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精选5篇)

社会心理学是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一门现代社会科学。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既有极期深厚的理论渊源又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力求对人的形形的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规律作出解释。[2]

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三大领域:社会认知、社会关系以及群体与群体过程。我们分别从这三大领域中选择一部分内容来分析大学生哪些问题可以在这里面找到答案或可借鉴的内容。

(一)社会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

2、归因及其偏差与社会判断。归因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和推论的过程。归因理论家海德的观点认为,人们的外在行为表现,究其原因是不外乎内因与外因,韦纳归因理论将原因归为内外因、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大学生在校园里常常要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如果考试成绩差就认为自己能力差这样内在稳定的原因就会失去信心,导致逃课发生,成绩更加糟糕;相反如果归因成自己努力不够等非稳定的因素或出题难等外在因素,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认真复习,考得好成绩。研究表明,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在取得好的成绩或没有取得好的成绩条件下,即在成功或者失败的条件下,二者的归因倾向有所不同。再比如说一个男生向一个心仪的女生表白后遭拒绝,如果归因是自己不好,或是看不起自己,那么这个男生会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甚至会对女孩子进行报复行为。可见大学生了解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归因理论对生活有多么重要。

1、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保持往来,建立联系,获取伴侣和友谊的需要,都有与他人保持相处和与群体保持某种关系的愿望。每一个大学生来到学校都渴望获得其他同学的接纳,希望建立友谊,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发展爱情的亲密关系,如何区分喜欢与爱情,这些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都有论述。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到人际吸引的规则如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相似规则,个人特征,互补规则等以此指导学生提高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2、群体偏见与歧视,怎样才能消除偏见与歧视?社会心理学给了我们很好的参考,要多接触多交流,认识到我们人有很多认知偏差。不同国家、民族、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地区的同学,不同经济水平的同学都要多交流,多接触有助于消除偏见,从而减少冲突的发生。

(三)群体与群体过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从众、依从和服从逆反心理与行为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了解到群体如何激发个体行为并削弱个体的责任,可以使大学生更全面的分析一些社会问题,如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2011年发生在广东佛山著名的“小悦悦事件”。了解了从众理论可以更好的规划大学生涯,而不是盲目加入到网游族、打工族、考研族、考证族,而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内容。掌握一些依从理论中登门槛效应、低球技术、留面子效应等,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有效的提出自己的要求。社会助长是指别人在场或与别人共同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懂得这点,会让同学们会更重视团体的作用,也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多和积极的同学在一起以提高自己的效率。

三、“社会心理学”作为公选课开设的必要性

学习了社会心理学之后,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对自己,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正确的看待自我,提高自尊。学会正确的归因,正确理解他人,正确理解自身的状态。正确理解自己承担角色的社会期待,增强自己的成就动机。对他人,学生可以综合评价一个人,避免认知偏差,形成正确的态度作用。在社会方面,有助于学生产生良好的亲社会行为,避免旁观者效应,避免侵犯行为。

综上所述,在高校开设“社会心理学”公选课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对于选修的学生来说,将是意义十分深远的一门学习课程。

【参考文献】

[1]张华东.“人格心理学”公选课课程设计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32).

一、重新回归人本身:人本主义哲学的兴起

二、心理主义范式的兴起及其危机

自我概念又称自我意向,是个体对于“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是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它建立在人们对自身个性特征的感知、态度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自我概念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的:通过自我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所接受的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自我概念;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进行自我反应评价,从而形成自我概念;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观察而形成和改变自我概念;通过从外界环境获取有利信息,来促进和发展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实际的自我概念,指我实际上如何看待自己;理想的自我概念,指我希望如何看待自己;实际的社会自我概念,指我感到别人是如何现实的看待自己;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指我希望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期待的自我概念,指我期待在将来如何看待自己。

群体是指彼此认同,有相同的目标,相互依赖的一群人。群体的特征是:群体成员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以及群体的界限;群体的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归属感、群体认同感上和群体的促进和干扰作用。

