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改善空气污染的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空气污染指数;面板模型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对城市空气污染的影响问题尤为严重。因而,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做出客观、全面的认识就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学术界对空气质量的研究范围都比较窄,或只针对少数地区、城市,或没有从社会因素更深层次挖掘空气污染指数的影响因素。为此,本文选取克拉玛依、大同、潍坊、武汉、汕头、韶关、牡丹江及赤峰8个城市2008-2014年的样本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对空气污染指数的气候和社会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二、实证分析
本文也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做研究,空气污染指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计算公式为:
(1)
其中,I为某污染物的污染指数;C为该污染物的浓度值。则空气污染指数API为:
(2)
(1)在气候因素方面,本文认为降水量、相对湿度、温度、平均水汽压都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据此构造回归模型如下:
(3)
其中Js表示降水量(10kin);SD表示相对湿度(103):WD表示温度(104℃);SQY表示水汽压(1MPa);μ为随机扰动项。根据Hausman检验,本文最终采用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见表1。
由回归结果可知: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湿度每相对增长103,平均来说会引起空气污染指数下降2.3个百分点;温度每升高104℃,会引起空气污染指数下降0.3个百分点;水汽压每上升1,会引起空气污染指数下降0.9个百分点;降雨量对空气污染指数有滞后影响,平均来说降雨量每增长10km,空气污染指数就下降3.17个百分点。
(2)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社会因素主要有经济生产和环境保护两个因素。其中,经济生产中的工业生产总值、粉尘排放影响最为显著。在环境保护方面,本文考虑城市绿化面积这一因素。据此构造回归模型如下:
(4)
其中:人均粉尘排放量(百吨/人);表示人均绿化面积(公顷/人);表示人均工业产值(百万/人)。根据Hausman检验可知采用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结果见表2。
回归结果显示: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均粉尘排放量每增长1百吨,平均来说会引起空气污染指数上升5.99个百分点;人均工业产值每增长1百万,平均来说会引起空气污染指数上升1.46个百分点;人均绿化面积每增长1公顷,平均来说会引起空气污染指数下降110.95个百分点。
三、结论
1.推进园林城市建设,有效调节城市空气环境
2.着重发展第三产业,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
这几天,我围绕我们周围的空气受污染的程度以及空气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我根据珠海周围的环境特点和所发现的问题,上网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分析,我们周围的空气是受到了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工厂烟囱排放的黑烟,机动车辆排出的尾汽。这些污染源排放出来的什么污染物呢对人们的健康有什么危害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懂得了许多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
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物。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若是超过一定的标准,就会危害人们的健康。空气污染指数小于50,说明空气良好,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一级标准限值,为一级优,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些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空气污染指数大于50,小于100,表明空气质量一般污染物浓度小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为二级良好,符合城镇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
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燃料、使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区域集中供暖供热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老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空气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应该怎么办呢我建议:
(1)搞立体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可以搞无土栽培。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着,所以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2)解决燃料问题,尽量使用太阳能等无污染或污染小的能源。
(3)多组织宣传活动,咨询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4)组织同学利用双休日到街道、市场、广场捡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今天的我们是明天社会的主人,保护和改善周围的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环保的有心人,注意节约资源,回收废品,多参加环保活动,多植树,多种花,做一个名符其实的环保小卫士吧!
【关键词】船舶排放;空气污染;排放控制区;强制;激励
当前,我国以臭氧、细颗粒物(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区域内空气重污染现象大范围同时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治理大气污染刻不容缓。为此,2013年9月国务院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
2012年,我国内河和沿海运输完成货物周转量分别达到亿tkm和亿tkm,承运我国国际贸易进出口货物运输的国际航行船舶逾15万艘次。我国内河和沿海船舶活动量大,船舶排放的污染物中包含多种大气污染物,对我国沿河和沿海区域的空气污染不容忽视。
1船舶废气排放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
船舶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PM2.5。硫氧化物主要是燃料中所含硫的燃烧产物,其中的二氧化硫容易氧化形成酸雨危害人类,船舶硫氧化物排放主要取决于柴油机所使用的燃料油中的含硫量;氮氧化物由化石燃料与空气在高温燃烧时产生,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是破坏环境、形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PM2.5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物、挥发性有机物等,船舶排放的一部分气体发生化学反应也会转化成PM2.5。
鉴于船舶排放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国际海事组织(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早在1988年就正式开展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议题的研讨及审议工作,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73/78公约》)1997年议定书进行修订,通过了附则Ⅵ《防止船舶造成大气污染规则》,该附则已于2005年5月19日正式生效。
在水运活动集中的区域,特别是大型港口城市,船舶排放对当地空气污染的影响较大。发达国家或地区对此进行量化研究。美国南加州大学利用量化分析模型,分析了南加州空气盆地船舶废气排放对周边环境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和颗粒物浓度的影响。以洛杉矶中心区为例,船舶废气排放导致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的24h平均浓度分别增加了7.4g/L和0.3g/L;1h和8h臭氧浓度峰值分别增加了4.5g/L和7.9g/L;硝酸盐和硫酸盐的平均浓度分别增加3.7g/m3和0.1g/m3;此外,如未来对船舶废气排放不加控制,预测2020年船舶废气排放将成为该地区最大的空气污染源。[1]南加州研究机构在南加州范围内布置10个监测站,研究南加州空气盆地船舶排放的PM2.5对该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监测站与洛杉矶港和长滩港距离的增加,船舶废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随之减少,船舶排放的PM2.5占距离港口最近监测站的PM2.5比重达到8.8%,而占距离港口80km的内陆监测站的PM2.5比重则下降为1.4%。[2]
