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恐到社牛:青年人社交议题背后的心理分析理论前沿

【关键词】“社恐症”“社牛症”社会传染社会心理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

由此,以“明星双喜哥”人设为主要参照,“社牛症”在网络上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内涵。一般来说,“社牛症”行为由真实社交空间里的出格行为和人群反馈双因素构成,这也是“社牛症”行为与其他网红表演的区别所在。有网友将“社牛症”概括为无差别聊天、C位存在感、全方位交友与自信感爆棚“四大表现”;也有网友将其总结为无门槛式交友、百科全书式聊天、海王式打招呼、王熙凤式大驾光临、打鸣式悄悄话、C位式存在感与狮子座式自信“七大症状”;还有网友将“社牛症”行为概括为当众拍视频、当众表白、自在地和路人唠嗑和对奶茶店的店员唱歌等。无论经验层面的差异有多大,“社牛症”的共识性涵义指在任何场合都可以肆无忌惮地与身边的陌生人互动乃至做出让人大跌眼镜的举动的行为。

通过对“社牛症”词语网络踪迹的分析发现,“社牛症”的传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随着“明星双喜哥”的视频在B站疯传,各大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少量模仿“社牛症”行为的视频,及至2021年3月,各大视频平台上的“社牛症”视频逐渐增多。以B站为例,除了“明星双喜哥”的混剪视频占主导之外,原创的“社牛症”内容也开始喷发,代表性的UP主有樱萍Apple、小花MEMES、孰可司与在下啵啵君等。其它社交平台也出现了一些颇具影响力的账号和内容,如抖音“邢三狗”创作的“尴尬系列”和“宇宙最强心理素质安峰”创作的“社死行为系列”等。

相比前文提到的“社牛症”线上传播与线下行为模仿,“社牛症”传播第三阶段的明显特征是文化心理的生成。随着“社牛症”网络热梗不断扩大声量,“社牛症”的讨论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同频共振,在微博、抖音、豆瓣、知乎和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些严肃化的讨论。不少青年网友认真提出“人类社交天花板”和“如何才能拥有社牛症”等问题,“社牛症”从网络热梗演变为一种复杂的社交心态与群体心理。

“社牛症”的“所指”生成经历了一个群体阐释与意义转化的过程。“明星双喜哥”的“社牛症”视频一开始因其行为“出格”而饱受批评与奚落,但后期模仿者的娱乐化与无害化演绎则逐渐受到了青年网友的接纳,尔后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发生的“社牛症”信息内爆与意义沉淀最终形成了一种正向解码,使其完成了一次接受美学式的“意义旅行”。在这个过程中,网民选择性地屏蔽了“社牛症”侵入式社交的粗鲁意义,转而在现实需求框架内赋予“社牛症”以优秀社交能力的意义。至此,“社牛症”原有的负面认知与道德判断经由青年网友的社会实践进行了新的意义注入与群体阐释并完成了逆转性的意义跃升,从讽刺意味转向了褒义肯定,成为部分青年人群梦寐以求的“社牛症”。

流行性传播:群体共鸣、社会传染与流量生产

当前处于青年阶段的“千禧一代”或“Z世代”的成长过程伴随着独生子的“优越—孤独”悖论与巨大的学业压力,这些时代与社会因素抑制了他们正常的社交需求。其实自定义为“社恐症”的青年人群并非真正的“社恐症”患者,而是由孤独和封闭造成的疏离性心理感受。“社牛症”流行性传播反映了他们内心对和谐人际关系与正常社交能力的向往。复杂的是,这种价值宣示与社会认同并不是直抒胸臆式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传播过程:从数年前“社恐症”自我标签化的第一波声量,到惧怕社交场合的“社会性死亡”第二波声量,再到当前“社牛症”热梗传播的第三波最强音,青年人群以一种曲线演化的方式承认了自己的社交困境和希望积极解决问题、加强社会情感连接及与社会共情协作的群体心理。

社会传染:“社牛症”传播与模仿的心理机制。青年人群处在积极探索世界、思想活跃和充满好奇心的特殊时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处在一个由不稳定向稳定过渡的重要形塑时期,容易因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波动。在“社牛症”的传播过程中,社会传染、同侪效应与社会比较等传播机制起到了重要的生成作用。

