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论文范文

序论:在您撰写动物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达尔文的进化论中曾提到,自然选择不过是差异的幸存者或优惠变种的产生,这个过程每一代继续下去,使得有机体逐渐对环境能够适应的更好,当环境改变了其特性也跟着变,这种改变必具有生存的价值。

当不同地方的动物种群面对稍微差异的环境,彼此间就有分歧,最后,他们的分歧足以使彼此分开,形成不同的种,两个或多个的种可能由一个祖先产生,通过了对改变了的环境的适应而分离,一个种群的动物和他们的祖先,也可足以变成不同的种。

theodosiusdobzhansky曾给进化这样的定义:“生物进化乃是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所导致的部分或整个生物种群遗传组成的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它包括对新环境的适应辐射,对环境变化的调节,以及产生新型的生活方式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让我们看看动物是怎样离开水的摇篮,开始登陆生活的。

当动物离开水这种稠密的液体,而让自己到很轻的气体—空气,就会遇到体质上的巨大难题,先是呼吸,这是一种把生命所需要的氧输入到血液中去的方式。鱼类直接把水吸入口中,再通过鳃排出水来吸收其中的氧,鱼鳃由充满毛细血管的丝状体组成,特别适于气体交换。但直接从空气中吸入氧气就需要肺,这是一种能吸入空气的器官,通过一层湿润的膜使氧气渗入血管中。

第二个问题是地心引力的影响。在水中,身体实际上没有重量,但在空气中却不然,这就意味着在陆地上运动需要有强大肌肉产生的力量。鱼在水中运动是靠侧向的摆动——靠尾部发出的一种波浪形的扭动来前进的,但身体在陆地上运动,只有靠身体与地面产生的摩擦力来推动,所以需要一种能移动的支撑物——腿来将自己的身体抬离地面。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体温的调节,水体在吸热和散热方面要比陆地和它上部的空气来得慢。鱼是冷血动物,能去它们游泳的水温中正常活动;然而一个冷血的陆生动物却必须设法对付温度较大幅度的变化。

水生动物不可能贸然爬到陆地上生活,否则它们必然会因用偶鳍来支撑身体而疼痛不堪,要呼吸氧气却透不过气来,被他自己的体重压垮,半边身体被太阳光烤的皮开肉绽,因干燥而剧痛的眼睛所窥视到的却是一个充满了它听不见声音的世界。

它们必须通过相应的改变来适应新的环境,两栖动物就实现了这种适应。

两栖动物是水生向陆生过渡的脊椎动物,由古代总鳍鱼进化而来,它能够开始登上陆地生活,主要是因为具有陆地生活所必须的三个条件:1.有肺,可以在空气中进行呼吸。尽管两栖动物肺的功能尚不完备,但其皮肤有黏液湿润,可以补充肺脏功能的不足。2.早期的两栖类身被骨甲或者硬质皮膜,能防止皮肤表面水分过分蒸发;现生的两栖类则生活于阴暗潮湿处,并且分泌粘液,以减少水分蒸发。3.具有四肢,能够在没有水的浮力的陆地上支撑身体和运动。

两栖动物初步适应了陆地生活,其骨骼,肌肉和生理功能与水生的祖先鱼类相比,都有不少改变,但与更加进化的爬行动物比,其功能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肺很简单。没有形成胸廓,它的呼吸只是借助于口咽腔底部的上下动作来完成,以口咽腔和肺共同完成气体交换,还要靠薄的皮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和丰富的皮下毛细血管进行皮肤呼吸,才能满足生理需要。本文由--收集整理

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好的适应陆地上干燥且变化剧烈的气候等生活环境。

1.爬行动物的皮肤角质化程度加深,体表披有角质的鳞,皮肤干燥,缺少腺体。其皮肤已不具有呼吸的功能,而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2.爬行动物的趾端有爪,由外皮角质层演变而来,便于在陆地上爬行。

3.爬行动物的骨骼比较坚实,大多为硬骨,分化程度更高。

4.爬行动物具有典型的五趾型的四肢,比两栖动物的四肢更加坚强,适于支持身体在陆地上行动。蛇类还具发达的皮肤肌,用以牵动腹部的鳞片,以帮助爬行。

除骨骼构造特征之外,其软体构造也具有某些特征,使其更适应陆地生活:

1.爬行动物具有三室心脏,其心脏中不仅心房已完全分隔,而且心室中也出现不完全的室间隔,即心室分为两半,含氧血和缺氧血分开。

2.肺的呼吸功能更加完善,成体完全行肺呼吸。

3.繁殖方式对于陆地生活也取得了完全适应。爬行动物为体内受精,其幼体不经过变态,直接完成发育,通过羊膜卵摆脱了对于水生环境的依赖。

4.排泄系统也适应了陆地生活。一些在干旱地带生活的爬行类,膀胱具有回收水分的能力,对于维持体内的水分作用非常大。有些居住在多盐环境如海水中和干旱条件下的爬行动物,如蜥蜴,蛇和龟类,除了肾脏能排除体内多余的盐分外,还发展了专门的盐腺,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盐分,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的进行。

其中,需要提及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等对陆生环境适应的一个重要体现——羊膜卵,这是脊椎动物征服陆地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正是由于羊膜卵的出现,才使这3个纲的脊椎动物能够拜托对水中生活环境的依赖,得以在陆地上繁衍生息,终于成为陆地的统治者。

羊膜卵的外面包有一层石灰质的硬壳或者不透水的纤维质卵膜。其功能是防止卵受到机械损伤并避免卵内的水分蒸发和阻止细菌对卵的侵害。卵内有一个很大的卵黄囊,储藏大量的营养物质,足以保证胚胎不经过变态而直接发育成幼体。

二.动物的结构特征对环境的适应

环节动物的分节现象,可能是由于他们的祖先适应当时生活环境形成的,他们的祖先可能是身体细长,具有体腔的动物,由于长期栖息在海底的泥沙或洞穴内,身体经常按不同部位进行有序列的收缩蠕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身体一部分体壁上的环肌和纵肌能相对独立的收缩舒张,使身体分段,变短变粗,导致分节。

节肢动物为何海陆空广泛分布?因其具有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结构器官,水生节肢动物靠鳃或书鳃呼吸,陆生种类是气管或书肺,节肢动物的体表被有一层较厚的几丁质外骨骼。

在传统动物学实验教学中,一般是教师先讲解实验的基本方法,演示实验动物的解剖过程和主要结构,然后学生按照实验操作完成实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往往使学生产生依赖思想,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在前一次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预习下一次实验内容,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初步了解实验过程。我们还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全过程,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例如,在原生动物实验前,安排学生到校园及其周边采集水生动物,回到实验室进行培养、分离;鱼类系列实验前,要求学生到市场调查常见的鱼类及其分类。实验过程中,教师不仅只讲解实验原理、目的和步骤,而且需要着重讲解实验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操作,以及实验注意事项,学生分为2至5人一个小组为单位完成整个实验。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一般不采取直接回答,而是逐步引导启发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或互相探讨,寻找问题的答案。

2.充分利用实习环节,提高实践效果

3.改革实验考核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实验动物学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

1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指导思想

2丰富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新的教学模式

2.1演示法实验动物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在信息化的今天,实验动物学课堂教学就不能再停留在单纯的黑板加粉笔上,而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不然的话会造成教师努力讲,学生认真听,但收效不大的现象,为此,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时,不能一味地采用讲授、描述等传统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还应灵活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如投影、幻灯、多媒体课件等,把要讲的内容形象化,视、听并用,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又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介绍实验小鼠的常用品种、品系时,可以将KM小鼠、DBA小鼠、C57BL/6小鼠、615小鼠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并结合图片介绍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加深对不同品种、品系小鼠的认识,改变过去认为实验小鼠就只有单纯白色,而没有黑色、野生色、灰色等的错误观念;再如介绍该学科较前沿的转基因和克隆技术时,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嵌合体小鼠、绿色荧光小鼠、移植技术使身上能长出人耳朵的裸鼠及动物无性繁殖(即克隆)的动物,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2.2参观法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是实验动物学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但在讲授屏障环境时,涉及到屏障环境的温、湿度调节系统、通风净化系统、消毒隔离系统以及屏障环境系统内要做到人流、物流、动物流“三流”分开时,在课堂上讲,教师往往难以讲清楚,学生也难以听懂。如能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实地参观并讲解,那么效果将十分好。屏障系统除感染性实验室以外,一般多为正压,学生通过实地参观进入实验室时开启每一扇门迎面吹来的气流就可以切身感受到屏障环境内不同区域存在着的压差;通过实地参观,可以更好地理解屏障环境要进行人、物及动物分流的重要性,了解消毒隔离系统的操作规程。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进入实验室工作掌握第一手感性资料。

