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连溪:早期浮世绘达不到中国姑苏版画水平

在中国,木版年画有着上千年的历史。雕版和套版彩色印刷技术极大的促进了年画的发展。诞生于清朝苏州地区的“姑苏版”不仅绘画鲜活生动,印刷繁密精致,还出现了西洋透视、明暗、排刀等洋风元素,它是历史上中西绘画和印刷技术完美融合的经典案例。“姑苏版”流传至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有力的推动了流行欧洲的“中国风”,日本的浮世绘也借鉴和吸收了中国木版年画的元素。在中国,姑苏版收藏一度近于绝迹。近年来随着古版画展览和热拍的推动,这种罕见珍贵的版画逐渐浮现在中国观众的视野中。近日,艺术中国记者采访了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翁连溪先生,在这篇访谈中,翁先生讲述了有关姑苏版画的历史渊源、视觉特征、印刷技术等内容,为观众揭开了姑苏版的神秘面纱。

艺术中国:随着近年来中国和日本的一些古代精品版画展览不断推出,很多观众才知道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姑苏版这样精美的版画作品,其独特的绘画方式和复杂的制作工艺令人印象深刻,您能谈谈姑苏版画的独特之处吗?

古堡中的姑苏版

姑苏版画和中国传统年画有所区别。年画一般当年贴在墙上,第二年就撕掉,再贴上不同的作品,其内容都是比较喜庆、吉祥的。但是姑苏版画不同,它制作非常复杂,多数都是用套印、填色法制作;雕刻方面,用欧洲的排刀、交叉刀法;构图方面,用阴暗、远近、透视的方法。而且这种版画一般都出口到欧洲和日本,价格非常昂贵,运输成本、制作成本非常大;有的可能是应他们的要求定制,制作了不同题材的姑苏版画,就跟外销瓷一样。当版画运到到欧洲以后,西方人习惯把姑苏版画托裱在油画布上,然后做成框子镶嵌在城堡的墙壁上,就跟壁画一样,我把它称为壁纸;也正因为在城堡保存的条件比较好,一直就保存到现在。现在欧洲瑞士、英国、法国、德国都有这种城堡。

丁亮先版画

艺术中国:中国早年展出的多为民俗年画,近年来姑苏精品版开始出现在一些展览和拍卖活动中,请介绍下姑苏版在海内外收藏的情况。

翁连溪:姑苏版存世的情况,一是保存在欧洲古城堡里,二是保存在像英国大英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法国的博物馆,还有日本的海杜博物馆等。乾隆时期的丁亮先刻的花卉版画,一共刻了28种,目前大英图书馆藏有全套,现存世最多的就是这种姑苏版画。日本海杜博物馆有200多张不同时期的姑苏版画,有独幅的、有组合的、有大小尺幅各种形式的,非常精美。

隋炀帝下江南

私人收藏方面,欧洲的冯德堡先生算是收藏姑苏版画第一人,他现有200多张,其中像丁亮先的这种花卉、博古的姑苏版画,他有56张。二十年前,中国有明确著录的一张就是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的《西洋剧场图》。改革开放后可能欧洲回流了一批,但是价钱非常昂贵,一张定价就30万人民币。目前,欧洲收藏的姑苏版画很少流出来,但一张还是30万;现在中国经济很好,遇到10多张就全买了,但是精品非常少。最近在美国出现了一个精品——《隋炀帝下江南》,大概50公分×30公分,它是雕版印刷套印的,卖了150万人民币。现在市面上姑苏版画基本买不到。

阊门图

艺术中国:我注意到姑苏版画在题材内容方面非常丰富,它的图式跟中国传统的山水画、花鸟画很不一样,您能介绍一下姑苏版画的题材内容吗?

翁连溪:姑苏版画的题材内容非常丰富,不像文人画和宫廷绘画那种形式单一,欧洲人把它当壁画,当装饰物使用。比如风景里面代表性的《阊门图》,以及百子图、美人图,还有戏曲小说,像三国、水浒、西厢非常多,这类题材在欧洲也是比较盛行的。现在虽然保存了好多,但存世大多有所缺失,就是单独的一两张,其实很多都是4幅、6幅、8幅的条屏式的组合起来的。

艺术中国:姑苏版精品版画工艺极为复杂,您曾经谈到冯德堡收藏的版画每一张的印刷手法都不同,您能从套色、晕染、饾版、拱花等综合技法上简述下中国传统彩色印刷的精妙之处吗?