《麦克米伦心理学词典》将社会传染定义为通过暗示、八卦或模仿等方式在社会或群体中传播思想、情感和神经症的过程。《心理学百科全书词典》将社会传染定义为情绪和行为模式迅速传播并被群体成员无批判地接受的集体兴奋的过程和形式。④社会传染机制在“社牛症”内容的扩散过程中发挥了强大的助推作用。各大社交平台“社牛症”主题的账号不断递增,“社牛症”网红的不断涌现,各种“社牛症”内容的不断生成与转发,“社牛症”行为的不断被模仿、演绎与传播,是部分青年将“社牛症”作为“社交货币”的社会传染行为促成的。

社交平台的本质决定了其必然是追求社会热点的,平台青睐“社牛症”内容的另一原因是“社恐症”的舆情风口正在改变方向。经过数年的流行,青年人群对“社恐症”的文化消费已然出现疲态,转至新出现的刺激社会神经的“社牛症”话题是其“喜新厌旧”的逻辑使然。各大平台的内容团队也深谙青年人群社交心理,量身打造满足和刺激其痛点的“社牛症”叙事可以很好地满足其心理需求。在此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由社交平台培育的“社牛症”视频通常只是一种媒体策划与社会表演,无论是“社牛症”还是“社交勇敢症”多系刻意制造,算法更是锦上添花,完成对目标人群的精准推送。更需要警惕的是,一些极端“社牛症”行为,如有博主踢了一脚共享单车后等警报响起伴随着警报声尬舞,类似低俗内容可能分裂社会,而把周围人群的尴尬反应录像制成“作品”赚取流量的做法也面临触犯媒体伦理的风险。

“新兴成年人”对社交能力的现实渴望。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深入,现代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把个人高度整合进了一个总体性的社会结构之中,个体日益变得原子化和碎片化。⑥原子化的青年人群离开家庭庇护开始独当一面,独立处理工作与生活问题。一方面,他们的社交工具不断升级进化,另一方面,他们现实的社交能力却不断降级。“千禧一代”与“Z世代”曾经是“未成年人”的代名词,如今皆已成为“新兴成年人”。成年人需要承担更多、更大的家庭与社会责任。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工作问题还是个人问题都需要他们采用现实的社交方式而非虚拟空间的非接触社交方式解决。

然而问题在于,与高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为伴的青年人群长期疏于现实社交,已经习惯了虚拟世界的“电子对话”及其提供的社会支持和情感抚慰,因而一些人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高质量的交往。一如在电影《本X》中,主人公本在游戏《霸王》中所向披靡,现实中的本却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少年,甚至因为社交能力低下而受尽同学欺侮。重度的“网络社交”习惯让部分青年成为现实社交生活的“跛行者”甚至“残疾人”。社交意识退缩,社交能力退化和社交意愿退减是相当一部分青年的真实状态。

自我效能想象与当代青年的人格自信。曾经流行的“社恐症”与当下流行的“社牛症”是从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反映了青年人群对社交困境的普遍关切。从第一波的“社恐症”声量、第二波的“社死”声量到当下的“社牛症”声量的演变让我们看到了身处社交困境的青年人群社交心理的逆转。

其二,对自我效能感的想象与实践与部分青年的自信人格有关。大多数将自己定义为“社恐症”的青年其实并不是医学定义上的“社恐症”。“社恐症”在医学意义上指一种伴有自主神经症状的精神障碍,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自定义“社恐症”的青年人群并不符合上述情况,通常仅是长期的孤独与疏离感形成的社交倦怠而已。这种孤独与疏离感的形成正是缺乏现实社交关系的结果。在此情况下,新的“社牛症”偶像很容易激活青年人群内在的自信特质,让他们做出勇敢的改变。

其三,我国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促成了这一转变。今天的中国社会包容度增加,文化环境宽松,社会对多元文化的接受度较高,人们对于陌生人所表现的奇特行为很少抵触或反对,这为“社牛症”在各种公共空间的展演提供了社会前提。我国国力的不断提升与文化上的更加开放促使青年人群思想、心态与行为总体呈现出对国家充满信心与认同,对个体化的个人追求更加开放。在此背景下,青年人群便可以“放飞自我”。可以说,社会与时代因素是“社牛症”内容传播和青年人群自我效能信念发育的土壤。

