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实务P7其他行业成本核算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案例(零售企业)202401

P3讲了成本项目的归集与分配,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内容;

P5详细说明了简化分批法在成本计算中的应用;

P6详细说明了分步法在成本计算中的应用;

零售企业与批发企业相比,业务经营的特点是:经营品种繁多,销售对象为广大消费者,交易次数频繁,数量零星。因此,零售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具备按照商品的品名、规格、等级设置库存商品明细账的条件。

为适应零售商品经营特点,简化记账工作,零售企业除了少数贵重商品采用数量金额核算法,以及鲜活商品由于售价往往按商品鲜活程度大小而变动,不宜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而采用进价金额核算法以外,其他商品一般均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不仅是一种会计核算方法,还是一种商品管理制度。这种方法以商品售价核算库存商品,库存商品按商品柜组进行明细核算,为了反映商品进价成本,应将售价高于商品进价成本的差额,单独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

售价金额核算法主要内容如下:

(1)建立实物负责制

商品零售企业一般先根据所经营商品的特点或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将商品划分为若干柜组(区域),各柜组(区域)确定实物负责人,对其经营的全部商品负责,在柜组内部也要明确分工,商品的购、销、存等环节均由专人负责。在会计核算上,“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商品类别或实物负责人设置明细账。

【一般常见的场景:超市经营(分为粮油区、日化区、生鲜区等)、商场经营(楼层、专柜等)】

(2)售价记账、金额控制

财会部门对库存商品的增减变动均按售价登记,除贵重物品外,一般不记数量,只记录金额,其账面余额就是各柜组(区域)实物负责小组所经营的商品。“库存商品”总账记载商品的售价总金额,以售价金额对实物负责人所经营的商品实行控制。这是售价金额核算的基本内容。同时,为了使会计核算与商品管理结合起来,使“库存商品”账户有利于实物负责人控制和保管商品,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库存商品”账户应采用含增值税销项税额售价记账(即:零售价【零售价均认为是含税的】)。

(3)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

“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是“库存商品”账户的备抵调整账户,用以反映“库存商品”账户中商品的售价与进价的差额,按照商品类别或实物负责人进行明细核算。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计入该账户的贷方,月末应根据商品存、销比例分摊和结转已销商品所实现的商品进销差价,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期末库存商品的进销差价。

当“库存商品”账户采用含税售价记账时,“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①将含税售价与进价的差额综合反映在“商品进销差价”账户,对商品不含税售价与进价的差额及购进的商品未实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不加区别,这种处理方法较为简单但核算不准确;

②在“商品进销差价”账户设置“进销差价”和“待实现销项税”两个明细账户,分别核算商品不含税售价与进价的差额及购进商品未实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这种处理方法较准确。

(4)建立商品实地盘点制度

由于“库存商品”账户只登记金额、不登记数量,因此,必须加强库存商品的实物管理来保证商品的安全与完整。期末,为了核算各实物负责小组库存商品的实有数额,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盘点,以确定库存商品的数量,并分别乘以销售单价,求得库存商品按售价计算的结存商品,再与营业柜组库存商品明细账核对,以保证账实相符。

零售企业商品采购成本与批发企业一样,不但包括进价,还包括商品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进货费用。按规定可以作为进项税额抵扣的增值税,不计入商品的采购成本。为了反映企业购入商品的采购成本,零售企业仍可设置“在途物资”账户,核算购入商品的采购成本企业购入商品时,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示的价款,借记“在途物资”账户;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根据结算方式和应付或实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账户。待商品验收入库时按售价借记“库存商品”账户,按进价贷记“在途物资”账户,按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账户。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将其转化分标准会计分录,具体如下:

--购入商品: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商品验收入库:

借:库存商品

贷:在途物资

商品进销差价

为了分别对商品的售价和进销差价进行核算,商品验收入库时,由各柜组根据供货单位的发货单所列的品种、规格、数量和单价进行验收,填制“收货单”。收货单中不仅要填列商品品种、规格、数量和进价,还要填列商品的售价以及进销差价。

某百货商店(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3%)从电视机厂购进彩电10台,每台购进价格1000元,货款10000元,税款1300元,商品由家电柜组验收,核定含税售价每台1695元。根据专用发票和转账支票等有关原始凭证,编制会计分录:

【解析】①购进时:

借:在途物资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0

贷:银行存款11300

②财务部门收到家电柜组转来的收货单,结转商品采购成本为:

不含税售价=1695÷(1+13%)=1500(元)

商品进销差价=(1500-1000)X10=5000(元)

