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8年4月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一)真题

浙江省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一)真题

课程代码:00266

本试卷分A、B卷,使用2002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A卷,使用2007年版本教材的考生请做B卷;若A、B两卷都做的,以B卷记分。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人际过程的是()

A.态度改变B.侵犯行为

C.组织行为D.种族偏见

2.认为自卑感是推动人格发展动力的心理学家是()

A.阿德勒B.冯特

C.弗洛伊德D.荣格

3.在研究方法上,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比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更倾向于()

A.实验B.调查和参与观察

C.文献研究D.历史比较

4.“人们以行为后果的有利或不利为判断基础而决定采取何种行为”,这是________的观点。()

A.角色理论B.诱因理论

C.生物理论D.认知理论

5.突出强调外部因素作用的社会心理学流派是()

A.人本主义流派B.行为主义流派

C.精神分析学派D.结构主义流派

6.以下选项中不是学习理论的学习机制的是()

A.强化B.联结

C.模仿D.聚焦

7.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通常采取的最简单的模型是()

A.平均模型B.加权平均模型

C.刻板印象模型D.图式化模型

8.以下选项中属于个人知觉中的情绪线索的是()

A.距离B.身体姿势

C.悲伤D.目光接触

9.“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是指()

A.自我确认B.自我图式

C.自我表演D.自我提升

10.社会认知过程中最重要的方式是图式和()

A.综合B.分类

C.累加D.知觉

11.最早提出通过内因和外因进行归因的社会心理学家是()

A.HeiderB.Weiner

C.BemD.Ross

12.侵犯行为发生过程中的“武器效应”是指()

A.去个体化行为B.兴奋转移

C.侵犯性线索D.环境背景

13.在态度的心理成分中,起基础作用的成分是()

A.情感B.认知

C.外显行为D.行为倾向

14.Festinger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是()

A.标签理论B.认知失调理论

C.平衡理论D.越轨理论

15.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说服效果的说服者方面的因素的是()

A.心情B.吸引力

C.人格D.卷入程度

16.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这是________理论的观点。()

A.团体冲突B.社会学习

C.认知D.心理动力

17.以下选项中属于态度的间接测量方法的是()

A.行为观察法B.自陈法

C.问卷法D.反应时测量

18.社会心理学家Baumeister指出,人类最广泛、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动机是()

A.包容的需要B.归属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19.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寂寞感的影响因素的是()

A.婚姻状况B.经济状况

C.年龄因素D.性别因素

20.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人际吸引的熟悉性因素的是()

A.接近性B.年龄相同

C.曝光效应D.态度相似

A.明星效应B.蝴蝶效应

C.曝光效应D.骨牌效应

22.以下选项中关于友谊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要想交深层朋友,感情投入是最根本的

C.男孩子交友常常喜欢一对一对地玩

D.情感在男女友谊关系中的作用没有什么差别

23.在Lasswell和Robsenz看来,“一见钟情”属于()

A.浪漫式爱情B.好朋友式爱情

C.占有式爱情D.游戏式爱情

24.“每个人得到同样的利益”体现的是社会交换中的()

A.现实原则B.报酬原则

C.平等原则D.均等原则

25.在货运游戏中,双方各自及总收益最大的唯一情况是()

A.双方均使用威胁B.一方使用威胁

C.争夺单行线D.合作

26.在压力之下发生的改变行为的倾向,指的是()

A.从众B.顺从

C.服从D.遵从

27.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从众的个人因素的是()

A.团体规模B.团体的社会支持

C.控制愿望D.团体凝聚力

28.在增加顺从的技巧中,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拒绝之后,紧跟着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这是()

A.门前技巧B.脚在门槛内技巧

C.折扣技巧D.“滚雪球”技巧

29.团体沟通的特性主要表现为领导的主导作用和()

A.成员发言的不平等性B.冲突的必然性

C.规范的一致性D.地位的决定性

30.在文化心理学看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最终层次是()