我国香港特区环保署的《2011年香港排放清单报告》显示,2011年香港港口船舶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PM10分别占总排放量的54%、33%和37%,均是香港相应污染物的最大排放源。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所做的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上海港船舶排放的可吸入颗粒物为0.46万t,细颗粒物为0.37万t,柴油颗粒物为0.44万t,氮氧化物为5.73万t,硫氧化物为3.54万t,一氧化碳为0.49万t,其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PM2.5对上海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分别占排放总量的12.0%、9.0%和5.3%。[3]
目前,我国并没有将船舶废气排放纳入污染物排放统计的范畴,国务院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也只是提到“开展工程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和船舶的污染控制”的原则性要求,并没有配套计划。随着未来大气污染防治的深入,控制船舶废气排放将成为我国特别是沿河和沿海港口城市要面对的一大挑战。
2国际控制船舶废气排放的政策措施
控制船舶废气排放除要求船舶采用配备岸电装置靠港使用岸电[4]、安装柴油机颗粒过滤器、废气循环系统或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等减排技术手段以及诸如IMO强制实施的船舶能效指数(EEDI)标准、船舶能效管理计划(SEEMP)等减排管理措施以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控制船舶大气污染排放着手,制定并实施强制性的废气排放政策是有效控制船舶废气排放的措施。
2.1废气排放控制区及排放控制要求
目前,波罗的海区域和北海区域的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北美区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质排放控制区已经正式启用。
2.1.1废气排放控制区
在《MARPOL73/78公约》附则Ⅵ中,除要求船舶使用的任何燃油中硫含量不得超过4.5%外,还将波罗的海区域指定为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要求处于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的船舶使用的燃油中硫含量不得超过1.5%。按照《MARPOL73/78公约》1997年议定书的规定,波罗的海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于2006年5月19日正式启用。按照经欧盟第2005/33/EC号法令修正的1999/32/EC号法令,2006年8月11日才开始执行波罗的海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船舶使用燃油中硫含量以1.5%为上限的控制要求。
2005年7月举行的MEPC第53次会议,通过了经修订的《MARPOL73/78公约》附则Ⅵ,增加北海区域为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于2007年11月22日正式启用。按照经欧盟第2005/33/EC号法令修正的1999/32/EC号法令,北海区域成为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的日期被提前到了2007年8月11日。
2010年3月举行的MEPC第60次会议,通过了经修订的《MARPOL73/78公约》附则Ⅵ,增加北美区域为排放控制区,并于2012年8月1日正式启用。
2.1.2排放控制要求
2008年10月举行的MEPC第58次会议,通过了经修订的《MARPOL73/78公约》附则Ⅵ,进一步明确排放控制区是指采用特殊强制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船舶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或上述3种污染物,以便减少对船员健康或环境不利影响的区域。
附则Ⅵ关于船舶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标准分为3个阶段(见图1)。200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建造的船舶所安装的船用柴油机应满足第1阶段标准,否则应禁止使用;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建造的船舶所安装的船用柴油机应满足第2阶段标准,否则应禁止使用;2016年1月1日以后建造的船舶所安装的船用柴油机应满足第3阶段标准,否则应禁止使用,其中,排放控制区内航行船舶的柴油机应满足第3阶段标准,排放控制区之外航行船舶的柴油机应满足第2阶段标准。
附则Ⅵ将排放控制区进行内外区分,并规定了船舶使用燃油中硫含量的上限控制要求(见图2)。此外,要求2018年前完成全球燃油市场供需状况评估,确定在非排放控制区域是否将船舶使用燃油中硫含量0.5%上限的标准调整到2025年1月1日实施。
2.2强制靠港船舶减排的措施
目前,欧盟实施了强制靠港船舶使用低硫燃油的减排措施。从2010年1月1日起,在欧盟港口停泊(包括锚泊、系浮筒、码头靠泊)超过2h的船舶不得使用硫含量超过0.1%的燃油(该要求不适用于停掉所有机器而使用岸电的船舶);船舶靠泊后应尽早转换为低硫燃油(硫含量不超过0.1%),船舶开航前应尽量推迟切换为高硫燃油;燃油转换操作应记录在航行日志上。
美国加州于2014年1月1日实施强制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减排措施。基于港口空气污染物大多来自船舶在港口航行、靠港和离港操作以及靠港作业时的特点,为进一步减少船舶污染物排放,美国除了通过设立北美排放控制区控制船舶在沿海航行活动中的废气排放外,经济发达、空气质量要求高的加州对于靠港船舶还提出更高的控制废气排放要求。
加州法典第17篇第1节第7.5分节第93118.3小节“靠泊加利福尼亚港口远洋船舶应用的辅助柴油引擎的有毒空气污染物控制”中强制要求从2014年1月1日起,挂靠加州港口的集装箱船(船公司船舶年挂靠加州港口25次以上)、邮船(船公司船舶年挂靠加州港口5次以上)和冷藏货物运输船靠泊期间必须不断加大关闭引擎和使用岸电的比例。法律规定,各船公司挂靠每一个加州港口的船舶使用岸电的挂靠次数占其在该港口总挂靠次数的比例在20142016年期间应达到50%,20172019年期间达到70%,2020年之后达到80%。如果船公司挂靠船舶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每次停靠将根据情况罚款~美元。
2.3激励船舶在港区减排的措施
为改善环境质量,一些航运发达的地区或者港口采取了激励船舶在港区减排的措施,如美国长滩港、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特区等。
2.3.1长滩港“绿旗计划”
鉴于船舶低速航行有利于减少大气排放,自2006年1月1日起,长滩港开始实施一项船公司自愿参加的降低船舶航行速度的“绿旗计划”,鼓励船舶在靠近海岸20nmile的范围内将航行速度降到12kn以下。作为对船公司参与“绿旗计划”、重视环境保护的回报,长滩港将减收这些船公司船舶的港口费。
2.3.2新加坡“绿色海港计划”
为鼓励本地船务业采用洁净能源,减少碳排放量以保护环境,2011年新加坡海事和港务管理局宣布推行“新加坡绿化海事计划”。“绿色海港计划”是“新加坡绿化海事计划”的3个组成部分之一。
“绿色海港计划”针对在新加坡海港停靠的船舶实施,规定船舶在海港内采用被认可的减排科技或改用低硫燃油,符合《MARPOL73/78公约》附则Ⅵ所规定的标准,则减收其15%的港口费。
2.3.3我国香港特区《乘风约章》
2011年共有18家远洋船公司签署了《乘风约章》,承诺2年内在香港港挂靠远洋船舶在靠港时尽可能换用低硫燃油(硫含量不高于0.5%的燃料油)。2011年共有艘次远洋船舶在香港港靠港时换用低硫燃油,占全年挂靠香港港远洋船舶总艘次的11%,减少约890t的二氧化硫排放。
在《乘风约章》2年有效期期满之时,在成员的共同推动下,为延续《乘风约章》的实施对香港空气质量改善的有利影响,香港特区政府在2012年2月的《20122013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建议对在香港港靠港时换用硫含量不高于0.5%低硫燃油的远洋船舶,减免一半的港口设施及灯标费,并将此称为“泊岸换油计划”。
3控制船舶废气排放政策措施的比较
上述在发达地区、国家或者港口实施的区域船舶废气排放控制政策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3类:(1)建立排放控制区是通过政府间或IMO机制实施的,属于国际强制性措施;(2)欧盟强制靠港船舶使用低硫燃油和美国加州强制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是通过政府组织或者地方政府的机制实施的,属于局部强制性措施;(3)以地方利益换取区域内船舶减排效果的措施,属于激励性措施。
从“准备难度”角度看,激励性政策措施涵盖区域范围小,涉及船舶范围有限,船公司可以不执行更加严格的排放控制要求,政策制定、审查和颁布程序比较容易;局部强制性政策措施涵盖国家或地区范围增加,涉及船舶范围增加,具有强制性,在政策制定、审查和颁布程序方面难度有所增加;制定、审查和颁布实施国际强制性政策措施最为困难,按照《MARPOL73/78公约》及其附则Ⅵ的要求,证实有防止、减少和控制船舶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或者上述3种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的需要,IMO才会考虑设立排放控制区。设立排放控制区需要经过提出建议和评估通过2个程序。
(1)1份船舶废气排放控制适用区域的明确描述和1张标有该区域位置的参考海图;
(2)控制船舶废气排放的类型建议,可以是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或者上述3种污染物;
(3)1份受到船舶废气排放威胁的人口和环境区域的说明;
(4)在所建议的排放控制区内,船舶排放对周边环境空气污染和环境不利影响的评估报告,评估内容包括船舶排放对居民健康和环境影响的描述;
(6)所建议的排放控制区内船舶航行状况,包括船舶航行的模式和密度;
(7)1份建议提案国(一国或多国)对危及所建议的排放控制区的陆上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或颗粒物排放源影响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按照排放控制区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或颗粒物控制要求采取协同措施的说明;
4结语
参考文献:
[1]DABDUDD,VUTUKURUS.AirQualityImpactsofShipEmissionsintheSouthCoastAirBasinofCalifornia[M].Irvine:StateofCaliforniaairresourcesboard,2008:61-80.
