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其共同特征。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多万人,人一旦患上糖尿病便不能根治,需终身用药治疗,犬猫也是这样。随着人糖尿病逐渐增多,犬猫糖尿病也在增多,王九峰报道,西方发达国家猫糖尿病发病率,占猫多发病的第四位,可达临床病例数的6%。英国猫发病率达0.43%。
二、人糖尿病的主要类型
不同类型糖尿病,胰岛素缺乏的原因并不相同。这是区分糖尿病类型的主要根据。按人类最新分类方法,人糖尿病主要可分为四类:
1.Ⅰ型糖尿病也叫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或遗传性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的免疫系统对体内生产胰岛素的细胞做出攻击,最终导致体内胰岛素缺乏,患者需要终身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来控制体内的血糖。我国Ⅰ型糖尿病人至少有100万人。
2.Ⅱ型糖尿病也叫胰岛素非依赖性糖尿病(NIDDM)或后天性性糖尿病,它是在体内的胰岛素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称为胰岛素抵抗)的基础上,出现胰岛素产生、分泌过程缺陷。
3.特殊类型糖尿病已经知道明确病因的糖尿病,包括基因突变糖尿病,药物所致糖尿病,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及其它疾病导致的糖尿病等。
4.妇女妊娠糖尿病妊娠妇女发生的糖尿病。我国已批准只有诺和锐(属于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可用于妇女妊娠糖尿病的治疗。
人糖尿病诊断主要依据三个方面:一是饥饿8~12小时后,血糖>6.1mmol/L;二是吃食后2小时,血糖>7.9mmol/L;三是糖化血红蛋白>7.0%(去年是>6.5%),一般便可诊断为糖尿病。为了更进一步诊断,有的还需做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功能试验。
三、犬糖尿病
犬糖尿病几乎95%以上都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Ⅰ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极少见,4—14岁易发,母犬发病率一般是公犬的2倍。
1.犬糖尿病发病原因。
①遗传性因素:糖尿病多发的品种有肯斯猎犬(Keeshond)、普利克犬(Pulik)、凯恩梗犬(Cairnterriers)和小型平斯彻犬(Miniaturepinschers)。另外,贵妇犬(Poodles)、小型雪纳瑞犬(Miniatureschnauzers)、拉布拉多犬(Labradorretrieres)、拉萨犬(Lhasaapsos)、西伯利亚哈士奇犬(Siberianhuskies)和约克夏梗犬(Yorkshireterriers)等品种,也容易发生糖尿病。
②其它发病原因:还有免疫介导性胰岛炎、胰腺炎、肥胖、感染、并发病、药物性(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胰岛淀粉样变性等。
2.犬猫糖尿病原因的鉴别临床上引起犬猫高血糖的原因较多,诊断时一定要注意鉴别,详见表1。
表1.引起犬猫高血糖的多种原因
3.犬猫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糖尿病Ⅰ型多由遗传因素决定,Ⅱ型也受遗传因素影响,它们与感染、肥胖等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胰岛素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发病。
目前提出Ⅰ型糖尿病发病机理的自身免疫学说:环境因素,如病毒和/或化学毒素作用于Ⅰ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者,使其胰岛细胞表面异常地表达出某一抗原,导致胰岛细胞表面自身抗原结构的改变,引起T淋巴细胞的自身激活。如抑制性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或活性减低,即可诱发细胞的自身免疫过程,早期有胰岛素属感染性或中毒性反应,后期继以免疫反就。Ⅰ型糖尿病常因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损害或完全缺如,导致内源性胰岛素的产量减少或消失。
糖尿病Ⅱ型患者,胰岛素细胞损害轻,甚而增生,所以胰岛素的分泌是减少、正常或升高的。但经糖刺激后,与相应体重的非糖尿病病者相比,胰岛素分泌是低的。显示了胰岛素细胞分泌功能的潜在不足,即胰岛素活性的相对不足。但是Ⅱ型糖尿病中的肥胖和超重者,表达出高胰岛素血症,这是因为长期高血糖刺激病者的细胞分泌过多的胰岛素。