在现实生活中,竞争激烈的工作、科层制文化以及板结、保守的人际关系使部分青年处于社交窒息或休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部分青年人群参与“社牛症”传播与文化创造的背后表现出的其实是一种发泄式的狂欢心理。“社牛症”直白、粗俗、破坏、打破常规的行为和话语为其提供了一种宣泄性的“心理按摩”。在对“社牛症”的恶搞、整蛊、无厘头行为的文化消费中,日常生活中板结、保守、窒息的秩序被暂时“悬置”,为部分社交需求被抑制的青年人群提供了精神宣泄的出口。

考虑到青年人群复杂多棱的心理构成,逆反和无聊心理也是部分青年人群青睐“社牛症”叙事的心理动因。逆反心理指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心理活动。无聊指外部活动或环境与个体价值或标准不匹配时让个体体验到的缺乏意义感的现象。部分青年对自身所处的疏离与冷漠的社会关系不满却又无法突破,“社牛症”的调侃与破坏穿透了一些虚伪、板结和僵化的人际关系,产生一种“很解压”与“看着看着仿佛自己都牛起来了”的心理补偿。一个流行的视频是:一位“社牛”在一辆共享单车旁边大喊“我买新车了”,这种行为宣示了自身的反主流价值的文化立场,挑战“神化”和“物化”的“奔驰”或“宝马”主义的价值秩序,让他们从屏幕上体会到了打破社交禁忌的快乐,打破了日常的无聊状态,由此获得了一种心理慰藉。

余论:社交议题作为青年问题

无论是“社恐症”的共鸣还是对“社牛症”的认同,关键的解决之道是回归现实、回归社会和回归责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要“引导青年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促进青年身心和谐发展,指导青年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为青年人群的社交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南,青年人群一方面要拥抱社交媒体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更要拥抱没有滤镜和柔光的现实生活世界。需要强调的是,“社牛症”不等于卓越的社交能力,不能将“社牛症”变成在社交平台上受到批评的“社交恐怖主义”,变味成破坏社会规范的代名词和哗众取宠的审丑文化。我们应该呼吁青年人群建立真实的自我认同,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对社会发出建立真实社会关联、优质人际连接与健康互动的自信邀约。

(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博导,国际非虚构写作研究中心主任)

【注: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非虚构写作群体及新闻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1M002)、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团队项目课题“数字出版视域下公有领域的产业实践与衍生应用研究”(项目编号:TD2020013Y)研究成果】

【注释】

①⑨《超四成青年称自己存在社交恐惧症,“社恐”是病吗?》,光明网,2020年12月21日。

②杨立川:《流行性传播现象初探》,《今传媒》,2006年第2期。

③JessicaKennedy&HelenLynch.Ashiftfromofflinetoonline:Adolescence,theinternetandsocialparticipation,JournalofOccupationalScience,Volume23,Issue2,2016.

④PaulMarsden.“Memetics&SocialContagion:TwoSidesoftheSameCoin”,JournalofMemetics,1998(2).

⑤MilenaTsvetkova&MichaelW.Macy.TheSocialContagionofGenerosity,PLOSONE,February13,2014.

⑥[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著:《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

⑦⑧SarahUllrich-Frenchetal.SocialConnectionandPsychologicalOutcomesinaPhysicalActivity-BasedYouthDevelopmentSetting,ResearchQuarterlyforExerciseandSport,Volume83,Issue3,2012.