[2]AGRAWALH,EDENR,ZHANGXQ,etal.Primaryparticulatematterfromocean-goingenginesintheSouthernCaliforniaAirBasin[J].EnvironmentScienceandTechnology,2009,43(14):5398-5402.
陈女士对乘坐地铁一直心有余悸,起因源于地铁闭塞,站内空气污染严重,让人不适。特别是到夏季,地铁往往混杂着汗臭和人体气味的空气。
英国《每日邮报》刊登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最新的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地铁交通作为相对封闭的特殊环境,空气流通不如露天,不利于空气污染物的稀释;同时又缺乏阳光照射,客流量大。在室内外各种环境中,地铁里空气最脏,成为疾病传播的易发区。同时地铁产生的高分贝的噪音也是影响乘客健康的重要素因之一。
地铁PM2.5超标
污染微粒来自哪儿
研究认为,地铁的污染颗粒物可能主要来自未充分燃烧的燃料及车轮与轨道摩擦时产生的灰尘颗粒物,如煤、沥青、铁等,它们比汽车尾气对健康的伤害还要大。
地铁进站时要戴上口罩
减少有害物的产生,是改善地铁空气的有效措施。地铁禁烟,使用环保装修材料,有利于保证地铁站内的空气质量。另外,通风量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地铁中的空气质量。地铁建设中应合理布置送、排风口的位置,如排风口应尽量靠近有害物源或有害物浓度高的区域;送风口应尽量接近顾客,并且均匀分布,减少涡流,避免有害物在局部积聚等。
自工业革命以来,空气污染就一直萦绕在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方,挥之不去且越发的严重。严重的空气污染开始制约着许多工业发达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已经威胁到城市居民的生理健康。天津市东丽区作为天津的近郊区,同样长期遭受空气污染的困扰。在“十一五”期间,东丽区空气污染状况主要以传统的煤烟型污染为主要特征。随着东丽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汽车尾气污染及开放源扬尘污染也成为了影响东丽区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东丽区对空气质量高度重视,通过强化环境执法监管,积极开展节能减排等工作,改善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然而如何强化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监管,确保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持续的改善,值得深入研究。
一、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从2001年开始,东丽区为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的控制,按照全天津市要求实施“蓝天工程”,大力治理煤烟型污染、扬尘污染、机动车尾气污染以及工业污染。实施多年来,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并未得到持续有效的巩固和提升,而出现反复的情况。
根据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提供的数据,2012年1月1日-12月19日,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为349天,其中二级良好达标天数为284天,达标率为81.37%。二级良好天数比2011年同期减少24天。
由表2可以看出,截至2012年12月19日,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年平均浓度值较2011年同期水平有所升高,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基本持平。三项监测的污染物中,PM10的年平均浓度值尚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要求,且差距较大。
多年的连续监测结果显示,东丽区环境空气污染特征是采暖期二氧化硫污染相对突出,二氧化硫与可吸入颗粒物交替成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非采暖期可吸入颗粒物为影响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二氧化氮污染呈现加重趋势。
二、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的监管现状及不足
经调查分析影响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有多个方面因素,主要有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煤堆料场的扬尘污染;大型燃煤锅炉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污染;道路机动车尾气排放;农村垃圾焚烧以及夜间露天烧烤等。针对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东丽区各行政部分根据职能划分分别进行监管。
东丽区环保部门主要负责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功能包括环境管理、监察、宣教和监测等,农业、建筑施工和交通运输的污染由农林、建委、公安、运管等多个部门负责管理,市容卫生、工商、执法、建委等部门同环保部门一道实施垃圾焚烧、露天烧烤、供热锅炉等方面的监管。环保部门防治工业大气污染依据的环境监管制度主要包括各类国家及地方排放标准以及法律中明确规定的九项基本制度,即“老三项”(“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新五项”(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集中控制制度、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目标责任制度)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然而目前的环境空气质量的监管体系却存在诸多的困境。主要存在环保部门、企业及公众三方面。
1.环保部门监管困境。首先环保法律赋予环保部门监督管理、项目审批、排污收费、行政处罚和现场检查的权力,而未赋予环保部门责令停业整顿、现场查封、冻结扣押、没收违法排污所得等强制执行的权力,导致环保部门对一些影响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违法行为难以强制执行,影响了对环境空气监管的质量和效率。其次环保部门与其他行政部门还存在着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的问题,导致了对各类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违法行为监管起来困难重重,或是效率低下有的甚至是监管空白。
2.企业对环境空气的违法成本较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空气污染防治的成本在不断提高,然而企业对环境空气污染的违法成本却并未得到明显提高,从而违背了市场价值规律,最终失去了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如二氧化硫征收排污费标准为:排放1公斤二氧化硫征收1.26元排污费,但据测算治理1公斤二氧化硫需要12元;这样就导致了缴纳排污费比治理大气污染更经济,企业失去了节能减排的动力。另外环保部门对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主要通过行政处罚,即使对于环保部门最重要的处罚手段行政处罚来说,其数额通常是20万以下,这种罚款数额对违法行为的震慑非常有限。企业违法成本要低于守法成本,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自然会选择以牺牲环境空气质量为代价的发展道路。
3.公众参与度不够。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曾指出,导致中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公众参与程度太低。近年来虽然公众的环保意识有了大幅提升,东丽区环保部门在全区各个街道都聘请了部分群众充当环保监督员,配合环保部门对全区环境共同监督。然而环境信息的不透明和不对称导致环保监督员及公众对环境问题的不了解,无法参与进来。
三、完善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监管的对策
1.明确环保部门与其他行政部门在东丽区环境空气质量监管上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一套由政府牵头各部门协作的环境空气质量的联合监管机制,实现上下联动形成合力的监管局面。强化舆论监督,在媒体环境空气质量日报、月空气质量及累计达标情况,对严重污染环境空气的违法行为公开曝光,营造全社会参与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氛围。
