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业认知科学导论系统整理复习已完结藤君

后面的章节不在考试范围捏。选择+填空+实验+大题:记忆/学习

认知心理学:是对思维头脑的科学研究。它的研究对象包括:(1)我们是怎样注意信息、从外部世界获取信息;(2)信息在头脑中是怎样储存和加工的;(3)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进行思维,以及产生语言的。

裂脑研究预测实验结果(别的不考)最早:大脑联合部切开术(切除胼胝体)裂脑研究:

心理物理学:研究外部世界物理属性的改变与相应的心理体验之间的关系的学科各种感觉的感受器:视锥细胞:高强度,中央凹,颜色精细视觉;视杆细胞:低强度,中央凹以外。听觉毛细胞,味觉味蕾,嗅觉嗅觉受体神经元,触觉神经细胞。错觉不咋考。TwoVisualSystems:Perception&Action很重要。根据外侧膝状体细胞类型的不同视觉神经通路可以分为:P通路(parvocellularpathway,又称为小细胞通路)–主要接收来自视锥细胞的信号(对颜色和细节信息敏感,how),M通路(magnocellularpathway,又称为大细胞通路)。–主要接收来自视杆细胞的信号(对运动信息敏感,where)

错觉轮廓可能的原理:视网膜中相邻神经元倾向于抑制周围细胞,而加强了轮廓。还有其他的解释如进化观的解释(保护色?)、神经证据(错觉轮廓激活视皮层)、格式塔的解释。以下理论的概念及实验都要会。格式塔的那些规律:封闭律(断续边缘),接近律(近的格子组成整体),相似律(形状、颜色)、简单律(五环)、对称律(曲线)、连续律、共同命运律典型表象:咖啡杯,帕尔默实验:给参与者看不同角度的马的照片让参与者评价典型度和熟悉度,再让另一组人为它们命名,为了对照还给一些其他经评价的东西如钢琴命名。典型视角下的被最快辨别。

区分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

什么是原型匹配(长时记忆中储存着某种抽象的模式作为原型),伪记忆的实验(用人像拼片形成原型脸,每个原型脸衍生一系列样例脸。实验时先呈现一组样例脸,再呈现第二组脸,其中包括一些呈现过的脸,一些与原型相似的新脸,以及样例脸,让参与者判断是不是之前见过那组的脸,并评定自信程度,发现他们认为原型脸见过而且自信程度最高)说明有关模式的知识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获得模式中有关特征的信息、获得特征之间关系的信息。面孔识别的三个实验至少讲一个出来:

基础概念不考。经典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惊弓之鸟)、操作性条件反射(通过反应所引发的愉快或不愉快后果所习得的自主行为,根据行为产生的结果,效果律,实验是斯金纳箱中的老鼠,按杠杆给食物/电击。涉及强化概念)的例子、区分。强化很重要。区分正负强化、正负惩罚。增加行为的可能性的都叫强化,正强化指增加愉悦(表现良好得到奖励),负强化指减少不愉悦(表现良好减少痛苦);减少行为的可能性的都叫惩罚,正惩罚指做了坏事就被惩罚,负惩罚指做了坏事奖励减少。什么是潜伏学习(不需要强化就能发生学习,小鼠走迷宫)、顿悟学习(突然集合各种元素,大猩猩够香蕉)、习得性无助(摆烂了,小狗电击),观察学习(成人作为榜样,成人打玩偶收到奖惩影响了孩子是否攻击玩偶)。

某个记忆系统可以储存信息,但信息如果没有得到复述,便会从记忆中逐渐消退。

认知神经科学也给出了证据:患者H.M.切除了颞叶和海马(回忆:颞叶用来处理听觉和人脸识别)导致H.M.无法在长时记忆中储存新的信息,但程序性记忆正常(画镜像)。另一个患者K.F.症状相反,长时记忆完整但不能学习新技能。这也是一个证据。

工作记忆(巴德利):暂时保持和操纵与目标有关的信息以指导即将到来的行动的记忆系统。和短时、长时记忆都不是一个概念。强调这段记忆用来当作工作台。这个模型还引入了语音环路(存储+复述加工)(有关效应:语音相似性效应、词长效应、发音抑制、无关声音效应)、视觉空间画板(证据会考P24)(缓存+抄写器)以及中央执行系统(抑制、转换、更新)的概念。(重要)知道情节缓冲器这个东西:工作记忆模型还有新版本:情节缓冲器。工作记忆的编码联合使用了视觉、听觉编码,还有长时记忆的参与,总之就是存储+处理。

