不强是造成就业歧视问题的重要原因。此外,一些地区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制定了一些性歧视性的就业政策。缺乏反就业歧视的执法机构也是歧视产生的原因之一。 1.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就业歧视仅有原则性规定,操作性不强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qlzdlg8.html
9.认知偏见的形成原因及本质特征综上可见,在认知偏见的分类上,存在着多种情况。根据偏见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偏见分为个人认知偏见和社会认知偏见。从个人偏见来看,由于不同的政治、哲学、法律、宗教和道德的影响,会存在着意识性偏见;认识活动中存在着各种认知 习惯会影响真理性判断,产生了习惯性偏见;个人情感也会对认识客体产生偏好,形成了情感性偏见...https://www.douban.com/note/279559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