2.结合东丽区实际,认真实施《天津市清洁能源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广清洁能源,制定清洁能源利用的奖励政策。充分发挥东丽区独特的地热资源优势,积极推广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增大天然气使用量,加快热电建设,推进热电联产并网,改善采暖期环境空气质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让企业自觉守法。面对企业违法成本较低的现实,建议在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谁污染,谁治理”的基础上,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采用“污染者负担”的原则,要求造成环境空气污染并危害到公众健康的企业,不仅应该治理污染,而且要承担环境空气污染所造成危害的责任,大大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同时建议改革目前的排污收费价格,做好排污收费制度的顶层设计,让企业自主地推进技术改造降低废气排放。在行政监管的同时充分利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作用,多管齐下让企业自觉守法。
关键词:居民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研究分析
一、室内环境概述
为了给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20世界70年代西方国家就提出了室内空气质量的概念,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已有了一系列的室内环境质量标准。我国于2002年也了有关室内空气质量的一些标准。
二、某市居民室内空气环境现状
1.研究对象
选取我国内陆某市300户典型性居民住户为研究对象。监测采样点选择居民室内客厅、书房、卧室、厨房以及卫生间。
2.监测使用的仪器及检测方法
监测仪器:英国PPM公司生产的甲醛检测仪、美国Agilent气相色谱仪、瑞典Gamadata公司生产的ATMOS-12型环境测氡仪器以及美国RAE公司生产的总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仪器。
运用电化学方法检测甲醛,运用PID方法检测总挥发性有机物,运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甲苯、苯以及二甲苯,运用α能谱法检测氡。
3.室内各物质含量的评价标准
主要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总挥发性有机物、甲苯、苯、二甲苯以及氡。检测标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其中,Ⅱ类居民建筑标准为:甲醛0.10mg/m3、总挥发性有机物0.600mg/m3、甲苯0.20mg/m3、苯0.11mg/m3、二甲苯0.20mg/m3、氡400Bq/m3。任何超出标准的被认定为超标。
4.监测结果及分析
300户居民室内空气环境接侧结果如表1。
由上表可以看出,室内空气污染物中甲醛的超标率最高,300户居民室内甲醛超标率48.3%,总挥发性有机物超标率43.4%、甲苯6.3%、苯8.3%、二甲苯7%,氡没有超标。从现场检测中可以得出,居民室内不同房间的甲醛超标情况不尽相同,由表2可以看出,书房甲醛超标情况最严重,其次是厨房,接下来是客厅、卧室,餐厅最低。书房甲醛超标比较严重时因为书房内板材用量比较大,可见板材是室内甲醛污染的主要因素。
三、针对居民室内空气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加强宣传和管理
1.1倡导绿色装修
1.2加强装修材料的管理
室内空气环境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要时刻注意防治污染,质检和工商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市场建筑材料的管理,定期地进行材料有毒物质的检测,同时要完善建筑材料市场准入机制,从源头上杜绝有害有毒的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2.加强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检测监督管理
目前,我国常用的室内空气标准有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从人们健康方面考虑,常常采用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这个标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有助于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一些敏感区域或者公共场合来说,比如学校、疗养院、医院以及宾馆等,这些公共场合在投入使用前要根据GB/T18883-2002规定的标准进行验收,这样可以最大可能地保障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们身体健康。
3.削减污染源
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在进行家具购置、室内装修、建筑选址的时候要考虑绿色环保,比如,在建筑工程选址的时候要尽量避开具有放射性物质的环境,或者采取措施降低周围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在建筑施工或室内装修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使用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材料,尽量使用一些环保材料,尤其是在板材方面,要注意少用五夹板、三夹板,多使用一些无机材料;石材避免选用颜色较深的花岗岩,而要使用放射性较低的大理石;墙面涂料建议选用水性漆,另外在购置家具的时候要尽量选用品牌成品家具,避免购买带有强烈刺激气味的家具。
4.治理室内污染
检测室内空气环境质量,如果有含量超标的情况,建议采用如下几种方法进行治理。
4.1生物净化室内放置一些净化空气、抗污染的植物,如仙人球、常青藤、芦荟、天南星以及吊兰等,这些植物都具有较强的抗污染、净化空气的作用。
4.2化学净化化学净化对于室内空气污染来说,具有见效快的特点,较常使用的化学净化方法是光触媒技术,其具有极强的超强氧化能力,能够分解很多空气里面的有害物质,比如甲醛、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光触媒技术可以治理因室内装修引起的大夏综合症,然而,该技术也具有一些缺点:光触媒技术主要适用于墙面,对抽屉、柜子等家具的治理效果不明显;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施工,个人不能自行完成;价格较为昂贵。另一种常见的化学净化方法是使用一定浓度臭氧杀死室内空气及水中细菌,同时会生成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空气中没有残留物质,也避免了二次污染。
4.3物理净化物理净化是一种很简单的净化方法,比如开窗通气。一般来说,如果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超标不是特别严重,1、2个月通风就能消除的话,此时常采用开窗通风这种简单有效的治理方法。另外,也可以利用活性炭和竹炭等碳类物质来吸附有害气体、吸收异味,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治理室内的空气污染,而且其无毒副作用、成本低,但是见效较慢,因此这种治理方法常用语微量超标的房间,或者是一些密闭的抽屉、衣柜或橱柜等。
处理室内空气污染的方法多种多种,具体方法要根据室内空气污染情况来确定,总的来说,要以适用、高效、经济为原则,尽快地消除室内空气污染。
四、结语
随着建筑、室内装修的不断发展,室内空气环境质量问题逐渐凸显,为了人们健康着想,要不断深化对室内空气污染的认识,国家要在家具生产、室内装修材料、设计以及建材等各个方面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确保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要不断完善室内空气的污染检测标准、方法以及治理技术等,只有这样室内空气质量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吕品.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中关键检测技术的研究[M].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俞杰.宁波市居民室内空气质量状况及对策措施研究[J].环境科技.2011,24(Z1):53-55.
[3]孙喆,刘志斌,杨荣斌.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的实验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Z1):196-198.
[4]高红武.室内空气质量评价及研究[J].环境工程.2008,26(4):57-61.
关键词:室内环境污染;污染控制;污染因子
Abstract: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inourcountryatthesametime,asaresultoftheconstruction,decoration,furniturecausedbyindoorenvironmentalpollution,hasbecometheinfluencepeoplehealth.Howtoeffectivelycontroltheindoorairpollution,improveindoorairqualityisanurgenttask.Thispaperintroducesthetypesandsourcesofindoorairpollution,andtheharmfulnesstohumanbody.