A.外在物品B.价值观

C.潜在假设D.行为方式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Higgins指出,个体知觉到的自我概念包含理想自我、________和________。()

A.应该自我B.实际自我

C.主观自我D.客观自我

E.镜中自我

32.个人知觉中的偏差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A.整体效应B.加权效应

C.骨牌效应D.晕轮效应

E.慈悲效应

33.影响说服效果的情境因素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A.人格B.信息唤起的恐惧感

C.信息的呈现方式D.预先警告

E.分散注意

34.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包括社会交换、________和________。()

A.奉献原则B.强化原则

C.联结原则D.光环效应

E.蝴蝶效应

35.创建良好的顺从环境的促进因素包括积极的情绪、________和________。()

A.增加人际吸引B.强调专家资格

C.强调顺从行为的互惠性D.提出合理原因

E.适当增加压力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并改正。

36.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7.与非语言线索相比,语言线索常常会泄露一个人的真正企图。()

38.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情绪。()

39.寂寞通常会与孤独联系在一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40.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应注意哪些主要问题?

41.简述个体自我概念的构建过程。

42.简述态度的心理功能。

43.什么是人际冲突?怎样利用协商解决人际冲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4.什么是归因?试阐述Kelly的三维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

45.中国人有哪些思维特性?它对我们的认知活动有什么样的影响?

B卷

1.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团体过程的是()

A.归因问题B.侵犯行为

C.种族偏见D.社会交换

2.心理学家阿德勒的心理学被称为()

A.实验心理学B.民族心理学

C.个体心理学D.分析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真正建立是在()

A.1895年B.1897年

C.1908年D.1924年

4.______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他对社会情境的知觉与加工过程。()

A.学习理论B.诱因理论

C.认知理论D.角色理论

5.______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到其某一特质低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低。()

A.扫帚星效应B.慈悲效应

C.晕轮效应D.正性偏差

6.“个体把自己当作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是指()

A.自我图式B.自我概念

C.自我觉知D.自我确认

7.在教育领域有广泛影响的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

A.自我障碍B.自证预言

C.自我检控D.自我确认

8.我们常常认为浙商善于商谋、讲求实效、开拓创新,这实际上指的是一种()

A.个人图式B.团体图式

C.角色图式D.自我图式

9.归因风格理论是由______创立出来的。()

A.KellyB.Weiner

C.HeiderD.Abramson

10.自我障碍策略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______的一系列行为。()

A.成功B.倒退

C.进步D.失败

11.以下关于遗传和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环境提供发展空间B.遗传决定个体人格发展

C.环境能改变遗传因素D.遗传和环境互不干扰

12.影响助人行为的求助者特点包括是否受他人喜爱,是否值得他人帮助和()

A.年龄的影响B.性别的影响

C.环境的影响D.气候的影响

13.侵犯行为从效果上来看,这种行为可以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

A.有益社会行为B.协同社会行为

C.有害社会行为D.亲社会行为

14.以下选项中属于态度的间接测量方法的是()

A.问卷法B.投射技术

C.自陈法D.行为观察法

15.认知因素对态度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认知影响态度形成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

A.理论行为理论B.有计划行为理论

C.认知失调理论D.认知行为理论

16.以下选项中有关说服效果的不正确说法是()

A.在某些方面具有专长的人在说服他人时比较有效

B.当说服信息简单时,书面语的效果最好

C.自尊心较弱的人易被说服

D.心情好的人易被说服

17.偏见对他人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性别歧视B.认知失调

C.促进越轨D.自证预言

18.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常常会因为观念和行为很难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而产生()

A.社会性寂寞B.情绪性寂寞

C.生理性寂寞D.孤独性寂寞

19.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的是()

A.接近性B.熟悉性

C.互补性D.能力

20.以下选项中关于友谊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21.在亲密关系破裂时,一般来说()