翁连溪:现在一般都认为传统木刻雕版套色就是不同的色彩分色多版并重叠刷印在一起,形成一个画面。实际上套色有很多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单版多色一次刷印,《程氏墨苑》就是这种工艺,一块版子要两色,就涂成两色,复制一次就刷出来了。还有一种单版多色多次刷印,比如一块版上五种颜色,先刷红色,覆完纸刷完以后,等一会儿再刷绿的,再覆一次纸,再刷一遍,五色刷五遍。

套版拱花效果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套版,一种颜色在这一个画面上占多大比例,就算只是一个黄点,也要刻一块版子;画面有五色,要刻成跟这个画面同样大小的5块版子,这就是套版印刷。还有一种饾版,不同的颜色刻成不同的小饾饤式的小版块,也是套版的印刷。还有在套版里再加拱花,即在纸的表面压印出凸起的暗纹,让画面产生浅浮雕效果。还有可以色彩的变化表现,比如一块绿色,用刷子或滚筒平涂,刷完就是平面,绿是绿,蓝是蓝。再就是减色法,如先在这一块绿色树叶雕版上平涂,然后再拿毛笔蘸一点淡水,给绿色减淡一点,树叶就有深有浅了。还有晕染,一个花朵的朝阳和背阴面浓淡不同,就用毛笔蘸上粉色或红色,用毛笔在雕版一带,就跟画画一样画出深浅来,使得的画面色彩非常丰富。所以说,一个画面里有好多不同的技法混合使用,它形成的那种印刷效果是绘画达不到的,相同的雕版不同的印工印刷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

十竹斋画谱

再看看古代版画,著名的《十竹斋书画谱》《十竹斋笺谱》《殷氏笺谱》《萝轩变古笺谱》《芥子园画传》等,每版套印色彩都有变化,但是这些书籍初刻初印本存世罕见,通常只能看到一版就十分珍贵。你要是看到十版同时印出来的,每个都不同,有的差一色,有的多一色,有的重一点,有的轻一点;晕染的时候,就能反映出色彩减色增色、阴阳相背的效果。所以说国外对中国的木版水印技法非常佩服,而且中国使用的材料跟他们也不同,日本浮世绘达不到这种效果,他们印得再好,晕染效果也达不到。

柳畔美人童子图

艺术中国:洋风姑苏版画加入了一些铜版画的的技巧,您能简单介绍下吗?

翁连溪:一般的中国传统版画天空全是留白,云彩跟水面一样画个水纹,都是传统的画法。但是欧洲铜版画不一样,它有各种云朵的表现,有浓云淡云。云彩变化,就用排刀法来表现。铜版画是凹板印刷,咱们木版雕刻都是凸版印刷,达不到铜版那么纤细。凹版印刷就是在凹进去的地方存墨,再通过纸压给墨上的那种方法印上。所以排刀排的密的时候,云彩就形成重色的效果。铜版画的雕刻师一定都是画家,他们用传统的刀法对应画面的变化。画面重一点,刀就稍微深一点,刻的也密一点,着墨就多;刀的密度小,刻的浅,着墨浅,色彩就淡。颜色再浓的地方横刀都达不到的情况,他们就用交叉刀和十字刀。原来中国没有这种刀法变化,因为只有凹版印刷容易达成,但是中国人把凹版印刷的技术运用到凸版印刷上了,也能达到很精细的程度。明代能达到一厘米四十刀左右,如《坐隐图》,像清代《耕织图》刻的眉毛也能达到三四十刀。

栈道蹟雪

艺术中国:日本浮世绘在全世界知名度很高,近些年中国也举办了很多浮世绘的展览,其实以姑苏版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精品版画无论绘画技术还是制作工艺上都毫不逊色,但是姑苏版在传播方面还是偏弱的,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翁连溪:浮世绘相当于咱们民间年画这个层次,不能跟姑苏版画相提并论。我跟日本人说过,我们的杨柳青年画、山东的杨家埠,姑苏后期的年画就是老百姓使用的,这些年画的水平就跟日本浮世绘的水平差不多。浮世绘也出了很多如葛饰北斋这样的艺术大师,他们版画的方法和印刷方式有了很大提升。现在一般说是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实际日本也对我们也有影响,两国也是互相借鉴。