其次是胰高血糖素活性相对或绝对过多,但这种情况仅见于胰岛素缺乏较严重的患者,或控制甚差的酮血症酸中毒患者,若应用足够胰岛素时,胰高血糖素受抑制。因此,糖尿病的生理病理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胰岛素的缺乏。
4.犬糖尿病临床症状典型表现是三多: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逐渐消瘦。严重者还有呕吐、脱水、体温降低、意识不清,甚至还有昏迷。实验室检验血糖浓度升高。犬血糖参考值3.3~6.7mmol/L,犬应激时,有时血糖可达9..7mmol/L,但持续几小时或几天,便恢复正常;而犬禁食后血糖达16.8mmol/L(300mg/dl),以及空腹或食后血糖浓度持续分别达到8.4mmol/L或11.2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犬糖尿病可分为无酮血症糖尿病和有酮血症糖尿病。
①无酮血症糖尿病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逐渐消瘦。实验室检验:血液血糖(GLU)、血液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胆固醇(CHOL)增多。尿液检验:葡萄糖阳性,酮体阴性。
②有酮血症糖尿病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逐渐消瘦、呕吐和呼出烂苹果味异味。实验室检验:血液血糖(GLU)、血液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胆固醇(CHOL)增多。钠(Na)、钾(K)和氯(Cl)减少,以及代谢性酸中毒。尿液检验:尿葡萄糖阳性,尿酮体阳性。
5.犬糖尿病治疗因为犬糖尿病多为Ⅰ型,既是极少数是Ⅱ型,临床上也难以区别,故在治疗初期选用人用中效胰岛素[中性精蛋白锌(NPH)胰岛素]较好,用量小型犬可用1U/kg,大型犬可用0.5U/kg,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天2次,同时饲喂犬糖尿病处方粮,这样一般不易引起低血糖。第一次用胰岛素治疗,当血糖浓度降低到10mmol/L时,应适当输入些5%葡萄糖溶液。血糖浓度降低到6mmol/L时,应停止应用胰岛素。患病动物不食食物时,还可以考虑继续应用胰岛素,直到动物吃食物。用胰岛素治疗犬糖尿病,最好保持血糖浓度在5.0~9.0mmol/L之间。
第一天用胰岛素治疗后,如果血糖浓度仍然高于10mmol/L,可继续适当增加胰岛素用量。增加胰岛素用量的多少,主要依据血糖浓度水平的高低,血糖浓度水平高,增加的多些;血糖浓度水平低,增加的少些(见表4),一直到血糖浓度水平变得低于10mmol/L为止。如果第二天血糖浓度水平变得低于正常参考值水平时,就得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犬猫严重糖尿病酮酸中毒用胰岛素治疗,可采用两种方法:
(1)是用短效胰岛素(普通胰岛素,正规胰岛素)肌肉注射,剂量0.2U/kg,然后每小时0.1U肌肉注射,最好每30分钟测一次血糖,直到血糖水平<13.75mmol/L(250mg/dL),再改为0.5U/kg,每6—8小时皮下注射一次。
(2)是静脉注射短效胰岛素,0.05~0.1U/kg/小时,将胰岛素稀释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中,。可根据血糖降低的速度,调节静脉输入速度,等到血糖水平降到接近13.75mmol/L时,再改为0.5U/kg,每6~8小时皮下注射一次。血糖水平降低的速度,一般每小时4.13mmol/L(75mg/dL)为好。但是,如果犬糖尿病,每次用胰岛素超过1.5U/kg(有的认为超过2.2U/kg),仍无作用时,表明胰岛素无作用或具有胰岛素抵抗。
(3)犬猫糖尿病胰岛素无作用或抵抗的原因,详见下表2。
表2.犬猫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无作用或抵抗的原因
**如果动物脱水严重,皮下注射胰岛素,易发生吸收不良。所以第一次使用胰岛素时,可用部分胰岛素剂量,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短效胰岛素),以利吸收;其余胰岛素剂量,皮下注射。
***本品为可溶性中性胰岛素和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混悬液(NPH)的混合物,含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一般用于犬猫糖尿病的初期治疗。
(5)用胰岛素治疗犬猫糖尿病时,如何根据血糖水平来调整胰岛素用量,参见表4。
表4.犬猫糖尿病时,如何根据血糖水平来调整胰岛素用量
用胰岛素治疗犬糖尿病,又如何根据早晨犬尿中糖含量来调整胰岛素用量,可参考10kg体重犬的调整方法,详见表5。根据表5,早晨尿中含微量糖时,可不急于调整胰岛素用量,需继续测量尿糖2~4天后,再决定调整胰岛素用量。