参考文献:

然而,在以往自我的理论中,自我往往是个阴暗的存在物:为了维护自我概念的一致性,人们会扭曲对关于自己的信息以及对他人的反应的认知,为的是使自己显得“伟光正”、“自己的理论、预测永远正确”。虽然人的自我可能确实有这一面,但是主观的体验告诉我们这似乎不是全貌。对于积极努力的、上进的人,寻找自己的缺点,直面自己的不足,追求不断提高似乎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由于不断追求完美、追求挑战的过程有时候显得是在“自虐”,这些行为在自我理论的视角下显得很难解释。己有的自我理论会倾向于将这样的行为解释为自我不确定、不安全的表现,是因为当事人自尊受挫所以在学习、工作上超人般地努力以弥补低自尊带来的消极体验。与之类似,不断追求完美也被贴上“完美主义”的标签,从潜藏的语义上看隐隐带有贬义,有将这一现象病态化的倾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君子”的典型表现一‘吾日三省吾身,一在当代自我理论中,被概念化为“自我批评”(Self-(titi(iSm),属于低自尊的一种体现。

按照这一思路,似乎拥有健康的自我的个体是这样的一个人:拥有合适的自尊,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因此自我非常稳定、清晰,“一百年不变”。他会修改自己的记忆以使自己显得正确,降低自己对过去的能力的评估,以显得与现在相比自己在不断提高(SedikideS&Heppet,2009)。他会迅速忘记所有与自我概念不一致的表现,或者重新解读这些表现以符合自我概念(自我验证)。任何人只要超过他,他就疏远与此人的关系,以免威胁到自己的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维持模型).他并不需要努力,凡是自己表现不佳的领域他都觉得对人无足轻重,凡是自己擅长的领域则觉得是人类必备的美德(自我强化)。通过这样的认知扭曲,他对自我非常有把握、非常自信,因而会很平静地认为自己“高大全”、“伟光正”。

这些理论观点确实犀利地揭示了自我的一些现象与动机,但由这些理论建构起来的“自我”,似乎与我们主观体验到的自我相去甚远。如果真正在生活中遇见这样的一个人,估计不会有多少人认为拥有这样的“自我”的人是健康的.如果将这样的现象解释为几乎所有人均没有认清自我的阴暗本质,或几乎所有人的自我都不健康,未免有些匪夷所思。