早期日本的浮世绘从中国版画中借鉴了很多东西,明末《十竹斋笺谱》《十竹斋书画谱》,清代的《芥子园画谱》作为中国彩色印刷的经典之作,对浮世绘版画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当时日本浮世绘还没有形成彩色版画风格,他们在康熙、乾隆年间就大量翻刻中国版画。姑苏版在这些精细版画风格上又加入了西洋风格元素,也对日本有很大影响,之后日本浮世绘又对欧洲的印象派有非常大的影响。实际是日本也花了很多钱来宣传浮世绘,而中国版画还是宣传的少,现在咱们才开始重视一点。其实日本人也承认,早期的浮世绘是达不到咱们的技术水平的。乾隆以后,中国因为战乱等原因,版画创作就开始衰落了。

百子图

艺术中国:在传统木版印刷技术方面,中国和日本有那些异同点?

翁连溪:中国过去刻版使用枣木、梨木较多。枣木比较硬,梨木软一点。现在木材有限,椴木使用比较多,它软而易刻,但不太耐用。日本的雕版一般使用樱桃木比较多。从外观上看,日本的雕版每块版大小一样,而且刻的比较精细,也比较浅,不像中国刻的比较深。中国早期拿刷子一刷连底儿和凸出部分全着墨了,如果你要是纸一铺上以后,没有支钉的地方,塌下去了就出现脏墨的情况,脏的地方就是墨塌到底下去了,咱们刻的深,这种现象就好一点。

日本版刻的很浅,但是后期的印刷技术有改进。他们在墨里加上一种石蜡,使用胶辊上墨,就跟咱们刷墙似的,在凸出部分一滚就着墨了,凹进去的部分没有墨,所以他刻的浅一点也不碍事。这种方式延长了雕版的寿命,而且印刷效果清晰,大概清代乾隆以后日本就用这种方法印刷了。

日本刷版子是见干见湿,一版只刷50张到100张,趁版子里还没湿透膨胀,他们就停止上墨,先刷别的版子,等干了再刷,这种方法使雕版能多用很多年。如果一次性刷一万张,那么这块版子就完了。因此日本的印刷技术也是在不断改进创新的。

中国传统版画一直没有改变,还是使用鬃刷。拿鬃刷子刷,版子越硬,线条越细,刷的时候容易断裂,且一吃水吃墨就膨胀,这对雕版影响非常大。但中国现代版画就借鉴欧洲的滚筒,再刷再压也非常干净,同时延长了雕版的寿命。

冯德堡先生收藏的中国版画

艺术中国:中国明清时期精品版画不仅印刷技术高超,用纸也极为考究,比如使用名贵的开化纸,姑苏版用纸方面您能介绍下吗?

翁连溪:后人叫开化纸,早期宫里叫连四纸。开化纸确实好,一般的纸在印刷时遇到拱花要求的,一压就就坏了,竹纸效果也不好。印刷用纸的晕染就跟书法一样,有生宣、熟宣。不好的纸,其薄厚、晕染程度不一样,吃墨、着墨也不一样。所以印比较贵重的东西得用好纸,最好的就是开化纸、皮纸。皮纸的楮皮含量更多,而一般用于年画的纸多是稻草做的,搁一年就坏了。姑苏版的纸黏性特别大,托裱后挂在城堡里几个世纪,放在夹子里也能保存几百年,打开后和新的一样。过去姑苏版画都得用好纸好墨,一般老百姓买不起,都是贵族消费。

古堡版画中的仕女图

艺术中国:姑苏版画的这些画师和雕刻师,在当时是怎样的人?