Keywords:Indoorenvironmentalpollution;pollutioncontrol;Pollutionfactors
1.室内空气污染的定义
由于室内引入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污染源或室内环境通风不佳,导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种类上不断增加,引起人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称为室内空气污染。
2.室内空气污染情况分析
3.我国室内环境污染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室内环境的标准,从建筑装饰材料的使用,到室内空气中污染物含量的限制,全方位对室内环境进行严格的监控,以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人们往往认为现代化的居住条件在不断的改善,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得到控制。其实不然,人们对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还远未达到足够的认识根据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室内常见几种污染物限量指标见表一
表一室内常见几种污染物限量指标
a新风量要求≥标准值,除温度、相对湿度外的其它参数要求≤标准值;
b达到此水平建议采取干预行动以降低室内氡浓度。
4.室内的人为活动产生的有害因子
人们在室内进行生理代谢,进行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活动,这些可产生出很多污染因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呼出气
呼出气的主要成分是CO2。每个成年人每小时平均呼出的CO2大约为22.6升。此外,伴随呼出的还可有氨、二甲胺、二乙胺、二乙醇、甲醇、丁烷、丁烯、二丁烯、乙酸、丙酮、氮氧化物、CO、H2S、酚、苯、甲苯、CS2等。其中,大多数是体内的代谢产物,另一部分是吸入后仍以原形呼出的污染物。
4.2吸烟
这是室内主要的污染源之一。烟草燃烧产生的烟气,主要成分有CO、烟碱(尼古丁)、多环芳烃、甲醛、氮氧化物、亚硝胺、丙烯腈、氟化物、氰氢酸、颗粒物以及含砷、镉、镍、铅等的物质。总共约3000多种。其中具有致癌作用的约40多种。吸烟是肺癌的主要病因之一。
4.3燃料燃烧
也是室内主要污染源之一。不同种类的燃料,甚至不同产地的同类燃料,其化学组成以及燃烧产物的成分和数量都会不同。但总的来看,煤的燃烧产物以颗粒物、SO2、NO2、CO、多环芳烃为主;液化石油气的燃烧产物以NO2、CO、多环芳烃、甲醛为主。蜂窝煤在无烟囱的炉子内旺盛燃烧,厨房空气中SO2可达17mg/m3,通常在3mg/m3左右;NO2可高达50mg/m3,通常在4mg/m3左右;CO可达300mg/m3以上,通常约20~30mg/m3;颗粒物约在1~2mg/m3。有烟囱时,SO2可降至约在0.05mg/m3左右;NO2在0.6mg/m3左右;CO约6mg/m3;颗粒物约1.4mg/m3。液化石油气燃烧充分而室内无抽气设备时,SO2由未检出至0.05mg/m3;NO2为10mg/m3以上;CO为3~4mg/m3;颗粒物为0.26mg/m3;甲醛可达0.1~0.4mg/m3。
5.1甲醛
甲醛,为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具有活泼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活性,是室内环境的主要污染物,经常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
甲醛主要来自于家庭装修用的刨花板、纤维板、大芯板、胶合板、沙发用海绵、海绵床垫及墙壁、地面的装饰铺设用的粘合剂等。甲醛是世界上公认的潜在致癌物,其毒性危害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症状,肺损伤及神经中枢系统受到影响,如头疼、头晕、咽干、咳嗽等,而且还会导致胎儿畸形。
5.2苯系物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气体,是室内挥发性有机物的一种。其特点是危害性大,为强致癌物质,是室内环境的隐形杀手。
苯是装修中使用的胶、漆、涂料和建筑材料的有机溶剂。高浓度苯蒸气可引起急性苯中毒。轻度中毒会造成嗜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等,并可有轻度粘膜刺激症状。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震颤、呼吸浅而快、心律不齐、抽搐和昏迷。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心室颤动,慢性苯中毒还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白血病。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我们初中的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非智力方面的,所以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使其在竞争中取胜,与其他人同样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因此,我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探究模式源于美国探究教育专家萨奇曼,“萨奇曼探究模式”的核心就是通过探究活动发展思维与技能。它的理论主要是:①识别问题(课始由教师提出问题);②假设一种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③收集资料来检验假设;④修改以前的假设;⑤重复第3和第4个步骤,直到找到能解释所有资料的假设为止。这一教学模式试图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自己去研究发现,搜集和加工所需要的资料,经历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尝试
学生的学习包括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如果教师能在他们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中都渗透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并付之于实践,我想就算是学困生,也会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在探究性学习中快乐成长。
(一)善用实验教学,掌握探究性学习方法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真正建立。在实验中,我对探究性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研究目的(发现问题)
我们与周围的生存环境之间,就像是鱼和水的关系,周围的环境最终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要了解我们周围有哪些环境被污染与它们的污染程度、它们又是怎样危害我们的生活、党和政府对环境保护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尚未得到治理的环境污染问题等等。
2.研究计划(解决方法)
(1)研究内容:根据老师的指导,我们小组决定研究我们周围环境的空气污染问题。
(2)研究步骤:利用双休日,对城区空气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并做好记录。
(3)成员分工:这次调查难度较大,我们小组成员将共同进行调查研究。
(4)成果表达形式:研究报告,研究论文。
3.研究过程(计划实施)
(1)实地调查城区空气的污染状况。
①我们对城区空气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记录如下。
地点
体验感觉
结论
从教室到操场
由污浊到新鲜
教室里空气污浊
从卧室到庭院
卧室里空气污浊
从灶房到院子
灶房里空气污浊
从公园到居民区
由新鲜到污浊
居民区空气污浊
从山林到工厂区
工厂区空气污浊
从城市到郊区
城市空气污浊
②我们对城区工厂排放的废气造成的空气污染进行了调查,记录如下。
烟囱数量
烟的颜色
厂矿区空气状况
空气污染程度
危害
水泥厂
20个
浓黑色
水泥粉呛人
比较严重
影响健康
汽车厂
23个
黄黑色
空气污浊
严重
酒厂
4个
气味难闻
③我们对城区主要街道中通过的车辆排放的废气进行了调查,记录如下。
一天中通过的车辆
排放废气的颜色
气味
城市街道
4000~5000辆
青黑色或黑色
呛人
公路
5000~6000辆
(2)讨论。
我们小组成员对这次调查进行了讨论,同时一起阅读了有关空气污染方面的资料,使我们加深了对空气污染的认识。
通过考察,了解到我们周围的空气污染程度是相当严重的。
从有关空气污染方面的资料来看,污染大气的有害物质主要是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碳及铅、水银等等,这些污染物主要是工厂生产、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各种交通工具等排放出来的有毒物体,这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有毒气体总量高达6亿多吨,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等都是对人有害的气体。在燃烧煤、石油时都会产生二氧化硫,如果氧气不足,还会产生―氧化碳,而硫化氢则是由工厂直接排出的。
经过讨论,我们认识到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并针对空气污染的治理提出了建议。
(3)治理空气污染的建议。
4.自我评价
我们小组的这次调查研究是最脏、最苦的一次,但我们不怕脏、不怕累,敢于去访问环卫部门的负责人,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给了我们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我们感到,深入生活、深入人民群众,才能得到详实可靠的资料,这样的调查研究才具有实际意义。
本次实验调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完成了课本上没有的实验,从实验中获得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不仅提高了他们对实验探究的浓厚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二)巧借课外活动,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
如学习种子植物、孢子植物时,学生对丰富多彩的植物无法一一分清,我鼓励他们去查阅资料,到大自然中观察各种植物。为了使活动顺利开展,我将学生分为5个组,分别研究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学生们非常认真,做了充分准备,到展示交流时,有的拿植物图片,有的拿植物标本到现场,展示了他们研究的成果。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生物是活生生的,真正认识到植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1]李连宁等.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胡兴宏.关于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上海教育科研,2000(1).
