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心理学》章节同步练习(28)自学考试

1.人格心理学2.不随意注意3.适应4.成就动机5.能力

二、单项选择题

1.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这事件发生在()

A.1978年B.1879年C.1789年D.1798

2.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发现,在正常条件下,人的意识本身具有不同的状态。人类意识的第二状态是指()

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C.白日梦状态D.睡眠状态

3.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

4.感觉阈限和感受性是成()

A.正比B.反比C.没有关系D.平行关系

5.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

6.从向脑内存储信息到再次把它提取出来应用,这个完整的过程总称为()

A.识记B.保持C.再认D.记忆

7.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是以怎样的编码形式储存()

A.语义编码B.视觉编码C.情景编码D.听觉编码

8.每次看见“月晕”就要“刮风”,“潮湿”就要“下雨”,即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这表现了思维的()

A.抽象性B.概括性C.问接性D.情境性

9.复述是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有一种复述是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这是()

A.保持性复述B.精细复述C.形象性复述D.注意性复述

10.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叫做()

A.创造想像B.再造想像C.表象D.想像

11.所谓智力,主要是指()

A.能力B.一般能力C.特殊能力D.观察能力

12.智商在140以上的儿童,它的智力水平处于()

A.极优等B.优异C.中下等D.智力落后

13.提出了智力认知理论的PASS模型,指出智力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的加拿大心理学家是()

A.比内B.西蒙C.达斯D.推孟

14.人类的足迹目前还只能限于地球和月球,科学家却可以根据手边的各种资料推测火星上的状况。这种对事物的思维过程是()

A.间接性B.分析C.综合D.概括性

15.中国的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B.激情C.应激D.焦虑

16.通过声调、节奏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是一种()

A.面部表情B.语调表情C.身段表情D.综合表情

17.人工作是为了钱,个人的工作动机来自于物质利益的驱动,并且常被外来刺激所吸引。这种人性观属于()

A.X理论B.Y理论C.V理论D.Z理论

18.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这是人格特性中的()

A.独特性B.稳定性C.统合性D.复杂性

19.有的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而又持久,主导心境消极抑郁,多愁善感,给人以温柔怯懦的感觉。这种人自制力强,注意内心世界,不善交际,软弱胆小,萎靡不振。这种人的气质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20.人们在感知、记忆、思维、想像等方面的性格差异,指的就是性格的()

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

21.个体有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个体有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是()

A.包容需要B.合群需要C.支配需要D.情感需要

22.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每个群体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思想、信念和行为的准则被称为()

A.群体规范B.群体领导C.群体凝聚力D.群体认同

23.社会助长的实验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之一。它是由哪一位社会心理学家首先通过实验证实的()

A.特瑞普里特B.费斯廷格C.阿希D.米尔格拉姆

24.造成个人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包括个人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等,被称为()

A.躯体性压力源B.心理性压力源C.社会性压力源D.文化性压力源

25.一个人在单位受气,回到家打妻儿;一个人被社会所抛弃容易走上暴力违法犯罪之路。这种受到挫折后的反应是()

A.攻击行为B.冷漠C.幻想D.升华

26.有些人常常以片面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简单地以个别事件来断言全部生活,一叶障目。这种不合理观念是()

A.绝对化B.以偏概全C.不该发生D.无限夸大

27.12岁至18岁的学生处于发展的()

A.婴幼儿期B.儿童前期C.儿童后期D.青少年期

28.强调后天的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心理学流派是()

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结构主义D.人本主义

29.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生活的社会情境的人格,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是()

A.社会性发展B.认知发展C.情商发展D.人格发展

3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丹玛克曾分析五个国家的初级课本,他发现,虽然各国的国情不同,却显示出共同点:所有国家都是根据各自的传统,使男女不同角色发挥不同作用。揭示了()

A.家庭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B.学校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C.教科书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D.同伴中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三、简答题

1.简述注意的特点与功能。

2.简述记忆的三存储模型。

3.如何理解智力的个别差异

4.情绪与情感有哪些主要的区别

5.人际吸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论述题

1.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有哪些

2.试述人格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各对人格起什么作用

五、案例分析

1920年在印度,人们发现了两个被狼抚养大的孩子“狼孩”。人们发现这两个“狼孩”虽然长的与人一样,但行为举止却完全和狼一样,她们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常常像狼那样嚎叫,她们用四肢爬着走路,用手直接抓食物送到嘴边吃。人们为了恢复她们的人性,由一位叫辛格的牧师将她们抚养起来。在人类正常的环境里对她们进行训练,教她们识字,教她们学习人类的基本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然而,其中一个狼孩不幸死亡,另一个在四年之后才开始能够讲一点点话,智力水平也才相当于一个普通的婴儿的智力水平。

