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带起了快递业务的迅速增长,智能快递柜被认为是解决快递包裹“最后一公里”的较为经济有效的方式。业内人士称,智能快递柜本质上是一种共享经济模式,提升了快递“最后一公里”的派送效率,让物流服务更加周到,受到了公众的认可。
正如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璐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到的,智能快递柜为解决快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既能方便投递和取货,而且也大大缓解了居民小区物业管区代收和存放快递的压力,是较有前景的。
智能快递柜前景看好,但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行业现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问题也很可能随之而来。比如,隐私问题、安全问题都可能会困扰行业的发展。
新兴行业前景广
快递业务的迅猛发展也使我国智能快递柜的需求快速增加,将迎来其快速发展的春天。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312.8亿件,同比增长51.4%。预计到2017年,我国快递业务将达到438亿件;到2020年快递业务完成总量将不低于1022亿单,2016年到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将高达34.44%。
另外,国家政策扶持加码,也推动了智能快递柜的快速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对居民、旅游、零售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相应措施。其中,在批发零售服务部分,强调要积极发展冷链物流、仓促配送一体化等物流服务新模式,推广使用智能包裹柜、智能快件箱。
据《2016-2020年中国智能快递柜市场前景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预测,我国智能快递柜的需求主要以一线城市为主,未来将逐渐向二线、三线城市渗透,预计到2020年,我国智能快递柜产量将超过5万组,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成本高长期亏损
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丛屹认为,智能快递柜是智能社区的重要模块,也是智能社区的基本发展趋势之一。
众多企业跟风进入,智能快递柜市场竞争激烈。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智能快递柜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
“功能被替代性太强,目前中国快速送货上门的服务方式,决定了快递柜只能满足部分应用场景,其次,遍布全国的便利店和其他小店,很多兼有快递接收的能力,再次覆盖了部分应用场景,这就极大地缩小了智能快递柜的实际应用面。”中研普华研究员谭小龙补充道。
另外,虽然智能快递柜企业众多,但是该行业仍处于孤岛状态,无法形成联动效应。现在一线城市的街道和社区基本都设置了智能快递柜。但是投放模式粗放、网点布局缺乏合理性与适用性,后期运营维护差等原因,使得快递柜仅作为一个投放存储点,无法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
丛屹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智能快递柜作为智能社区发展的重要内容,形成统一的运作平台,才能达到规模,进而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此前就有报道称因成本高,智能快递柜企业亏损难抑制,且行业发展迅速,可能面临行业洗牌,丛屹认为,智能快递柜作为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的新型业态,从融资方面来看,有很大的优势,找准模式不难实现快速扩张,也必然对已成体系造成洗牌效应。
合法权益难保障
智能快递柜进入城市街道和社区后,以其安全、便捷、高效的特质,给民众的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
然而,智能快递柜的发展仍然面临很多问题。除了面临运营成本过高的问题外,还面临由于操作不当带来的法律问题,应当引起重视。比如,快递员未经同意将包裹放进智能快递柜,用户收不到取件码而无法取件,快递包裹存放“被动”超时产生费用,寄存期间的丢失损坏等问题,最易失联的“最后一公里”由谁来守护?
其实,在2016年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智能快件箱投递服务管理规定(暂行)》中就曾明确提出,“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在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前,应当征得收件人明示同意”。
同时,还规定了寄件人交寄快件时指定智能快件箱作为投递地址的,可直接将快件投递至指定的智能快件箱。收件人未明示同意采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按照快递服务合同约定的名址提供投递服务。
然而,一旦填错手机号,收件人就无法接收到取件码,拿不到快递包裹。该丰巢客服人员表示,投递该快件的快递员会同步收到快件的状态信息,可让快递员回到快递柜,输入个人手机号码等信息,将延迟快件取出重新投递,输入正确的收件人信息。同时,该客服人员表示,首次投递后,收件人未能及时提取的,快递企业应将快件取出,联系收件人后,再次提供投递服务。
目前各大快递柜的收件服务对消费者大都免费,个别快递柜会收取费用。如果快递包裹在收件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放入快递柜,或者因号码错误而无法收到验证码,进而导致快递被动超时而产生费用,又该由谁埋单?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试点超时存放快递收费,消费者心存不满。如果因为未收到通知产生的快递包裹超时费用,也有消费者埋单,显然不合情理。未来还需要寻求与快递企业的合作。
破解难题再出发
首先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未来会不会对快递员和收件人收取费用,来弥补损失?
丛屹认为,不对收件服务来收取费用是互联网时代的基本要求,向终端免费提供服务也是大数据物流的基本特征,否则,难以在替代传统快递的过程中顺利推进。
但是,刘璐认为,未来是很有可能向收件人收费的,或者提价后由快递员端和取件人分摊。关键还是在于培养人们的使用习惯。比如现在有的小区,物业办公室已经不提供快递代收和存储服务,只有智能快递柜和菜鸟驿站这两种选择。那就不排除以后取件人不得不接受付费使用智能快递柜。
其次,智能快递柜如何形成一种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智能快递和其他如打车软件、共享单车一样,也会出现一轮从竞争到整合的过程,这是必然的,取决于谁先找到最为消费者接受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丛屹说道。
他认为,智能快递柜需要形成新的盈利模式。他表示智能快递柜与小区物业是合作关系,而不是简单的收费关系。智能快递柜的发展模式,不是简单地把过去的快递服务模式借助互联网实现,而是通过“互联网+”创新业务模式、通过大数据构建新的商业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价格更加低廉的有效服务,才能最终为消费者真正接受,形成新的盈利模式。
那么,如何才能在行业竞争领域立于不败之地呢?
谭小龙补充道,规模是未来维持盈利的第一要素,分散的智能快递柜资源不能有效地产出商业价值,因此阵营可以有,但是阵营内需要实现统一,即只有快递直营、电商直营、第三方直营内部最终形成2-3家大型企业才能有效地集中市场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其次,必须牢牢把握区域资源,避免其他阵营在区域市场的入侵,保证阵营利益。
浏览量
原文标题:新型的共享模式出现智能快递柜受到认可
下载发烧友APP
电子发烧友观察
长沙市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路6号手机智能终端产业园2号厂房3层(0731-8808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