翁连溪:当时我也调查了一下,明代江南一带、徽州的版画已经进入光芒万丈的时代。到明末刻的戏剧小说,三国水浒、西游记插图刻得已经非常精美。当时移民、画家、工匠非常多,那是一个对外交流的地方。姑苏一直就有传统雕刻,而且非常容易接受西方的技法。像朱圭、梅玉凤都是宫里从南方请过来的工匠,宫里这么多欧洲铜版画对他们肯定有影响。他们刻的《耕织图》借鉴了西洋雕刻的方法,明显有透视感。

梅玉凤刻的《耕织图》

当时有专门给版画创作的画家,很多画家都有题款;也有雕刻家,他们还是比较热衷于版画创作。他们跟宫廷画家和文人画家一样是生活所迫,你看苏州早期出了好多大画家,很多山水风格的画都很相似,但是我觉得太大的画家不会参与的,那些名画家画一张画收入就很可观,版画家有借鉴名画家作品的,仿制的也很多。

丁亮先这些版画家或有天主教背景。姑苏版画一点一点的衰落,可能也跟天主教、外国传教士的交流有一定关系。清代版画也是随着国家的强盛衰落而起伏,比较安定、经济比较形势好的时候,版画印刷质量都比较好。

艺术中国:当时姑苏版画工坊的工作方式是怎样的?

翁连溪:我没有太大的研究,因为他们有好多工坊,这些姑苏版画的题款都有体现,是谁刻的,是哪个刊号发行的都有。一般店铺要雇一位画家画稿,画完再请雕刻师来刻,最后形成了不同铺子的不同风格,雕刻师跟画家也有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我觉得它是一种行业。

艺术中国:很多中国文人最初对于洋风绘画、版画中的明暗、阴影元素是排斥的,他们觉得西洋绘画没有我们传统绘画高明,但是它还是在历史上大规模出现了,您觉得主要是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翁连溪:实际都是互相影响,洋画风传来以后,早期的皇帝也有一点抵触,最后一点一点接受了。统治者接受了,以后上传下效就达成了。过去没有摄像技术,反映一个实物的话,还是他们这种纪实性风格效果更好。比如乾隆时期,宫廷里有很多传教士;如郎世宁等,都是宫廷画家,画了很多装饰画;再如故宫倦勤斋墙壁上的壁画、天顶画,红楼梦等通景画等,都是西洋风格。如果皇上、宫廷都普遍接受这种风格,民间也随之普及了。

艺术中国:在中国美术史中对姑苏版画论述似乎并不多,原因是什么?

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

欧洲人仿刻的避暑山庄铜版画

艺术中国:姑苏版画是否主要专门针对欧洲或者日本市场?

翁连溪:现在存世的情况来看确实如此。欧洲商人来姑苏有订做这种版画来做装饰物或者收藏,以显示富贵的身份。在康熙时期,欧洲很多艺术品的工艺水平没有中国高,像丁亮先制作的版画,他们买来保存很好,上百年依然如新。而中国人还是更喜欢传统书画,常年挂在墙上。年画都是当年贴在墙上,明年就撕掉了。欧洲人更喜欢印刷色彩鲜艳的作品,如意大利籍宫廷画师马国贤出色地完成了《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铜版画,成为中国最早一批铜版画。马国贤在雍正元年回国,雍正皇帝送了他好多瓷器织锦等,回去后又转赠给英国的勋爵、国王。他带回的“避暑山庄”展现的中国园林建筑样式对欧洲文化影响非常大,欧洲人不仅将这些版画翻刻和创新,还仿建了很多中国园林建筑形式。

欧洲人非常喜欢中国园林题材的各种版画,他们就在屋子整面墙上贴上各种彩色版画,也叫壁纸。有园林风景、相夫教子、百子图、戏曲等各种内容。他们也会将姑苏版裁剪成不同的形式拼凑起来,比如壁炉两边相对的侍女图等。