⑩《当代青年社交现状:在社交里生活而不是在生活里社交》,搜狐网,2018年9月7日。

袁文丽:《在对话中传播在传播中对话——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传播学意义》,《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中国青年报》,2017年4月14日。

THE END
1....以其独特的社区氛围和丰富的内容生态,在年轻用户群体中占据了不...$哔哩哔哩(BILI)$哔哩哔哩(B站)以其独特的社区氛围和丰富的内容生态,在年轻用户群体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国内最大的原创视频社区之一,B站不仅汇聚了大量音乐创作者和游戏爱好者,还因其高质量的PUGV内容和弹幕文化而备受年轻人喜爱。 哔哩哔哩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业绩增长得益于广告业务的稳步增长和游戏业务的...https://xueqiu.com/7961123322/312545358
2.来了!2022六大平台KOL粉丝分析研究报告丨克劳锐出品各大平台KOL的粉丝有着怎样的变化历程?他们释放出了怎样的社交价值和商业活力?未来粉丝群体又将有着怎样的发展? 克劳锐通过洞察微博、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微信视频号六大平台代表性范围内KOL粉丝偏好,聚焦不同平台的粉丝特性和粉丝商业势能,最终发布《看得见的粉丝价值—六大平台KOL粉丝分析研究报告》,以供行业参考...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61716453147129
3.b站2022年拜年祭单品动画成本分析思考本身拜年祭是没有发布后期花絮以及制作过程这些的,在动画上没有提供非常多有用的信息,所以我先是在当前这个页面研究,看看有没有办法获得一些重要信息,我发现上面有制作团队人员的b站用户标注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查询到制作动画的up主,然后从up主的一些投稿视频中看到了一些其他动画制作的花絮和台下的展示视频,就是这样,根...https://www.jianshu.com/p/3b24dc2ac4b7
4.B站2022Q1营收同比增长30%,平均月活用户2.94亿作为B站最大的业务板块,增值业务的增长主要是平台付费用户大规模增加。2022年一季度,哔哩哔哩平均每月活跃用户 (MAU)达到2.94亿,同比增长31%;日均活跃用户7940万,同比增长34%;本季度,B站月均付费用户达到2720万,同比33%,付费率由去年四季度的9.0%提升达9.3%,是国内付费率最高的视频平台。 https://news.znds.com/article/59833.html
5.B站的社区规范题答案2022.pdfB站的社区规范题答案2022 编号:3b16226d4d519974c54bf2986674e7b1 B站的社区规范题答案2022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题意) 1、国家工作 员甲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某单位经理请求甲为其单位提供该专业领域的咨询服务,并给予甲一张价值2万元的购物卡作为 报酬。甲利用业余时间,在本职工作...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530/5042002314004233.shtm
1.哔哩哔哩情侣用户增长迅速,平台如何抓住这一市场机遇?:情侣群体...近年来,哔哩哔哩平台在年轻用户中的受欢迎程度持续上升,尤其是情侣用户群体逐渐成为平台重要的消费和内容生产力量。哔哩哔哩的情侣用户正在进入一个“高峰期”,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他们对平台内容的需求上,也在平台的功能和产品设计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情侣用户对视频平台的使用需求和偏好,促使平台推出了一些专门针对...http://www.zy-ss.vip/yxzxjss/5819316.html
2.案例拆解日均时长96分钟,B站让人上瘾的秘密都在用户运营体系里...2、产品分析 b站(哔哩哔哩)成立于2009年,为达成互联网多领域共生,最初从围绕ACG而打造兼容性文化输出平台视频社区,成长演变为现在34类视频分区,吸引了无数年轻用户群体入驻于此。 3、发展历程 二、 哔哩哔哩APP产品概述 1、产品概述 中国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web,众网友亲送外号“b站”,涉猎广泛,强烈特...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539828.html
3.2022新旅游消费趋势报告也由于Z世代大部分为学生群体,柳璟表示,因此公司很多活动都是针对校园场景,或学校周边的场景设计,比如举办学生的唱歌比赛、街舞比赛,在学校群体中推广品牌业务。 2022年1月1日,同程旅行宣布张子枫成为新一代品牌代言人,据介绍,张子枫为00后著名演员。 此外,当出游时间和出游时长进行交叉分析时,记者发现,Z世代拼假凑...https://hct.henan.gov.cn/2022/03-20/2417512.html