2.3实验法在实验动物学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以学生为主体,自己仅充当指导与协作者,让学生多动手、动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知难而进的勇气。让其独立完成实验的各个步骤,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对于诸如捉拿、保定、麻醉、采血、给药等基本操作技术,在进行示范之后,要让学生亲手操作,对于学生因将动物抓得太紧引起动物窒息死亡和灌胃灌到气管里导致动物死亡等的错误操作要及时予以纠正;对于不同动物为何要采取某种采血和给药的方式。如小鼠采血为什么多采用尾静脉和摘眼球采血而不用心脏采血,主要原因是因为动物小,心率太快,无法进行心脏采血,让学生在实践中找答案。这样在教师指导下,既能让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技术,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又能对一些实验方法有更深的了解。

当然,实验动物学教学除了以上方法以外,还可以采用讨论或问题式教学方法。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师生双向交流、教学相长的教学模式,积极营造“平等、和谐、求知、创新”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4]。如对某抗肿瘤药物的实验研究可以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动物(如裸鼠)而不选择别的动物,同时还可以对造模接种的部位、给药的方式及药效的评价等进行探讨,让学生对抗肿瘤实验研究从实验设计开始到实验结束全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强考试考核改革,培养“高分高能型”的科技人才

多年来,在我国人才培养中经常会出现学习成绩很好,毕业后工作能力一般的所谓“高分低能型”人才现象,造成这种“高分低能”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考试考核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的结果。对于实验动物学教学同样存在这种情况,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是否对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能否应用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否熟练地开展有关动物实验,能否对动物实验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科学的处理,既能反映学生“学”的效果,也能反映教师“教”的水平。以前多是通过理论考试,根据学生的分数来评定学生“学”的效果和教师“教”的水平。不可否认,这样的评价方法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但对像实验动物学这样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就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现象,培养“高分高能”人才,在本学科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了考核办法的改革,对理论考试的基本概念部分可通过问答、思考、判断题等形式考查;对综合应用部分可提出某个科研设想,由学生自行设计,并根据其设计方案评分,同时加强实践基本操作考核,将实验成绩单列,并将实践动手能力考核成绩提高到该门课程总成绩的40%。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邹移海,黄翔,连至诚,等.中医实验动物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11.

[2]黄文华,张灯成.与大学生探讨实验动物学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4):243.

实验动物学在本校是该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选修课,通过实验动物学的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了解实验动物学对于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国内外实验动物学科的发展状况及相应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和良好习惯。要求学生能掌握实验动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树立良好的伦理观念,熟悉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对实验动物有深入的了解,能够正确地选择实验动物进行实验。

2实验动物学理论教学的改革

2.1贯彻实验动物标准化、实验动物伦理与福利、实验动物管理政策与法规的理念

2.2在保证实验动物基本知识系统学习的前提下,侧重前沿知识的更新

2.3科研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

实验动物学的理论知识广泛,学习起来容易感觉枯燥,而且很难将理论与实际应用联系在一起,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通过科研案例,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科研案例教学应如何实施授课教师通过收集有关实验动物的科研项目以及文献资料中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案例给学生举例讲解;随后拟一个研究方向,组织学生动手设计科研课题,由学生自己制订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案,若条件允许可进行方案实施;最后,学生将得到的结果进行总结论述,由授课教师进行打分评价。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深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

3实验教学的改革

3.1强化基本动物实验技术的操作在实验动物教学中,动物实验技术是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所占课时的比重较大,在本校实验动物实验课的学时与理论课学时都为16学时。作为生物专业技术的人才,动物实验技术是必备的实验技术之一,因此动物实验课要求学生对基本的动物实验操作技术必须熟练,坚实的动物实验基础是一切高深动物实验的技术储备。实验动物的基本实验内容,包括正确的抓取、固定、处死方法,各种给药途径,体液的采集和手术方法,不同种属的动物麻醉方法及急救方法等。若经费足够的条件下,在实验动物的选择除了大小鼠、豚鼠、兔子外还应适当增加大动物的实验内容,如犬或猪,让学生熟悉不同动物的生理学、解剖学特性与正确的基本实验操作,该部分课程设置为12个学时。