待实现销项税=1500X13%X10=1950(元)

③根据计算结果,编制商品入库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一一彩电16950

贷:在途物资10000

商品进销差价一一进销差价5000

一一待实现销项税1950

假定本月购进的电视机全部销售,确认收入结转成本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16950

贷:主营业务收入16950

借:主营业务成本16950

贷:库存商品16950

④结转商品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进销差价5000

商品进销差价一一待实现销项税1950

贷:主营业务成本6950

⑤计算该批商品应缴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1950

贷: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一一销项税额1950

其实可以将③④⑤进行合并分录,这样好理解,但是实际上,由于零售企业商品过多,因此会将不同的工作进行合并分工,因此不会按照每一个商品、每一笔业务合并处理:

贷:主营业务收入15000

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一一销项税额1950

借:主营业务成本10000

商品进销差价——进销差价5000

从上例可知,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的零售企业,在商品销售后按售价贷记“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借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商品的销售毛利并没有反映出来。因此,月末还需计算已销商品实现的进销差价和销项税额,按已销商品实现的销项税额,借记“商品进销差价一一进销差价”账户,贷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按已销商品实现的销项税额,借记“商品进销差价一一待实现销项税”账户,贷记“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使“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最终反映的是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

零售企业由于交易次数频繁,采用随时结转销售成本的做法工作量很大,为简化核算工作,商品销售时不计算和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购进商品的进销差价,平时集中在“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中归集。由于“主营业务成本”账户,销售是按售价登记,反映不出已销商品进价成本,因而账面上也就反映不出销售商品所实现的毛利。

为了正确反映商品销售的经营成果以及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每月月末需将全部商品进销差价在已销品和结存商品之间分配,将已销商品应分配的进销差价月末一次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贷方,这样“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按售价反映的借方发生额减去其贷方反映的应分配进销差价,结果就是按进价反映的商品销售成本。

已销商品应分摊进销差价计算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所谓综合差价率计算法,是按照企业全部商品的存、销比例分摊进销差价的方法。这种方法,先求出全部商品的综合差价率,然后乘以本月商品的销售额,计算出已销商品应分配的进销差价。

综合差价的计算公式为:

(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一一进销差价”账户余额)

综合差价率=——————————————————————————————————————X100%

(月末不含税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月末不含税受托代销商品账户余额+月末不含税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发生额)

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月不含税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发生额X综合差价率

某百货商店(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3%)月末计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计算调整前的有关资料如下:

“商品进销差价一一进销差价”账户余额:106400元

“库存商品”账户余额:248600元

“受托代销商品”账户余额:135600元

“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发生额:474600元

【解析】

不含税“库存商品”账户余额=248600÷(1+13%)=220000(元)

不含税“受托代销商品”账户余额=135600÷(1+13%)=120000(元)

不含税“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发生额=474600÷(1+13%)=420000(元)

综合差价率=106400÷(220000+120000+420000)X100%=14%

本月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420000X14%=58800(元)

根据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商品进销差价一一进销差价58800

贷:主营业务成本58800

本月已销商品实现的销项税额=474600÷(1+13%)X13%=54600(元)

借:商品进销差价一一待实现销项税54600

贷:主营业务成本54600

采用综合差价率法计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计算手续简便。但由于零售公业经营的商品品种繁多,各类商品差价率不同,各类商品的存销比重也有所不同,所以全部商品按同一个差价率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果不准确。因此、适合各类商品差价率比较接近的零售企业使用。

所谓分类差价率计算法,是按照企业各类(柜组)商品的存、销比例分类计算各类(柜组)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计算原理和综合差价率法的计算原理相同,只是按商品类别(柜组)先计算出各类商品的进销差价率和各类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然后汇总求和,计算出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要求“库存商品”账户、“商品进销差价一一进销差价”账户、“主营业务成本”账户、“主营业务收入”账户都必须按类别或按照各类(柜组)设置明细账户。

某百货商店(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3%)采用分类差价率法计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计算调整前的有关资料见各类商品进销差价计算资料汇总表,计算出日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见各类已销商品进销差价计算表。