表5.犬10kg体重根据早晨尿糖量调整胰岛素用量方法
(6)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尽管对犬猫及时使用胰岛素,可使血糖达标已成为所有兽医的共识,但犬猫糖尿病血糖达标率仍较低。而合理的胰岛素治疗方案,规范的注射技术及对注射笔和针头的正确选用,是胰岛素治疗的关键三要素。这三要素将直接影响到胰岛素剂量的准确性和胰岛素作用的发挥,对血糖达标至关主要。合理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就是筛选好胰岛素治疗剂量;规范的注射技术就是不要在同一体位内轮换注射,以免影响胰岛素吸收;对注射笔和针头的正确选用就是对注射针头不能重复使用,每次使用应换新针头,因为新旧针头对控制血糖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在临床上曾发现进口胰岛素用量比国产胰岛素用量要少,某犬用进口胰岛素10U降低血糖的作用和国产胰岛素30U降糖作用相当。因此,在国产和进口胰岛素互相转换应用时,注意血糖浓度的变化,并根据血糖浓度变化,调节胰岛素用量。
(7)治疗犬糖尿病除应用胰岛素外,还应根据血液和生化检验结果,补充液体(如生理盐水和乳酸林格氏液),缺钾补钾,低磷酸盐血症发生在严重糖尿病的酮酸中毒,此时应补充磷酸钾溶液。酮酸中毒还得用碳酸氢钠治疗。糖尿病酮酸中毒时,如有细菌感染,可考虑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犬猫严重糖尿病酮酸中毒时,开始的治疗和管理如下表6。
表6.犬猫严重糖尿病酮酸中毒开始的治疗和管理
四、猫糖尿病
猫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胰岛素非依赖性糖尿病)各占约50%;欧洲有的国家统计,猫Ⅱ型糖尿病占80%,Ⅰ型糖尿病只占20%。任何品种和年龄的猫都可发生,而老年猫(10岁以上)和绝育公母猫多发,去势公猫最为易发,肥胖猫比正常猫发病率高3.9倍,临床上70%的糖尿病猫是公猫。
1.猫糖尿病发病原因胰腺中胰岛淀粉样变性、肥胖、感染、并发病、药物(如醋酸甲地孕酮)和胰腺炎,可能还有遗传性因素和免疫介导性胰腺中胰岛炎有关。
2.猫糖尿病临床症状临床症状类似于犬,也是三多和一轻。猫血糖参考值3.5~7.5mmol/L。而猫应激时,有人报道有时血糖可达15.8~22.4mmol/L(300~400mg/dl),但无糖尿,而犬无此现象。血液糖化血红蛋白(GHb)和果糖胺(FRA)检验正常时,此时也不是糖尿病。
猫糖尿病时不但具有临床症状,在饥饿时还有持续的高血糖和尿糖。
表7.正常和患糖尿病的犬猫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值控制情况
血液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含量,不受犬猫因应急引起的高血糖影响。另外,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仪器,测定的血液糖化血红蛋白和果糖胺含量参考值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应用参考值时,应以随本仪器的参考值为准,如日本ARKRAY,Inc.生产的SPOTCHEMTMⅡ生化仪,犬猫的果糖胺参考值是198~323μmol/L。
日前,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宣布,即时掌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拜安时,在我国上市。此仪器仅需指血即可检测,5分钟出结果,优点用血少、简便、快速而精准,售价5万多元。
3.猫糖尿病治疗。
(1)猫血糖浓度水平升高、无尿酮体、身体相对健康时的Ⅱ型糖尿病,开始可用降血糖药物,常用的降血糖药物有格列吡嗪(Glipizide)和格列本脲(Glyburide),其用量格列吡嗪为2.5mg口服,每天2次;格列本脲0.625mg口服,每天1次,可治疗两周,如无副作用和低血糖,可继续治疗;如不能降低血糖,血糖浓度水平大于17mmol/L,还有尿酮体时,就得改用胰岛素治疗。猫糖尿病时,应用格列吡嗪治疗的副作用如下表8。用格列本脲治疗猫糖尿病,其反应和副作用类似于格列吡嗪。
表8.格列吡嗪治疗猫糖尿病的副作用
(3)什么时候用胰岛素治疗猫糖尿病?猫患糖尿病初期,主人一般不易发现,等病情严重出现症状时,主人才带病猫看医生:另外,猫的Ⅰ型和Ⅱ型糖尿病通常也难以区分。因此,大多数宠物医生一旦诊断猫是糖尿病时,便开始应用胰岛素治疗。而人医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原则如下六条,宠物医生在临床上治疗猫糖尿病时,也可借鉴参考。六条见下:
①人Ⅰ型糖尿病;
②人口服降血糖药物不能有效地控制血糖的Ⅱ型糖尿病;
③有急性并发症时,如酮症酸中毒时;