THE END
1.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片面知觉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免费领取,广东编制招聘备考资料,了解更多考试相关信息 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片面知觉是()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刻板效应 --- 正确答案 C --- 暂无解析https://m.guangzhou.huatu.com/tiku/4046055.html
2.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知觉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知觉是( )。 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知觉是(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试题http://m.zikao365.com/ask/ad1901021550.shtml
3.一种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知觉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一种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知觉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定型作用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m.12tiku.com/tiku/919805/24870504.html
4.在对他人的认知过程中,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现象属于()D.使人们知觉速度快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中间层深挖的方法() A.市场信息透传 B.人际关系疏导 C.以点概面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属于不合理的认知模式。()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现象”,是指在人际相互...https://www.xilvlaw.com/souti/zhiye/2ehcic4v.html
5.少儿心理学心灵鸡汤(3)、由片面到比较全面。幼儿认知事物由局部到整体,由对事物片面的认知到比较全面。他们往往先是专注于事物的某一部分而忽略其他部分,以偏概全,逐渐才能认识到事物的不同方面。 (4)、由浅人深。如幼儿掌握概念,是经由直觉的感知特征到直观的具体形象特征,再发展到抽象的本质特征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在表层现象到内...http://www.mhxx.wj.czedu.cn/html/article150824.html
1.一种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知觉是(&n00182《公共关系学》全真模拟试卷(一) 00182《公共关系学》全真模拟试卷(二) 00182《公共关系学》入学测试卷 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及答案解析(2020.08) 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及答案解析(2020.10) 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及答案解析(2021.04) 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及答案解析(2021.10) 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https://m.educity.cn/tiku/20998976.html
2.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知觉属于()。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知觉属于(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作用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化为在线https://www.shuashuati.com/ti/4feee225812c477485cb4560aab0d7f6.html
3.2012年1月自考00182公共关系学试题及答案含解析.pdf解析:晕轮效应即一种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知觉。人们在认识事物或人的时候,往 往会从对象的某些突出的特征或品质推广为对象的整体印象和看法,从而掩盖了对象的其 他特征或品质,形成某种幻化的知觉。 8、【单选题】流行项目的最显著特征() 新奇性 时效性 A: 周期性 B: 两极性 C: 答D:案:A 解析:新奇...https://m.renrendoc.com/paper/322296463.html
4.全国2017年10月自学考试00182公共关系学真题自考15.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知觉是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16.将展览会分为宣传展览会和贸易展览会的标准是 A.展览会性质 B.举办场地 C.商品种类 D.举办规模 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需要是 A.安全的需要 https://zikao.cwjedu.com/lnzt/9479
5.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重点复习资料(管理心理学)【解析】首因效应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也称“先入为主”效应或第一印象;近因效应即指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更鲜明、更大;晕轮效应指在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对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的固定的刻板印象是社会知觉的心理定势现象,也称社会刻板印象。 http://www.zikao35.com/34429.html
6.自考公共关系科目真题试卷(通用7套)15.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片面知觉是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16.将展览会分为宣传展览会和贸易展览会的标准是 A.展览会性质 B.举办场地 C.商品种类 D.举办规模 1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需要是 A.安全的需要 B.社交的需要 ...https://www.ruiwen.com/kaoshishiti/8336779.html
7.内温的整体优先效应实验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使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品质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品质,在这种潜意识指导下,其他品质也将赋予较好的评价,以及升华。即: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常常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126749/article/details/112404938
8.幼儿园教学论文幼儿教师设计的绘本阅读教学方案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实际认知水平,教学时导读过多,课堂中幼儿完全按照幼儿教师设计好的线路往里钻,教师仍然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教学思路代替幼儿的阅读思路,在潜移默化中直接影响了幼儿早期的阅读效果。而且,还有的幼儿教师忽视幼儿自主思考,通过采用“一问到底,以问...https://www.jy135.com/ziyuan/jiaoxuelunwen/887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