A.女性比男性更痛苦B.男性比女性更痛苦

C.两者差不多D.先提出结束关系的一方痛苦较少

22.“每个人获得的利益与贡献成正比”体现的是社会交换中的()

A.效率原则B.报酬原则

23.为了增加他人的顺从,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等他人满足该要求后,再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这是()

A.脚在门槛内技巧B.门前技巧

24.影响从众行为的情境因素中,团体规模一般以______为最宜。()

A.1~3人B.3~4人

C.4~6人D.10人以上

25.在沟通的网络形态中,______形式最能体现成员之间的机会均等。()

A.圆型B.链型

C.Y型D.轮型

26.团体内的“小集团意识”,也叫做()

A.团体妥协B.团体冲突

C.团体思维D.团体共振

27.跨文化心理学是______的一个分支。()

A.文化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

C.心理人类学D.文化人类学

28.文化心理学的价值调查法中所得结果有效度最高的是()

A.排序法B.评价法

C.行为场景法D.态度量表

29.Lukes认为个人主义的内涵不包括()

A.重视个人尊严与自我发展B.自主与个人隐私

C.有介入他人生活之感D.强调个体是社会基础

30.不同文化中人们的自我概念有着显著的差异,在自我结构中,下列哪个国家的人的自我中包含了家庭()

A.美国人B.德国人

C.中国人D.法国人

31.社会心理学研究常常被分为个体过程、________和________等三个领域。()

A.行为过程B.认知过程

C.团体过程D.人际过程

E.社会交换过程

32.影响助人行为的情境因素包括他人的存在、________和________。()

A.求助者B.环境条件

E.个人困扰

33.与态度改变的有关理论主要有两个,它们分别是()

A.Heider的认知失调理论B.Festinger的认知失调理论

C.Hovland的说服模型理论D.Heider的平衡理论

E.Festinger的平衡理论

34.中国人人际关系社会取向的特征包括家族取向、关系取向、________和________。()

A.家庭取向B.他人取向

C.权威取向D.民族取向

E.国家取向

35.在增进健康行为的HAPA模型中,对改变不健康行为起重要作用的社会认知因素包括风险意识、________和________。()

A.行为信念B.信息策略

C.自我意识D.自我效能

E.情绪

36.学习理论中的经典条件作用又称为联结。()

37.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遗传的影响在生活的早期较大。()

38.在一个群体中,社会地位低的人往往从众的可能性较大。()

39.文化心理学的价值调查法中所得结果有效度最高的是排序法。()