1监测点位
周边情况天津市和平区的空气质量监测点符合大气自动监测点位的设置要求,点位设置在劝业场街的汇文中学教学楼顶,毗邻南京路、鞍山道、甘肃路和哈密道,其中南京路是天津市中心城区主干道,车流高峰时可达4000辆/h。紧邻监测点的是临时绿化用地(和平空竹园)和密集的老旧居民楼群,楼龄20~40年不等,其中部分小区不具备集中供暖条件仍沿用燃煤炉采暖;以监测点为中心向外辐射有多家医院和小学,并有多家小型餐饮遍布周边;再远一些则被百货大楼、津门津塔、乐宾等大型商业楼宇环绕。
监测仪器采用美国热电环境设备公司(ThermoFisherScientific)生产的自动在线监测设备。PM10采用美国热电公司的型号为TEOM1405的仪器,使用震荡天平法监测,SO2和NO2分别采用43i高精度脉冲荧光SO2分析仪和42i气相化学发光探测法NO-NO2-NOx分析仪监测,所有项目均为全年连续自动监测,每日有效数据不低于18h,日监测数据取24h自动监测的平均值,年均值计算取用的有效数据均在350d以上,本文采用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所有有效数据。
二和平区空气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1和平区空气污染现状
2造成污染现状的原因分析
2.1热岛效应和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2颗粒物污染形成的原因和平区辖区范围较小
2.3SO2污染的原因
2.4NO2污染的主要原因
三、结论及建议措施
通过以上的数据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3种主要污染物浓度均不同程度的受到和平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城市环岛效应和气象条件的影响。
2)PM10污染随季节呈规律性变化,除气象条件外,主要受污染源多少和分布的影响,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其也有一定贡献作用。
建议采取的防治措施:
1)严格落实“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方案”的各项措施,加强施工工地和道路的扬尘管控工作,保证防尘措施做到位。
2)依照《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对周边散乱小餐饮行业进行整治,同工商管理部门联合执法,对无照或超范围经营的餐饮依法取缔;对证照齐全的查看其环保设施,如果不具备环保设施,通知其限期整改。
3)加快和平区的行政规划,逐步让老旧居民楼退出和平区的历史,全面实现集中供暖、清洁供暖。
4)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带来的污染。有数据显示,若运送100名乘客,使用公交与小汽车相比,道路占用长度减少近9倍,节省油耗约5倍,排放的有害气体最多可降低15倍。
5)严格执行《天津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根据空气污染预警信息结果,分级采取相应的污染应急措施,包括健康防护及建议性污染控制措施、强制性污染控制措施。
6)建立和完善空气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健全空气污染控制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大环境执法监测的频度和执法力度。
【关键词】城市环境污染;问题;防治
1.引言
尽管当前我国经济水平、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城市化进程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与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尖锐。群众对于环境污染反应也愈发激烈。而其中大气污染同噪声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统作为城市污染中四大组成要素。如何应对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主要议题,也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当前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
2.1空气污染
2.2噪音污染
2.2.1交通运输噪声,具体是指机动车辆在城市交通干线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我国城市噪声源中40%以上来自交通噪声。
2.2.2工业生产噪声,主要是指在工业生产中,在对固定或辅助设备的过程中,所引起的周围生活环境产生干扰的声音。其噪声波动幅度较大,从20dB-125dB不等,是造成职业性耳聋的主要原因。
2.2.3社会生活噪声,是指除交通运输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以及工业噪声之外的,因人为活动而引起的对周围生活环境有干扰的声音。
2.3水污染
城市中水污染,主要是由于人口密集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生活废水、废气以及垃圾对水体所造成的污染。生活污水的城市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具体而言是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包括厕所、浴室和厨房等排出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
2.4土壤污染
城市土壤污染严重危害着生态景观植物。当前对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口的集中分布,使得的城市土壤面积不断缩小,合适种植环保型植物的原生土壤已经基本退化。部分城市因为水污染严重,如铅、汞等重金属向土壤中渗透,对城市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并且,建筑物的翻新重建也会造成大量的固体垃圾遗留,导致绿化环保植物的栽种必须另行购置土壤;
3.城市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3.1大气污染措施
调整能源结构,采用清洁型新能源;对燃料进行预处理,以减少时产生污染大气的物质;引起燃烧设备,提高燃烧效率;完善资源分配结构,利用先进技术净化工业及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从高污染车入手,抓重点排放源的消减。政府应加强监管,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减少工业事故型无组织废气排放。
3.2噪音污染治理措施
城市噪声的防治是比水污染、大气污染的治理实际难度更大。因此,对其的治理,必须应用多种方法配合综合进行。例如,将声环境保护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强化法律宣传力度,提髙群众保护环境的法制意识、加强噪声声源、传播途径、接收处的防治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噪声监测体系加强城市绿化,充分利用城市绿地降噪的功能等手段进行综合防治。实现城市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2水污染防治措施
集中处理城市工业及生活污水,建立专门的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工业废水水质只有在满足城市下水道标准后,尽可能的将排入城市下水道,与城市废水合并处理。对于不能满足标准的工业废水,在工程内部先进性适当预处理,才能排入下水道。加大节能节水宣传,提高城市用水循环率。
3.3土壤污染措施
结语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范围仍在不断加大,而城市环境污染源也日益复杂,因此必须做好环保意识的宣传,加强政府的监督与调控。通过政府与社会市民的共同努力,推动城市环境改善,创建和谐的城市生活环境。
[1]郑琳.浅析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及低碳环保措施[J].黑龙江信息科技,2014(09):105-107.