关于记忆的不可靠性与目击者辨认。(实验会考)大概就是目击(看影片)+提问。实验发现记忆是建构式的,先前、事后等因素都会影响会议内容。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fMRI扫描,观看视觉图像(单词+图片)VS.想象视觉图像(仅单词),实验结果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虚构记忆、怀疑主义。还有实验发现合理的虚假记忆更容易被植入但一些极不可信的虚假记忆也可能被植入。

人类语言的三大特征(相对动物)

乔姆斯基的语法理论很重要,深层表层结构

语言获得的关键期(2-12岁):实验:自变量是到达美国时的年龄,因变量是口音评分、语素句法评分。顺便发现了不存在获得句法知识的关键期,但是有一个获得语音知识的关键期。

语言相对性假说也叫沃夫假设(对于用某个单词表示的某个事物,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而这种看待现实世界的方式之所以不同,正是由于语言本身的差异)、其证据(美国土著灰色褐色无区分、爱斯基摩人为各种雪命不同名字,分辨力高)、反驳(土著,只有明亮的暖色、昏暗的冷色两个颜色词,但他们的焦点色再认程度挺高)都很重要

幽灵之战故事回忆:图式理论,认为对过去反应和过去经验的主动组织。所有进入头脑的刺激,都会对有组织的图式的建立做出贡献。

蚂蚁吃果冻句子实验:阅读句子,干别的,然后问哪些句子是之前听过的并评价信心,发现对新旧句子判断的信心评估没有差异,改变句子含义后并不会有人上当,说明人类对句子的记忆并不是简单的逐词抄录,而是某种能抽象出观念的动态过程的结果知识理解的三个实验:

联想主义,刺激-反应(S-R),比较机械假设检验,认为人们有时通过提出并检验假设来解决问题和形成概念,例子是神经学者寻找模式视觉在大脑皮层中位置时顺序的选择。为什么按这个顺序?主要策略:扫描&聚焦逻辑:条件推理沃森选择任务卡片的一面是字母,另一面是数字。你的任务是翻看这些卡片,确定下列规则是否正确:"如果卡片一面是元音,那么另一面是偶数。"从而发现了匹配偏向即人们倾向于选择与规则中提到的项目名称匹配的卡片,不管该选择是否正确许可图示欺骗觉察算法如果一个学生被分到G高中,那么这个学生一定住在G城,分别站在寻找违规学生、访问时了解规则的角度选卡片,前者正确率高。三段论氛围假说认为肯定性前提导致被试倾向于接受肯定性结论。局限很大。对于无效结论人们一般还是能判断的。如所有的A都是B。一些B是C。所以,一些A是C。三段论的心理表征的形象性、关联性(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研究)

可得性典型性(例子生男生女)(P14实验,著名人物的名字更易提取)

决策框架及其实验:当给予个体本质上相同、但处于不同上下文背景中的事实时,不同的框架可以导致不同的结果:死多少还是救多少:有关收益的选择通常被看作是拒绝风险的,而有关损失的选择则被认为是冒险的。了解心理账户(电影院买票)。

以下仍为此节的另一版整理:

有很多启发式,如足够满意启发式,逐步消除启发式,典型性(也叫代表性)启发式(男女排序选择),可得性启发式(K开头的单词多还是K作为第三个字母的单词多),其他的不怎么考

决策框架(卡尼曼&特维尔斯基)是指决策者对和特定选择有关的行动、结果、意外事件的总体设想。某人为了某个决定采用的框架,由问题的表达方式、个体的推测、习惯、个性特点控制。具体来说,个体本质相同但处于不同上下文背景时框架在决策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买电脑、防疫决策)结论是有关收益的选择通常是拒绝风险的,有关损失的选择被认为是冒险的。心理账户:买入场券科恩:1.理性应该由普通人决定,不应该出自实验室,后者很大程度与真实行为无关。2.普通人会算期望是不切实际的。3.逻辑理性规则与普通人行为无关。(去不去婚礼)

(1)取得与研究目的相契合的信息的机会。在概念获得过程中的任一给定点上选择样例,以便最多地获得有关这个概念的信息。(2)对检验各种样例的顺序进行控制,将会增加或减少吸收信息时的认知紧张。使人在已知信息的基础上更容易明了哪些假设是合理的那些是不合理的。(3)按照某种顺序选择待检验样例,研究者可以控制所涉风险程度**

Tversky和Kahneman的研究指出人类尚未成为完全理性的生物。对此的异议有哪些?(1)理性应该由普通人来决定,而不应该出自人为的实验室实验。后者被设计出来不是真正为了证明日常生活中的决策行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与真实的行为无关。(2)期望普通人能对概率和统计规则驾轻就熟,这是不切实际的,而许多实验室正是根据这些规则来建立基线和偏离点的。(3)逻辑和理性的规则和普通人的行为无关。比如那个试图避开前情人的不幸之人,根据贝叶斯推理,相遇的概率是0.32。但是,如果两人之间的敌意特别强烈(“我不想走进他/她所在的100英里范围之内”),那么这个预测就变得毫无意义。