40.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内容。

41.简述偏见的定义及消除偏见的方法。

42.简述亲密关系的含义及特点。

43.简述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影响。

44.结合有关研究,谈谈媒体暴力对儿童侵犯行为的影响。

45.联系中国的实际,谈谈何为社会懈怠及如何有效地克服社会懈怠。

THE END
1.知觉与个体行为态度价值观动机与激励群体新浪教育一、知觉的概念与过程 1、知觉: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知道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产生的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之所以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是因为在知觉之前已经有...https://edu.sina.com.cn/exam/2006-08-14/161950197.html
2.00163管理学概论自考考前重点串讲:第三章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1.简述知觉和感觉的概念?【201201单选】 答:(1)知觉是人脑对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感觉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2.【记忆】简述知觉的过程、种类和基本特性?【201110单选、201201多选...http://www.fjzikao.net/biji/2015/0826/6740.html
3.自考00177《消费心理学》自考笔记(重庆自考)(一)知觉的概念: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全面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主观性。知觉的主观性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决策与购买行为。 2、知觉的整体性。指人们在认识的过程,把事物的多种属性知觉归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能力。消费者知觉的整体性直接关系到其购买行为以及满意...http://www.cqzk.net/cjbj/2013/0509/823.html
4.心理咨询师二三级基础知识要点总结二、内分泌系统与心理(不考)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胰腺、性腺等组成。 三、高级神经系统的反射学说 1、巴甫洛夫学说的概念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1137081_943225074.html
5.安徽教师考编教综考前背诵汇总—心理学答: 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 对别人、 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也叫社会认识。 社 会知觉常出现的四种偏差: (1) 首因效应: 也称第一印象, 是初次相见陌生人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 晕轮效应: 也称光环效应, 对某一方面的品质形成的印象掩盖了其他品质的知觉。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85770516422098
6.自考大专04265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考点)复习资料④周晓虹: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放映,他研究人的社会后文化ing为U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 2、影响社会行为及制约因素的若干因素 不同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用了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因素及相应的主要概念有:社会、文...http://mip.mdgs-edu.com/fxzl/1782.html
1.知觉心理百科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知觉与感觉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对同一事物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整体的认识,也就是形成了...https://baike.bamaol.com/zhijue.html
2.社会心理学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这是60年代到80年代人们关心的问题,现在人们把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和消费以及决策问题结合在一起,有时候人们也用它的原理来处理大众传播问题。 ? 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一直就是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随着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心理学家发现,许多问题都和它有关,比如鲍姆斯特(Baumeist...https://www.guhei.net/post/jb460
3.速成课后视偏差:“我早就说吧”现象。并不是说常识是错的,而是说直觉更倾向于描述,而非预测。人生来就有过度自信的倾向。倾向于感知随机事件中的规律,从而导致错误的猜想。(二)研究与实验***研究思路:提出一个一般性的问题→变成可测量的,课检验的命题(操作化)→基于理论(理论:能够解释和组织大量不同的观测并预测...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577384/
4.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重点复习资料(管理心理学)归因偏差及归因偏差的克服; 社会知觉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01 知觉的概念 ★★ ?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在知识经验的作用下,经过人脑的加工而产生的。 http://www.zikao35.com/34429.html
5.怎么理解认知失调认知偏差认知谬误?以上的情形都跟我们的认知有关,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情形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问题——认知失调、认知偏差和认知谬误。这三个概念应该如何理解?理解之前,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认知? 认知是科学术语,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http://zt-xljk.hbuas.edu.cn/info/1008/2604.htm
6.认知心理学盲区大检索:一文了解认知心理学丨心理词条并且,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以外的学科对心理学产生影响的主要例子。二战以来,特别是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心理学家们看到人类认识过程与通信系统有一定的相似性,于是借用通信工程师描述信息通道的概念来描述人的认识过程。 也因此,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所以也因此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广义指研究人类的高级心...https://m.xinli001.com/index.php/info/100478497
7.个体心理过程与管理.ppt,3 社会知觉及其偏差(错觉),社会知觉就是指人与人的认识和了解,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通过获得对方的外部信息,从而给对方作出各种各样的判断和评价的过程。,一、社会知觉的概念(P32),二、社会知觉的分类(P34),1、对他人的知觉 指通过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的动机、感情、意图及性格等的认识。,面部表情...https://m.renrendoc.com/paper/93465441.html
8.认知偏差手册(67种认知偏差)这就是锚定效应的威力,商家的精准刀法就是利用锚定效应。在用户认知价值的过程中,锚定效应是最关键的因素。 3. 注意力偏差(Attentional Bias) 一个人过度关注环境中的特定讯息 ,此时个体会忽视其他讯息 。注意力偏差可以解释一个人在被现有的思路占据时,没有考虑其他的可能性。 https://blog.csdn.net/chachapaofan/article/details/126692066
9.社会知觉概述(精选8篇)知觉过程就是人们依赖自己的经验,对所获得的信息作出判断。作为一个管理者,在管理中要预见和理解人的行为,认识到员工与管理者的知觉差异与归因是十分重要的。本章将介绍知觉的一般概念机特征,然后对直接影响管理效能的社会知觉以及归因进行探讨与学习,希望对管理者的实践有所启迪,达到提高管理绩效的目的。今天我们就一...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2r3ltr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