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连日的降雨没有影响游客的观光热度,出地铁口还拎着行李箱,走到武康大楼前已是两手空空,轻松游览。
一年来,从淮海中路地铁交通大学站到武康大楼这一段,道路两侧的沿街商铺陆续新增服务项目,近八成店铺接受旅客行李寄存。
“以前有游客推开门来问,我们就帮忙存一下,纯属‘碰单’。近一年来,这里游客激增,行李寄存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紧接着就有一些做寄存的网络平台找上门来,邀请我们合作。”在离地铁口最近的一房产中介门店内,颜色、大小各异的几十个行李箱几乎占满了店面,门口的玻璃上贴着行李寄存几个大字,不时就有年轻人带着行李箱进出,店员确认订单后为每件行李贴上标签。
“游客们通过网络平台下单,预约好想寄存的点位,然后带行李来就好了,这条街基本每家门店都有这样的业务,一个箱子根据大小存一天也就10-20元钱。”相距不到10米的一家服装店店主称,不少寄存平台和他们这条街的商户们都签订了这样的协议,盈利对半分。
“我们是做房产中介的,存这么多行李店里得有人看着,如果碰到多组客户同时来看房,我们就走不开了。”陈女士表示,尽量两者兼顾,毕竟寄存生意更容易成交,可以为门店补贴租金。
在宁波上学的小唐是上海滩的常客,假日来上海玩,寄存行李箱几乎是她的必选项之一,“酒店只能寄存半天,景点周围的商户能寄存真的很友好也很方便。”
之前她在豫园游玩时,也在附近昼锦路的一家商户寄存过,当时发愁没处存行李,在网上搜索才发现有这么多平台,价格也合适,所以每次来上海玩都会先预约对应景点处的行李寄存处。
走过20米,这家美发店是这条街上为数不多不提供寄存服务的店铺。
“剪一个头15元,寄存行李这生意想做,但店铺实在小,剪头、洗头又需要走动,真的有心无力。”店主周大哥坦言自己很羡慕。
THE END