>>幼儿园冬季室内空气质量研究“京Ⅴ”标准为北京空气质量加分北京空气质量拐点在哪儿家庭空气质量谁主沉浮各主要城市空气质量的比较研究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白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研究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研究南京市空气质量分布规律研究空气质量审计内容框架研究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方法研究综述秋季来临,留心空气质量空气质量与奥运比赛车内空气质量亟待改善空气质量那些事儿空气质量看得见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严格车内空气质量空气质量与发展英国:空气质量影响房价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录了2016年12月27日至2017年1月18日期间,室外PM2.5质量指
数的变化情况,在2017年1月1日达到了最高值460μg/m3,1月13日达到最低值约30μg/m3。
4.2两卧室内污染物水平分析
4.2.1PM2.5测试结果分析
4.2.1.1房间1开窗和关窗时PM2.5质量浓度变化
第二,从12月28日、1月8日、17日这3d的室内外浓度对比情况看,当室外的PM2.5浓度降到标一以下时,室内的PM2.5浓度却高于室外,其原因可能是仪器测量误差、室内有污染源或封闭空间的污染扩散速度慢所致。这一现象说明,当室外空气质量达标时,应及时开窗换气。
图3中,数据从12月27日20:00开始记录,其次是28日早7点,以此类推,中间5号数据缺乏,其中开窗的日期是2016年12月的27、29、31日,2017年的2、5、9、11、13、15、17日。对比白天开窗时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变化可得出3个结论。
第一,在通风换气情况下,室内空气的PM2.5浓度与室外变化趋势相同,室内浓度总体上低于室外的浓度。
第二,12月29日室内PM2.5浓度高于室外,原因可能是测量误差或室内存在污染源;12月31日晚到1月1日,室内PM2.5浓度降低,而室外浓度增加,原因可能是卧室1晚上使用过空气净化器,使得室内PM2.5指数没有像室外一样增长。
第三,在开窗的情况下,室内PM2.5浓度的数值振动幅度高于关窗的情况,在室外PM2.5数值低于标一数值时,室内的浓度也低于室外的浓度。这一现象说明在室外雾霾严重时不要开窗,室外空气质量达标时及时开窗换气。
4.2.1.2房间2开窗和关窗时PM2.5指数变化
对比白天关窗时房间2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变化可得出两点结论:
第二,室外达标和接近达标的次数是8次,室内达标的次数是9次。这种现象和房间1关窗时的变化有些不同,这可能和房间窗户多,封闭不严密有一定关系。
对比白天开窗时房间2室内、外PM2.5质量浓度变化,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室内外PM2.5浓度变化趋势相近,室外浓度高于室内;
第二,局部振动存在异常时刻,4日20:00记录的数据室内、外差距很大,可能的原因是室内使用了空气净化器。1月10日20:00出现室内PM2.5高于室外的情况,可能是室内有新增污染源。
4.2.2两卧室内HCHO和TVOC的测试结果分析
4.2.2.1房间1与房间2的HCHO浓度早晚变化
4.3.2.2房间1与房间2TVOC早晚变化趋势
对比图8、图9,两个房间都存在轻微的TVOC超标的情况,房间1比房间2略严重些。尽管每隔一天开一次窗,房间内的TVOC浓度并没有因此而明显减少。
4.2.3两卧室内PM10变化情况
对比图10、11的测试结果,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5结论与建议
(1)本实验采用的仪器精度低,测量的数据量较少,不能通过统计的方法计算出准确的各项污染数据。但是通过20天的连续观察记录,还是发现了一些北京冬季高中生卧室内存在的空气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也基本印证了国内各大研究机构近期对室内外污染气体变化的规律性。
(3)室内空气检测所选用的卧室均为使用多年的房间,但是依然存在HCHO、TVOC超标的情况,房间1超标的原因可能是新购置的写字台和储物架所致,也可能是其他家庭用品导致。张金萍等对家具和服装市场的研究发现,箱包、鞋类、服装等物品内都含有HCHO。TVOC有多种类别,醛类、酮类、烯类、芳烃类、烷类等化合物[11]。TVOC对人体的危害较大,在非工作性的室内环境中,存在上百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有研究表明,TVOC对女性的影响更大,主要原因是女性身体的脂肪较多,易贮存吸收苯,对妊娠期的孕妇影响更大,很有可能导致胎儿的畸形或死亡[12]。因此,老房间也要重视HCHO、TVOC超标的问题。
[1]吕天峰,袁懋,吕怡兵,等.2007~2015年北京市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状况及防治措施[J].环境化学,2016,35(10):2191~2196.
[2]茸,刘斌,张琦.2009~2013年无锡市新装修居室空气污染状况分析[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6,6(1):82~84.
[3]龚伟,娄畅,王绍华.北京市延庆区室内环境因素对学龄儿童呼吸系统健康影响的分析[J].现代医学,2016,44(3):277~283.
[4]张振,刘国红,彭朝琼,等..深圳市城区居民室内空气污染现状调查[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1,1(5):10~13.
[5]顾芳婷,胡敏,王渝,等..北京2009-2010年冬、春季PM2.5污染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16,36(9):2578~2584.
[6]杜艳君,张翼,李.北京市冬季住宅内PM2.5暴露水平及室内外关系的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6,33(4):283~286.
[7]杜艳君,孙庆华,李.不同微环境PM2.5个体暴露量的初步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6,33(3):189~192.
[9]李兆坚,邢科伟,杨潞锋,等.严重雾霾条件下家用空气净化器防霾效果实测分析[J].暖通空调,2016,46(6):14~32.
[10]余卓琪,刘志明,陈喜平.室内空气质量的研究方法及改善措施[J].绿色科技,2016.
[11]张金萍,于水静,宋梦.家具和服装市场室内甲醛和PM2.5污染水平的测试研究[J].建筑科学,2016,32(6).