4.2022年哔哩哔哩研究报告Bilibili社区生态与商业化分析2022年哔哩哔哩研究报告,Bilibili社区生态与商业化分析。Bilibili 早期以 ACG(动画、漫画、游戏)视频为主,内容垂直且受众年 轻,初期社区氛围由 ACG 爱好者奠定,而后随着用户兴趣拓展与新 UP 主(对内容创作者的称呼)进入,平台内容不断丰富,进而吸引更多新 用户加入https://m.vzkoo.com/read/20221031ccec0fc83e0e25a0ad9a0697.html
5.《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观察》第27期2021年12月15日,英国政府发布《2022年国家网络战略》,该战略主要包含五大重点内容,一是加强英国网络生态系统,投资尖端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深化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的伙伴关系;二是建设一个有弹性和繁荣的数字英国,降低网络风险,保护数据隐私;三是加快关键技术研发,保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以及确保未来技术的安全;四是...https://aiig.tsinghua.edu.cn/info/1442/1417.htm
6.连续性观赏共同体与主流规训《如果国宝会说话》相关混剪视频的B站用户进行半结构访谈;第三、四、五章则根据第二章中的研究结论与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第三章分析了 B站用户群体产生特殊文化表现的内在动因,第四章是对B站用户群体发送弹幕行为进行研究分析,第五章则是对B站用户群体混剪视频这一行为进行分析,从发送弹幕和混剪视频探讨这一特殊文化...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20152893.nh.html
7.2022届电计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优秀毕业设计作品本系统是一个基于Python + Echarts + Flask的视频数据分析系统,为 B 站的创作者或者喜欢观看视频的用户提供一个快捷了解 B 站视频信息的的途径,创作者可以更清楚的了解B站用户的喜好,普通用户也可以通过此分析系统对相应视频进行数据分析更深入的了解视频背后数字“语言”。主要实现的是 B 站数据的爬取过程以及数据...https://zsb.cdutetc.cn/c/330de0ae-f768-45b8-ad74-3421949e04bd.html
8.b站的推广形式有哪些,b站适合哪些行业投放B站作为时下年轻群体非常喜爱的视频网站,拥有强大的用户粉丝基础,同样深受品牌主们的喜爱。有流量的地方就有营销价值,B站也越来越成为品牌主营销的战场。想要在B站投放广告就要先了解这些。 广告资源: UP主商单: 视频合作:广告植入,广告定制; B动态:聚焦私域流量,图文九宫格,提升内容的丰富性,视频一键分享,专题活动发...https://product.11467.com/info/15627734.htm
9.2022年度十大刷屏案例2022年,大学生毕业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就业压力+疫情3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B站通过莫言之口,告诉年轻人要“挺”住,而不是喊口号,大叔觉得朴实而温暖,与其他打鸡血的案例形成了强烈反差。 大叔点评 1、节日营销+群体情绪引爆刷屏。 《小满》和《不被大风吹倒》的刷屏套路,几乎一模一样,都找到了一个节日,洞察到了...https://36kr.com/p/2089813018547456
10.B站2022年一季报:月活用户达2.94亿“内生力量”增值服务释放巨大变现潜...2022年第一季度,B站月活用户达2.94亿,同比增长31%;移动端月活用户同比增长33%,达2.76亿。在核心用户群体上,截至一季度末,通过100道社区考试答题的正式会员数量同比增长41%达1.58亿;第十二个月留存率达83%。 奔跑的B站,正在离此前喊出的2023年内达4亿月活用户的“小目标”越来越近。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6102409016693.html
11.重庆市八中2022就可能在所属群体中复制并传承D.女婿补天神话的文学移位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后世的不断发展衍化,在小说《红楼梦》中达到了最高境界.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两则材料都谈到了神话和母题,材料一宏观论述了母题的概念,材料二具体分析了女婿补天神话的普同性B.如果没有神话母题在小说、诗歌、影视、...https://www.yxfsz.com/view/1674060701470134273
12.「PW热点」美安全机构升级对特斯拉调查,或要求召回83万辆...B站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50.5亿元,上年同期营收39亿元,市场预期50.58亿元。 2022年一季度,B站月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31%,达2.94亿;移动端月均活跃用户同比增长33%,达2.76亿。社区优质内容的扩充和全品类、全场景内容生态的打造,推动B站日均活跃用户数量达到7,940万 ,同比增长32%,用户活跃度进一步提高。平均每月付费用户...https://www.yoojia.com/article/878095735534039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