语义特征-比较模型(1)该模型认为单词的意义可以由一个语义特征集合来加以表征(2)定义性特征指的是那些重要的,定义性的特征。如技术层面而言:“鸡是鸟。”该陈述依据的是鸡有喙,有翅膀,有羽毛等鸟的定义性特征(3)描述性特征指的是那些偶然的,描述性的特征。如宽泛而言:“蝙蝠是鸟。”该陈述依据的是蝙蝠会飞,有翅膀,看起来似乎是鸟等鸟的描述性特征(4)正确陈述的定义性特征和描述性特征均有很大重叠(5)语义特征-比较模型的弱点:没有任何一种单一属性是在定义某项事物中必不可少的;人们似乎很难判断一个特征到底是定义性的还是描述性的**25.无法回忆患病之前所获得的信息,这是()逆行性遗忘

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元是()词素**27.关于焦点色不同文化的人有相似的焦点色28.关于人类如何知觉世界有两类理论,它们是建构性知觉和直接知觉

错觉轮廓(1)人们看到物理上并不存在的轮廓(2)轮廓边缘的知觉清晰度与图形的亮度是诱导特征密度的函数

工作记忆(1)当我们在执行认知任务时,短暂保持和操纵信息的记忆系统(2)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工作平台(3)包括长时记忆的一种特殊组成部分,但又具有短时记忆的一些特征

乔姆斯基的语法理论(1)语言是天生的、世界性的,句子的底层结构和句子意义的联系往往比句子表面特征和句意的联系更加紧密(1分)(2)语言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具有生成性的系统(1分)(3)所有语言的底层结构都包含有共同的元素,而这些共同的元素可能反映了先天的认知组织规则。这些认知组织规则可能直接影响了语言的学习和生成(2分)(4)语言的发展不能用刺激-反应的术语来解释(1分)(5)表层结构,真实句子可以被分割和标记的那部分(1分)(6)深层结构,包含了更多意义和信息的底层形式(1分)(7)转换规则,将一个结构转换到另一个结构中去的规则(1分)(8)如“猫被狗追”和“狗追猫”,这两句深层结构相同(意思),表层结构不同。(1分)(9)语言是生成性的,因为有很多种方式说同一件事情(1分)