3.2锻炼动物模型的制作能力,增加实验设计环节

为结合前沿学科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4个学时让学生结合实际应用,自主设计和完成一个实验方案,做一些疾病模型,如肿瘤模型、中风模型、皮肤移植模型等,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过程由学生查阅资料,拟定具体实验方案和步骤。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团队交流,每一步实验都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整理、统计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通过这一实验环节,不仅能验证学生基本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还能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解决与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3.3完善动物实验平台的建设

标准化的实验动物饲养条件和环境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合格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动物实验条件稳定的前提。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对实验动物的要求越来越高,重视实验动物的饲养和研究平台建设,不仅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对于实验动物学科的发展及科研实力的提升更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本校没有专用的动物饲育室与动物实验设施,对实验动物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发展构成了较大的障碍。为了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应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投入,筹划实验动物标准化平台的建设项目,建立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实验动物中心,为教学与科研供应高质量的实验动物与提供标准化的实验环境设施。

4结语

教师的科研课题往往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如何让学生既完成有关实验教学内容,又参与到教师的课题中,值得研究与探索。我校实验动物学教研室承担了生物技术专业、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多门课程中均有不同的动物实验内容。因此,我们减少了基础生物学、比较解剖学、比较生理学、实验动物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课时,专门开设了动物实验技术课程,期望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动物实验原理、技术和方法,并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使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生物学、生理学等课程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但仅凭有限的课时,无法全部掌握纷繁复杂的动物实验技术。因此,在学生掌握有关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动物实验技术课程掌握常规动物实验方法,学会观察和分析,然后结合教师的有关科研工作,将一个科研项目划分为几个小的开放性实验模块,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科研兴趣,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科研内容,并以此组成几个科研兴趣小组,让参与的学生在这类实验中得到切实的锻炼,也为其完成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二、展望

二、做好预习,认真准备

三、严谨操作,紧抓细节

记得笔者上大学实验课的时候,笔者的老师就教导我们“实验课最重要的不是获得了一个好的实验结果,也不是学会了操作一个仪器,最重要的是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一个科学的做实验的习惯”。笔者对这个思路是非常认同的,实验理论可以学习,实验操作经验可以慢慢积累,唯有实验习惯很多时候一养成是陪伴终身的。那么如何培养好的实验习惯呢?笔者的做法是从细节入手,从一进入实验室开始,就从细节上对大家严格要求,从最基本的桌面整洁做起,试剂归类放置好,并在实验过程间隙随时整理。整个实验过程是由一个一个仪器的小操作集合而成的,如果仅仅笼统的要求大家认真做实验,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做实验前,笔者会把重点仪器的实验规范教给大家,比如移液器的用法、离心机的用法等,尤其在大家进行操作的时候,笔者会不断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些共性的容易犯错的地方,再召集大家强调一下。很多仪器在多个实验中都会用到,这样经过多次使用巩固以后,基本做到了每个学生对仪器都能按照正确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

四、课后报告,完善总结

二、结果

1.三类核心期刊中动物实验期刊数及其中动物实验论文数由表1可见该三类期刊中动物实验研究论文较多。基础医学类占期刊总数85,医药类、综合类分别占85、72,平均80。该类期刊中动物实验论文数占论文总数:基础医学为50、医药28、综合类35,平均39。

2.论文中各种实验动物分布从表2可知我国实验动物研究使用了大鼠、小鼠、兔、豚鼠等10余种,其中大鼠使用分布最高,小鼠次之,兔、豚鼠、犬使用也较常见。

3.论文书写中获得资助情况各类研究占比例最高的是未注明资助的项目,为53.1,其次为国家级资助项目、省部级资助项目、军队、高等院校资助项目(见表3)。

三、讨论

1.正确认识实验动物科技工作的重要性从我们的分析中可见,基础医学、药学、综合性医学期刊中涉及实验动物的期刊数、论文数和比例都很高,平均为80、39。可见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的实验动物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个世纪,人与自然、人与健康的诸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要靠生命科学研究来解决。在世纪之交的当今世界,要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做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就要充分认识实验动物工作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实验动物工作,使实验动物科学水平更好地适应生命科学发展的需要。