④有糖尿病引发的肾脏、眼睛、心脏、神经、组织坏死等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⑤急性感染、外伤、手术等应急情况;
⑥糖尿病合并妊娠及妊娠糖尿病患者。
五、犬猫糖尿病的并发症
犬猫糖尿病的并发症,详见下面表9。
表9.犬猫糖尿病的并发症
六、犬猫糖尿病预后
七、犬猫糖尿病防治展望
全世界人类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我国由于人民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和提高,糖尿病发生人数也在迅速增多。因此,政府和医学界对糖尿病防治增加了投资和研究,也引进了一些国外新研究和开发的治疗糖尿病的医药,如引进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的“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预混30R)”本品是可溶性中性胰岛素和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混悬液(NPH)的混合物,含30%短效胰岛素和70%中效胰岛素,一般可借用于犬猫糖尿病的初期治疗。还有诺和诺德公司新开发的新一代胰岛素类似物“诺和平(地特胰岛素)”,我国已引进上市。此药不仅能有效提高长效胰岛素降糖治疗的安全性,而且每天只需使用一次,是口服降糖效果不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开始使用胰岛素的理想选择。它能使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24小时控制平稳,全天血糖波动明显小于其它中效或长效胰岛素,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安全性。
现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制更新治疗人或动物糖尿病的药物,相信治疗糖尿病新药会不断出现。也有一些科学家设想研究利用胰岛细胞克隆一个类似胰腺物-人工胰腺,然后植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让其长久均衡地释放胰岛素,用以弥补人体或动物体内胰岛素需要量的不足,不用再天天吃降血糖药物或天天注射胰岛素,达到一治久安。
由美敦力推出的中国国内首款3C整合系统“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正式上市它将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持续输注与糖尿病信息管理融合在一起,开创了糖尿病管理新纪元,也朝“人工胰腺”的方向迈出了主要一步。患者或医生可根据实时血糖信息,调整胰岛素用量。这样,实时的血糖信息和治疗调整的整合,保证了快速、安全、准确的血糖控制,其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准确率超过99%,据悉“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系统”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上市使用了。
八、犬猫糖尿病探讨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目前我国人糖尿病越来越多,已达4000多万,即每100个人中,便有3个人患糖尿病;而犬猫糖尿病也会紧随其后,也越来越多,这与人和犬猫营养过剩,运动减少有很大关系。据西方发达国家统计,临床上猫糖尿病占猫多发病的第四位,达6%;犬糖尿病也名列前茅。我国因饲养宠物历史较短,还没有具体统计数字,但现在不少犬猫已进入老年期,临床上犬猫糖尿病病例也逐渐增多,而我们的不少犬猫临床医生,对诊断和治疗猫糖尿病,还相当生疏,甚至还有些严重不当,如用降血糖药物治疗犬糖尿病,用地塞米松治疗犬猫糖尿病等。为了找出一些适合我国防治犬猫糖尿病的较好方法,故需对犬猫糖尿病的诊断和防治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努力积极预防糖尿病(Z).北京,2009
(2)王林.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日常护理足部(N).北京:北京青年报,2010年3月17日(C5版)
(3)王九峰.慢性肾衰竭(Z).第四届北京宠物医师大会,2008,P89~91
(4)高得仪,韩博,等编著.宠物疾病实验室检验与诊断(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P123
(5)(美)EditedbyMichaelSchaer,林德贵主译.犬猫临床疾病图谱(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4,P339~345
(6)叶力森主编.小动物急诊加护手册(M).第二版,台北县:艺轩图书出版社,2000,P83~86