【关键词】:通过建筑设计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探讨
一.室内空气污染构成及其危害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德、英、美、日等国就开始对室内空气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展开研究。各国先后在室内空气中检测出500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有20多种被认定是致癌物质。
1987年世卫组织(WHO)在发表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新建和改建住宅中居住的人中有30%的人患有"建筑病综合症"。这是因为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为此欧美等国先后制定了室内空气的质量标准建议。
在建筑中,室内空气主要受到物理、化学、放射、生物四方面的污染。
1.物理污染:主要指空气中的粉尘、烟雾、油烟、悬浮微粒等。这种物理污染本身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但由于室内空气中CO,CO2,NOx,SO2以及细菌霉菌都可以吸附在悬浮微粒和粉尘上,当这种微粒和粉尘浓度高时,会引起严重的人体健康问题。
2.化学污染:这是影响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污染室内空气的主要化学物质有甲醛、苯、二甲苯、氨、CO、CO2、NOx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等。
其中甲醛是一种原生有毒物质,能对人的眼、鼻、喉、皮肤产生明显的刺激。当空气中甲醛含量超过一定浓度时,引起人的流泪和不适;含量再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疼等,含量更高会引起肺炎,甚至死亡。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污染室内的重要有毒物质。VOC浓度高时可引起人体麻醉窒息,神经炎,肺炎等。苯类物质能刺激呼吸道,破坏造血功能,长期接触会引起严重后果。
3.放射性污染:室内空气中的放射性氡气污染主要来自地下土壤和岩石。此外用工业废渣制造的建材如粉煤灰水泥,粉煤灰砖,磷石膏板等由于对放射性物质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对室内也造成放射性污染。普通建材中的花岗岩、页岩、砼、红砖、大理石等建材,都有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污染。
通常情况下,人一生中受到的天然性照射量有一半来自氡气。高浓度的氡可直接导致肺癌、白血病和呼吸道病。被美国科学家称为"小能量炸弹",国外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人类15%的肺癌患者发病与其摄入的氡及其子体的量有关。
4.生物污染:室内空气中的生物污染主要包括细菌、霉菌、尘螨、病毒、花粉、生物体皮屑等。目前已知的能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包括"非典"病毒在内有200多种,这些感染大部分是在室内通过空气传播的。加拿大的调查认为,室内空气质量问题中有21%是因生物污染引起的。从各国的调查资料看,生物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
霉菌:能引起恶心、呕吐、哮喘、痢疾等呼吸道和肠道疾病、法国专家认为霉菌导致的哮喘比花粉和动物皮毛导致的皮肤过敏要严重的多。
尘螨:是空气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尘螨能引起过敏性疾病如皮炎、鼻炎等。地毯和室内空调的普遍使用为尘螨的滋长繁殖创造了条件。根据室内环境监测中心调查,不洁的空调吹送出的螨虫至少在万只以上。
军团病:是一种可以寄生在人工管道水中的细菌。在自来水中可存活一年,军团病表现为发热、肌疼、头疼、咳嗽、呼吸困难,病死率达15%-20%,我国调查的资料表明军团病占成人肺部感染的11%,占小儿肺部感染的5.45%。军团菌经空气的传播性很强。
生物体皮屑:近年来家庭喂养笼物曾多,笼物皮屑及其产生的毛发、唾液、尿液对空气的污染会给人体带来哮喘,过敏性皮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二.建筑中污染室内空气的主要因素
建筑物内的空气品质是很多复杂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至今对这个领域的研究还很不够,对各种因素作用的认识也很有限,就目前研究情况看,污染建筑物室内空气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项:
1.建筑场地
一般情况下室内空气中的放射性氡气主要来自场地的土壤和岩石,各地土壤氡浓度是不一样的在地质断裂带,从土壤和岩石中析出的氡气浓度往往比较大。
2.建筑材料、家俱、设备系统
对室内空气形成化学污染的有毒物质,大部分是从建筑材料、家俱和设备系统中释放出来的。在目前常用的涂料、人造板材,壁纸、油漆、石棉板、石材、矿棉等建筑材料以及施工中使用的稀释剂中含有大量的醛类、酯类、醚类以及苯等芳香烃化学成份,在施工和长期使用中可释放出气味,微粒以及甲醛、苯、氨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构成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质。VOC往往是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总和。
如果有足够的湿度和温度,又能为细菌、霉菌的生长提供养料,便会形成新的挥发性微生有机化合物MVOC,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3.通风系统
供热空调和通风系统中的设备和管道的保温隔音材料,如纤维材料等会象建筑材料一样,释放有毒物质。并且其上容易聚积灰尘,滋生细菌、霉菌、污染室内空气。特别是不良的通风系统往往加剧了细菌和霉菌在室内空气中的传播。
4.建筑围护结构
这是室外空气渗入室内的主要通道,影响着室内温度、湿度的控制。对室内空气的灰尘、烟雾、悬浮微粒的浓度都有影响。
5.人和宠物,是室内微生有机物和空气中的过敏源的主要发生源,人的活动和数量也会污染空气。
6.建筑维护
标准再高的建筑物,不进行清洁和维护必然会积累粉尘、微粒、气味,并使化学有毒物浓度提高,但清洁用具、用品选择不当也会在维护中构成对空气的污染。
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以是短期的,也可以是长期的。其危害程度可以从轻微的不适到造成死亡。
室内空气污染后主要引发的病症有三种:
6.2大楼并发症:这是由建筑物内的特别污染源或污染物引起,并可治疗诊断的疾病,如军团病、癌症及这次在室内通过空气等介物传播的非典型肺炎。
6.3多种化学物质过敏症:对这种病症的发病机理及治疗手段,目前都认识的很不够,从调查资料看,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人体吸入VOC或暴露在VOC中引起的,这种疾病可能影响人体多种器官,并能反复出现或消失。
三.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技术措施
在建筑设计和使用中,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可以通过控制污染源、完善通风、严格维护、控制人和宠物活动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1、污染源控制
场地、建材、家俱、设备系统内部都可能产生污染物影响室内空气质量。如果控制这些污染源,就有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室内形成相对清洁的空气和健康的环境。建筑物污染源的控制,会受到投资、工程进度、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其可行的控制次序如下:
场地氡浓度调查,根据场地放射性资料确定工程防氡设计。
确定优先控制的建筑材料种类(一般为在建筑中将被广泛使用并且有挥发性的材料)
检查优先控制材料和产品的安全数据,如化学物质成份、物理化学特性、健康危险数据、危险成份等。
按voc释放量评价材料、产品、家俱。
评价排放量测试数据。
确定材料、产品、家俱的气味特性。
根据上述资料确定被检查材料、产品、家俱是否可以采用,或仅在特定的场合下可以采用。有些材料也可以仅在施工过程中临时采用,对于不能采用的材料、产品可以采取"谨慎回避"的办法。
对于挥发性微生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下列技术设计进行控制:
将有助于微生物生长的材料如管道保温隔音材料等进行密封。
对施工中受潮的易滋生微生物的材料进行清除更换。
建筑物使用前用空气真空除尘设备清除管道井和饰面材料的灰尘和垃圾。
2、完善通风。
对于受到污染的室内空气可以采用杀灭、吸附、稀释三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杀灭的方法代价很高而且难于用一种药物清除室内上百种的有毒有害物质和细菌;吸附是将有害物质吸附到某种物质上,此方法需经常更换吸附材料,并且只能降低一点污染物浓度;稀释是用室外新鲜空气送入室内稀释室内有害物质,并将室内污染物排到室外。相对而言,稀释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在抗"非典"中,十分强调开窗通风,实质上是用稀释办法,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因此完善通风设计和调节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加强自然通风的通畅性,合理设计门窗位置和大小,可以利用室外新鲜空气稀释室内被污染的空气,这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对于必须采用机械通风的建筑物,在设计中应注意采用以下措施:
新风进口应远离停车场、冷却塔、排风口等地方,尽量将新风进口设在空气清新处。
设置屏障防止新风进口受到鸟污染。
密封设备和管道中的保温隔音材料。
安装气流监测系统,调节风量,保障室内良好空气品质所需要的新风量和循环风量。
对有特殊污染源的房间,安装专用的局部排风系统。
设计中充分考滤通风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清洁性。
设计合理的新风量。
3、人和宠物活动控制
由于人和宠物不仅散发热量也会产生微生物和过敏源,当人的活动和设备散热超过设计容量时,就会出现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设计中可考虑采取如下措施:
使通风系统容量可进行调剂控制。
建筑物内人员聚集空间,安装CO2和VOC传感器监测室内空气质量,一旦接近或达到不许可标准时调整通风的新风量。
限制抽烟,在可能产生油烟的空间里设置专用排油烟通风管井。
4、建筑维护
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必须对建筑材料、家俱、设备系统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检查,防止室内灰尘,及各种化学微粒的积累,防止细菌滋生。设计中可考虑采取的建筑维护措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