THE END
1.知觉与个体行为态度价值观动机与激励群体新浪教育一、知觉的概念与过程 1、知觉:当前的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并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个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2、知觉与感觉的关系:知道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产生的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之所以能够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是因为在知觉之前已经有...https://edu.sina.com.cn/exam/2006-08-14/161950197.html
2.00163管理学概论自考考前重点串讲:第三章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1.简述知觉和感觉的概念?【201201单选】 答:(1)知觉是人脑对当前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感觉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2.【记忆】简述知觉的过程、种类和基本特性?【201110单选、201201多选...http://www.fjzikao.net/biji/2015/0826/6740.html
3.自考00177《消费心理学》自考笔记(重庆自考)(一)知觉的概念: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全面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 (二)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主观性。知觉的主观性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决策与购买行为。 2、知觉的整体性。指人们在认识的过程,把事物的多种属性知觉归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能力。消费者知觉的整体性直接关系到其购买行为以及满意...http://www.cqzk.net/cjbj/2013/0509/823.html
4.心理咨询师二三级基础知识要点总结二、内分泌系统与心理(不考)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肾上腺、甲状腺、胸腺、胰腺、性腺等组成。 三、高级神经系统的反射学说 1、巴甫洛夫学说的概念 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1137081_943225074.html
5.安徽教师考编教综考前背诵汇总—心理学答: 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 对别人、 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也叫社会认识。 社 会知觉常出现的四种偏差: (1) 首因效应: 也称第一印象, 是初次相见陌生人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 晕轮效应: 也称光环效应, 对某一方面的品质形成的印象掩盖了其他品质的知觉。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85770516422098
6.自考大专04265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考点)复习资料④周晓虹:社会心理学应该研究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具有独特的文化和完整的人格结构的人对各种简单与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放映,他研究人的社会后文化ing为U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规律。 2、影响社会行为及制约因素的若干因素 不同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用了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因素及相应的主要概念有:社会、文...http://mip.mdgs-edu.com/fxzl/1782.html
1.知觉心理百科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 知觉与感觉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是感觉,对同一事物的各种感觉的结合,就形成了对这一物体的整体的认识,也就是形成了...https://baike.bamaol.com/zhijue.html
2.社会心理学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这是60年代到80年代人们关心的问题,现在人们把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和消费以及决策问题结合在一起,有时候人们也用它的原理来处理大众传播问题。 ? 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一直就是心理学家关注的问题,随着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心理学家发现,许多问题都和它有关,比如鲍姆斯特(Baumeist...https://www.guhei.net/post/jb460
3.速成课后视偏差:“我早就说吧”现象。并不是说常识是错的,而是说直觉更倾向于描述,而非预测。人生来就有过度自信的倾向。倾向于感知随机事件中的规律,从而导致错误的猜想。(二)研究与实验***研究思路:提出一个一般性的问题→变成可测量的,课检验的命题(操作化)→基于理论(理论:能够解释和组织大量不同的观测并预测...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577384/
4.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重点复习资料(管理心理学)归因偏差及归因偏差的克服; 社会知觉的应用。 三、案例分析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晕轮效应。 01 知觉的概念 ★★ ?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在知识经验的作用下,经过人脑的加工而产生的。 http://www.zikao35.com/34429.html
5.怎么理解认知失调认知偏差认知谬误?以上的情形都跟我们的认知有关,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情形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索的问题——认知失调、认知偏差和认知谬误。这三个概念应该如何理解?理解之前,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认知? 认知是科学术语,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http://zt-xljk.hbuas.edu.cn/info/1008/2604.htm
6.认知心理学盲区大检索:一文了解认知心理学丨心理词条并且,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以外的学科对心理学产生影响的主要例子。二战以来,特别是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心理学家们看到人类认识过程与通信系统有一定的相似性,于是借用通信工程师描述信息通道的概念来描述人的认识过程。 也因此,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信息加工理论,所以也因此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广义指研究人类的高级心...https://m.xinli001.com/index.php/info/100478497
7.个体心理过程与管理.ppt,3 社会知觉及其偏差(错觉),社会知觉就是指人与人的认识和了解,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通过获得对方的外部信息,从而给对方作出各种各样的判断和评价的过程。,一、社会知觉的概念(P32),二、社会知觉的分类(P34),1、对他人的知觉 指通过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对他的动机、感情、意图及性格等的认识。,面部表情...https://m.renrendoc.com/paper/93465441.html
8.认知偏差手册(67种认知偏差)这就是锚定效应的威力,商家的精准刀法就是利用锚定效应。在用户认知价值的过程中,锚定效应是最关键的因素。 3. 注意力偏差(Attentional Bias) 一个人过度关注环境中的特定讯息 ,此时个体会忽视其他讯息 。注意力偏差可以解释一个人在被现有的思路占据时,没有考虑其他的可能性。 https://blog.csdn.net/chachapaofan/article/details/126692066
9.社会知觉概述(精选8篇)知觉过程就是人们依赖自己的经验,对所获得的信息作出判断。作为一个管理者,在管理中要预见和理解人的行为,认识到员工与管理者的知觉差异与归因是十分重要的。本章将介绍知觉的一般概念机特征,然后对直接影响管理效能的社会知觉以及归因进行探讨与学习,希望对管理者的实践有所启迪,达到提高管理绩效的目的。今天我们就一...https://www.360wenmi.com/f/fileu2r3ltr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