(7)刘振轩,林中天,林永昌,等.犬疾病诊断与防治指引(M).第二版,台北:农委会动植物防疫检疫局出版,2007,181~183
(8)陈杰主编.家畜生理学(M).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P377~380
(9)《宠物医生手册》编写委员会编.宠物医生手册(M).第二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p501
(10)祝俊杰主编.犬猫疾病诊疗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P476~482
(11)(美)EditedbyRheaV.Morgan,施振声主译.小动物临床手册(M).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P457~464
(12)(美)EditedbyAlleiceSummers,刘钟杰主译.伴侣动物疾病速查(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P116~119
(13)韩博主编.犬猫疾病学(M).第三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P223~227
(14)侯加法主编.小动物疾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P260~261
(15)尚善.糖尿病人有了新一代长效要(N).北京:北京青年报,2010年3月19日(D8版)
(16)预防+教育阻止糖尿病蔓延(N).北京:北京青年报,2009年11月13日(D9~15版)
(17)周自水,王世祥主编.新编常用药物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P451~452
(18)王小龙主编.兽医临床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P74~76
(19.)陈卫华.血糖的稳态调节不仅仅靠胰岛素(N).北京:北京青年报,2010年3月25日(C5版)
(20)曲秋涵.“动态胰岛素泵系统”走出“人工胰腺”第一步(N).北京:北京青年报,2012年5月8日(C5版)
(21)StephenJ.Ettinger,EdwardC.Feldman.TextbookofVeterinaryInternalMedicine-diseasesoftheDogandCat(M).5thedition,W.B.Saunders,2000,P1438~1460
(22)KirkCA,etal.Diagnosisofnaturallyacquiredtype-Ⅰandtype-Ⅱdiabetesmellitusincats(J).AmJVetRes,1993,54:463
(23)MichaelD.Willard,HaroldTvedten.Smallanimalclinicaldiagnosisbylaboratorymethods(M).USA:Saunders,2004,214~215
(24)GoossensM.Etal.Responsetoinsulintreatmentandsurvivalin104catswithdiabetesmelliyus(1985—1995)(J).JVetInternMed,1998,12:1
(25)J.RobertDuncan,KeithW.Prasse.Veterinarylaboratorymedicineclinicalpathology(M).secondedition,USA:TheIowaStateUniversityPress,1986,87~105
(26)ClarkCM,leeDA.Preventionandtreatmentofthecomplicationsofdiabetesmellitus(J).NEnglJMed,1995,332:1210
(27)PancieraDL,etal.Epizootiologicpatternsofdiabetesmellitusincats:333cases(1980-1986)(J).JAVMA,1990,197:1504
(28)MichaelS.Hand,CraigD.Thatcher,RebeccaL.Remillard,etal.SmallAnimalClinicalNutrition(M).4thEdition,MarkMorrisInstitute,2000,P851~860
(29)MattheeuwsD.etal.Diabetesmellitusindogs(J):Relationshipofobesitytoglucosetoleranceandinsulinreponse.AmJVetRes,1984,45:98
(30)ClaudiaReusch.felinediabetesmellitus(J).VeterinaryFocus,2011,21.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