进销差价率

④=①÷(②+③)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⑤=③X④

由于分类(柜组)差价率计算范围比重和差价率计算范围窄,所以,其计算结果较准确,但计算手续繁琐。

实际差价计算法是企业通过库存商品的实地盘点计算出库存水平的进销差价,倒挤出已销商品应分摊进销差价的方法。

采用实际差价法,必须和商品的实物盘点结合起来。在商品盘点清单上列出全部商品的实有数量,并逐一计算出全部商品的进价总金额、含税售价总金额、不含税售价总金额,计算出全部库存商品的进销差价;然后用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一一进销差价”账户余额减去全部库存商品的进销差价,就是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某百货商店(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3%)采用实际差价法计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年末进行库存商品盘点,按进价计算的结存商品总金额为646000元,按含税售价计算的结存商品总额为1130000元,“商品进销差价一一进销差价”账户余额为488000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过程如下:

库存商品不含税售价总金额=1130000÷(1+13%)=1000000(元)

库存商品进销差价=1000000-646000=354000(元)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488000-354000=134000(元)

采用实际差价法,核实出的结存商品进销差价与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一一进销差价”账户余额作比较;

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属于负结转,说明以前月份多转了商品进销差价少算了销售成本,虚增了毛利,应进行如下分录调整: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商品进销差价一一进销差价

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属于正结转,说明以前月份少转了商品进销差价,多计了商品销售成本,应进行如下分录调整:

THE END
1.2024查查价格v9.22老旧历史版本安装包官方免费下载多平台商品比价,查历史价格,扫码查价格,查优惠券,全面掌握商品价格,购物省心省钱!还有每日领劵功能,购物更优惠。购物避坑就先查查价格再慢慢买!【同款商品 比价查价格】搜索商品名称,查询各大电商实时价格、优惠券、历史价格。慢慢购买,再也不用担心买贵。打开比价商品自动查历史价与商品优惠券,不放过每一个省钱机会...https://www.wandoujia.com/apps/8336250/history_v80
2.按售价核算的库存商品是含税还是不含税?③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由于库存商品是按售价记账,对于库存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应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来核算,并在期末计算和分摊已售商品的进销差价。 ④定期实地盘点商品。 商品购进结算款项时, 借:商品采购”(商品进价)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https://www.fanpusoft.com/caiwu/glxx/66155.html
1.如何开发一款商品历史价格查询工具腾讯云开发者社区为了帮助用户判断折扣的真实性,我们可以开发一个商品历史价格查询工具,以便用户查询商品的价格历史,了解真实的价格波动趋势。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设计并实现一个商品历史价格查询工具,包括数据抓取、数据库设计、查询功能实现以及Demo代码示例。 引言 随着电商平台的大规模促销活动日趋频繁,用户面对琳琅满目的折扣活动时,难以...https://cloud.tencent.com.cn/developer/article/2463834
2.超市出货单怎么看价格呢其次,如果出货单上的信息不全,可以尝试通过超市的会员卡或者手机应用程序查询购物记录。许多大型超市都有自己的会员系统,通过注册并绑定会员卡,可以在手机上随时查看自己的购物记录,包括商品名称、价格、数量等详细信息。这种方法不仅方便快捷,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消费记录。 https://h.chanjet.com/ask/44d7a0af810f4e5d874.html
3.药品核算(精雅篇)药品成本是每月通过医院的HIS报表取数核算的结果, 我们通过药品加成率:6160/5360=1.149加成在1 5%我们这样测算售价是符合药品进销差价的数据.但通过HIS系统对药房全年取数, 药房实际减少的药品进价为5360万元.售价金额应为6161万元.但药房的销售收入比财务的收入多1万元 (6161万元-6160万元) 。分析可能的原因为: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75pxoln.html
4.商品进销差价是什么类科目商品进销差价属于“库存商品”的调整科目。它反映了库存商品的进货成本与售价之间的差额,是库存商品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品进销差价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的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下,正确计算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即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商品进销差价是用来核算商品流通企业库存商品在采用售价法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价...https://www.dongao.com/cjks/cjkjsw/202403114417380.html
5.本期商品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商品进销差价率)怎么理解?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即为商品进销差价,进销差价率=(期初存货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https://www.gaodun.com/ask/1473469.html
6.酒店管理制度3、定期对客房成本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影响成本的问题,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第七条商品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1、商场采用售价金额核算、实物负责制度。商品的进销调存一律按零售价格记帐,同时设置'进销差价'以核算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 2、设置'商场营业成本'一级帐户,按商品种类或柜组设置二级科目,分别核算各类商品...https://www.yjbys.com/zhidu/2958453.html
7.商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②售价记账、金额控制,库存商品总账和明细账都按商品的销售价格记账,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或小组分户,只记售价金额不记实物数量。 ③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由于库存商品是按售价记账,对于库存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应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来核算,并在期末计算和分摊已售商品的进销差价。 https://www.66law.cn/laws/26728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