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用户体量的变化,抖音的产品定位也相应的变成了“抖音,记录美好生活”。在往后用户量不会再有大规模变化的增长,而外部竞争依然不断的情况下,抖音应该向那个方向发展呢?
抖音在18年完成了爆发增长,国内的日活用户突破1.5亿,月活用户超过3亿。尤其是是今年春节期间,抖音的每日活跃用户数经历了一轮“暴涨”,由不到4000万上升至近7000万。抖音的主力用户群体,已经从早期的18岁到24岁,上升到了24岁到30岁用户,该年龄段用户占比目前已经超过40%。
以下分析报告将采用递进分析法,一步步分析爆红后的抖音如何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一、产品概述1.1产品体验环境
1.2产品简介
1.3产品定位
Slogan:从让崇拜从这里开始到记录美好生活
增长期:当产品功能逐渐完善后,抖音在运营方面开始发力,用户迎来大幅增长。抖音的主力用户群体年龄段上升,已经从早期的18岁到24岁,上升到了25岁到30岁用户。随着用户的快速增长,在内容层面也向着更加主流化、多元化的方向转变。
定位对比:
二、用户、场景、需求2.1目标用户群画像
在2017年9月时,抖音团队曾宣传说:
“85%的抖音用户在24岁以下,主力达人和用户基本都是95后,甚至是00后。”
而截止到18年8月份的数据显示,83%的用户群体是35岁以下,24岁以下,25-30岁,31-35岁三个年龄阶段人群占比接近。抖音的主力用户群体,已经从24岁以下的年轻用户上升到了25-35岁。当目标用户群体扩大,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等人口特征都会影响到他们使用该产品的内容偏好、场景等。
2.2用户细分目标人群特征
根据以上不同类型用户划分,找的他们使用产品的不同的场景,不同的需求。
三、产品的易用性3.1功能结构
梳理一遍抖音这款产品的功能结构,在各功能前面标注了从打开抖音一共需要多少步的操作,在不跳转其他页面的弹出页面前加了红星标注。在梳理的过程中,我有两点感受很深:
3.2.1用户、数据的流向
3.2.2短视频业务逻辑
3.3关键页面和交互
3.3.1视频创作
快速开拍:进入到视频创作功能,第一个页面就是拍摄页面,点击拍摄就可以马上拍。而在早期的版本,第一步是选择音乐,如果需要直接开拍要多点击一次。这个变化也是符合了抖音产品定位的变化,从精心开拍的音乐短视频,到记录美好生活。功能齐全:拍摄页面提供了比较多的功能,常用的有拍摄速度,美颜滤镜,分段倒计时拍摄,镜像翻转等。比较有意思的是,美颜功能开了之后会保存设置,不必每次打开都要重新调,对于用户来说“即拍即美”,也能很大提高拍摄的意愿和体验。后期制作也提供了加特效,剪音乐的功能,使用起来都是比较简单容易上手的。玩法有趣:抖音也提供了很多有趣的玩法,在道具里面可以选择很多与场景、人物动作结合特效,比如:“川剧变脸”、“柴犬头套”、“张嘴接水果”、“控雨术”等各种有趣的玩法,即使当时的场景没那么有趣,加上这些道具视频的有趣程度也大大提高了,拍摄的意愿也提高了。
3.3.2首页
以上三个页面都是由首页跳转的页面,他们的交互与首页沉浸式短视频播放不同,都是以瀑布流的方式对内容进行聚合排列展示,给用户提供更多选择以便他们想要观看的内容。
在不同类型的聚合中,页面框架对应做了不同的设计:
这几类的聚合页面最终都是引导不同用户去找到他们喜欢的短视频。
探索期(v1.0.0-v1.3.7)
这一阶段版本迭代比较突出的方向稍作分析:
增长期(v1.4.0-v1.7.8)
这一阶段抖音的用户量进入了高速的增长爆发,除了继续完善产品的基础功能,而且非常重视运营推广,也增加了不少功能玩法,为运营推广助力。
完善基础功能:不断新增全新特效、滤镜、美颜、3D贴纸效果,继续完善拍摄体验。运营推广:这一阶段加大了运营推广,赞助多个综艺如中国有嘻哈、快乐大本营等;并且新增了很多玩法如百万英雄直播答题、尬舞机、抖音故事、AR相机、领新年红包等。一次次的热点营销,用户量不断地增长。同时给新增的用户引导参与各种有趣的玩法,以促进留存。
成熟期(v1.7.9-至今)
用户量已增长到一定规模进入成熟期,这个阶段抖音不再着重快速上线新功能玩法,而是重新定位自身于“记录美好生活”,满足更多不同类型的用户的不同需求,实现商业变现。
在18年9月短视频行业APP月度独立设备中,抖音短视频、快手归于第一梯队,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归于第二梯队。在第一二梯队的四个产品中,除了快手,抖音短视频、西瓜视频与火山小视频都是字节跳动旗下的产品。
4.1.1挑战旧霸主
4.1.2迎接挑战者
第一位挑战者:短视频的火爆,让其他巨头始终没有放下这块市场。腾讯微视作为后来者,也被腾讯寄予很大期望可以挑战抖音,在4到8月份补贴了30亿。但目前来看,补贴过去后用户量依旧没有得到爆发增长,明星的入住也没办法带来固定忠实的用户。微视也是和抖音最相似的一款产品,也证明了用再用抖音的方式基本不可能再撼动抖音的地位。前仆后继的挑战:在微视之后,腾讯还继续探索:yoo视频、音兔、下饭视频、MO声等各种细分领域短视频;除了腾讯,各家都在推出各自的短视频APP;此外不仅是独立的APP,在各类社交媒体APP中都陆续加入了各自的短视频板块,如:微博、腾讯视频、网易云音乐、映客直播、陌陌…总结:抖音目前更多的是依靠内容,面对各种外部挑战,可能接下来要更注重形成自己的社区文化,增强用户之间的关联,才能增强不可替代性。4.2自身挑战
4.2.1内容净化
4.2.2反娱乐化
沉浸式刺激的用户体验,15秒的短视频不断地刺激人们的兴奋点,让很多人不知不觉中就刷了几个小时,很多用户都会反馈刷完几个小时的抖音后会特别的空虚。因为不停短暂的兴奋之后,又面对平淡的生活,再回想刚刚看了些什么内容,往往已经记不清楚。
五、总结
随着用户体量的变化,抖音的产品定位也相应的变成了“抖音,记录美好生活”。在往后用户量不会再有大规模变化的增长,而外部竞争依然不断的情况下,往后的方向:
侧重于继续完善社交功能,加强用户之间的关系,真正形成社交闭环;实现可持续良好的商业变现;加强对内容的监管,避免出现不良信息;探索新业务模式,担起更多社会责任。
本文由@boyblue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