THE END
1.插画师具体的工作内容是啥?如果想要学习了解更多绘画教程以及画师接单、求职经验的话,也可以下载“轻微课APP”,里面有大量的绘画学习资源、教程、素材和老师经验分享等,学习接单更方便! 以上图片源于日本画师ゲン助的作品 那么今天的插画师具体的工作内容是啥?就分享结束啦!学绘画一定要多看、多练、多思考,希望大家都能够早日成为大神。这里微课...https://m.qingwk.com/article/detail-21870.html
2.插画师的工作内容都有什么插画师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为文章配图,包括替书籍、杂志、报纸等刊物绘制插画,也从事绘画贺卡、海报、幽默画等。除此之外还有针对媒体出版行业的插图作者、儿童插画作者,还有针对广告行业的写实画家都称为插画师。除https://m.edu.iask.sina.com.cn/jy/3iX172ZzYE5.html
1.画师岗位职责(工作内容,是做什么的)画师是做什么的?有前途吗?工资待遇怎样?47.4%的岗位拿¥4.5-8K/月。招聘要求高吗?学历大专最多占38%,经验1-3年最多占46.6%。应该学什么专业?绘画专业等。画师岗位职责怎么写?为你汇总千雅(厦门)工贸有限公司,艾尔平方,福州市明蓝动漫有限责任公司等公司的工作描https://www.jobui.com/gangwei/huashi/duty/zhengzhou/ind-wenhuachuanbo/size5/
2.画师岗位职责画师岗位职责3 工作内容: 1、负责游戏中动画(2d和3d)的设计和制作,包括英雄、npc、怪物等; 2、负责游戏中角色的骨骼绑定,蒙皮设置等; 3、协助美术负责人探索游戏动画的风格,创建动画的制作规范和设计模板; 4、负责动画外包的规范制定,时间预估和反馈工作,确保外包特效品质符合项目质量标准; ...https://www.yjbys.com/hr/gangwei/3383883.html
3.艺术设计:在工作中美化生活工作内容 原画师在整个动漫或者游戏的制作过程中主要负责游戏中人物、场景、地图、建筑、装饰性物件及游戏所包含的图标、菜单的绘制和设计;为各项目的不同设计需求作技术评估和质量监控;从不同的创作角度创造出新颖、准确、符合比例的场景原图,为3D制作提供设计蓝图。除了基本的原画创作,原画师还要负责游戏宣传相关美术素...https://cv.qiaobutang.com/knowledge/articles/5195a1280cf22d8ce9c201fa
4.插画师是做什么的插画师的工作内容优漫动游插画师主要从事儿童及青少年读物插图、连环画等创作工作。 插画师是做什么的插画师的工作内容 其实在很多领域都是存在着插画师的,比如设计、广告或者是动漫行业。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我们看到一个普通的插画师也可以拥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比如在某宝、某猫或者某音等网络平台上面都会有很多的插画师开始...https://blog.csdn.net/BOBAQ/article/details/133941839
5.游戏插画师–收入就业前景工作内容大汇总!CGWANG王氏教育...游戏插画师内容汇总 在游戏美术设计中,游戏插画师往往等同于游戏原画师,游戏原画师的主要工作是对游戏的人物、场景、道具进行概念设计,设计美女宣传图、英雄卡牌、游戏装载图等,游戏原画设计是游戏设计制作的环节之一,而游戏插画以“画”为主,可以说是一个独立的产品,一般来说,游戏插画是向玩家展示游戏美术设计的核心...https://www.cgwang.net/?p=22811
6.原画师是什么?零基础入门指南!其实,原画师就是专门从事原画设计的艺术家,他们使用各种工具和技术来表达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网页游戏设计素材 - 免费下载 二、原画师的工作内容 回答了原画是是什么的问题,我们接着来看原画师的工作内容。 视觉概念开发:原画师负责从零开始开发视觉概念,根据项目需求和客户要求进行创作。他们需要与客户或团队...https://pixso.cn/designskills/what-does-an-original-artist-do/
7.插画师是做什么的?插画师是一种非常有趣和创意的职业。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对插画师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并不清楚。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插画师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职业。 一、 插画师的具体工作内容 1. 创意发掘:插画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寻找灵感和创意,以便在后续的工作中应用。https://www.gaodun.com/xinzhiye/1435500.html
8.广告设计师主要工作内容及职责(通用13篇)广告设计师主要工作内容及职责(通用13篇) 在当下社会,岗位职责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定岗位职责可以有效地防止因职务重叠而发生的工作扯皮现象。那么相关的岗位职责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告设计师主要工作内容及职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s://www.ruiwen.com/gongzuozhize/8174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