THE END
1.每周科普——首因效应:第一印象的魔力与启示甘肃农业大学在人类复杂的心理世界中,首因效应宛如一颗璀璨而神秘的星辰,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周围人和事的认知、评价与行为。了解首因效应,就像是掌握了一把解读人际交往和信息处理的关键钥匙。首因效应,顾名思义,是指最初获得的信息对我们后续认知过程产生的主导http://zh.gsau.edu.cn/info/1325/11038.htm
2.安徽教师考编教综考前背诵汇总—心理学4.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答:(1) 明确目的和任务(2) 组织有关活动(3) 激发间接兴趣(4) 用意志力排除各种干扰 5. 什么是注意的转移?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答: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 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或由一种活动转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85770516422098
3.商务管理沟通中南林学院:商务管理沟通ppt大学课件预览话,B说明公司对自己有强烈的吸引力,表达了经慎重 考虑后十分想为公司效劳的愿望!每次言辞恳切,只是 寥寥数语。 一星期后,B接到了被录用的通知。 一、引子 3、误会止于沟通 交税之误 捐款之误 柜台之误 曹操误杀 曹操误杀 罗贯中的, 三国演义, 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http://read.cucdc.com/cw/63469/135565.html
4.招教教综考点必背之心理学,重难点都在这里了!11.试述社会知觉常出现的四种偏差 答: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识。社会知觉常出现的四种偏差: (1)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是初次相见陌生人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对某一方面的品质形成的印象掩盖了其他品质的知觉。 http://gzjsksw.com/gzjszpw/191.html
5.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基础知识试题导语:2011年全国心理咨询师考试已结束,各地考试成绩已陆续可以开始查询,学易网校编辑团队会在第一时间发布考试报名时间,准考证领取时间,考试时间,成绩查询时间,证书领取信息以及辅导资料,模拟试题等。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 一、 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1~8题) ...https://m.51test.net/show/2531849.html
6.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19. 面对某一个具备文化符号属性的事物,不需要特别的文字和言语解释,以一般人的生活经验就可以判断出这是什么文化属性的东西,就叫识别度。以建筑为例,建筑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无论是烟雨江南的徽派建筑还是哥特式教堂,它们都具有文化识别度。文字承载着知识的传递与族群间沟通的任务。相较于其他文明的文字系统,___,...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5&ex_Id=23048
1.首因效应学生处(学生工作部)首因效应:想象一下,在一个聚会上,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他给你留下了非常积极的第一印象。即使后来发现他有些小缺点,这个初印象依然会让你倾向于用更宽容的视角看待他。这就是所谓的“首因效应”,也称为“初印象效应”。心理学研究表明,我们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往往会对我们后来的感知和评价产生长期影响。 https://jyx.zzlgxy.net/i/H202411144152000029942.shtml
2.社会心理学按照著名心理学家杨国枢先生的观点,当今世界的心理学可分为两大领域:一是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二是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社会、实验、认知也因此成为了心理学的四个支柱。其它的心理学分支都是在这四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格心理学从人本身出发,探讨个体内在的特征对个体的行为与心理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心理学除了...https://www.guhei.net/post/jb460
3.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重点复习资料(管理心理学)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重点复习资料(管理心理学) ? 本章核心考点提炼 【客观题】 知觉(整体属性)&感觉(个别属性) 知觉的分类(对人的知觉&对物的知觉) 知觉的基本特性(4 个) 影响知觉的因素(主观&客观) 社会知觉的种类(...http://www.zikao35.com/34429.html
4.管理学基础·考试·看云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定义:(代表性的观点) 法国。 法约尔,1916 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https://www.kancloud.cn/oscar999/exam/1529871
5.什么是知觉的选择性?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某公司在一次招聘中,对所有申请者进行了一次书面测试,其中包括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是一个诚实的人?”有五分之二的申请者的回答是我至少有一点不诚实。”该公司在这次测试中,很可能低估申请者中不诚实的人所占的比例,因为…… 以下哪项选项作为上文的后续最为恰当?()https://www.shuashuati.com/ti/4e3d35ea7215496cb8502c3b0966795d.html?fm=bde9d75ee7ebe3aa8b2fc3565e8d011707
6.人力资源面试常提问的问题及答案(附技巧+注意事项)四:“举一个人生中最失败的经历” 目的是:了解应聘者的胆量和勇气,是否陷入了选择性知觉的陷阱,是否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是否接受了深刻的教训。 应聘者应该做到: 1、不宜说自己没有失败的经历。 2、宜说明失败之前自己曾信心白倍、尽心尽力。 3、明确说明失败是主要由主观原因导致的。 https://yjbys.com/mianshi/mianshiwenti/1558735.html
7.心理学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心理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学教学设计1 一、设计意图: 儿童期是个体认识、个性、情绪调控能力、意志自制力与坚持性等心理品质迅速发展...https://www.ruiwen.com/jiaoxuesheji/6752314.html
8.组织行为学题库6篇(全文)6)定义一个组织的目标,建立一个实现这些目标的整体战略,把计划划分出各种层级,以便对不同的活动进行整合和协调,这是管理者的哪方面的主要功能? A)控制 B)计划 C)人员 D)协调 E)领导 答:B 7)根据明茨伯格界定的管理者角色,下列哪个不是一个人际角色?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xdnu8ug.html
9.人机交互的控制及失误51CTO博客有关序列动作,特别要指出,有不少迹象表明:从一位置移向另一位置所需的时间(移动时间),会受到两端位置上所执行的操作性质的影响。Schappe考察了有关该相关作用的研究后,得出结论认为:身体一部分(如手)移动时间的长短,事实上受到移动动作两端操作活动的影响,而这两者又都要受知觉因素的影响。由于存在这种相互作用,...https://blog.51cto.com/u_15127580/2668783
10.“阈下知觉”是一种会对人的认知和选择产生影响的无意识思维...另外,我们也会被日常的知觉偏差愚弄。当你仰望天空时,只有很少的参考点,因此很难判断一个物体的距离和大小。那些仍然相信有不明飞行物的人,太希望看到太空船了,以至于期望影响了他们的知觉,从而产生了太空船的模糊影像。 中立的研究者在仔细分析过不明飞行物报道后发现,人们看到的实际上是测量气象的气球、发射的...https://www.qyglrj.cn/marketing/consciousness/200.html
11.认知偏差知识手册认知偏差知识手册 https://s75w5y7vut.feishu.cn/docs/doccn3BatnScBJe7wD7K3S5poFf 一、决策、信念与行为偏差 ?决策、信念与行为偏差这些偏差多半会影响信念的形成、商业与经济决策、以及其他一般的人类行为它们是可复制与再现的,面临特定情境时,一般可预期人们会有相应的偏差倾向。https://tool.lu/ko_KR/article/3ut/p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