2.因地制宜发展实验动物工作从论文分析中可见,目前我国动物试验用量最大的是大鼠、小鼠、兔、豚鼠等动物,一些动物用量很小。因此我国既要有较具规模的大型实验动物中心,而一般的实验动物中心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搞小而全、低水平重复,要确保饲养设施、饲养动物都达到医学实验动物的要求。

THE END
1.解析兽医学生命科学《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投稿...兽医学生命科学《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双核心期刊杂志 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主办,主要刊载发表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相关论文,论文发表多数据库收录,资助多项课题,要求论文发表投稿内容创新、科学、实用,禁止抄袭重复发表。https://www.zhailao.com/html/qikanlunwenfabiao/4785.html
2.畜牧兽医论文参考文献畜牧兽医论文参考文献 畜牧兽医论文参考文献 学习畜牧兽医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畜禽环境卫生、动物遗传繁育等基本知识,同时需要了解畜牧业最新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畜牧兽医论文有什么参考文献吗?本期斯笔客给大家分享相关知识。https://www.sibikeedu.com/wp/42524/
3.参考文献《实验动物科学》25.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实验动物科学论文集,第四军医大学,1986。 26.俞慧株、叶百宽著:小白鼠胚胎发生,科学出版社,1985。 27.上海实验动物研究中心等编:现代实验动物科学技术讲座汇编,上海实验动物科学研究会,1985。 28.盛和林等编著:哺乳动物学概论,华东师范出版社,1985。 https://www.zysj.com.cn/lilunshuji/shiyandongwukexue/954-17-0.html
4.关于兽医学论文范文资料与现代畜牧业兽医学进展和有关论文参考文献《现代畜牧业兽医学进展和》:本文是一篇关于兽医学论文范文,可作为相关选题参考,和写作参考文献。 近年来,动物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虽然大多数疾病可以用疫苗来控制和解决,但像禽流感此类传染性疾病,已经出现导致人类死亡的案例报告,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兽医学...http://pwww.anydaily.com/fabiaolunwen/111619.html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应包括封面、目录、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与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等内容。 2.1 封面 封面应包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兽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准考证号、考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六部分内容(具体样式见附件一:毕业论文封面样式)。 https://dyxy.nwsuaf.edu.cn/crjy/303767.htm
6.全文环境史理论与方法的探讨(环境科学论文)参考文献: [1]周琼.区域与整体:环境史研究的碎片化与完整性刍议[J].史学集刊, 2020(2)-:13-18. [2]程鹏立环境史与环境社会学的比较与借鉴:一个可能的分析框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66-70. [3]郑星国内环境史研究的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https://www.91xueshu.com/l-hjkxlw/66046.html
7.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通用15篇)参考文献: [1]罗厚才.袁仕源.畜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畜牧兽医,2015,(36):59-60. 畜牧养殖技术及推广方式论文 篇5 摘要: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发展非常迅速,但养殖技术不合理,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养猪业的发展。本研究介绍肉猪的生态养殖技术,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减小肉猪养...https://www.ruiwen.com/lunwen/2463119.html
8.论文400字模板这些充分证明:飞来的昆虫使蜘蛛网颤动,网颤动会使产生感觉,蜘蛛产生感觉就会将猎物捕获,因此,证实了蜘蛛只吃活动物,而不吃死的昆虫。 参考资料: 标准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标准论文格式模板范文,毕业论文是我们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呈现,论文基本上是每个人都要写的,对论文的题目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论文的格式也是...https://www.zzmce.com/lunwen/347753.html
9.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呢?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生物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冬.关于做好初高中生物教学衔接的思考[J].新课程(教师版),2011(1). [2]杨茜.浅谈高中生物与初中生物教学的衔接[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https://m.yjbys.com/bylw/cankaowenxian/82343.html
10.springboot参考文献格式springboot论文参考文献推荐spring boot参考文献格式 本科生毕业论文 基于Java(springboot框架)动物大全和智能识别系统 开题报告 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XX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姓名 Xxx 学院 XXXXXXX 专业 XXX 年级(班) 论文题目 ...https://blog.51cto.com/u_13521/875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