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A,对于银行借款,甲公司拥有将清偿义务延期至2027年6月的实质性权利,应作为非流动负债列示。
选项B,该预付账款是为了购买固定资产而支付的,该标的资产为非流动资产,虽然在预付账款科目核算,期末列报时要重分类为非流动资产,在“其他非流动资产”项目列报,并在附注中披露其性质,选项B不当选;选项D,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到期的负债,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拥有将负债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实质性权利的,该负债应当归类为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没有将负债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的实质性权利的,即使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签订了重新安排清偿计划协议,该项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仍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选项D当选。
甲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每年均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
(1)2021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一栋自用办公楼出租给乙公司,租赁期开始日为2021年12月31日,租期3年,年租金240万元,于每年年初支付。该办公楼原值3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0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至出租时已累计使用10年,累计计提折旧600万元,未计提减值,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后折旧方法、净残值等与转换前一致。税法与会计规定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以及净残值相同。
(2)2022年年末,由于道路修整,该出租办公楼出现减值迹象,当年年末,甲公司预计此办公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200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2150万元。
(3)2023年1月1日,甲公司经调查得到,此办公楼所在地的房产交易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办公楼满足了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对该房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当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270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2024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3100万元。
(4)2025年1月1日,甲公司收回租赁期满的办公楼,同日以32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丙公司,取得价款并存入银行。假定不考虑除所得税以外的其他因素。
A公司2023年1月1日购入B公司当日发行的一次还本分期付息债券,将其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支付购买价款2920万元。该债券面值为3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5%,期限为3年,实际利率为6%。A公司确定该债券投资不属于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
2023年年末由于B公司经营决策失误,导致其信用风险增加,A公司估计该债券投资发生信用损失,根据当前市场条件,A公司预计在整个存续期间内该债券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降低至2200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
2023年1月4日,甲公司支付价款2050万元从活跃市场上购入B公司3年期债券,另支付交易费用4.47万元。债券面值2000万元,票面年利率6%,按年支付利息(即于下年年初支付上一年利息120万元),本金于到期日一次性偿还。
甲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甲公司将该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且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采用插值法计算得出的实际利率为5%。
2023年年末,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047万元(不含应收利息)。
2024年1月10日,甲公司以2049万元的价格出售该债券,假定不考虑交易费用,款项已收讫。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编制有关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